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甘肃省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与管理研究
18814800000050

第50章

甘肃农民工输出与培训研究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一项战略任务,各级政府必须把农民工培训和农村劳务输出作为自己的核心工作,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每个环节的公共服务。

农民从山沟乡村走进集镇和城市,从村民改变成企业的员工,从种养殖业改变为从事经商、服务业,这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这一重大改变需要勇气,需要过程,更需要农民进入城市的职业技能。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让农民工进入城市生存发展的基本保证。综合素质不高和职业技能低下是影响农民工在城市生存与发展能力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城市化建设,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尽快提高他们在非农行业就业的素质和技能,做好农村劳务输转工作。

一、甘肃农村农民工输出与培训的现状分析

从2000年起,甘肃省农村经济社会调查队制定了“农村住户劳动力就业与外出从业情况”调查表,每年以季报的形式,对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抽样调查。2000年至2004年,通过对全省30个县、180个行政村的1800个农户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测算,全省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超过200万人,每年净增15万多人,年均增长8%左右。2005年甘肃共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334.94万人次,比2004年增长29%。

(一)甘肃农民工劳务输出和培训的现状特点

2005年甘肃省劳务统计工作研讨会上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甘肃全省农民工劳务输出呈现出“走西不走东,走近不走远;分散输出多,有组织输出少;兼业性和季节性多,长期在外务工人数较少;投亲靠友输出多,政府有组织输出少”等特点值得关注。

1.农民工以自发输出为主,有组织输出为辅

长期以来,甘肃农村劳务输出一直是以农民工自发输出为主,政府部门组织输出为辅。从有关机构的统计资料看,2000年至2004年,甘肃农民工通过自发外出务工的占93.5%,而政府有组织输出只占6.5%。但在近两年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输出的农民工人数所占比重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2005年全年共输转富余劳动力409.83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转139.19万人次,组织输出率33.96%,比上一年高出5.41个百分点。

在甘肃各市县农村劳务输出中,有组织输出农民工所占的比重都在上升。甘肃省平凉市2001年输出农民工18.1万人,其中自谋输出占67%,有组织输出占33%;2003年输出23.01万人,自谋输出占59%,有组织输出占41%。在2005年上半年,庆阳市西峰区劳务输出4万多人次,其中由政府劳务部门输出1.3万人次,占农民工输出总数的比重也达到了29%。

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甘肃农村劳务输出、农民工进城打工,仍将以农民工自谋输出为主。这是由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一战略性问题,还得主要依靠社会各种力量和农民工自身努力去抓住机会,政府部门的有组织输出只能是一种辅助力量,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比如,陇南市的冉百娃原是宕昌县沙湾镇的一位普通农民,在20年前打工时只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小工,如今经营着全县最大的建筑公司,相继带出了10多位农民建筑商和300多名工人。宕昌县的赵永平从一名农民工发展为企业老板,目前在北京拥有一家实力不凡的服装厂,2005年回家探亲时又准备招收50多名农民工去北京。这种靠外出农民工创业成功者形成的农民工自发输出效率,是政府有组织输出无法做到的。

2.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以受过初中以上文化教育的青壮年为主

目前,甘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这与全国农民工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有一定差异。

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专家完成的《当前农民工流动就业数量、结构与特点》、《农民工流动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建设问题》、《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等3篇最新调研报告透露,目前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16至25岁的占45%,30岁以内的占61%。农民工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高达83%。

甘肃统计局农村调查队的调查结果是:在2000年至2004年,甘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平均年龄33岁左右;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只占22.7%。与全国农民工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相比,甘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和文化程度都偏高。

由于甘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导致一些外出务工较多的农村出现了“老人村”。2005年的年关还没过完,西和县石堡乡张寺村就有198人出去打工了,屋里剩下的,只有上了年岁的老人和带娃娃的妇女。在当今的张寺村,无论是路上走的,屋里忙的,还是田里正干活的,大多是老人。村上的中青年人都出去打工了,全村123户中,近200人闯北京、奔上海,在大城市务工挣钱,每年劳务总收入120多万元。

3.在西部地区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甘肃农民工的家乡观念比较重、胆子比较小、所见世面不多,使外出打工人员主要集中在甘肃省境内或甘肃周边西部省份,在东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所占比重较小;另外,对打工的地域环境要求不高,甘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向中小城镇。这与全国农民工的流向不大一致。

在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专家完成的最新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在东部省份就业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62%,在中部省份就业的农民工占20%,在西部省份就业的农民工占18%。流动就业的农民工主要来自安徽、江西、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广西、重庆、贵州等省(区、市)。

甘肃统计局农村调查队的调查结果是:近几年(2000年至2004年),甘肃农民工在西部地区务工人数比重较大,西部、东部和中部地区务工者比重分别为85%、11.8%、3.2%;甘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向中小城镇,人数占到一半以上。

目前,甘肃农民工还有这样一种流动现象:自然流入东部大城市的务工者,一般都有着先在本省内工作的经历。先在县城,后到兰州,再到银川、乌鲁木齐,最后到上海或者北京。在北京回龙观建筑工地上干活的李荣斌就有这样的经历。他是武山洛门人,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种地收入太少,只好外出打工。到北京之前,在红古区窑街矿务局挖了几年煤,2002年他到同乡在北京开的建筑公司来打工。当记者问他,一毕业为什么不来。他回答说,当时不敢来。李荣斌先获取了在小城市工作的经历,才有勇气走到更远的大城市。记者在北京上海两市采访时,碰到不少这样的个例,他们先在一个小城市中获得经验之后,然后才向大城市挺进。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西部城市到东部城市,逐渐城市化的过程,使他们拥有了向更现代化城市迈进的能力和勇气。

