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白手创富大全集
18758900000048

第48章 强化优势,竞争中取胜(3)

作为兼并者的优势公司更是雄心勃勃,得陇望蜀,在环顾市场的同时,经常自问:下一个吞并目标是谁?早在1四2年时,生产天安门广场国旗旗杆的成都无缝钢管厂,便打破行业界限,先后兼并了凉山钢铁厂、绵阳市涪江钢铁厂(新区)、四川冶金机械厂、成都耐火材料厂、成都铸钢厂、成都粉末冶金厂、成都标准件厂、成都东风鞋厂和成都罐头厂等9家公司,走出了一条“一企业兼并多公司、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公司发展后劲、提高整体效益”的新路子,充分显示出公司兼并所带来的优势。

但是,奔涌而来的兼并大潮,仍然令相当数量的公司极不适应,许多公司的负责人对此感到无所适从。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缺乏竞争观念: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在我国,部分劣势公司领导宁为小国之“君”,不愿做大国之“臣”,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没有那种在商海中一层雄风的勇气,没有在市场经济中争取“公司籍”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市场竞争中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不敢面对激烈竞争的现实。所有这些都妨碍了公司通过兼并或者被兼并而走上发展自己、壮大自己的道路。

②面子观念过强:部分公司领导认为所属公司被别的公司兼并,有失体面和身份,丢了面子。尽管有的公司已是日落西山,奄奄一息,却囿于“面子”问题,宁可坐以待毙,也不愿走兼并之路。这种死要“面子”,不顾实际的做法,在实践中不仅妨碍了公司兼并,也给市场经济的发展制造了人为障碍。

③商品意识不强:许多公司领导人认识不到落后公司也是无价之宝,公司兼并改造后可以趋利避害,被兼并方可以摆脱解体困境,走向新的竞争活动,从而起死回生。

④本位主义严重:在我国,由于国家对公司的管理长期以来是通过“条”、“块’’体制来实现的,造成了不同隶属关系的公司之间的相互封闭与隔绝。这种“条块分割”,使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部门所有制’’和“地区所有制”。而且,公司财产所有权的虚幻化,又直接加剧了现存公司之间在以上两方面的隔绝。这样,不同所有制公司之间的自觉兼并机制根本无从发育;即使相同所有制的公司,也因归属于不同部门或地区而很难开展自觉兼并。因此国家一直只能凭借行政力量进行关、停、并、转来弥补公司无法自觉兼并的缺陷。

目前各地出现的公司兼并,由于这些公司在法律形态上没有得到根本改造,无法抗拒传统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而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公司兼并“不成功”者,则可能由于有关部门不应有的干预。此外,有的地区和单位的负责人,对自己所属的公司兼并其他地区或其他单位的公司,就大力支持;反苎’苎五决反对。上述这些本位主义现象严重地妨碍了兼并市场的形成。

⑤缺乏长远眼光:公司兼并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兼并前后,兼并主体双方都必须付出一定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这种代价往往使

部分公司在公司兼并面前知难而退。他们想不到兼并后的公司能够起死回生,转危为安,创造更高效益。那些小富即安的优势公司,如不考虑壮大自身力量,终将在市场竞争中落伍。

⑥法制观念障碍:尽管我国兼并市场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隐形兼并市场却十分兴旺,尤其在政策较为优惠、发展较快的特区与沿海省份,私下更换公司法人代表、改变公司所有制性质、随意增加公司(公司)注册资金的情况十分严重。这种隐形兼并常因牟利者与工商税务部门的个别人员串通一气,或根本无视公司登记、注册等管理机关的存在,擅自私立公司、倒买倒卖,凡此种种,扰乱了公司正常生产管理与流通秩序,干扰了工商行政部门依法行政。此种隐形公司兼并市场,目无法纪,严重影响了公司产权交易市场的正常发展。

如果说,囿于以上观念的公司,而对兼并,疑虑重重,瞻前顾后;那么,还有不少公司为兼并带来的明显经济效益所吸引,而跃跃欲试;甚至还有部分公司在政府的压力下勉强兼并,结果却因此背上了包袱。有一个明显的例子: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四川攀枝花钢铁公司于1990年6月兼并了渡口钢铁厂。但是,由于该厂欠资太多,经营管理不善,再加上建厂时盲目选择的生产项目脱离市场需求,所以到1992年8月,渡钢累计亏损4200多万元,负债9000多万元,资不抵债达 6500万元,几近全面停产,使得攀钢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兼并是公司行为,因而首先应该追求公司自身的经济效益。而把公司兼并看成“扶贫”,企图通过公司兼并为当地政府部门卸包袱,既造成兼并公司“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的不良后果,也有损社会主义现代公司制度的名声,这很值得我们引以为鉴。

