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雾都孤儿远大前程
18698500000076

第76章 句号,句号

有关这部传记中出场人物的命运差不多已经讲述完了。本书的作者交代的只有简单寥寥的几句话。

在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里,露丝·弗莱明与哈利·梅莱在一座古朴的乡村教堂举行了婚礼,就是这位年轻的牧师以后将要工作的地方。也就是在这一天,他俩搬进了幸福的小窝。

哈利·梅莱的母亲,这位老太太搬来跟儿子、儿媳妇住在一块儿,准备在垂暮之年好好地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在接下来宁静的日子里好好体味一下品德高洁的老年人所能领略的最大的乐事——细细品味两个孩子的幸福。也算是自己没有白活一场。他们小两口幸福甜蜜的模样,看在眼里,甜在心里。想在自己剩下的时光倾注自己的全部,给他俩最温暖惬意的生活。

经过充分而又周密的调查,黎福特家的那笔遗产(无论是在孟可司名下还是在他母亲手中,那笔财产从未增值),除去孟可司已经挥霍的部分,如果在他与奥立弗之间平分,各自可得三千英镑多一点。依照父亲的遗嘱,奥立弗本来有权得到全部财产,但布朗罗先生不愿意剥夺那位长子改邪归正的机会,提出了这样一个分配方式。他的那位幼小的被保护人愉快地接受了。

孟可司,依然使用着这个化名,带上自己得到的那一份财产,隐退到新大陆一个遥远的地方去了。在那儿,他日日消遣,夜夜笙歌,很快就把所有的财产挥霍一空,他不得不再重操旧业。最终,由于犯下另一桩欺诈罪被判长期监禁,旧病复发死在狱中。天理循环,报应不断,他的朋友费金和余下的几名罪犯也都客死他乡。

布朗罗先生把奥立弗当做亲生儿子收养下来,带着他和老管家迁往新居,离自己那几位老朋友的牧师住宅不到一英里,满足了奥立弗那热情而又真挚的心胸中余下的唯一希望,就这样,他把一个小小的团体联系在一起,他们的幸福俨然达到了在这个动荡不定的世界上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那两个小家伙结婚后不久,那位可敬的大夫便返回杰茨去了。离开了他的那些好朋友,他有时无缘无故地变得像一个妇人一样牢骚满腹,有时候莫名其妙地变得像一个醉酒的汉子一样暴躁易怒,不过他生来就是这样一副德行。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他还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来自我安慰,暗暗地对自己说那边的空气恐怕对自己不太合适等等之类的话。随后又发觉对他说来当地确实已经和过去大不一样了,他把业务交给助手,在这位年轻朋友担任牧师的那所村子外边租了一所小房子,正好可以住他这样的单身汉,像吃了灵丹妙药般的所有的不舒服便立刻康复了。在那里,他忙于种花、植树、钓鱼、做木器活以及诸如此类的活动,悠哉游哉地乐得清闲,不管是干什么,他无不带着自己独具一格的急性子,说风就是雨,行事风风火火。后来,他的名气传遍了附近一带,成为这一带学识最渊博的权威人士。

大夫搬家以前就已经对格林维格先生印象极佳,这位执拗的绅士也对他投桃报李。一年当中,格林维格先生多次前来拜访。每次来访,格林维格先生都劲头十足地植树、钓鱼、做木工。他做什么事情都与众不同,有的更是史无前例,而且老是搬出他所珍爱的那句名言来说明自己的方法才是正确的。赶上礼拜日,他照例要当着年轻牧师的面对布道演说评点指教一番,事后又总是极其秘密地告诉罗斯伯力先生,他认为牧师的布道发挥得好极了,但还是不明说的好。布朗罗先生经常取笑格林维格先生,重提他那个在奥立弗问题上过了时的预言,帮助他回想他们将怀表放在两人中间坐等孩子归来的那个夜晚。

不过,格林维格先生依旧认为自己的立场是正确的,并且以奥立弗毕竟没有回来作为重要的凭证,想起来这件事他就能大笑一阵,心情愉悦甚已,日子也过得甚是快活。

诺亚·克雷波尔先生由于指证费金而获得了王室的特赦,他认为自己的职业毕竟不像想象得那样可靠——是一个铁饭碗。而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里又找不到一个不用花太大力气的谋生之道。经过再三的考虑,他决定干起举报者一行,作风上有了上等人的风范,生活上也有了上等人的派头。其实,他想的方法简单得很,就是每逢周末时间穿上体面的衣服,由夏洛蒂陪同出去走走,这位女士一到酒店门口就晕过去,这些酒店的老板大多是大慈大悲的主。这位绅士则破费几个小钱,用白兰地把她救醒,第二天便去告发酒店老板,将罚款的一半装进自己的腰包。克雷波尔先生本人有时也会晕过去,不管怎么说,这办法的效果不错。

