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隐藏在成功背后的78条创业铁律
18751500000018

第18章 可口可乐之父阿萨·坎德勒:永远追求质量第一 (1)

创业铁律:

阿萨·坎德勒认为:永远追求质量第一,是可口可乐得以生存的保障。

创业故事:

凭着商人的敏感和超人的胆识,阿萨·坎德勒把一种普普通通的饮料变成了无数美国人喜欢的饮料,并把它推向了全世界每一个地方;他使可口可乐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软饮料公司,可口可乐成为软饮料的象征。

1851年12月30日,阿萨出生在美国佐治亚州一个富裕的家庭里,他是父亲的第八个孩子。

1873年,他踏上了去亚特兰大的路程,做个大城市的“淘金者”。他来到桃树街的“大众药房”。药房老板接见了这个看上去疲惫不堪的小伙子,勉强同意留下他试用。

阿萨的经商天资很高,在大众药店期间,他就结识了许多有用的商户,同时积累了许多经验。在这些基础上,1877年,他与另一个朋友合伙开了批发零售药材公司。而后,日渐懂行的阿萨开始意识到:仅仅靠批发药材不能赢来更多利润,只有寻觅到有价值和市场潜力的药方,才能拥有自己的王牌,才能一炮打响。于是,他开始寻觅这种药方。

1886年5月8日,在美国亚特兰大的一间实验室里,药剂师彭伯顿试制出一种糖浆,他和助手给这种糖浆起名叫可口可乐。可口可乐糖浆最初也是作为一种饮用剂在药房里销售。一个偶然的机会,彭伯顿将可口可乐糖浆放进了小苏打和冰水中,一品尝,味道不错。很快,药剂所门前出现了“可口可乐提神健身液”的招牌,这样,可口可乐成为彭伯顿发明的治疗头痛药水原浆及其饮料的新名称。

1888年,少时受过伤的阿萨被头痛折磨得很苦恼,朋友见了就建议他试试可口可乐。阿萨照办了,头痛果然减轻。后来,他不断饮用可口可乐,偏头痛竟逐渐好转,这使得身为药剂师的阿萨对可口可乐大感兴趣。经过调查,他发现彭伯顿并不善于经营,于是他决定入股。于1888年8月30日,阿萨·坎德勒最终拥有了可口可乐的全部股权。

阿萨很善于在市场销售中吸取经验,在推销可口可乐的过程中,他很快意识到,如果只把这种饮料定位于“药用饮料”,它的产品消费者只会局限于“病人群体”。如果改变促销宣传内容,将其定位于大众化的软饮料,人人都能喝,何愁打不开销路?从此,可口可乐便从一种药用饮料变为人们熟悉的“清香提神”饮料,可口可乐的销路也一发不可收。

1919年,对于阿萨而言,是不幸的,先是最爱的妻子露西在同癌症经过了长达两年的斗争之后,离他而去,长期与他同甘共苦的伴侣这样离去,阿萨悲痛万分,卧病不起。但就在这年夏天,阿萨的孩子们未经父亲的同意,就把可口可乐卖给了别人,虽然当时转让的价格是一个天价,但是可口可乐配料的价值是无价的,这其中的品牌价值又怎么会是人力可以买到的。

1919年7月,阿萨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终于出售了可口可乐公司。1929年3月,阿萨·坎德勒就这样与世长辞了,享年77岁。 虽然他离开了人们,但是他开创的可口可乐王国在别人的手上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每个人都感谢阿萨,称他为“可口可乐之父”。

创业指南: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创业者要打造一个成功的品牌,就必须有坚不可摧的质量做后盾,品质的好坏决定着品牌的生存和发展。良好的质量和过硬的产品是品牌长盛不衰的原因,成功的创业者,在占有一定的市场后,一定要提升质量意识,切不可图小利而丧失成果。

