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六艺大全集
18775700000027

第27章 练就容人的本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

★宽容的价值与回报

做生意也是做人。做生意除了要善于抓住时机,懂得运用技巧,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既能不甘居人后,压倒一切,又襟怀广大、虚怀若谷。面对现代化、大市场,信息量增大,反应速度加快,竞争激烈,传真机一分钟的信息也足以让人应接不暇。因此,必须胸襟开阔,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竞争状态。

和传统生意人的"斤斤计较"不同,现代生意人更注重反应的灵敏度、悟性和互惠互利的原则。所以,胸襟广阔、能容人容物,是经商者必备的素质,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生意。如果妒贤嫉能、刚愎自用、惟我独尊,终究会毁掉自己。

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就是宽容。

人,要活得潇洒、宽容,是一种风度。学会宽容,将使你活得更加潇洒,人生更有意义。你尽管不必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烦恼忧伤。

学会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气质,使你拥有了别人不能拥有的。

宽容敌手,处处显示着你的强势、你的感召力、你的大度。那么,你将永远是胜利者。

宽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此时,宽容是一种良药,医治人心灵深处不可名状的跳动,滋生永恒的人性之美。

宽容自己,宽容朋友,甚至宽容敌手,这是一种至高至纯的境界,它能使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它能让你振奋。同样,宽容也能让你消沉,让你安于现状无动于衷。

于是,宽容有一个度的概念。你在多大程度上学会宽容,你就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人生。

学会宽容,你将拥有一份潇洒人生,你将拥有一份胜利的喜悦。学会宽容,你将永远充实。

宽容,是容纳百川的大海,是承接小溪的河流。

宽容,是对不顺人心、不尽如人意的人与事看开些,想开些。

人生在世,年轻时多一份宽容,老来定会多一些宽慰。

会宽容人的人,虽然从来不指望得到回报,更不会去索取回报,但往往会得到回报,甚至是更大、更多的回报。

楚庄王设宴款待群臣,命后宫受宠美人劝酒,大家兴高采烈。突然一阵风吹来,蜡烛全部熄灭,席间一片漆黑,有一大臣酒后乱性,趁机拉扯美人衣袖,美人顺手摘下他的冠缨,然后向庄王哭诉,要求查找出来并加以处罚,可楚庄王在点燃蜡烛之前大声喊道:大家都摘除冠缨,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后来,那个被庄王宽容的大臣,在与郑国交战时表现得特别勇敢,让郑人闻之丧胆。

元太祖铁木真曾与泰赤乌部有仇。一天,他率部众外出打猎,正好遇着了该部的朱里耶人,大家都要求杀他个痛快。铁木真说:他们现在既不与我为敌,杀他们干什么?反而在得知他们常受泰赤乌部的虐待,既没有帐篷,粮食也不充足之后,主动提出:既然如此,那就请你们和我们一块住宿,明日打猎所获大家平分。第二天,铁木真果真兑现了诺言,朱里耶人对此十分感激,都说泰赤乌无道,铁木真大度,纷纷投靠,这事传到泰赤乌部后,大将赤老温也来投靠,就连曾经射杀铁木真坐骑的勇士哲别也投到了铁木真的帐下,铁木真就这样不战而胜。

这两则故事讲的是宽容得到的回报,也是宽容创造的奇迹!

人与人之间,什么时候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正确的宽容,那才是一个真正充满爱的世界,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化解矛盾,首先从自己做起

有人批评林肯总统对待政敌的态度,说:"你为什么要试图让他们成为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去打击他们,消灭他们才对。"

"我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使他们成为我的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总统温和地说。

看来林肯非常懂得化解矛盾、搞好人际关系的秘诀。一个人即使为协调人际关系做出了很多努力,事实上仍然不能完全免除同别人的冲突。只要人们之间发生交往,就会或多或少产生矛盾,这是由人的天性所决定的。

发生矛盾的原因不外乎这么几点:

1.观点不同。这是人们之间发生冲突的最主要的原因,多见于领导成员之间,也经常发生在学术界。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为谋。由于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人们之间便相互产生矛盾和隔阂,进而导致双方互存偏见,相互攻击,以至发展到势不两立的地步。

2.趣味相异。这类冲突主要发生在亲属之间,如夫妻矛盾、婆媳矛盾、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矛盾等。家庭是一个人生活的主要场所,如果后院经常起火,一个人是难以把精力和注意力全都投入到事业上的。一个在事业上建立了辉煌成就的人,必定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做出巨大牺牲的女人,反之亦然。

3.个性抵触。性格、气质不同以至相反的人,相互之间也会产生冲突。例如,一个急性子的人,会看不惯一个慢性子人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一个慢性子的人,又会抱怨一个急性子的人干什么都风风火火。总之,这两种人常常相互不能理解和谅解,结果便产生一些矛盾。