邦布尔夫妇被撤职以后,逐渐陷入困境之中,贫困不可避免地降临到这对夫妇身上,有人听邦布尔先生说起,他背运、潦倒的悲泣经历,他连祈祷“感谢上帝把他与老婆分开”的精神也没有。

凯尔司先生和布里特尔斯仍旧担任原来的职务,岁月公平地对待着每一个人,时光荏苒,凯尔司已经秃顶,布里特尔斯这个大孩子也已头发斑白。他俩住在牧师先生家中,对这一家人以及奥立弗、布朗罗先生、罗斯伯力先生的服务却是同样周到,相处得十分融洽,其乐融融,村民们直到现在也分不清楚他们到底属于哪一家。

查理·贝兹少爷叫赛克斯的罪行吓破了胆,他进行了一连串的思考:正派的生活究竟算不算最好的。一旦认定这种生活理所当然是最好的,他便决定告别往昔,改过自新。在一段时间里,他拼死拼活地干活,吃了不少苦头。不过,他凭着知足常乐的个性和向善的决心,终于获得成功,一开始是替庄户人打打短工,给搬运夫当下手,现在成了整个北安普顿郡最快活的畜牧业新秀。

现在,作者的手在将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变得有些发颤,很想拿这些故事的线多织一会儿布。

我与书中的人物相处了这样久,但仍愿意陪着他们再走一程,我要奋笔疾书他们的欢乐,分享他们的幸福。我很想让新婚的露丝·梅莱展示出全部的风采和韵致,将柔和的清辉洒在她那与世无争的人生道路上,洒在所有与她一起走在这条路上的人们身上,并且照进他们的心田。我要描绘她冬日围炉和生机盎然的夏日长聚的活力与欢乐。中午,我要跟着她穿过酷热的原野;月夜漫步时,我要聆听她用甜美的嗓音低声唱出的曲调。我要注视着她出门乐善好施,在家含着微笑、孜孜不倦地履行天职。我要描述她和她姐姐的遗孤的幸福,她俩相亲相爱,常常在一起想象失去的亲人长得像什么样子,一想就是几个小时。我要再一次把围聚在她膝前的那些欢乐的小脸蛋聚拢到跟前,听一听他们那快活的唧唧喳喳。我要在记忆中唤起那清脆的笑语欢声,刻画在她那双温柔的蓝眼睛里闪动着的同情的泪花。这一切,以及千百次的眼神与微笑,数不清的思想和言语——我都想一一记录下来。

日复一日,布朗罗先生怎样继续用丰富的学识充实他的头脑,随着孩子的天性不断发展,希望的种子已经破土而出,大有可能成为老先生希望看到的那种人,布朗罗先生对他的钟爱也日益加深——他又是怎样在孩子身上不断找到老朋友的特征,这些特征在他自己的心坎上唤起了久已逝去的回忆,既牵动忧伤,又带来甜蜜与温馨——两个孤儿经历了磨难,他们如何记取教训,善待他人,互敬互爱,热诚感谢庇护、保全了他俩的上帝——这一切都是毋庸赘述的事情。我已经说过了,他们确实很幸福。如果没有强烈的爱,没有仁爱之心,如果对以慈悲为信条、以博爱一切生灵为最高标志的上帝不知感恩,是绝对得不到幸福的。

然而坟墓隔不断生者对死者的爱与关怀,隔不断生者对他们的缅怀,如果他们身后时常回返尘世,魂游一处处爱的圣地,我相信艾格尼丝的阴魂有时就在这个神圣的角落盘旋摇尾。尽管这个角落是在教堂里,柔弱的她又曾迷途忘返,我还是相信她会来的。

这篇小说的主角奥立弗是个孤儿,在贫民救济院里长大,一直受到别人的歧视。因为不堪虐待而逃到伦敦,误入贼窝,受骂挨打,成长过程中不知吃了多少苦头。虽然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但奥立弗有一颗善良的心,不管遭受多少苦,他都有不愿做坏事的决心。他受恩于人,永远也忘不掉感谢恩主。虽然他受到一些好心人的同情并收养,但盗贼集团里的人仍不放过他,而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也想置他于死地。奥立弗的命运是悲惨的,但他又受到好心人的帮助,最终查明了他的身世,并获得了遗产。