当然,兼并并非就是公司改革的灵丹妙药,能够百医百灵。对于那些既“死不了”又“活不好”的落后公司,应当送到公平的市场环境下求生存,不能只靠政府“输血”或者别的效益好的企业“救济”,只生不死,重走老路。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有死有生,“置之于死地而后生。”并且,在公司兼并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得好,兼并则往往可能成功;如果解决得不好,那么,兼并后的公司,同样也无法走出困境。比如,被兼并公司所有员工的就业问题;其退休人员的费用承担问题;被兼并公司的资产评估问题、公司的产权问题以及国有资产增值问题等。凡此种种,公司应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权衡利弊,然后再决定是否走上光明而又艰难的兼并之路。

(3)兼并路——生财路:尽管我国的公司兼并行为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无论是从国际大氛围还是国内小环境来看,谁都无法否认:公司兼并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为,任何一个公司,若要摆脱困难,必须面向市场;而走向市场的同时,寻求合作伙伴便是公司自身必然的需求。让我们以北京的商业重组问题为例,来看一看公司兼并的问题。

有识之土早已指出:我国的商业改革进人目前的阶段,其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与国外大型商业集团竞争。毕竟,单体店无论规模、效益在每年近1咖亿美元零售额的国外大集团面前只是九牛一毛。而这些国外集团可以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牺牲局部的商业利益,以低价位迅速占领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走联合、兼并的道路。

市场竞争要求形成“大的能强,小的能活,好的能发展,差的能淘汰”的优胜劣汰机制;而通过兼并之路,我们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使资产向优势公司转移,促进公司转换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司之间的兼并之路真可谓是一条“生财之路”。

公司兼并的进步意义还在于,兼并可以使两个以上的公司在不增加财务负担,不经过解散、清算等复杂程序的情况下台为一体,扩大规模,进而增加公司实力,提高竞争力。同时,兼并也是挽救某些经营不善的公司的一种手段,对公司和社会都有益处。除此以外,公司走兼并之路至少有以下优越性:

(1)价格便宜

通常情况下,兼并往往发生在优势公司与劣势公司之间。而劣势公司之所以愿意被兼并,正是因为自己经营管理较差,经济效益低下,有的甚至人不敷出、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这样的公司当然就不值钱了,其市场价格可能远远低于实际的价值。而对兼并者来说,收购这种公司的费用,即使加上重新改造的费用,也往往比新建一个公司要迅捷便宜得多。因此,优势公司自然愿意投人较少的资金“吃”进一个现成的企业;或者,将建一个新公司的钱用于兼并若干个现成的公司上。

(2)投资周期短

“吃”进现成的公司,即使不一定省很多钱,也能节省不少时间。而节省时间就是节省金钱,节省时间就意味着获得了赚取高额利润的宝贵时机。比如说,颇有财力、独具眼力的某自行车厂张厂长,科学地预测到明年钢材供不应求、行情看涨,他要建一个钢铁厂得花好多年时间,也许投产之日钢材已经掉价,无利可图。这时如果能让他买进一家现成的钢铁厂,再适当追加一点投资,挖掘钢铁厂的生产潜力,到明年就正好赶上黄金收获季节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要想抓住这个

生财之道惟有依靠兼并这个法宝。

(3)投资风险小

当然,任何投资都不可能完全没有风险,关键是要权衡利弊,比较风险的大小:兼并一个现成的公司,同时也就把这个公司积累多年的投资经营环境、供销关系和其他公共关系中的积极因素继承下来了,而对其中的消极因素,则可以趁着更换董事长或总经理的机会,加以调整和刷新。这比建一个新厂,从零开始摸索,建立千头万绪的内外协作关系,无疑要省力方便的多。

与投资创建新公司相比,兼并当地现成公司不但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并可利用原有公司的销售网络和有关人员,拓展业务。近十年来,由于跨国公司纷纷实行兼并,在国际上引起所谓的“追随效应”。发达国家一旦出现跨国兼并浪潮,同行业或者其他行业的公司为了确保和加强自己在国外市场的地位,往往竞相向国外扩张,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兼并浪潮的发展。

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第四次公司兼并浪湖,面对国际上跨国兼并活动日益加剧这一事实,中国市场经济中的公司兼并如何与国际接轨,已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吸引外资注入中国公司兼并,增强活力;走出国门,实现跨国兼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近些年,我国的公司兼并已经出现了国际化的趋势,一些企业正纷纷走向国际市场。1988年,首钢以控股方式兼并了美国的麦斯塔工程公司,成为国内公司兼并国外公司的首例。首钢有效地利用麦斯塔公司的技术,同国内的机械加工力量结合起来,既可以承担大型先进连铸、轧钢设备的制造,尽早扭转国内所需的这类大型设备依靠进口的局面;又可以充分利用

该公司的牌子广泛搭上业务渠道,向国外出口此类设备,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1四2年首钢又以整体收购方式买下秘鲁铁矿公司,用于保证首钢原料供应和加快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