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李四光的故事
18827300000004

第4章 心灵手巧 勇于创造

有人说:“勤奋的汗水足以洗涤人们的心灵,苦学的知识必然丰富人们的头脑。”

还有人说:“思考是探索的钥匙,想象是智慧的翅膀,进取是创造的明灯,实践是成功的法宝。”

无论这些语言出自何时何地或者何人之口,但是用其追溯少年仲揆的聪明才智,却等同于真实的写照。正是因为他在儿时就刻苦读书,深思好问,所以不仅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而且做起事来又都富有天才的创造性。

他经常帮助母亲舂米,即把稻谷放在礁槽(石头槽子)里,再用木头柱子架起一根横杠,杠的一端装上一块圆形石头,人们用脚接连踩踏横杠的另一端,带动前面的石头不断上下起落,捣掉稻谷的皮壳,露出颗颗食用的米粒儿。

可想而知,这是一项笨重的体力劳动,对于幼小的仲揆来说,显然是力所难及的。但是他却毫不气馁,仔细观察舂米装置和人们的脚踏动作,发现其中还有潜力可挖。他想,大家为什么只用脚的力量,偏要闲着两只手呢?难道这两只手就不能出点力吗?想到这里,忽然产生一个主意,接着偷偷进行试验。他立即找来一条结实绳子,将其一端拴在装有石头的踏杠上,然后把绳子活动性地吊到柱子上,另一端握在自己手里,每当脚往下踩的时候,就势用手猛拉绳子,那块捣动的石头乖乖地跟着翅起,又随着手脚的轻缓自然下落。就这样手拉脚踏地继续下去,稻谷渐渐舂成雪花花的米粒。

听说李家的小仲揆能够自己舂米。人们大都不敢信以为真,直到亲眼看见他的操作过程才由衷地交口称赞:“这孩子太聪明了!”。

秋天,是水乡的采藕季节,全村的男女老少无不争着到池塘采撷鲜嫩的莲花茎果。当年的仲揆自然是和儿童们结伙。采撷开始了,小伙伴们高高兴兴跑进池塘,手脚不停地连摸带抓,大有一番劳动竞赛的火热景象。不过,很多孩子泥水满面地折腾半天,也只是捞出一支半节。仲揆却是不同,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哈腰走动,转眼之间那些又白又嫩的莲藕便在水中一节连一节地捞到自己怀里。小伙伴们既羡慕又惊疑,七嘴八舌地问他:

“仲揆,这塘里的藕怎么全让你给碰上了?你的运气咋这么好呢?”

“不是我运气好,也许是咱们的采撷方法不太一样吧。”他坦诚地向小伙伴解释说,“我采撷的时候,先用脚顺着荷叶往前踩,踩到藕再轻轻拨开周围的泥巴,然后用脚尖勾起藕的下半端,顺着本来的长势一把就可以稳稳当当地捞出来。”

“原来是这么回事呀!”有个小伙伴开悟似的说道,“我光知道藕是长在泥巴里。那就用脚去踩呗,连踩带踹的,有时候好像踹着了。可再一踩又没啦,越着急越捞不着。”

“就是呀。”其他小伙伴也随声附和着。“我们都是这么个采法。哪像你呀,仲揆,太有招数了!”

“一招生、两招熟嘛。”他谦逊地说,“遇事动点脑筋就会有招法了。”

此后小伙伴们也都运用他的办法采藕,果然大见成效。

春节临近了。有钱人家都能让子女们吃得香甜,穿得新鲜,甚至还要买些花样玩具拿在手里,欢欢乐乐过个喜庆新年。

李家清贫,子女又多,过年成为难关,所有孩子都不敢奢望会有任何玩具相伴。但是,仲揆并不甘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弟弟妹妹们空手过年,这就难免又要动动脑筋了。他在屋子里四处环顾,苦思冥想,发现墙角摆着两个香橼,不禁一阵心喜。香橼是南方的一种水果,形状类似柑橘,人们常愿把它放在屋里,借其芬芳味道清香室内空气。眼前的两个香橼都是别人送给自己的,现在就让它变成赠给妹妹的新年礼物吧。他想了一下先用小刀把两个香橼各都剖成两半,剥下包皮,分别扣在两个小碗上自然风干,接着在风干的果皮上潜心刻上美丽的花纹,最后从小碗上拿下来,各自合在一起,顿时构成一对儿精美、轻巧而又芳香扑鼻的小坛子,可在里边装些女孩们常用的小零物。

