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焦裕禄的故事
18828900000037

第37章 干部十不准

一天晚上,夜已经很深了。焦裕禄正在灯下看文件,屋门“吱扭”开了——原来是大儿子国庆回来了。

“你到哪儿去啦?”“看戏了。戏真好!”国庆仰着喜悦的小脸回答。

“谁给你买的票?”焦裕禄怀疑地问。

“没买票。”国庆带着自豪的口气回答。

“没买票,怎么进去的?”焦裕禄进一步追问。

国庆回答:“我说焦书记是俺爸爸,检票的叔叔就让我进去了。”

焦裕禄听了心里一沉,他想:这么小的孩子,就利用家长的名声,搞特殊,这样发展下去不行。于是,就严肃地说:“国庆,你看戏不买票对吗?,”

国庆答:“我是小孩,没人提意见。”

“照你这么说,年龄小,就可占公家的便宜吗?你可知道,小时候养成贪小便宜的习惯,长大了,就会贪大便宜,这是很危险的呀!”焦裕禄瞅了瞅国庆的脸,又说,“演员叔叔唱戏是种很辛苦的劳动。看‘白戏’就是一种剥削行为。”国庆已感到自己不对,一头钻进被窝里再也不吭了。

第二天,国庆拿着爸爸给他的两角钱,送给那位检票员,说:“叔叔,我看‘白戏’错了,以后再也不这样做啦!”

有一天,焦裕禄要去看戏,就到剧场门口排队买票。站在他后边的一位同志惊奇地问:“焦书记,你怎么也排队买票啊?”焦裕禄反问道:“怎么?县委书记就不应该排队买票吗?”轮到焦裕禄买票时,售票员没有发现是他,顺手给了一张二十七排的焦裕禄拿着自己买的票走进剧场,对号人了座。

一会儿,剧场负责人发现焦裕禄坐在那么靠后的位置上,又吃惊又抱歉,拉着他的手说:“焦书记,请到前边坐!”焦裕禄和蔼地答道:“谢谢你,我买的就是这排的票。群众轻易不进县城,看戏的机会少,前边的位置应该让他们坐。”剧场负责人说:“前边给县委领导留的有座位呀!这是多年的老规矩啦!”他边说边拉。

其实,焦裕禄早就从群众的反映里知道了这个“老规矩”是怎么兴起来的:有一位县委的主要领导人很爱看戏,不但不买票,还让剧院留着好座,并且总是带着孩子、老婆、亲戚、朋友,一去一大群,常常把第三排塞得满满的。时间长了,群众就把这一排称为“老三排”,把这位领导称为“老三排排长”。焦裕禄认为这种特殊化作风卜分脱离群众,损害党群关系,就以实际行动加以破除。所以,不管那位同志怎么拉他,他不仅一动也不动,并且还教育那个剧场负责人,说:“过去个别人兴的‘老规矩’不合理,应当破除。我们不能为了迁就某些人的坏作风而放弃原则,要处处多为群众着想。”那位同志虽然受了批评,但对焦裕禄非常敬佩。

第二天。县委的打字员从戏院里跑出来,看见焦裕禄,高兴地说:“焦书记,看戏吗?我到里边给你买好票。”焦裕禄看着她买到的六排正中间的票,笑着问道:“你认识售票员吗?”打字员说:“不太熟,可他知道我是县委的。”焦裕禄笑着说:“来!我拿两角钱,你在外边窗口排队买一张,别让认出你来,看看他给几排的。”结果,用同样的票价买了张三十排的边号。焦裕禄面对这两张戏票,在想:上边有人当“老三排排长”,下边就有人“走后门”。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县委怎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

为了纠正从看戏上反映出来的不正之风,焦裕禄严格要求自己,以国庆看“白戏”为例,在县委会和县直机关干部会上,多次检查自己对子女教育不够。后来,县委又根据他的提议,针对当时的一些不良倾向,专门起草了一个《干部十不准》的文件,规定任何干部不准用国家的或集体的粮款或其他物资大吃大喝,请客送礼;不准参加或带头搞封建迷信活动;不准赌博;不准用公款组织晚会;不准送戏票,谁看戏,谁买票;不准到商业部门要特殊照顾;不准大办喜事,挥霍浪费……

这个《干部十不准》是一份既平常又不平常的文件。文件所规定的每一条,都是每个革命干部时刻应该想到的、做到的起码准则;同时,每一条都闪耀着共产主义的思想光辉,都是对特权思想的有力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