这部作品在开头就写了奥立弗在贫民救济院的情况,作者在描写贫民院的生活情况时用了极其讽刺的手法:“每个孩子有一碗薄粥,一点也不能增多,只有遇到重要的公共节日,除一碗粥外才能增加二又四分之一盎司的面包。他们吃过的粥碗从来不需要洗,孩子们总是用调羹刮碗里的残汁,一直刮到碗锃明烁亮。刮碗这件事完成之后,他们坐在那里眼睁睁地盯住大铜锅,仿佛他们能够把一块块灶砖都吞下去。这时他们还穷凶极恶地舔着自己的手指头,巴望着有几滴溅过来的粥星儿。”从中可以看出那些孤儿的生活是多么的贫困,整天都处在饥饿状态中,无望地舔着自己的小指头,巴望着溅过来的粥星儿。孩子们的生活是悲惨的,而奥立弗就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正是用小说形式反映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狄更斯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的眼睛”,他就是把观察到的东西用小说的形式再呈现出来。

这部作品的内容正是对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作者在描写贫民救济所的孤儿的生活时,用了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也是一种犀利的手法,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在作者写这部作品的前几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救济法,取消了对贫民的救济,而是直接将贫民收容到贫民救济院去。作者笔下的贫民救济院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贫民在救济院中没有民主,没有自由,只有被虐待、挨饿受冻,一个个面黄肌瘦,随时都有倒地死亡的可能,而那些教区干事们、那些总管们一个个却吃得肥头肥脑的,精神十足。

有人认为狄更斯的这部作品是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因为这部作品提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刻画了一连串人物,如教区干事邦布尔、贼头儿犹太老头费金、慈善学校的学生诺亚和破屋大盗孟可司等等,没有一个不刻画得栩栩如生,形象逼真。但是,作品中最成功刻画的人物还是主角奥立弗以及女偷南希。奥立弗天生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懂得知恩图报。他吃了很多很多苦,但最后总算遇到好人。不管是布朗尔先生,还是梅莱太太,或是梅莱小姐,对待奥立弗都如同亲人一般,尽管他是个“贼”,他们都同情他、收养他,并使他接受良好的教育,最后还弄清了他的身世,争回了他的遗产。

奥立弗是个坚强、善良、聪慧和勇敢的天真男孩,却经历了坎坷的人生,最终雨过天晴,迎来了幸福的生活。而我们现在是生活在蜜罐里,在福窝中,却经常抱怨,总是不满足。但我们可曾想过,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贫困的孩子,正面对着失去亲人、漂泊流浪的生活,或许是面对辍学的困境和挨饿的局面。他们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憧憬着明亮的教室,向往着可口的食物或者是保暖的衣服。面对这些渴望生活的贫困孩子,我们能视而不见吗?能袖手旁观吗?

当我读到作者笔下的贫民院孤儿的生活时,我的头脑中总会闪现出在电视上看到的非洲难民的画面。旧社会贫民的生活是贫困的,挨饿受冻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在二十一世纪,在这个文明的时代,饥饿、恐惧、挨冻依然存在。在看到奥立弗被虐待、被殴打的情节,我又不时地联想到了常常在大街上看到的那些卖艺和乞讨的孩子。听说这些衣衫褴褛的孩子们也是误入了一些黑帮组织,不管是卖艺得到的钱还是乞讨而得到的钱,抑或是偷来的钱,也要上交他们的“头儿”。这就是文明的社会吗?那些孩子的命运,他们的生活,和作者笔下的孤儿奥立弗的生活又有什么区别呢?奥立弗是幸运的,最终能够遇到善良的人。而在现实社会中那些误入不明组织的孩子们,他们的命运会怎样,能够遇到好心人吗?他们的结局或许是像这部作品中的南希那样,或者是饿死、病死。这也是这个所谓的文明社会的毒瘤。社会越是进步,人类越是文明,那些不良分子也就越猖狂,而不幸误入他们手中的孩子们命运就越悲惨。所以,我们更需要用爱心去帮助那些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们,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迎来幸福的生活。

在写这部作品时作者还是个青年,这时的他希望运用他的小说改革社会,但他对社会的了解还不够深刻,对当时的统治阶级还寄托着美好的希望。作者运用他广阔深刻的语言给予读者的,有时是会心的微笑,有时却是流泪的苦笑。

《雾都孤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