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省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报告26种,共计129573例,死亡242例,报告发病率489.65/10万,报告死亡率0.92/10万,病死率0.19%,发病率较上年度下降3.53%。2005年乙类传染病报告14种118346例,死亡240例,发病率447.50/10万,死亡率为0.91/10万,病死率为0.20%,发病数较上年度下降5.87%;丙类传染病10种11227例,死亡2例,发病率42.45/10万,死亡率0.01/10万,病死率0.02%,较上年度上升30.65%。与上年度相比,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数下降3.53%,其中,发病率上升的病种有7种,报告发病率下降的有12种,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加强。“碘盐示范村”活动深入开展,碘缺乏病防治综合干预项目进展顺利。
在2005年,甘肃制定完善了全省人禽流感、霍乱、出血热、炭疽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建设和各项措施得到加强。2005年底实现疫情网络直报的卫生机构总数已达517个,并为1325个乡镇卫生院配发疫情直报电脑1337台;处理通过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0起。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逐步落实,艾滋病监测和筛查、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母婴阻断、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有序开展。结核病控制项目超额完成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下达的任务指标。
二、甘肃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
在“十五”时期,甘肃省的各级政府和医疗卫生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事业,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作为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统筹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由于不断加强领导,积极统筹规划,努力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使甘肃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
1.农村医疗卫生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大
2003年,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确立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2004年10月,省委书记苏荣在深入农村调研时,针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八条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农村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在研究制定“十一五”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发展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提出了目标任务。
为了加快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甘肃省通过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利用国债资金和世界银行贷款,增加省内财政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在“十五”期间,甘肃全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费投入达到17.3亿元,比“九五”期间净增9.5亿元,翻了一番。通过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执法监督体制改革,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大力整顿医疗药品秩序,推进医药生产流通领域改革,加强了药品管理。
2.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初步建立,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近几年,甘肃省对农村公共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明显加大,推动了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建立,有力地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仅2005年一年,中央专项资金向甘肃农村医疗倾斜,用于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县级医院急救、检验能力建设、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和公共卫生机构设备等方面的资金逾1亿元,装备各项医疗设备总数达到5226台件。
由于投入的持续大幅度增加,有效改善了县医院、县级疾控中心、专科医院、妇幼保健站和乡镇卫生院的条件。县乡两级公立医疗机构新增业务用房30.7万平方米,县级新增各类医疗用车202辆、配备各类设备1.5万台件。目前,全省县乡两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已达到1513个。
3.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初步建成,农村公共卫生的工作能力增强
在“十五”期间,甘肃全省乡镇卫生院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近两年,经受了非典、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的考验,成功扑灭了鼠疫疫情,有效控制了霍乱、炭疽等烈急性传染病,艾滋病、结核病防治措施逐步得到落实,地方病防治进一步加强。
甘肃农村妇女儿童保健水平逐步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儿童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达到85%以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0%,改水受益率达80%。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进展顺利,农民医疗保障得到加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2003年,省卫生厅决定把皋兰、山丹、安西、灵台、庆城5县作为全省首批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县。2004年底又决定在2005年新增9个试点县,2010年将在全省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过程中,合作医疗的管理和运行新机制已初步形成,各试点县逐步建立了三个体制即县(市)委书记负责的领导体制、县(市)长负责的管理体制、县(市)人大及政协参与的监督体制;形成了四个运行机制,即基金封闭安全运行机制、定点医疗机构现场直报机制、技术专家组的监管机制、贫困医疗救助机制;促进了两个体系建设,即信息网络化管理体系、县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了一个目标,即达到“方案科学、补偿合理、基金安全、运转高效、群众方便”的目标。
甘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进展顺利。截至2005年底,全省共筹集合作医疗基金1.1亿元,近180万农民得到了6755万元合作医疗基金补偿。根据对部分试点县的调查,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比例由参加前的40%下降到参加后的11%,因经济困难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例由46%下降到13%。
5.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素质逐渐提高
兰州医学院顺利并入兰州大学,张掖、平凉两所卫校升格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工作进展顺利,开展了对乡镇卫生院院长、传染病主检医师等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人员达到9.7万人,每千农业人口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达4.1人,比“九五”末有明显提高。
三、甘肃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甘肃省用极其有限的卫生资源,承担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农村公共医疗卫生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农村传染病发病率和新生儿死亡率不断下降。但城乡二元分割和市场主导资源配置,使得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依然存在。
1.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不足
