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蒋筑英的故事
18829800000004

第4章 糊火柴盒的孩子

蒋筑英的家,住在杭州市望江门,两间旧屋是祖父留下来的。这一带过去比较偏僻,过了铁道就算城外了,菜田成畦,杂草萋萋,小筑英常和弟妹们踏着月色到草丛中捉蟋蟀,到水沟里摸小蟹。那儿时的生活;无忧无虑,美气得很。

一九五二年秋,父亲因政治历史问题,被送往农场劳动审查,接着又被错误地判刑劳改。当时蒋筑英只有十五岁,正在杭州初级中学(杭四中前身)读书,下面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有的也已上学,母亲是家庭妇女,没有工作。一家七口人断了经济来源,生活发生了严重危机。除了变卖衣物和亲友接济外,母子们试验了多种谋生之道。

蒋筑英的母亲是针线活的能手,看到有的人家靠缝纫为生,便也想做手工补贴家用。可是一接活,多是附近熟人家的,裁了,做了,却没法开口收费,结果花了工,搭了线,没有收益。

看到街上提篮叫卖的小贩,生意兴隆时也能赚点钱,蒋筑英的妈妈就发了面,剁了馅,蒸出包子让女儿们挎篮去卖。可是因为做的个大、馅多,街坊邻里的小孩来吃又不好意思收钱,不仅没赚,还赔了本。

后来,总算联系到一种较固定的活计——糊火柴盒。千万不要小瞧一个个不起眼的火柴盒,糊的时候用小木块做楦子,要经过糊里框、粘底、糊外壳、贴商标等四五道工序。糊完以后还要码齐、晾干,才能交货。南方潮湿多雨,怕受潮长霉点,有时还得架火烘。当时的加工费是每万个两万元钱(合现在两元钱),虽然微薄,但收入保靠。于是全家一齐下手,拼命地干,连几岁的小弟弟也帮助晾晒,跑里跑外地忙活。开始不熟练,糊得较慢,后来熟能生巧,眼睛不看,两手也糊得飞快。蒋筑英上学,主要靠课堂上用心听讲,放学回家撂下书包就干活。有时要看书,就在桌上放一块小板,把书本略微垫高些,一边看书一边糊。特别是寒暑假,他们早晨一起来就投入紧张的劳动,因为兄妹几个开学时缴的学杂费,要靠自己的双手,在假期里一厘一分地赚出来呢。

在困难的时候,蒋筑英并不只顾自己。班上有个同学,家境也很贫苦。有一次下雨,那位同学的衣服淋湿了,没有干衣替换。蒋筑英回家告诉了妈姆,说:“我个子比他高,把短了的裤子收拾好给他穿,行吗?”妈妈望着小筑英天真、热情的脸庞,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好。当时他家自顾不暇,哪还有力量去帮助别人呢?可是孩子的一颗纯洁无私的心,比任何财物更宝贵。绝不能因物质上的困难,使美好心灵蒙上自私的灰尘。妈妈点了点头,表示对孩子的嘉许和支持。以后,蒋筑英常常帮助这位同学,把自己的文具纸张分给他用,有时中午带点好吃的菜,也和这位同学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