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隐藏在成功背后的78条创业铁律
18751500000010

第10章 克莱斯勒公司总裁李·艾柯卡:奋力向前,永不绝望(2)

1938年,34岁的J·R·D塔塔正式成为塔塔财团最高领导人。他除了保持塔塔家族的优良传统外,在企业管理上进行了大胆革新,从家族统治转向专业人员管理。他只担任塔塔钢铁公司、塔塔子孙公司的董事长,而把纺织公司、电力公司等公司的董事长职位让给别人。他认为如果这些公司的董事长都由他一人担任,那他就只能整天开董事会了,而不能做一些开拓性的工作。

此外,他还聘请最有才干的法律专家、经济学家、金融专家和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到塔塔公司任职,充分体现了他任人唯贤的指导思想。在这些能人的经营管理下,塔塔财团不断发展壮大。到1993年为止,财团的13家大公司的资产总额为44.78亿美元,总产值为44.66亿美元,始终保持印度第一财团的地位。

从60年代开始,J·R·D·塔塔积极向国外拓展,在国际市场上大展宏图。他首先打入国际咨询服务市场。1968年创建了塔塔咨询工程公司,其咨询业务范围包括对电话、化工、化肥、农业、医药、科技等部门的工程进行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研究,提出详细工程报告、工程选址、成套设计、施工监督、人员培训等。该公司拥有1000名工程师和建筑专家,国外业务占公司收入的1/33。

在建立咨询公司的同时,J·R·D·塔塔也注意到计算机工业发展的诱人前景。当时IBM在印度已建立了牢固的市场,J·R·D·塔塔不畏风险,敢于进入计算机领域,与外国大公司一争雌雄。它与美国底特律的巴勒斯公司合作建立了塔塔——巴勒斯计算机公司,除制造计算机硬件外,还编制了软件向巴勒斯公司出口。公司成立不久便确立了技术与市场的领先地位。

此外,J·R·D·塔塔还在成套设备出口、棕榈油、商用车辆等方面打入到国际市场。在他的领导下,塔塔财团成为当今第三世界最大的跨国集团之一。

创业指南:

作为管理者,要学会向J·R·D·塔塔那样组织人才,利用人才,以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这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信心。

信心是你取得创业成功的前提。卓别林说:“必须有自信心,这就是秘诀。”

第一, 要有决心。

你认准了目标,就要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百折不回,坚定不移。有志者,事竟成。

第三,要有公心。

“心底无私天地宽”,从事管理工作,要树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完全彻底为他人奉献。无私才能无畏,你个人高洁的人格力量,必然赢得人才的心,形成战胜困难的气势。

第二十二章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在企业各种因素中,人是最可贵的

创业铁律:

安德鲁·卡内基曾这样说:“如果把我的厂房设备、材料全部烧毁,但只要保住我的全班人马,几年以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

创业故事:

1835年11月25日,安德鲁·卡内基出生于苏格兰古都丹弗姆林。父亲威尔·卡内基以手工纺织亚麻格子布为生,母亲玛琪则以缝鞋为副业。父母虽穷,却为人正直,始终充满着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是一个继承了自豪、自立、自尊光荣传统的家族。

卡内基从小就是一个性情开朗、机智幽默,而又具有不屈不挠精神的人。1853年,卡内基进入了宾夕法尼亚州铁路公司上班。在公司的10余年中,卡内基平步青云,24岁就升任该公司西部管区主任,年薪1500美元,并逐步掌握了现代化大企业的管理技巧。这种技巧是他后来组织庞大的钢铁企业时所必不可少的。

与此同时,卡内基也抓住时机,初试牛刀,参与投资,而且频频得手,慢慢积累得小有资财,为他以后开办钢铁企业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1865年,卡内基果断地辞掉了铁路公司的职务,开始一门心思地干自己的事业。他创办了匹兹堡铁轨公司、火车头制造厂以及铁桥制造厂,并开办了炼铁厂,开始涉足钢铁企业。

1881年,卡内基实现了童年的梦想,与弟弟汤姆一起成立了卡内基兄弟公司,其钢铁产量占美国的1/37。1892年,卡内基把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钢铁帝国——卡内基钢铁公司。他终于攀上了自己事业的顶峰,成了名副其实的钢铁大亨。他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立,是当时美国经济界的三大巨头之一。

卡内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任用了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他认为,在企业各种因素中,人是最可贵的。用人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效益。为了尽快实现他的钢铁梦想,他四处搜罗人才,找到了两位制造钢铁的奇才。一位是有高超的制造钢铁技术的霍利,另一位是霍利的助手琼斯。这两个人对于卡内基钢铁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卡内基对于年轻的后起之秀,也是不遗余力地培养和提拔。卡内基就是这样,有才能者,不会因为此人有弱点就弃而不用,而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一个人的长处,使他们更好地为企业工作。同时这部分人因为得到信任,势必会加倍努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时至今日,人们还常常引用他的一句名言:“如果把我的厂房设备、材料全部烧毁,但只要保住我的全班人马,几年以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卡内基钢铁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它拥有2万多员工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它的年产量超过了英国全国的钢铁产量,它的年收益额达4000万美元。

创业指南:

对于一个刚刚创立的小企业来说,如何培养人才呢?让我们来看看日本的中小企业是如何培养人才的吧!