第一,质量是品牌的生命,但质量保障除了有质量意识,同样要有质量管理。没管理就没有效率,没有质量。

第二,质量是企业的感觉,是理论数据,但更是顾客对公司的认可度。如何保持质量并提高质量 ,使顾客满意是保持品牌活力的手段。

第四十一章 亚马逊网络购物中心缔造者杰夫·贝索斯:要关注长期的利润

创业铁律:

杰夫·贝索斯说:“人们满怀激情地相信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未来,因此他们也多多少少是带着这种信仰来投资的。我们确信,一味专注于短期的利润。肯定是一个大错误,我们当然必须关注长期的利润。”

创业故事:

杰夫·贝索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书店——亚马逊网络购物中心缔造者,第一位成功的网上零售业者,是最能代表消费者电子商务的象征,最高市值曾达300亿美元。

美国2000年《财富》杂志评选出的全美40岁以下巨富排行榜中,位居第二;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互联网时代最具影响力的25人”其中之一。

1965年,贝索斯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他是一个私生子。1968年,母亲带着3岁的他嫁给了迈克·贝索斯——一个古巴移民。贝索斯跟随母亲进入了这个家庭,并用了继父的姓。贝索斯是幸运的,虽然他不是迈克的亲生儿子,但他们的感情却胜过许多亲生父子。

1986年,这个优秀的年轻人在美国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取得了电子工程学和计算机系双重学士学位,很快就进入纽约一家新成立的高科技公司。两年后,贝索斯跳槽到一家纽约银行信托公司,管理价值2500亿美元资产的电脑系统。又是一个两年之后,他成为了这家银行家信托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总裁,那时他不过25岁。

他又瞄准了一个更新、更有潜力的行业,那就是信息技术,互联网!当时西雅图的微软已经逐渐长大了,早已厌倦了华尔街金融生涯的贝索斯希望自己像微软一样,在IT行业取得成功,做网络浪尖上的弄潮儿!他说:“将来当我年届八旬回首往事时,我不会因为今天离开华尔街而后悔;但我会因为没有抓住因特网迅猛发展的大好机遇而后悔。”

1994年,贝索斯用3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在西雅图郊区他租来的房子的车库中,创建了全美第一家网络零售公司——亚马逊公司。

从创业开始,在华尔街投资公司工作多年的贝索斯就表现出了在融资和财务管理上的超凡能力。在公司起步阶段,为了让亚马逊在传统书店如林的竞争压力中站稳脚跟,贝索斯充分利用了他对于网络的理解和网上技术优势,花了1年的时间来建设网站和设立数据库。

具有“人性化”的界面是贝索斯等对电脑软件的一个改造,舒适的视觉效果,方便的选取服务,当然还有110万种可选书目。而在设立数据库方面,他更是小心谨慎,光软件测试,就花了3个月。时间证明了贝索斯的做法极其正确。凭着这些优势,1995年7月,亚马逊正式打开了它的“虚拟商务大门”。

1998年3月,亚马逊开通了儿童书店,虽然这时的亚马逊,已经是网上最大最出名的书店了;但同样具有偏执狂特征的贝索斯,继续以他的理论引导着亚马逊向更远的目标发展。6月份,亚马逊音乐商店开张;7月,与Intuit个人理财网站及精选桌面软件合作;10月,打进欧洲大陆市场;11月,加售录像带与其他礼品;次年2月,买下药店网站股权,并投资药店网站;3月,投资宠物网站,同期成立网络拍卖站;5月,投资家庭用品网站;2000年1月,与网络快运公司达成了一项价值6000万美元的合作协议,使用户订购的商品在一小时之内能送上门。

在这个过程中,亚马逊已经完成了从纯网上书店向一个网上零售商的转变,在这组数据的背后,人们看到的就是不断地扩张、扩张,而在这个阶段,亚马逊的股票价格共上升了50多倍,公司市值最高时达到200亿美元。

1999年,杰夫·贝索斯坐上了当年《时代》周刊的风云人物宝座时,他也是有史以来第四个获得殊荣的年轻人之一,不过36岁。

创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