4.产生误会。人和人相处,即使主观上不想发生摩擦,但仍然难以避免产生一些误会,有些误会甚至还是根深蒂固、难以消除的。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便相互产生了误会,曹雪芹对此做了饶有风趣的描绘。其实,类似这样的误会在现实生活中不知有多少。

5.发生纠纷。生活中有些冲突是隐性的,比如志趣不同的两个人之间的冲突未必就公开化,但是也有不少矛盾是会激化的。例如同事之间、邻里之间,甚至两个陌生人之间,都往往会因一点小矛盾而发生显性的冲突,轻则产生口角,重则拳脚相加,以至于发展到不共戴天之仇。

产生矛盾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诸如狭隘自私、敏感多疑、刚愎自用等人性的弱点造成的。人们思考和处理问题往往习惯于从自我出发,平时疏于同别人理解和沟通,因而出现矛盾后,总认为真理在自己手中,别人都是错的。

发生这样那样的冲突应该说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必然会对各自的事业产生消极的影响。一个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必须想方设法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千方百计地消除各种矛盾,使自己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那么,一个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如何才能防止同别人产生冲突呢?

1.要胸怀宽广,高瞻远瞩,凡事讲大局、讲风格、讲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2.要注意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努力化解各种矛盾,防患于未然,减少或完全消除人们之间的隔阂。

3.以理解的眼光看别人,懂得大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人也是各种各样的。别人不可能完全同我们有一样的志趣,我们不能像要求自己那样要求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有不同的长处和短处。

4.宽容别人的过错,明白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包括自己在内谁都有缺点,谁都有可能犯错误,要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就像希望别人也原谅自己的过失一样。

5.对别人不要求全责备,要小事糊涂,大事明白,记住"水至清则无鱼"。对别人要求过高就会曲高和寡,对别人太苛刻就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对别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就没有人同我们共事。

6.除非是涉及原则性的问题要搞清楚是非曲直之外,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不能抓住不放,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有意装糊涂。绝不应简单问题复杂化,本来没有多大的事,却非要弄个水落石出,论出个我是你非,那只能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7.冤家宜解不宜结,即使有了矛盾,也应坦诚布公,想方设法寻求理解和沟通,就事论事,不要把矛盾扩大,要勇于做自我批评,以自己的真诚换取别人的理解。

总之,化解矛盾要首先从自己做起,记住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要走进别人的心灵,自己就要首先敞开胸怀。

★正确地对待谎言

领导常常会听到部下的谎言,对这些说谎的部属,领导应谁的话也不轻信。太相信别人的话,往往造成领导片面地处理问题,引起其他员工的不满,所以作为领导应相信自己的判断,以公正、公平地处理问题,使广大部属相信并肯定你的工作能力。

有人问淘金者,怎样获得金子?淘金者说:"金子就在那儿,你把沙子去掉后,剩下的自然就是金子。"这个回答颇有"禅"的意味,它指明了我们在生活中求真求善的最佳方式与途径。

我们都知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虚妄地度过一生,我们需要切切实实地为世界留下些什么,或者是思想,或者是感情,付出的同时,我们也渴望获得和拥有一份真实,我们敏感的心灵不会为虚假的感情激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都不是为那些虚假的东西而存在的。无法想象我们有一天听到与看到的全是假东西,那将是多么令人沮丧的情境!

有一句西方谚语说:"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跑出老远了。"不管你愿不愿意面对,事实上,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早已充斥着大量的谎言,我们无法回避它们,必须每天去面对、去听、去看、去感觉,甚至是不得不耐着性子地听和看。我们在生活中听到的谎言甚至比真理还多。怎么办呢?

一个成熟而富有健全理性的领导会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来看待这些谎言,不管它是为了何种目的而说,他知道,任何谎言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面对一些特殊的情境撒谎,也可以说是人之常情。因此,他会坦然地面对一切,而且,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谎言所迷惑。大家很熟悉的那个老洛克菲勒的故事就是这样。

一天,老洛克菲勒在家中和小孙子玩得十分高兴,小孙子在屋里跑来跑去。老洛克菲勒把孙子抱到窗台上,使劲地鼓励,小孙子从窗台上纵身向下一跳,洛克菲勒接住了他,然后又一次将小孙子抱上窗台,再次鼓励往下跳,并仍旧伸手做出接他的动作。小孙子有了上次的经验,觉得这样很好玩,毫不犹豫地跳下。但这一次,老洛克菲勒突然缩回双手,小孙子砰的一声摔在地板上,痛得失声大哭。

这时,一位宾客正好从旁经过,目睹此情此景,十分惊讶,便走上前去询问这位大亨何以如此对待自己的孙子。

老洛克菲勒笑着说:“我要让他从小就知道,任何人的话都不可轻信,包括自己的爷爷。”

