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知识全知道
18767000000017

第17章 身体篇——身、心、灵合一的修炼(1)

■ 四肢会说话,眼神能杀人——身体语言

某公司企划部经理秘书小琴拿着一份文件,去请新来的经理批阅。没想到在新经理的办公室,她打开文件夹时,不小心碰翻了经理的茶杯,茶水淋了经理一裤子。她吓得不知所措,等待着经理对她大发雷霆。可是经理一句话没说,只是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并示意她出去。

就在两个月前,小琴因工作上的一个失误,被前任经理训了一顿,可是她走出办公室后却一身轻松。而这次情况却不同,新任经理什么都没说,那不满的眼神反而让她心里打鼓。她忐忑不安,一会儿担心会被扣发奖金,一会儿又担心会被调离岗位。

为什么发脾气的经理不让他害怕,不发脾气、仅仅瞥了她一眼的经理反而让她害怕呢?

这是因为前任经理采用了有声语言,把自己的坏心情已经传达了出去,让小琴知道这件事已经结束了。可是新经理采用的“身体语言”,只表示了他的不满,至于怎样处理却表达得很模糊,让人不知道其含义是既往不咎了,还是“等一会儿再收拾你!”

人人都知道,语言是我们沟通的常用工具。语言是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工具。我们一般都以为,它体现了人类作为万物灵长的独特功能。

除了语言,人类还有其他的交流工具,比如身体语言,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体现了某种情感,某种想法,某种态度。

那么哪一种交流方式起的作用更大,交流的信息更多呢?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语言。因为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非常复杂,又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形成,应该能为人类传递最多的信息。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那就是人类的沟通,更多的是通过他们的姿势、仪态、位置,以及同他人距离的远近等方式,而不是通过面对面的交谈进行的。确切地说,人际交流中65%以上的内容是以非语言方式,也就是通过身体语言进行的。

这听起来似乎令人难以置信,“难道我们每天滔滔不绝所说的话,还不如一举手一投足有用吗?”但这是事实。与口头语言不同,人类身体语言的表达大多是下意识的,是思想的真实反映。可能它没有引起人们很大的注意,但其实它在无声中,已经传递了比语言更多的信息。

而且,身体语言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的真实性。人可以“口是心非”,但却很难做到“身是心非”。据说,公安机关使用的测谎仪依据的就是这个原理。

身体语言传递信息的效果有时要比有声语言更加强烈,更不能让人忽视。

身体语言还有一大优势,就是诚实。撒谎在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但是身体语言却不像有声语言那样容易蒙骗别人。因为身体语言体现的是人的下意识,是比较难以控制的。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暴露一个人内心的秘密。如果一个人瞳孔扩大,眼睛大睁,就表明心里高兴,感觉良好;如果瞳孔缩小,就说明情况相反。当不太相信的时候,眼睛会眯起缝来。当说假话时,人一般不敢正视别人。

还有其他的一些身体语言。如果一个人一边说他已理解了你的意图,一边却又摸鼻子或拉耳朵,这就表明他其实被你说的话弄糊涂了。如果他向下紧皱额头,表明没有听明白或不喜欢你说的话。如果向上皱起额头,表明他对你说的话感到惊讶。用手指敲打坐椅的扶手或者写字台桌面,表示心绪烦乱,不耐烦。双臂交叉搭在胸前,表示不愿意和别人接近,或者表示戒备,在心理上想离你远一点。

英国心理学家莫里斯经过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体中越是远离大脑的部位,其可信度越高。脸离大脑中枢最近因此最不诚实。我们与别人相处,总是最注意他们的脸,而我们自己也知道,别人会这样注意我们,所以,人们都会借一颦一笑撒谎。再往下看,手位于人体的中间偏下,诚实度算中间,人们多少利用它说过谎。脚远离大脑,绝大多数人都顾不上这个部位,于是,它比脸、手诚实得多。

当我们和别人交往时,要学会观察对方的身体语言。一个比较世故,社会经验较丰富的人,更善于通过对方的身体语言来判断他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对方说什么就信什么。

■ 身心正常工作需要外界刺激——感觉剥夺定律

你小时候玩过“瞎子抓人”的游戏吗?把一块布蒙在你眼睛上,让你变成“瞎子”。你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抓住了一个小伙伴。可是他(她)是谁呢?你用手摸他(她)的头、脸、眼睛、鼻子,如果说对了,你就赢了。然后再换一个小伙伴来当“瞎子”,否则你就得继续。

