书城心理学每天一个心理技巧
18988400000057

第57章 孩子学习能力培养中的心理学(2)

想象以形象形式为主,但离不开语言材料,特别是需要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时,语言材料起重要作用。因此,要让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积累。比如,背诵的课文要记牢,要有一个文学名句、名段摘记本,随时把阅读中遇到的名句、名段摘抄下来,而且利用休闲时间翻阅。这样在想象时,可以拓宽想象的天地,增加想象的细密程度和丰富程度,从而促进想像力的发展。

3.支持孩子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不论是音乐、舞蹈、美术、体育、书法,还是天文、地理、生物、化学、航模、舰模、电脑,每一种兴趣小组活动都有大量的形象化的事物进入脑海,而且需要进行创造性想象才能完成活动任务。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十分有益。当孩子们的兴趣小组成果得到展示或者获得表彰奖励时,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想像力会突飞猛进地发展。

4.鼓励孩子编故事、讲故事

孩子在小时候,喜欢编故事、讲故事,有时讲给小朋友听,有时讲给爸爸妈妈听,有时还自言自语。家长应该看到这既是锻炼表达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发展想像力的好机会。要积极鼓励孩子,不要冷言冷语,更不能随便阻止。

延伸阅读:

人类思想的进步、科学事业的发展以及丰富多彩的现代文明和社会文化,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基本要素。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按照某个主题去编讲故事,适时地给以赞扬,指出不足。好的故事,让孩子用笔记录下来,不断修改。天长日久,孩子的想象能力会越来越强。

7智慧,来源于提问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曾经说:“什么是学问?就是要学怎么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这就告诉我们学问来自于发问,要获得多一些知识,就是要善于学习,善于发问。可是,我们目前许多孩子都不愿意提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学习不动脑筋,糊里糊涂,学了点什么也没搞清楚,当然提不出问题。二是学习并不是没有问题可问,而是有问题而不敢问或不愿问,或者觉得一点儿小问题,不愿意麻烦别人,或者是因为害怕提出问题后老师会责怪自己上课没认真听讲,或者是害怕同学笑话自己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要问,或者是自己当时懒得去问别人,过后自己也忘记该问些什么。三是去问了老师、同学或家长后,问题还没搞清楚就半途而废,没有追根究底把所有问题都搞清楚的习惯。

家长在提问的时候应该注意两点:

1. 提问要有层次性

提问要由浅入深,使孩子系统掌握科学知识。如,在野外游玩的时候,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奇妙的根”时,可以这样提问:“这些植物的根在哪里呀?”“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呀?”“每种植物的根是否是相同的呀?为什么?”“根有什么用?”通过提问的环环相扣,孩子就能对根的知识有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观察与思考的习惯。

2. 提问要有开放性

开放性提问,能使孩子没有拘束,较积极、大胆地探索,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如“认识空气”,家长可以这样提问:“哪里有空气?”“空气有什么用处?”如“认识沙”,家长可以这样问:“沙是什么样子的?”“用手捏沙有什么感觉?”等等。这些问题没有限定的答案,孩子有充分展开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孩子多元化的思维。

延伸阅读:

父母首先要使孩子自小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如自小学会自我评价,培养自我收集、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养成多角度或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等。

孩子的头脑没有框框,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会发问,让人很难回答,这时家长一定不能不懂装懂,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如果你对他说“嘿,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咱们一起查查大百科怎么样”或“这个问题你将来学了化学课也许能弄明白”,孩子一定会向往着在知识的海洋中冲浪。

8孩子学习偏科怎么办

偏科有能力结构问题,更主要的是被心理因素强化。一开始,学生出于本能对熟悉的知识是感兴趣的,而疏远那些不怎么喜欢的知识,但是到了考试时这种疏远便给你颜色看,成绩显然会比较差。于是父母就会来检查、指责甚至辱骂,而孩子就讨厌、生气或者自责。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孩子就对不喜欢、没有感觉的课程产生心理阻抗。

对不平衡的能力结构“扬长不避短”,保持优势集中精力攻克短处。假如我们难以把短处变成长处,能够做到把特点和优势强化,把弱点上升到一般,也是成长的好谋略。

孩子学习偏科不利于孩子的发展。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纠正学习偏科问题呢?

