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
18610300000078

第78章 心理治疗(3)

社交焦虑症,也叫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能力受损的精神卫生问题,过分害怕别人的凝视是该症一个明显的特征。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地对跟陌生人接触有些害怕。但是,社交焦点症患者不是简单地害怕接触陌生人,他们总是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他们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别人观察。所以,与陌生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场所出现,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

社交恐惧症可以分成两大类:

1.一般社交恐惧症。即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中,患者都会害怕自己成为别人注意的焦点;

2.特殊社交恐惧症。患者对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场合特别恐惧。比如,害怕当众发言,当众表演。但是在一些不同的社交场合,却并不感到紧张或焦虑。

当身处社交场合时,这两类社交恐惧症都有类似的躯体症状,比如口干、出汗、心跳剧烈、有腹痛的感觉等。此外,周围的人也可能会看到患者的如下一些表现:脸红、口吃、轻微发抖等。有时候,患者还会发现自己呼吸急促,手脚冰凉。最糟糕的情况是,患者会陷入惊恐状态,他们出现了严重的身体不适。

社交恐惧症是非常令人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种心理障碍。一般人能够轻而易举办到的很多事,社交恐惧症患者却望而生畏。患者会认为自己是个乏味的人,并认为别人也会那样想。于是患者就变得过于敏感,更不愿意与他人打交道。于是,进入了恶性循环。患者变得更加焦虑和抑郁,从而使得恐惧社交的症状进一步恶化。

许多患者为了适应自己的症状,不得不错过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他们(和家人)不能去逛商场买东西,不能建立正常的夫妻两性关系,不敢带孩子去公园玩,甚至为了避免和人打交道,不得不放弃一些很好的工作机会。

对于克服社交焦虑症,心理医生经常采用森田疗法来缓解这些症状,其原则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就是说,对于紧张不安的情绪要疏导,让它释放出去,顺其自然,不要拼命控制,因为情绪像潮水一样,越控制越淤积于胸,越控制越危害健康;此外,让患者继续做自己应当做的事,如此这样的话,可能一会儿紧张情绪就自然消失了。例如,当某个患者在公共场合感到紧张时,患者可以在心里对自己说:“紧张去吧,我不管它了,又能把我怎样?”同时,带着紧张情绪说患者该说的话,关注说话内容,不要关注自身的感受。结果患者可能会发现:没什么可怕的事情出现,虽然有些不舒服,但自己还是能战胜自己的,多次实践之后,自信心就逐渐增强了,自己也不再为见人紧张而苦恼了。

这些做法看似简单,但是却非常有效,许多人社交焦虑症不相信这样做就能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总想依赖药物,而不是依靠自己主观的努力。其实,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社交焦虑症患者完全可以用森田疗法来治愈自己的病症,但重要的是患者要下决心去尝试,要相信自己的潜力。

此外,患者还要多进行培养自信心方面的训练。人前容易脸红的人,多数对自己缺乏自信,具有自卑感,因而加强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克服自卑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社交焦虑症患者要逐渐改变只看到自己的短处,用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的思维方式,反过来经常想想自己有哪些长处或优势,以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从而逐渐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在改变对自己的看法的同时,再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也最能体现自己才能的活动中去。患者可以先寻找一件比较容易也很有把握完成的事情去做,成功后便会有一份喜悦,做完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实现下一个目标。这样,每成功一次,自信心便会变得强大一些,渐渐地,患者就会找回丢失已久的自信。

不过,自信并非空中楼阁,要想真正地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患者应该学会在建立自信的同时正视自己的不足,通过多学、多干来补充知识,丰富经验,成为外强中不干的人。

◆微笑型抑郁症:他的哭泣从来不让别人看见

任峰从开始上班那天起,就像铁人一样不知疲倦地工作。领导夸他能干,同事都说他能力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任峰对自己也很自信,有时候甚至有些狂妄。每次完成一项工作,他就会说:“这样的工作,对我来说小菜一碟。”在亲人眼里,他是家人的主心骨,是父母的好儿子。然而,只有妻子知道,他最近情绪越来越不好,常常刚刚还在对别人颐指气使,回到卧室就无端地自卑,唉声叹气,还会哭个不停。

心理学上将任峰这种人前信心十足,背后又无端自卑的情况称为“微笑型抑郁症”。微笑型抑郁症是男性抑郁症患者的典型表现之一。美国心理学会曾指出,与女性抑郁症患者相比,男性抑郁症患者除了存在失眠、体重下降、情绪低落等共同症状之外,还有其独特的特点——人前狂妄不已、人后偷偷哭泣,这种微笑型抑郁症隐匿性更强,更不容易被人发现。

微笑型抑郁症患者常见于学历高、有相当身份地位的成功人士,特别是高级管理和行政工作人员。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往往表现得十分强大,仿佛不知疲倦,不容别人置疑,但内心深处却感到极度痛苦、压抑、忧愁和悲哀。这是因为,男性受传统价值观的束缚,要求扮演坚毅刚强的角色,必须能从容地面对所有的压力。

有心理专家指出,微笑型抑郁症比一般普通的抑郁症危害更大。一般而言,患微笑型抑郁症的人一般都是较优秀的人,他们为了维护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会刻意掩饰自己的情绪。而当承受的压力大到再也无法承受的时候,他们的反应也是强烈的,可能会从一个极度自信的人变成一个非常自卑的人,甚至会怀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时候,人的神经系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伤害。更为严重的是,有些重度抑郁症患者会出现自杀的倾向,他们为了掩饰意欲自杀的想法,会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痛苦体验而故意表现出自己强大的一面,以便躲避家人和朋友的注意。他们的行为颇具表演性质,与他们真实的情感体验严重背离,也正因此,很多看似十分坚强的人却突然做出了非常的举动,让他们的家人和朋友非常费解,这时候,家人和朋友常会审视自己:我真的了解这个与我朝夕相伴的人吗?