4.农村外出务工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

甘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其中在建筑、采矿、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务工者人数最多,其次是在餐饮、家政、保安等第三产业从事服务性工作。这与全国农民工的就业结构相比,还有一定不同。

目前,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在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占40%,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占60%。在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制造业的占67%,转移到建筑业的占22%,转移到采掘业的占8%。在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批发与零售贸易业的占17%,转移到居民服务业的占15%,转移到交通运输业的占12%,转移到包括住宿、餐饮、娱乐、文化、教育、体育等其他行业的占56%。

据甘肃统计局农村调查队的调查:在2000年至2004年,甘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在建筑、采矿、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务工者占50.4%,在餐饮、家政、保安等第三产业务工者占39.7%。这与2004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占40%、在第三产业的占60%的比例正好相反。

甘肃驻北京劳务工作管理处介绍:目前约有6万多甘肃农民工常年在京务工,他们主要在建筑、制造、保安、保洁、家政、铁路、电信、热力等10多个行业就业,其中在建筑业、小区保安、家政服务业的就业人员较多。据甘肃省驻京劳务部门不完全统计,在甘肃来京务工的6万多农民工中,在建筑行业就业的占有一半;其次是从事小区保安员、家政服务员工作的均超过1万人。

5.农民外出务工具有明显的兼业性和季节性

甘肃农民外出务工有明显的兼业性和季节性,长期在外务工人数较少。由于农业种植业的季节性和建筑业用工的季节性,使甘肃农民外出务工有明显的兼业性和季节性特点。

甘肃农民工主要集中在甘肃本省和新疆、青海等西北地区省市务工,在甘肃本省务工的占30%左右,在西部地区务工的人数占85%。而在二、三产业务工的行业又主要是建筑、采矿、家政等行业,2004年甘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建筑、采矿、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务工者占50.4%。务工地域和从业工种具有明显的工作季节性,决定了甘肃农民外出务工带有很强的季节性。

目前,全省在外省打工的有150万人左右,在本省的有100多万人,加上季节性的打工,全省每年输出的人次在300万以上,但长期在外打工的不超过50万人,因此,必然呈现出在甘肃农民工中季节性临时性务工的较多、长年性稳定性就业的较少。

6.农民工受过技能培训的太少

甘肃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农民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重非常低。甘肃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约600万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及文盲半文盲比重高达20%左右,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6年,受过各类技能培训的人数占农民工的比重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目前我国有1.2亿进城务工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已占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一线从业人员总数的50%以上,其中85%以上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20%农民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甘肃农民工受过各类技能培训的人数仅占7.1%。由于甘肃农民工培训工作滞后,外出务工的农民以“苦力”型居多。这些人普遍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收入偏低。甘肃各地对外出务工人员培训能力弱的问题具有普遍性。2004年北京市在甘肃一次性招收电焊工300名,但因甘肃这方面人才奇缺,短时间内很难凑齐,最终使这次农民工输出意向流产。这也反映出了在甘肃劳务输出工作中农民工培训环节的不足。

(二)甘肃农民工劳务输出和培训取得的成就

近两年,在甘肃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下,各市县政府部门加大了农村劳务输转和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力度。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甘肃各地农村劳务输出和劳务收入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在2004年和2005年,甘肃农村劳务输出和农民工培训取得了较大业绩。

1.劳务输出和劳务收入同步增长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和有关部门的努力下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甘肃农村劳务输出和劳务收入快速增长。尤其是在2004年和2005年,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各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从富裕农民、减少农民的思路出发,庆阳市把劳务输出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强化农民工技能培训,积极安置农民工就业,多渠道组织农村劳务输出,促使了劳动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截至2004年,庆阳市累计输转劳动力280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8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2004年输转劳动力31.08万人,占城乡富余劳动力的74%;劳务收入6.36亿元,相当于农民人均收入296元,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18%。

为了推动农村劳务输出,张掖市派“小分队”到沿海各地落实用工基地,选派干部进驻用工单位。这一系列“实招”促进了劳务输出的快速发展,2005年1月至6月,全市共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24.3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6%和27.5%。

天水市劳务部门统计显示,2005年1月至6月,天水市共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48.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4%;实现劳务收入7.28亿元。

近两年,甘肃省劳务输出和劳务收入显示出同步增长的态势。2004年甘肃全省乡村劳动力为1057.89万人,其中在非农行业从业的是294.68万人,占总数的28%;2004年甘肃农民平均纯收入是1852元,其中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为527.58元,也占纯收入的28%。2005年甘肃共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334.94万人次,比去年增长29%;创劳务收入100.82亿元,比去年增长56.55%。

2.农民工输出的品牌行业优势正在形成

近几年,甘肃省一些市(州)和县(区)根据全国各地劳务市场的不同需求,结合当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重点培训,专门传授某些行业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劳务输出向特色、优势、品牌转化。

天水市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模式,着力创新、包装和打造天水劳务品牌,目前已形成了“天水白娃娃”、“天水女娲家政大嫂”、“羲皇故里建筑工”3大劳务品牌。同时,天水市对传统的“白娃娃服务员”、“天水家政大嫂”、“天水抹灰工”三大劳务品牌,以服务类名义,用“羲皇故里白娃娃”、“羲皇娲里大嫂”、“羲皇故里建筑工”为名称,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了商标注册并获得通过。2005年1至6月,天水市共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48.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4%;实现劳务收入7.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