好一个洛克菲勒!他把自己一生纵横商界得出的最精辟的为人处世之道,以如此简单明白的方式道出,实在令人震惊而又钦佩。

把谎言作为人类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正视它,的确有益于我们建设自身、保护自我。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无打虎心,虎有伤人意。"如果我们在同人相处时,心中先存几分戒心,那么世界上绝大多数骗局都将被识破。但可惜的是,我们很多人自幼受的教育并不是要我们存有防人之心,而是被灌输了许多不恰当的"人与人之间应互相信任"、"人性是善良美好"的观念,很多人就此轻易地上当受骗。

★杜绝私下议论

人人都希望在工作岗位上能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愉快地工作。但是这种和谐的群体气氛,常会被一些无聊的小事所破坏,使大家的心里蒙上一层阴云。

当某人不在场时对其说三道四,这是破坏群体和谐的大敌。虽然言者未必怀有恶意,然而,由于谈论的是一个不在场的人,言论很容易出格,让人听起来不无诽谤之感。

而这些背后议论一个人的言论,传来传去常常在无形中被夸大,尽管传话的人可能并无恶意,但一旦被受议论者听到后,足以使其伤心。人类最难控制的器官是舌头,最难压抑的欲望是言语。想要堵住一个人的嘴巴,恐怕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这些背后议论的话语几经相传,最后被本人听见时,已经是恶意话语之集大成了。相形之下,被议论者对那些背后议论者的反感和气愤程度,是可以想象的。随之而来会产生永远不再与那些议论自己的人说话、共事的思想,也是毫不奇怪的。这样一来,和谐的群体气氛必然遭到破坏。

某人不在场时,绝对不要对这个人的行为做任何不负责任的评论。这是作为组织中的一员应有的起码修养。哪怕是没有一点恶意的议论,也是绝对不允许的。

如果真想给某人提批评意见的话,最好和其本人面对面单独进行,在没有他人参加的场合下,有条有理,心平气和地交谈。既然讲的目的完全是为了他人好,那么,就应该在没有他人的场合讲。随便轻率地说话,或单纯为了发泄私愤而信口开河,都是一个人的成熟度有问题的典型体现。

尤其是酒后言谈更需要特别谨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有的人想得简单,认为酒后说出来的话一般人记不住,然而正好相反,人们对"酒后真言"往往记得分外清楚。

总之,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不谈论不在场的人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

其实,喜好拨弄是非、在背后议论人的人,大都是些言谈轻率、轻易就可以给一个人下结论,或是言语偏激,发泄私愤的人。

对待这种人,需要抓住证据,耐心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这种行为只能使亲者痛仇者快,充当的只能是破坏组织或公司团结的角色。需要告诫这种人"下不为例"。如果经过这样的教育仍不改的话,就意味着这人存在本质问题,必须采取其他措施加以解决。

至于在背后赞美他人,那就是一个例外的问题了,可以说被你赞美的人越多越好。因为这种语言是改善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本人即使间接听到,也会对说的人抱有好感。作为领导者,对好在背后说些易招人误解言语的人,应该引起特别注意,绝不可掉以轻心。

★可以容忍错误,但不能容忍不良行为

学会宽容员工出错,是领导的必备素质之一。但这也并非意味着领导应对员工所有的错误均加以宽容。

凡事均有个限度。通常来讲,对于小的违规行为,领导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如果这种小的违规行为连续出现,反映出更深的问题,作为领导的你则应采取措施了。

宽容错误与不容忍不良行为这二者中的核心问题则是要划分接受与不可接受二者间的界限。通常来看,什么可以接受与什么不可以接受之间的界限很模糊,令人迷惑且因情况而异。

作为领导,你必须学会自己作出判断:什么样的行为你可以容忍;什么样的你不能。员工在你面前的不良行为越多,他们越可能对你缺乏尊重,越没有工作热情,最终,只会导致损害你的权威形象,同时,也达不到你对员工们的期望。

不良行为:

·连续的迟到早退

·不认真倾听

·不守信用的承诺

·格调低劣的玩笑

·掩盖过失

·不完全说真话,甚至撒谎

·工作中将大量的时间用在私事上(例如,过多的聊天儿;过多的私人电话,等等)

·不整洁

·各种不礼貌的举止(例如:大声的关门,忽视他人,等等)

·消极的工作态度(例如:总将错误推给别人;总在抱怨,等等)

·不谨慎(例如:将危险品随处乱放;在易燃处吸烟,等等)

·高傲自大,傲慢及鄙夷他人

·通常对什么都不在乎

·不注重外表形象

·在背后议论他人

·消极的身体语言(例如:意见不一致时的叹息;望向窗外;失望的摇头,等等)

·对待工作随随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