也许“瞎子抓人”的游戏,曾经让幼小的你感到刺激和有趣,可是心理学家们所做的类似实验,可就没有那么好玩了。

美国心理学家黑伯(D.O.Hebb)等人,首创了一种“感觉剥夺”实验。假定你现在就是被试者,他们把你领到一个小房间里,按照事先的约定,你得尽可能长时间地躺在床上,只有吃饭、上厕所才能起来。他们给你戴上一副半透明的护目镜,让你什么也看不见;再给你戴上一副厚厚的棉手套,你就没法摸任何东西了;最后给你塞上耳塞,使你听不见声响。

在黑伯的实验中,被试者在被隔离12、24、48小时后,被要求做简单算术、字谜游戏和组词等测试,结果,被隔离时间越长,测试的成绩就越差。有的被试者变得很难集中注意力,并容易激动,还出现了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思维迟钝等症状,奇怪的是,有的还出现了错觉和幻觉。仪器显示他们的脑电波比隔离前明显减慢。另外,隔离时间如果过长,有些人会无法忍受,要求中途退出实验。

这个实验达到极端会是怎样呢?德国法西斯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把两个犯人各自关在一间房子里,使这两个人与外界完全隔绝。经过比较长的时间,一个人发疯了;另一个人自己和自己下棋,被放出来时竟然成了一流的棋手。

这些实验都告诉我们,人如果不能持续地从外界获得刺激,人的身心就会变得不正常。这个定律叫做“感觉剥夺定律”。

也许上天赐予我们各种感官,就是让我们去使用它的,不使用还真是不行。

感觉剥夺定律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雷达监测员和长途司机,因为工作枯燥,长时间没有变化,就容易处于轻微的感觉剥夺状态。这会导致他们看见实际并不存在的、莫名其妙的东西,从而引发事故。

有时,高层住宅里的人在一个毫无声响的房间里独处,会突然感觉到强烈的不安。这也是感觉剥夺定律造成的。

在南极考察的队员,如果长时间只看雪地的白色,不看其他颜色,容易得雪盲症。这也是感觉剥夺造成的生理失调。

由此可见,感觉虽然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首先,它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它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也可以说,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

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就像坐精神班房,是无法忍受的。所以崔健的歌里才这样唱:

快让我哭,快让我笑

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儿野

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

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

我们大概都知道美国著名盲人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凯勒,她是一个既盲又聋哑的症状严重的残疾人。但是她通过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这些困难,甚至取得了超出常人的成就。她在感人至深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表达了对正常人生活的强烈渴望。

眼睛能看,耳朵能听,嘴巴能说话,这些,对于一个健全的正常人来说是与生俱来的,也让我们对它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可贵。但是当没有它们的时候,人才会知道拥有这些是多么幸福。

有位外国哲人说过,当我们看见丑陋的东西,我们要庆幸我们还有眼睛可看;当我们闻到不好的气味,我们要庆幸我们还有鼻子可闻……是啊,我们该庆幸我们所拥有的各种感官,没有它们,我们哪里知道什么是快乐?让我们珍惜它们吧,尽量抓住生活中美好的感受……

■ 心理状况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心身疾病

医学名著《医典》的作者,古代阿拉伯著名医生阿维森纳,曾有一次被召去给年轻的王子治病。

王子一天天消瘦下去,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但是很多医生却查不出他得的什么病。阿维森纳经过仔细观察和揣摩,猜测王子是堕入情网了。

阿维森纳在《医典》中记载了这件事:“爱情是一种像着了魔似的病症,类似忧郁病……判明恋人是治疗方法之一。作法是:一边号脉,一边反复叫出一些人的名字。如果脉搏变化很大,若断若续,那就反复实验几次,你就会得知恋人的名字。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说出街道、房屋、职业、工种、家系和城市,把每样东西同恋人的名字结合起来进行号脉。如果当你再次提到其中的某一项时脉搏发生变化,你就从中搜集关于恋人的名字、穿戴和职业的材料,从而了解到她是谁。”

他用这种方法,知道了王子的恋人。然后,撮合了他们,王子的病就神奇地痊愈了。

这个故事揭示了身与心的一种神秘的关系,就是心理状况会对身体的健康发生影响。

我们大概都体会过,身体上生病会导致心情不愉快甚至痛苦,比如“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那么,反过来,如果心情不愉快,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心情郁闷或烦躁,会不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导致身体生病呢?恐怕这样的情况我们都经历过。

最简单的,比如我们嘴上起了个泡,往往是心里上火、烦躁导致的。还有皮肤病,也往往和心情有关,因为着急想解决事情,但在现实中却感到力不从心,心里一着急,就容易得皮肤病。还有许多疾病都和心情有关。我们自己也会有所体会,心情不好的时候,身体也容易出毛病。比如遇上巨大灾难,人会大病一场,自己很清楚这是由心情导致的。

心情导致身体生病,早已被古人所认识。

我国中医早已发现心理对健康的影响,如中医经典中早就指出:在过度的情况下,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这些观点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

中国俗话说的“心病还须心药医”,就是这个道理。我国的名著《聊斋志异》中也记载着许多类似的事,比如年轻男女相遇,一见钟情,之后便茶不思饭不想而生病。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就是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从根上施治才能见效。

那么为什么心情会影响到健康呢?