微笑型抑郁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疗效如何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人格自省和亲朋的关爱和宽容。对于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给自己减压,经常暗示自己,即使失败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此外,亲人和朋友要多陪伴患者,少让他们落单;并且要学会倾听和理解,主动让他们说出不快,帮助他们分担内心的苦闷;

◆强迫症:难以驾驭的强迫想法

小宁,19岁,家在农村,父母均为农民。在家排行老大,下有一弟一妹。从小小宁就很懂事,知道父母挣钱养家很不容易,所以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一点儿时间也不许自己浪费,成绩一直名列班上前几名。小宁升到初一后,还被选为班干部,深得老师喜欢。

初一后半学期,父亲节约开支为小宁买了块表,以此奖励小宁的优良成绩。初二上半学期,在一次早操中,小宁把表弄丢了。他深知父母挣钱不容易,内心极度内疚,常常有意识地到寝室和马路边努力寻找,希望能够找回遗失的表,但始终没找到。小宁不敢把丢表的事情告诉父母,成绩也因此受到影响,开始下降。

后来,小宁家添置了沙发。平时小宁喜欢坐在沙发上看书,一次母亲说别坐坏了,以后不准坐在沙发上看书,从此他果真再也不敢坐沙发了。谁知,这种行为竟然发展为一种病,病到看见椅子也害怕。小宁勉强读完初中,其后一直待业在家,成天为看病四处奔波,父母为此花去了不少钱,小宁觉得非常愧对父母。

令小宁最苦恼的恐怕是小便失禁,他老想去厕所,但又自觉不该去。越想控制则想去厕所的念头就越强烈。尤其是吃饭之后想去厕所,拼命克制自己不去,结果吃了饭就吐,按胃病治了很久也未奏效。如此持续了很长时间,苦不堪言。近段时间以来,他老是想着自己是否渴了或者饿了,椅子该不该坐,泡在盆里的衣服是现在洗还是过一会儿洗,反复检查电灯开关,出门反复看是否关好锁好门等等。上大学的表姐后来将小宁的症状告诉了心理医生,医生告诉她,小宁可能患上了强迫型人格障碍症。

强迫型人格障碍症是强迫症的一种。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指反复出现的明知是毫无意义的、不必要的,但主观上又无法摆脱的观念、意向的行为。如案例中的小宁反复地找手表,不敢坐沙发等,这就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

一般来说,强迫症的表现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意向及行为两大部分。

所谓强迫观念,是指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难以控制。例如,反复联想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有的人一看见黑纱,便联想到死亡或即将大难临头,心情非常紧张;或是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还有的人反复深究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事件发生的原因,如“世界为什么存在”、“树木为什么向上生长”等。他们明知思考这些问题毫无必要,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要去思考。

所谓强迫意向及行为,是指有些人常为某种与正常相反的意向所纠缠。例如,走到河边或井边,老想往下跳,但又害怕真的会跳下去。有的患者有强迫行为,如书写后反复检查是否写错字。有的患者常怀疑自己的手或衣服被玷污了,虽然反复洗了几次,仍不放心。有的患者每当见到电线杆、台阶、柱子等,便不由自主地依次点数,明知毫无必要,但不数他就会感到心情不安甚至漏掉了又得从头数起。有的患者常重复某种动作,以解除内心的不安,如一个胳膊碰椅子,另一个胳膊也一定要碰一下椅子;进门一定要左脚先迈,否则要退回去再走一遍等。

关于强迫症的发病原因,至今仍没有一个定论,病因未明。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强迫性性格特征及心理社会因素均在强迫症发病中起作用。

强迫症应该及早得到重视,因为这些不由自主的思想纠缠、无意义的行为重复会对患者的身心和生活发生非常负面的影响,轻者注意力难以集中,重者可能完全丧失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导致精神残疾。

纠正强迫型人格障碍这一病症,目前主要通过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的方式进行治疗。其实,关于这一病症,最有效的方式是听其自然,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做了以后就不再去想它,也不要对做过的事进行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自己意志的努力,症状会缓解。

当一个人过分执著于规矩的限制时,他对活生生的多变的现实就常会感到无所适从。强迫型人格障碍者习惯于按教条办事,总是按“应该如何,必须如何”的准则去做,像个机器人一样行使日常生活。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鼓励患者释放出自己潜抑的真实想法,彻底抛开那些条条框框,让自由想法主宰患者的行为。

其中,“当头棒喝”是纠正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一个妙法,即努力寻找生活中的独特事件,让这些独特事件带来新的观念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以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以改变患者墨守成规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