与此同时,他又到竹园里砍来两根毛竹,用心剖成缕缕细丝然后编织成玲珑剔透的小灯笼。接着涂上一层艳丽的色彩,绘匍“猴子打秋千”画面,里边点燃蜡烛,小猴子如同活了一般。

小香坛送给妹妹,小灯笼送给弟弟。妹妹(包括改姓的希贤)和弟弟们接过心爱的礼物各个乐得心花怒放、手舞足蹈,逢人便说:“这是我们二哥亲手做的礼物,比买的还好,上哪也买不着。”

元宵节到了。这天晚上,仲揆又给弟弟和妹妹各做一盏精巧的小灯笼,除了“猴子打秋千”之外,还有“刘海戏金蟾”等各种颜色的跑马灯。他们提着这些透明闪亮的小灯笼在村里村外兴高采烈地玩个不停。全村人都用钦佩的目光瞅着这几个欢蹦乱跳的好孩子,无不夸奖地说:“李家的老二真是心灵手巧啊!”

几十年过去了,妹妹李希白回忆当时的情景仍旧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照例叙述得栩栩如生,仿佛又回到她那诗情画意般的童年岁月。

谈到二哥少年时代的手工艺杰作,弟弟和妹妹们谁都忘不了那条活灵活现的小火轮船。

记得,还是二哥跟随父亲去团风镇办事回来之后,有空就上洋铁铺(钣金作坊)里去,一边观察师傅们干活,一边捡些人家扔掉的碎铁片。回到家里时,反复在纸上描绘各种图样,又把碎铁片按照图样剪下来,然后就用小锤子不住地敲敲打打。

开始,谁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只是觉得凡是他要做的肯定都是正经事,到时候一看也就知道了。

几天之后,他的作品完成了,拿出来往桌子上一摆,全家人顿时惊呆了:啊!原来是艘漂漂亮亮的小轮船!

母亲兴奋得一下子把小轮船捧在自己的胸前,边打量边夸奖地赞不绝口:

“嗯,这是火轮船!我还坐过呢,跟真的一模一样啊!”

“妈,真像你说得那样吗?”哥哥、弟弟和妹妹们异口同声地问母亲。

“那还能假?”母亲乐得闭不上嘴,“不信,问你爹呀。”

“爹,是这样吗?”兄弟姊妹们又转向父亲齐声发问。

“是的,你们眼下还没有见过真的火轮船。其实,仲揆长这么大也只是跟我到团风镇的时候看了那么几眼。想不到他记性这么好,手艺这么巧!”

“那当然啦!”小希白高兴得扑在二哥的怀里,“我二哥是天底下的大能人,做什么像什么!”

“二哥,这全是用铁片做的吗?”两个弟弟接着问道。

“对,全是用捡来的铁片凑合起来的。”为了满足弟弟和妹妹的好奇心,他从母亲手里接过小轮船,给大家解释说,“这还只是一个火轮船的模型,有船身、‘有船舱、有烟囱,大体像个火轮船的样子吧。”

“二哥呀!”小希白又憋不住地抢着发言了,“要是把这个小轮船放到池塘里,真能漂起来吗?”

“我看差不多。”二哥微笑着蛮有信心地这样回答。

“太好了!”小希白乐得直蹦高儿,“那咱们就到池塘边上试试吧。”

消息不翼而飞。当李家兄弟姊妹捧着小轮船赶到池塘的时候,已经跟来许多旁观者。大家亲眼看到,小轮船一经放到水面上,便自由自在地漂浮着。这时,仲揆哈着腰用手划水当动力,小轮船好像非常懂事似的让它漂向哪里它就到哪里。

在场者越看越爱看,有人还用“呜——呜”的呼叫声活跃当场的气氛,引起众人的兴奋与赞叹。

人们自然都是看得有趣,玩得开心。但是,有谁知道小仲揆如此专心制作轮船模型的真正用意呢?也许只有父亲才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其实,儿子想要航海呀!是的,自从上次父子俩在团风镇面对江轮议论甲午海战的话题之后,作为富有洞察力的李先生就有这种预感。事实确也如此,仲揆心里想的是:制造军舰,富国强兵!这就是为什么后来他一到日本留学就选择制造专业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因此,也就难怪有人这样赞叹:少年仲揆学品非凡,心贴祖国志向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