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一个心理技巧
18988400000056

第56章 孩子学习能力培养中的心理学(1)

1和孩子一块儿学习

和孩子一起学习是快乐的,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希望有一个伙伴,如果家长和孩子做伙伴,孩子开心家长也会找回童年的记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孩子的言行和爱好是在家长的熏陶下形成自己的特点的。和孩子一起学习,在一个书的环境里,在大自然中,你会感到世界真的很美好。

许多父母经常教育孩子“多动脑子”、“好好用功”,而忽略了“以智能育智能”这一重要规律。调查发现:思维活跃、分析问题条理清楚的孩子跟他们的父母有直接关系,这些父母在谈话间明显地表现出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善于动脑筋。因此,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父母首先应加强自我学习,并积极投入与孩子一同的智力活动中去。

1.读书、看报

读书、看报能接受更多更新的信息。在家庭中传递信息时,父母还要谈谈自己的认识。读书过程中养成划出重点、剪贴感兴趣的文章和记读书笔记等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孩子自然也会喜欢上读书、看报。

2.小型家庭智力竞赛

进行竞赛的方法多种多样:必答、选答、抢答;口述、手写、动作;记分、淘汰、小奖品。这项活动还可以针对孩子在学习中的弱点进行,以激发学习兴趣,扩大知识背景。

3.家庭辩论活动

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问题是父母和孩子都感兴趣的,但看法未必一样,就此开展辩论活动,各抒己见,也是项不错的活动。如果在家庭中形成讨论、辩论的风气,每个家庭成员的水平都会提高,还能矫正有些父母一人说了算的不民主作风。

4.智力型家务劳动

所有的劳动都有明显的智力因素,如:饭,怎样做能节约时间?菜,怎样做才好吃、好看?大扫除,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拖地板,怎样才能擦干净?等等。在家务劳动中引导家人开动脑筋,大脑必然得到锻炼。

5.向孩子请教

父母应有向孩子学习的意识,有些知识父母可以直接以孩子为老师。比如,孩子的英语学得更好了,父母可以多请教请教孩子,这样更会提高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发现自己不能回答你的问题,孩子就会很自觉地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难道不比听写、默写更能促进孩子的学习兴趣吗?

延伸阅读:

思维活跃、分析问题条理清楚的孩子跟他们的父母有直接关系,这些父母在谈话间明显地表现出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善于动脑筋。因此,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父母应加强自我学习。

家庭中遇到的问题,只要不是必须回避孩子的难题,可让孩子一起参加解决难题,让孩子知道有关情况,听听孩子意见。在孩子参与处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不但发展了智力,还提高了他的责任意识。

2培养孩子的上进心

上进心,就是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的一种心理品质。孩子的上进心,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动机。

激发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必须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孩子感兴趣的事,做起来必然有积极性,反之,影响积极性发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激发孩子做事的积极性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以亲切、活泼、愉快的言语激发孩子

要注意的是,父母的态度极其重要,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以理解孩子的语气,肯定孩子的成绩,继而提出新的要求,这样便会很自然地激发出孩子做事的积极性来。

2.引导孩子积极活动

孩子在活动或游戏时,父母积极参与,同样也能激发孩子做事的积极性。通过父母的参与,可以使孩子从中得到快乐、获得满足,从而为“下一次”打好基础。

3.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同样可以促进孩子做事的积极性

家长必须鼓励孩子做事,即使事情做得不令人满意,也应以鼓励的话语首先肯定孩子的成绩。父母的鼓励,不仅会使孩子受到鼓励,并能使孩子产生一种“连锁反应”——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或对旧知识继续努力巩固的愿望。如果父母用讽刺或训斥的语气教训孩子,只能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会扼杀孩子的积极性,使其滋生畏惧、逃避的心理,更甚者会影响其一生的进取心。

延伸阅读:

上进心,就是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的一种心理品质。孩子的上进心,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动机。

对孩子提出合理要求。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只有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既感到爸爸妈妈的柔情与温暖,又感受到父母严格要求自己的拳拳之忱,你的教育才能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3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孩子所以能比同龄人提前进入大学深造,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他能博览群书,知识面广,有较强的理解能力。

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首先要给他们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我们常在充满父子、母子亲情的氛围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书的世界里。在孩子咿呀学语时,对他来说,父母同他一起读图画书是一种最快乐的事情。每当在他身旁为他读书时,他就会感到亲切、愉快。这时,他会感到,父母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亲爱的人,父母的声音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在共同读图画书时,父母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情的变化必然通过声音表现出来,以此唤起孩子的共鸣,引发孩子对阅读图画书的兴趣。如果做父母的不读书、不看报,那么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很难培养起来的。

引导孩子多动手、多动口也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把读书得到的精彩描写、名言警句、心得体会及时写下来。有的孩子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一直未间断写读书笔记和日记。

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对孩子的各科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各位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1.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

孩子爱不爱看书,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彩图科幻故事等等。

2.不宜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家长不必过多地去管他。通常,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

3.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一般说来,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此,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如果你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

延伸阅读:

阅读是一种终生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生。

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他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4培养孩子的毅力

学习难不难?有人说不难,有人说难。可是说不难的人却未必有成就,说难的人也未必都知难而退。18世纪清朝的学者彭端淑曾经就这个问题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子侄们,译为白话文大意如下:

天下事有难易的区别吗?去做,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不做,容易的事也会变得难。学习有没有难和容易的区别呢?去学,难的也会变得容易;不学,容易的也会变得难。

即使我的天资愚钝,才能平庸,不如别人,但是我每天坚持学习,毫不懈怠,总会有成功的一天,到那时候,也就不觉得愚钝和平庸了。即使我的天资聪明,才能敏捷,加倍地高于别人,但是我把这些天资和才能都丢弃不用,那么,我和那愚钝平庸的人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孔子的学生当中,曾参是以钝拙出名的。可是孔子的学业,最后却靠曾参传了下来。这样说来,聪明和愚钝的作用,哪里是一成不变的呢!

