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焦裕禄的故事
18828900000001

第1章 上学

山东省的博山城,原来叫颜神城。为啥叫颜神城呢?这就要从一个神话故事说起:

在淄博一带的群山中,住着一户农家,儿媳妇姓颜,很孝顺公婆。为了让公婆吃到好水,每天跑几十里路,到山下去挑水。

一次,在挑水的路上,她遇到一个白胡子老头儿,老头儿给她一条鞭,并嘱咐说:“你把这条鞭放在水缸上,啥时水缸里没水了,一提,水就会来。”她照着白胡子老头的话做了,一看缸里没有水,用手一提鞭子,果然,缸里就哗啦哗啦地涌满了清水。从此,她再也不用跑远路去挑水了。

婆婆问道:“不见你出门,为啥缸里有水?”儿媳妇很诚实,就把这件事如实地告诉了她。婆婆到缸前一提鞭,泉水喷射而出,越喷越猛,越涌越大,从山顶流到山洼,从山洼流到山沟,形成了一条河流。后来,人们就把这条河,叫做孝妇河;在这座山头上修了一座庙,叫颜奶奶庙;把这旁边的一个村庄叫颜神城。

有人说,博山城东南的一条峡谷,也是孝妇河冲积而成的在这条峡谷旁,有一些山头,叫做崮山。南边的叫南崮山,东边的叫东崮山,北边的叫北崮山。北崮山脚下有一个村庄,叫北崮山村。这里石层厚,土质薄,乱石成滩,遇上大雨,土层冲光;碰上大旱,颗粒不收。一般年景往往都是夏不接秋,谷不接豆,北崮山村的农民大都是靠挑担、推车、卖苦力求谋生。

1922年,军阀混战。那家军阀打过来,派捐款,这家军阀打过来,抢粮抓夫,闹得鸡狗都不安。当时,这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官也征,军也捐,

巧加名目记不全;

盖着锅,不冒烟,

不纳捐税用绳拴。

又抓丁,又要钱,

南军北军一样残;

暗是匪,明是官,

兵灾匪患紧相连。

就在这年8月22日,北崮山村的焦方田家,又生了一个男孩。全家又喜又愁。喜的是:又添了一个后代;愁的是:又增加一份难。焦方田想:家里既没粮,又没钱,妻子生孩子,拿啥补养身子?他想了想,就跑到自己那二亩山地里,掰了一些嫩玉米棒回来煮煮吃。

穷帮穷,富帮富。穷乡亲听说焦方田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这家送把糖,那家送碗米,左邻送瓢白面,右名送几个鸡蛋……东院二婶子还说:“孩子托生到穷家里,咱要给他起个吉利的名字,能盼来好日子。”

焦方田的父亲焦念礼特意找来一位私塾先生,给孙子起个吉利的名字。私塾先生想了想,说:“叫‘裕禄’吧,裕,是富裕的裕;禄,是高官厚禄的禄。就是不受苦、不受罪,人财两旺,能过富裕生活的意思。”焦方田的妻子就亲切地喊他“禄子”。

时间过得真快呀,焦裕禄已经六岁了。他看到别家的孩子上学很眼气。焦裕禄的爷爷焦念礼心里也思想:光有一个吉利的名字,可盼不来好日子呀!家里再苦再难,就是押袜子、卖鞋,也得供养禄子求学。

爷爷真的要送焦裕禄去念书了。这天,爷爷把他送进了南崮山村小学校里。焦裕禄高兴极了,见人就说:“我也上学啦!我也上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