全省卫生事业费总量不足,2004年全省卫生事业费8.6亿元,人均仅30.5元。近8年来,全省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一直低于全国和西北五省平均水平,并且逐年下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经费普遍困难,发展后劲不足,医疗卫生服务的市场化趋势加剧,公共财政和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难以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关资料显示,在全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上,城乡差距十分突出,占全省总人口30%的大中城市享有全省70%的资源,占全省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仅拥有30%的资源。2001年至2004年全省省级财政安排的卫生事业费支出共10.28亿元,占财政经常性支出比例平均为4.27%;用于农村卫生的投入共1.35亿元,仅占财政卫生投入的13.16%。在农村医疗保障方面的问题更为严峻,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在西北五省(区)处于最低水平。农民支付能力低,缺乏有效的医疗保障办法。
2.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农村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坚持预防为主,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是卫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的省份,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滋生和蔓延,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将难以有效应对复杂的局面。目前,甘肃全省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卫生发展不平衡,越是贫困的地区疾病预防控制的任务越重,农村任务比城市重。在省、市(州)、县三级都设立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但不少机构,设备不齐全,缺乏必要的检验设施,乡村两级缺乏稳定的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
甘肃农村公共卫生机构的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约有一半的经费靠机构自己创收。这种状况难以有效控制重大疾病的流行,传染病患病人数仍居高位。国家法定的37种传染病在甘肃就有35种。近5年,鼠疫、肺炭疽、霍乱、非典型肺炎、出血热等重大传染病疫情在甘肃一些地方均有发生,艾滋病发病呈快速增长趋势。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加重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难度。全省传染病发病率居全国高发省市的一、二位,乙型肝炎发病率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由于居民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恶性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严重疾病的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病种。
3.乡村卫生院室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甘肃农村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乡村卫生院室的医疗资源不足,农民缺医少药问题仍然存在。甘肃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始终是个薄弱环节,卫生资源主要分布在市区,县城占据一定数量,而乡镇所占的资源微乎其微。在一些乡镇卫生院,不仅医疗设备奇缺,医疗人才缺乏的问题也很突出。有的卫生院甚至只有两三名具有职业医师资格的医生。从统计资料分析,2004年,甘肃农村拥有乡镇卫生院1442个、住院床位12906张、工作人员15694名;在甘肃农村1442个乡镇卫生院中,拥有执业医师4199名、执业助理医师2661名、注册护士2412名、药剂人员1099名、检验人员435名,平均每个乡镇医院拥有执业医师2.91人、执业助理医师1.85人、注册护士1.67人、药剂人员0.76人、检验人员0.3人。这种投入和配制的严重不均衡,使得大部分高新医疗设备、优秀医务技术人员集中到了城市,而在广大农村,受经济发展和交通等因素限制,广大农民既缺少享受现代医疗的能力,也失去了这种机会,“小病扛,大病躺”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据省民政厅低保处统计,2005年,甘肃全省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00元的农村特困家庭有52万户、202万人,其中由于患病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有52万人,占农村总贫困人口的26%。政府每年需要支付6000多万元,用于农民救助。但发到个人手里的也就一人一年120元,临时救助的只能保证年救助不低于60元。近5年来,甘肃乡镇卫生院卫生投入实际到位率只占政策规定应投入的10%左右,这使得离农民群众最近的乡镇卫生机构,只能在低投入、低功能、低服务、低收入、低待遇中运行。
根据甘肃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应该走低水平、广覆盖的路子,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应该是金字塔形,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应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而目前甘肃省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却走了一条高水平、低覆盖的路子,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我们都大量采用,医疗卫生体系呈现倒金字塔形,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农民患病在当地难以有效就诊,要到外地、到大医院,不仅加重了大医院负担,造成了看病困难,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农村缺乏合格的卫生人才和全科医师,大医院的功能应是收治危重病人和疑难病人,目前收治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既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又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
4.农村医疗保障能力较差
由于农民对目前实施的合作医疗机制认识不足,疑虑重重,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进程缓慢,医疗保障能力不高。有的地方还没有真正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当前整个农村工作的重要日程,对试点工作的困难估计不足,对农民动员宣传不够,政府支持不到位,基层干部存在畏难发愁情绪,工作抓得不实、不细,试点工作进展缓慢。也有的地方工作方法简单,不能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意愿,注重于赶进度、求数量。这里有宣传教育不到位的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农民对国家的农村卫生政策的稳定性和系统性信心不足,可预期性的利益渺茫。
医疗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减震器。从2003年起,全省开展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目前覆盖只有300万农村人口,实际参保农民近255万人,参合率为85.3%。但筹资力度小,一般每人每年仅30元,保障力度不大。据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靠自费看病,患病群众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经济三重负担。
5.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存在
甘肃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稀缺,每千人口病床数、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康县、临夏县、积石山县的卫生机构中,当地的卫生人才主要集中在县医院,乡镇卫生院仍然靠一些中专毕业的医生支撑,在各行政村实际上是村医、个体医生承担了具体的初级医疗服务。
目前,各级医疗机构正处在新一轮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期,由于财政投入不足,片面追求高收入,恶性竞争,盲目购置大型设备,增加不合理用药,医药费和大型设备检查费增长过快,增加了患者的费用负担,造成群众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满意。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农民不堪负重。如果有一个农民住院,他全年的收入可能甘肃省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与管理研究都要花在医疗费用上还不够。在贫困山区,由于无力支付医疗费,农民患病未就诊的比例达72%,应住院未住院的有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