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隐藏在成功背后的78条创业铁律
18751500000015

第15章 天才的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刻意求新,独树一帜(2)

默多克还是安捷航空公司董事长、美国出版公司董事长、城市邮报出版公司董事长、国际新闻有限公司董事长。1981年任泰晤士报业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1982年1月任董事长。1984年任路透社持股有限公司经理,后任澳大利亚默多克新闻公司总经理。

他创立的默多克新闻公司是澳大利亚大报系之一,除经营电视外,还在澳大利亚和英国、美国、新西兰拥有数十家报纸、杂志。

默多克的最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那就是扩张、扩张、再扩张!对于雄心勃勃的默多克来说,阿德莱德这个地方实在太小了,他要向更广阔的领域扩张。

随后几十年,默多克奇迹般地建立起一个横跨五大洲、三大洋的传媒大帝国——新闻公司,成为全球第一个新型媒体跨国公司的经营者,在全世界拥有300多家的子公司,年收入接近90亿美元。

创业指南:

创业过程,如何扩张自己的企业呢?

第一,要有合理的布局。

企业的扩张亦如行军打仗,如何驻军,如何指挥,都需要企业以战略的眼光和全局性的思维来对待。所谓“谋定而后动”,因此一个刚刚创立的企业应当规划恰当、思虑周全,以保障布局合理、平衡发展、扩张成功!

第二,选择目标市场。

创业时选择目标市场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企业目标客户定位、目标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目标市场竞争对手情况、企业自身人财物配备、对企业现有市场的支撑作用等,而不应该仅仅根据某一方面来进行粗略的划分。

企业如果一味地“贪多”,也许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了绝对客户数量,但在实际上模糊了自身的目标客户定位,损害了目标客户的利益,结果是导致目标客户流失的同时一大批的非目标客户迅速远离,于是企业受损、品牌受损、市场受损。

第三,有计划地拓展市场。

企业在选择好目标市场后,就应该根据企业的目标制订相应的市场拓展计划。所谓“有备无患”,“未雨绸缪”,不打无准备之仗。企业的市场扩张应该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这样,企业才能为扩张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至于手忙脚乱,也不至于漏洞百出。

第三十三章 美洲虎公司前董事长约翰·伊根:对工作要有浓厚的兴趣

创业铁律:

约翰·伊根这样说:“我从未把自己弄得严肃可怕,我对工作总是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我总能从我的付出得到很高的报酬,所以我从不奢望发财。我觉得我对公司所怀的抱负比自己想获利的希望要大得多。”

创业故事:

“美洲虎”是英国的名牌轿车,在20世纪50年代,这种轿车曾享有很好的声誉,曾5次取得勒芒24小时车赛的冠军,在全世界汽车市场上颇有竞争力。但是,到70年代初,由于美洲虎汽车公司人事的变动,车的质量也一落千丈,销售量一年不如一年。到1979年,美洲虎汽车年销售量仅1.5万辆,还不到10年前的一半。

为了扭转这种尴尬的局面,公司连换了六任总经理,都无济于事。最后,终于来了一位精明强干的总经理,这人叫约翰·伊根,他拯救了这只垂死的“美洲虎”,使它重新站起来,并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伊根本人也因此成了大富翁。

约翰·伊根毕业于皇家地质学院石油工程系。1968年,他在伦敦商学院拿到了硕士学位后,在大不列颠通用汽车公司财务主管手下就职。他选择了这个工作,既包括了估计成本、制定价格,还需要考虑赢利计划,这有助于培养他对企业宏观控制的能力,又能运用他在工程技术方面的技能。他认为金钱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能从金钱的角度谈论商业,那就是在浪费时间。

作为制造德尔科自动控制零件的生产部主任,伊根有效地将这个部门建成了一个独立的组织,有自己的销售系统,并竭尽全力使它成为一个高利润的部门。

伊根在德尔科自动控制零件部门的成功吸引了英国兰利汽车公司的一个分部的财务负责人约翰·巴伯,他邀请伊根去兰利公司工作。伊根同意了,这是因为他想为英国的公司工作,以此检测自己的能力。

1980年上半年,当美洲虎汽车公司已处于倒闭的边缘时,兰利公司新任董事长迈克尔·爱德华兹找到伊根,问他愿不愿意担任美洲虎公司总经理。伊根对迈克尔是非常尊重的,经过慎重考虑,他接受了这个破烂不堪的公司。

经过两年的整治,“美洲虎”终于又重振昔日的雄风,在欧美市场上销量直线上升。这时候,伊根又把目光转向新产品开发上,他拨资2亿英镑,研制XJ40型美洲虎车。他认为,在20世纪剩下的时间里,公司的命运将取决于这种新车型。

伊根已然成为“美洲虎”的灵魂人物,成为英国汽车的一面重要旗帜。

商场的风云变幻永远是外人难以明白的。1989年,一件交易惊动了所有的人。福特汽车公司买下了美洲虎汽车公司,做成了当时世界汽车行业中最大的一桩交易。但不管怎样,无论人们怎么评价,不可否认的是,伊根带领“美洲虎”走过了一段辉煌岁月。

创业指南:

据研究,一个怀着兴趣从事创业,能发挥全部才能的80%-90%,而且在创业过程中,能够有主动性、创造性,效率高,不易疲劳。

年轻人在确立某种职业兴趣,不能凭一时的冲动,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清晰认知自己。既要冷静地看待社会需求,也要看到自己某方面的特长、优势。职业兴趣的培养和发展要有一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确定的。要形成良好的职业兴趣,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善于实践,勇于进取。这样,就能很好地把自己的优势和兴趣与想要开创的事业结合起来。