1.要向孩子阐明学习偏科的危害,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中小学阶段,属于基础教育阶段,是为孩子日后成才打下坚实基础的阶段。各年级开设的各门学科都是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而设立的,偏废任何一门课程,犹如修建高楼大厦时地基缺了几样关键的东西,其后果是很严重的。从未来的工作需要看,日后每个人的工作都将是综合性的,且工作变动性很大、很快。一项工作、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要用到许多领域的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一个公认的目标。而且,要让孩子认识到,要学好数理化,没有坚实的语文功底是不行的,没有结实的身体是不行的,没有艺术细胞和丰富的想像力是不行的。各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由于中小学生偏科现象的存在,导致了眼下许多大学生“会说ABC”(英语好),“会解XYZ”(理科强),但却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甚至给导师写假条都有错别字,用错标点符号,不懂格式——这些人不得不回头再学中学语文。事实证明,许多优秀的科学家,除了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以外,还有相当高的文学修养、艺术修养。

2.激发孩子对“非优势学科”的兴趣

如孩子在理科学习方面取得了成绩,而文科不足,此时可鼓励孩子:“你数学学得这么好,语文能不能也学得这么好呢?试试看。”家长平时也可和孩子分析某一篇课文的写作特点,甚至也可“请教”孩子一些语文方面的问题。许多孩子语文不好主要表现在写作不好,此时家长可鼓励孩子写日记,模仿一些名家文章的布局、结构。购买一些文学名著,订阅一定数量的文学报刊,鼓励孩子向报社、杂志社投稿,参加一些写作比赛,逐渐提高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

3.家长要有耐心,纠正学习偏科不会一蹴而就

家长要热情地辅导孩子的“非优势学科”,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孩子对该学科的兴趣,增强其信心。长期坚持下去,学习偏科的问题就会逐渐得到解决。

延伸阅读:

学习偏科说明孩子在建立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为自己找到了兴趣的中心点,如果能引导好,那么,这种偏科会有助于他们成才。

克服孩子学习上的偏科倾向,千万不能矫枉过正。在抓孩子其他基础课的学习时,不仅不应限制他们对所擅长科目的学习,还应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俗话说,不怕千门会,就怕一门灵。孩子学有所长相比平而不尖会更有出息。

9让孩子远离开学焦虑症

据专家介绍,开学焦虑症是一种心理障碍,有关调查显示,这种情况的学生大部分曾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有过挫折经历。

开学焦虑症有五种易发学生群,即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对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的学生以及一些过于追求完美学业的优秀生。

1.帮助孩子进行的积极心理暗示

如果意识到并接受假期已经结束的现实,又想到可以与同学一同分享假期中的有趣事情;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一些,又能学到更多更好的东西;认为自己将有更成功的一年等等,都有助于其树立信心、放松心情,以接受的心态去迎接新的学期。

2.开学一周前开始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让孩子自觉按时间表睡觉、起床,不睡懒觉,一周左右这生物钟自然就准了。还可以让孩子对假期做个小结,与同学分享假期的趣事,预习新的课程。

3.可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图书馆等方式来充实孩子的生活

平时让孩子注意克制自己,学会容忍和接纳别人,加强相互沟通和交流,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4.加强孩子的身体保养

调整饮食,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和杂粮,适当摄取蛋白质类的食物,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其次要适当锻炼身体,让孩子生理、心理尽快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延伸阅读: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及时收心,及时排解孩子的心理焦虑。

家长不要对孩子表现出过度的关注、给予过大的压力,应注意营造温馨轻松的氛围,使孩子在理解、鼓励和支持下积极地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10让孩子远离学习焦虑症

厌学问题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最多见的原因是学习压力太大,孩子承受不了,选择逃避。有些孩子在小学或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升入初中或高中后,学习内容、方法、环境等都变了,自己在班上不是名列前茅了,心理上不能承受挫折。这些孩子往往是从小一帆风顺,在家里、学校一直受到家人和老师的喜爱和呵护,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所以,一遇到困难就受不了了。

另一部分压力则来自父母。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孩子的心理、身体上的压力大大增加。父母陪读,造成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难以领悟学习的方法,难以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他们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快乐。

其次是孩子学习目的不明确,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关心的人生命题是:“我为什么学习?我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由于许多家庭给孩子提供了过于富足的物质条件,孩子在家里从不做家务,从不担心经济上的困难,孩子当然没有要通过学习而改变现状的愿望,现在家里的钱好像都花不完,为什么要学习?而那些家庭生活条件艰苦的孩子,反而学习目的很明确。同时,由于现在家长功利性过于强烈,这样,孩子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孩子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将学习看做是苦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