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对她说:“若梅,以后妈妈会很忙,没有时间照看你了,过两天你就跟沈阿姨去北平吧,以后沈阿姨就是你的妈妈。”
对于从记事起就常常独自待在酒店的她,这并不意外,她随口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接自己,妈妈却不敢再抬头,她慌乱地掩饰着自己的神态,一扭头,眼泪却滴落在胸前的白旗袍上。
据说,1951年,胡蝶回来接她,养母提出一大笔费用,胡蝶无法满足,连孩子的面也没见到,只好将一个装满首饰的匣子交给养母,叮嘱一定要让若梅上大学。
六岁之后,她再也没有见过妈妈。陪伴她的,只有丝毫不爱她的养母,那箱首饰,很快便被昔日的姨太太挥霍殆尽。
一个孩子的命运,从此被彻底改写。
如果当年母亲带她去了香港,她或许能够拥有相对温暖的家庭,年纪相仿的兄弟姐妹,接受不错的教育,找到一个爱她的普通人,过着寻常宁静而和乐的日子。
可是,她已经没有机会。
她像一颗不该发芽的种子,被洒落在贫瘠的土壤里,艰难而寂寞地成长。
中学时,她亭亭玉立,美丽得如同一朵雏菊。
她把名字改成了“友松”,努力融入火红的年代,但一身华丽丽的海派气息显然挑战了时代的容忍度,过往的一切被查了出来,她的名字被从第一批入团的名单中撤下,初恋被分手。
1960年,她就是一株孤寂的花朵,在沉默中看着青春渐行渐远。
只是,沉浸在失恋痛苦中的她并不知道,人生最大的转折,即将在冥冥中展开。
1965年,在周总理的斡旋下,旅居美国多年的李宗仁返回国内。这位曾经的“国民党代总统”的回归,成为当时具有重大象征意义的事件。
那时,她正在通县医疗队劳动,第一次从广播里听到了李宗仁的名字,待遇高得让她惊讶,除了毛主席之外,几乎所有国家领导人都到机场迎接他。她更想不到,一年后,二十七岁的她竟然会嫁给七十六岁的李宗仁,成为他的第三任太太。
回国不久,李宗仁的夫人郭德洁因乳腺癌病逝。
孤独的李宗仁希望找一个人陪伴余生,秘书程思远为他物色人选。此时,程思远的朋友、曾经给胡蝶改过剧本的翻译家张成仁想到了她。
她所在医院的领导把她叫去谈话:“你不是觉得医院太累吗?”
她说:“是啊,待遇又低。”
领导说:“以后给你调一个工作好不好?”
她说:“好呀,那谢谢你们了!”
已经二十多年没坐过私家车的她梦幻般地重新坐上了小轿车,神游一样穿过门卫、长廊与客厅,客厅的尽头,站立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这是李宗仁先生。”身边人提醒她。
曾经叱咤疆场的暮年将军第一次见到传说中胡蝶的女儿,她遗传自影后母亲的容貌瞬间照亮了客厅,有人说“惊为天人”是句颇有喜感的揶揄,如果你见过她披着婚纱笑容灿烂的照片,便真心觉得,她担得起这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