第三十四章 兼并巨头罗纳德·佩雷尔曼:财富的获得取决于如何最好的发挥自己的成功素质

创业铁律:

罗纳德·佩雷尔曼认为,财富的获得取决于你如何最好的发挥自己的成功素质。如果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成功素质,可以说财富离你已经不远了。

创业故事:

世界富豪发迹的模式,很多都是白手起家,或从事贸易,或开办工厂,或经营商店,以成功的企业经营管理而致富的。不过,还有一类富豪,却是以较为雄厚的资本去收购其他公司的股份,或控股,或兼并,或转卖,靠高额的股权收益而晋升大富豪行列的。美国多种投资控股公司总裁罗纳德·佩雷尔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1991年美国《公共事业投资》杂志统计,在过去的10年里,罗纳德·佩雷尔曼拥有的资产超过70亿美元,其中包括约5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而成为1991年度的美国首富。即使按当年《福布斯》杂志所作的较为保守的估计,佩雷尔曼也堪称美国第三大富豪。

佩雷尔曼1943年出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格林斯保罗。他的家族是当地的豪门望族。祖父摩利斯从事金属加工业,并有3亿美元的控股公司。父亲莱蒙德拥有庞大的贝尔蒙特工业集团。佩雷尔曼作为长子,从小就跟父亲学做生意。

大学毕业不久,佩雷尔曼到沃顿商业学院深造,1966年获商业管理硕士学位。此后,父子俩创建了资金积累公司,加快了发展步伐。他们从不借贷资金,并反对无利交易,形成了人们熟知的佩氏经营风格。

1967年到1978年,父子俩分别收购了几家机器制造厂和钢铁厂,随后运用他们握有的股份,对这几家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清除掉一些低利润的生产部门,优化了资产结构。经过这几次收购、兼并,佩雷尔曼在尝到甜头的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兼并技巧和操作方法,为事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1978年4月,佩雷尔曼以200万美元购得科恩—哈特菲尔德产业的34%股份,成为他独立后做成的第一笔生意。没过多久,他又卖掉了自己所拥有的这家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将资金集中起来炒股票。靠这一买一卖一炒,他不但收回了原有资本,还获利1500万美元,使本金一下子翻了8倍多。

初战告捷,佩雷尔曼饱尝甜头。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收购、倒卖、控股、吞并,将其兼并天才发挥得淋漓尽致。

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年,佩雷尔曼靠切斯·曼哈顿国际银行组织的资助,先后从投资商布迪·考夫曼手里买进了5000万美元的股份,显示出他雄厚的实力。1980年,佩雷尔曼又买下了新泽西州从事甘草提炼和巧克力生产的麦克和福布斯联合公司4500万美元的股份。这笔生意的成功,使他的公司实力陡增。

1983年,他干脆买下了麦克和福布斯联合公司的全部股份,使之成为他的全资子公司。1984年3月,佩雷尔曼又将手伸向杰克西尔公司,他买进该公司9000万美元的股份,控制了它的经济权。

1988年9月,佩雷尔曼这个兼并大王又作出惊人之举,他以1.37亿美元将TW食品公司卖掉,以7.8亿美元卖掉彩色印刷控股公司,还以2.25亿美元卖掉了烟草联合公司。1988年底,佩雷尔曼接管了5个陷入困境的信用合作社,将其合并后组成了吉布拉尔塔第一银行。接着,他又在政府的支持下,买下了拥有23亿资产的圣安东尼奥信用社。

佩雷尔曼以5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在1991年成为该年度美国首富。

创业指南:

正如罗纳德·佩雷尔曼所说,财富的获得取决于如何最好的发挥自己的成功素质。那么,我们在创业时,除需具备资金等外部条件外,还需要哪些成功的素质呢?

第一,要讲求诚信。

市场经济已进入诚信时代,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形态,诚信日益成为企业的立足之本与发展源泉。创业者品质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声誉和发展空间。不守“诚信”,或可“赢一时之利”,但必“失长久之利”。反之,则能以良好口碑带来滚滚财源,使企业走得更远。

第二,要具备领袖精神。

诚然,企业成功离不开团队力量,但更多层面上取决于领导者本人。创业者是企业的一面精神旗帜,其一言一行都将影响企业的荣辱兴衰。企业文化被称作企业灵魂和精神支柱。而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创业者的领袖精神,这是凝聚员工的一笔“不可复制”的财富,更是初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第三,要有好的人脉。

以往人们总是强调自主创业,但如今这种观念正在改变,人际关系在创业中的作用逐渐加大,人脉日益成为创业信息、资金、经验的“蓄水池”,有时甚至在商业活动中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效。在如今提倡合作双赢的时代,扩大社交圈,通过朋友掌握更多信息、寻求更大发展,日益成为成功创业的捷径。

第四,要有创新精神。

金利来领带的创始人曾宪梓说:“做生意要靠创意而不是靠本钱!”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缺乏创新的企业很难站稳脚跟,改革和创新永远是企业活力与竞争力的源泉。

第五,要有敏锐的眼光。

在商场上,眼光有时起了决定性作用。很多资金不多的小创业者,都是依靠准确抓住某个不起眼的信息而挖到“第一桶金”的。如今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有人做,激烈的市场竞争宣告“暴利时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微利时代”。因此,创业机会必须靠自己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