第一是对现有高学历者的合理利用。

对中小企业来讲,如何使企业现有的高学历员工安心本职工作、并调动其潜能,是各企业目前主要考虑的问题。据日本中小企业厅的调查,近年来,各企业为留住高学历者,已经在人格尊重、创造研究氛围、加强与家属的沟通等多方面做出了改进,而企业也从中得到了益处。

第二是强调企业伦理教育。

企业伦理是道德与经济的统一,是展开公正而适当的经营组织活动的精神支柱。20世纪90年代,欧美加强企业伦理带来的好处以及泡沫经济崩溃后部分企业道德缺失造成的损失,使日本清醒地认识到,企业伦理是企业永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第三是对中老年员工的合理使用。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中老年比率高,而现在日本所有企业都在朝着中老年化迈进。这样一来,很多中小企业做出了不同于大企业到年龄退休一刀切的做法,即凡是到了退休年龄而身体条件还允许者仍可留在企业,而企业为此少支出了重新雇佣新员工的一笔费用。

第二十三章 华尔街霸主约翰·皮尔庞特·摩根:要赚大钱,就要冒大风险

创业铁律:

摩根认为:“前怕狼后怕虎怎么赚得了大钱!你以为大捆大捆的钞票会自动进入你的腰包吗?要想赚大钱,那可要冒大风险才能获得的!”

创业故事:

一个世纪前,素有“华尔街霸主”之称的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像巨人一样支配着整个金融世界。作为创建通用电气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地域广泛的铁路帝国的幕后策划人物,在几十年里,他都是美国民间的核心银行家。

1837年,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的喻特福特城一个富有的商人家庭。由于特殊的家庭氛围和商业环境的熏陶,摩根从小就极具有商业冒险精神和投机取巧的禀赋。尤其是在金钱的投机取巧方面,他具有超越常人许多倍的判断力。

1857年,20岁的摩根从德哥迁根大学毕业,进入邓肯商行工作。在一次咖啡交易中,他冒了一次大险,并旗开得胜,稳赚了一把。父亲也在咖啡交易中看出儿子的经商潜力和胆识,便拿出很大一笔资金,为摩根在曼哈顿开办了一家商行——摩根商行。

19世纪后半期,铁路的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存在很严重的问题。重复建设,各个铁路之间难以衔接,这些都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目光远大的摩根明白这样发展下去是不行的,他决心对铁路行业进行一次大的整合,从而彻底实现铁路业的“垄断”,这就是后来所谓的“摩根化体制”。

从1861年创立摩根商行,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努力,摩根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摩根家族包括银行家信托公司、保证信托公司、第一国家银行,总资产34亿美元。摩根同盟总资本约48亿美元,由国家城市银行、契约国家银行组成。摩根同盟与摩根家族被总称为摩根联盟。

摩根联盟中,以摩根公司为轴进行董事部连锁领导,与金融资本超过20万的主力金融机构互相联结,这样就构成了结构庞大、组织严密的“摩根体系”。到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前,摩根体系已经拥有780亿美元的总资本,相当于全美所有资本的1/4,167名摩根董事控制着整个摩根体系,贯彻着摩根从华尔街发出的指令。摩根是名副其实的华尔街的神经中枢。

1913年1月7日,摩根乘船前往开罗。出发前,他悄悄立下了遗嘱:“把我埋在哈特福德,葬礼在纽约的圣·乔治教堂举行。不要演说,也不要人给我吊丧,我只希望静静地听黑人歌手亨利·巴雷独唱。”旅行途中,摩根体力迅速衰减。在从开罗回航途中,摩根处于病危状态。

“啊,我要爬上山了。”这是“华尔街的宙斯”与世长辞时,说的最后一句话。也许,他已经返回了奥林匹斯山——那是众神居住的地方。

回想摩根的一生,是复杂而又传奇的一生,他的智能,他的霸气,他的运气使他成为了全球富豪,他曾经说过:“政府和法律没做的事情,让钱来做!”这个华尔街霸主的话在美国大地上回响了一个世纪。然而,如他一般强大的华尔街统治者再也没出现了,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说:“摩根的死标志着华尔街一个时代的消逝,摩根不会有后来人,新的华尔街时代由一人统治已经变得难以实现。”

创业指南:

以下是创业者在市场竞争中冒险生存的几项必备法则:

第一,抛开原有旧包袱。

如果过去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就快点丢掉吧!到新世界中去寻找你的春天。想像新的人生对你的好处:你的行为,技能将因此增进;你会更有竞争力;人际关系也会变得更好。

第二,保持开放的胸襟。

我们不需要将所有新的事物照单全收,但也别因为新事物与众不同,就加以拒绝。不要先给新事物任何价值判断,试试看再决定。

第三,懂得应变。

不要墨守成规,但也不要沉溺于行不通的新方法中。不断地实践,然后从错误中学习。今日的失败,往往是明日成功的契机。

第四,采取行动。

与其认为:"这件事竟然发生在我身上。“不如换个想法:"这是一个可以尝试新事物的大好机会。”假使新的方法行不通,再试试别的。尽量尝试所有可能的方法,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五,不要轻易放弃。

一时的停滞不前并不是失败,只是暂时休息,放慢脚步而已。把它们视为另一阶段的开始,而非结束。

第六,保持幽默感。

不要把自己弄得太严肃。山缪·贝克特就曾说过:“开怀一笑,可以征服生命中所有的难题。”

第七,想像成功的远景。

如此可帮助你从抗拒改变的旧习中挣脱出来,并有更多机会能了解新事物所带来的益处,使其成为你冒险的指引明灯。

不管你想在哪方面创业,必须牢记这7项冒险法则,在创业的路上获得拼搏的力量!

第二十四章 世界报业巨子约瑟夫·普利策:报纸一定要有其真实性

创业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