四川有个偏僻的地方,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样?”富和尚问:“你凭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就靠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富和尚说:“我几年来都想雇船去一直没有办成。你凭什么能去得了?”过了一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感到很惭愧。

南海就是浙江的普陀山,是佛教的圣地。从四川到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的和尚去不了,穷和尚却去成了。人的立志,难道可以不如四川这个穷和尚吗?

所以,聪明和敏捷,是又可靠又不可靠的东西,自以为聪明和敏捷而不认真学习,那就会自取失败。愚钝和平庸,对人的发展有限制作用,但是又不能完全把人的发现限制住。不为天生的才能所限制而努力不倦地学习,才是真正求上进的人。

彭端淑的这封信是很有名的。它不但鼓舞和激励了彭家的子侄,而且也鼓舞和激励了后来的许多青年人。

1.生活中,父母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孩子却做了一会儿就不想做了,父母可以故意激激他,比如对孩子说:“我不相信你能将地扫干净”、“我不信你能把碗都洗干净”等等,孩子听后肯定会表示不服气,然后鼓起劲来做好原本该做好的事情。这种方法比劝说的效果更好,该注意的是,等孩子完成工作后,父母应立即鼓励他。

2.有时,孩子在遇到难题时往往会懒得动脑筋。如果父母在边上督促他再仔细反复琢磨一会儿,并从中给予一定的启发,当孩子解决难题的时候,他便会享受到最大的满足和喜悦,久而久之,他就会养成钻研的习惯。

3.为了培养孩子的毅力,不管做任何事情,父母都应体现出榜样的力量。这对孩子来说是种无形的有效教育。

4.孩子喜欢听故事。因此,父母可以经常有意识地给他讲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让故事内容感染他。

5.想让孩子把一件事情干好,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孩子进行比赛,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孩子做事的积极性,还能让孩子最大限度地体会胜利的喜悦。当然,孩子其实很难战胜父母,可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父母可以故意让着他点,并在干完事情后给予孩子表扬。

延伸阅读:

毅力也称意志力或坚持力,是成才者必须具备的最重要品质之一。

可有意让孩子吃点苦。在物质条件过分优裕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缺乏毅力,由此可有意让孩子吃点苦,如上学挤公交车,在烈日炎炎下赶路,或裸身冬练等等。

5增强孩子的注意力

学习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注意力能否集中,可以说,注意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前提条件。虽然说注意力是智力的组成部分,但它又是后天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经过系统的培养和矫正是可以改善的,所以在教育学上,关注和培养学生学习注意力往往是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古今中外的一些杰出人物的成功实例也证明了注意力在一个人的成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王羲之写字入了迷,竟把墨汁当蒜泥,用馒头蘸着吃;牛顿做实验时,把手表当鸡蛋煮;居里夫人课间演算习题时,身旁被恶作剧的同学堆满了凳子,竟丝毫没有察觉;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时,竟把和他一起乘车的小女儿忘记了;比尔·盖茨童年曾痴迷计算机;数学家陈景润童年痴迷看书、做题;昆虫学家法布尔在童年观察昆虫习性,从早到晚伏在大石头旁看蚂蚁搬家。

要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需要家长的努力。

1.安排孩子学习和活动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以免他(她)产生疲劳而把注意转向其他事物。

2.家长指导孩子学习或从事其他活动时,应该给孩子清晰的语气指令,以激发其集中注意力。而家长的过分唠叨,往往适得其反,助长孩子注意力分散。

3.家长倾听孩子讲述事情,以及和孩子共同活动时,首先要亲身示范——聚精会神地听、参与,避免敷衍和漫不经心。

4.只要孩子有一点进步,立即给予赞美鼓励,不要对他(她)心灰意冷或怒加斥责,孩子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下易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也好。

延伸阅读:

学习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注意力能否集中,可以说,注意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前提条件。

注意孩子的学习环境是否有让他(她)分心的事物。例如:客厅的电视机声太大,窗外有孩子在玩,桌上有漫画等。

6拓宽孩子的想像力

想像力是人在头脑里对未知事物的一种虚幻的解释,正因为有了想像力,才会促使人想尽办法去实现想象中的事务。想像力是动力的源泉,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失败,继而不断总结,又不断进步,周而复始,形成了宝贵的经验,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

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随着知识掌握程度的不断提高,人越来越看清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反过来又促使人产生更多的联想,目的只有一个,充分认知这个世界,认识自己。

当今世界的许多事务,在上世纪或者更早的时候,都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通过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才逐一被实现。比如,电话、电视、飞机、火箭等等,不都是人们受到某种启发或看到某种现象,从而产生想象,在大脑里构建蓝图,然后通过艰苦的努力和尝试而实现的吗?

所以,想像力是创造力的源泉,是知识的萌芽阶段,是人类走向自我解放的启蒙之师!

1.指导孩子丰富头脑中表象的储存

因为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材料,所以,谁头脑中的表象积累得多,谁就有更多的进行想象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要启发孩子多观察、多记忆形象具体的东西。去博物馆参观,到郊区游览,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走亲访友等,都可以记住许许多多的表象。为了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可以请孩子用语言描述,或者家长与孩子相互描述。还可以通过写日记,把头脑中的表象再现出来。

文学作品、艺术品、电影、电视,形象化的东西特别多,让孩子有意识地留心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有利于增加表象的积累。

2.指导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