人体中,生理、生化过程是物质活动,心理活动是非物质活动,它们互相伴随,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它们相互影响制约,从而在我们的身体中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身体疾患可以影响人们的正常心理活动,而强烈或持久的心理刺激也往往导致身体健康水平的下降,甚至导致心理疾病或心身疾病发生。

所谓心理疾病,就是指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如各种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等;所谓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哮喘等。

我们身边经常可以看到心情影响健康的例子。比如有的学生每到重大考试前就闹腹泻,在家里没问题,一进学校大门就跑厕所,一连几天不断,直到考试结束。这就是高度的考试焦虑引起的体征反应。

生活中的许多疾病,都是来自于外界环境中对个体不利的生活事件、压力和不良刺激造成的,如过分紧张的工作、不顺心的事情、污染、噪音、拥挤等等。

为了避免身心疾病,我们就应该尽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其实心态对人的健康和寿命是有很大影响的。许多长寿的人,都是总能保持乐观、平稳的心态的人。

心理学家欣克尔博士曾对一群工人进行研究,他发现在这批工人中,那些有明确生活目标,对婚姻、家庭和工作都感到满意的人,身体比较健康。相反,那些没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婚姻失败、家庭不幸福、对工作灰心失望的人,则比较容易得病。

要防止心身疾病的发生和提高心身健康水平,不仅要优化我们的自然环境和增强个人体质,还要优化我们的社会环境,培养健康正确的世界观。

■ 特殊心理状态可减轻疼痛——疼痛麻木定律

我们大概都听说过《三国演义》中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

关羽在战斗中负伤,臂上中了毒箭。名医华佗听说后,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为关羽做手术。这种情况一般人肯定无法忍受,但是关羽拒绝了把手臂固定在铁环中,用被子蒙住头的减痛方法。他命人摆上酒席,与马良谈笑下棋,同时华佗给他割开皮肉,挤出毒血,用刀刮去骨上的毒质,再散上药,用线缝好。这个过程中,周围的人都吓得捂住眼睛不敢看。

这个故事读来令我们咋舌。因为我们最怕的事情,除了死亡,恐怕就是疼痛了。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吾之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是啊,人之所以有恐惧心,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身体会有痛感。是疼痛让人恐惧。

但是这个世界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偏偏就有人和我们大多数人不同,他们似乎并不像我们那么怕疼。难道他们对疼痛麻木不仁,没有感觉吗?

当然不是。心理学家们和医学研究者们发现,疼痛并不完全是身体的问题,它有很大的心理成分。疼痛是身体感觉与我们对这些感觉的心理反应的混合体。而心理反应有个奇妙的作用,就是可以夸大或者缩小疼痛的强度。

比如,人对对疼痛的知觉和人的注意力的指向密切相关。我们前面说过,注意力是有选择的,如果你注意了这方面,就会减少对另一方面的注意力。关羽正是凭着意志,把注意力集中在下棋上,而使疼痛不能引起他足够的注意,从而感觉不到太多的疼痛。

类似的例子在生活中也有。拳击运动员、足球运动员等运动员,通常是很能忍受严重损伤带来的痛苦的,甚至有时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受伤。这是因为,他们的运动需要剧烈的和持久的注意力,因此对疼痛的注意力便被转移开了。

有时,一种情绪也会影响到对疼痛的感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在部队野战医院工作的医生发现,那些有部位多处受伤的士兵们并不要求止痛。从伤口的数量来看,这些士兵肯定会感觉到疼痛。但是奇怪的是,当医生给他们提供止痛药时,却被拒绝了。

为什么这些士兵不感到很疼呢?原来这有心理上的原因。他们在战场上幸存下来,并知道自己的伤势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就感到很高兴。况且他们还可以长时间远离战场,避免了死亡的威胁。这种心理上的高兴,减轻了他们生理上的疼痛。

相反,在一般的医院里,大多数病人在手术之后便要求使用止痛药,即使他们手术中的疼痛,比战场上受伤的士兵们的疼痛要轻得多。

看来,心情愉悦,会使我们觉得痛苦无足轻重,从而不觉得它带给我们很多痛苦。

■ 心理上的不良情绪会导致疲劳——心理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