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获奖电影《美丽心灵》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福布斯·纳什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和人生意义的故事。在电影中,纳什与其女朋友(艾丽西娅)有如下一段对白:
纳什:艾丽西娅,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否能保证长远的承诺呢?我需要一点证明,一些可以作为依据的资料。
艾丽西娅:你等等,给我一点时间……让我为自己对爱情的见解下个定义。你要证明和能作为依据的资料,好啊,告诉我宇宙有多大?
纳什:无限大。
艾丽西娅:你怎么知道?
纳什:因为所有的资料都是这么指示的。
艾丽西娅:可是它被证实了吗?
纳什:没有。
艾丽西娅:有人亲眼见到吗?
纳什:没有。
艾丽西娅:那你怎能确定呢?
纳什:不知道,我只是相信。
艾丽西娅:我想这和爱一样。
当纳什希望艾丽西娅为自己提供可以证明关系长久的资料时,艾丽西娅用宇宙类比,以此说明没有被证明存在过的事物也可以是存在的,就像她对纳什的爱情一样,是一种不需要被证明的事实真相。可以看出,艾丽西娅在认知世界时,没有受到“信念偏见效应”的影响——她对于事物的认知凭借的是合理的逻辑,而不是现实世界已经存在的模型。
“信念偏见效应”提醒我们,当我们在认知世界的时候,应该信仰逻辑,而不是已经存在的事物。比如,当一个人在30岁的时候萌发转变职业方向的时候,常会选择他人的故事为参考依据,如果正好他知道有一个人30岁转变职业方向获得了成功,便会增强自己的信念,如果他恰好听到了30岁转变职业方向失败的故事,也许便会打消自己的念头。然而事实上,这个人转变职业方向后的成败并不取决于那些已经存在的故事,而是此人的内在因素。
同样,在爱情领域,热恋的男女常会让对方证明自己的爱,或许以感情付出的方式,或许以物质赠予的方式,似乎可以证明的爱才是爱。然而通过艾丽西娅的解读,我们可以判断出——不能够证明的爱不一定就是不存在的。
◆既视感:你为什么会对某些事物、某个场景感到似曾相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感觉眼前的场景无比熟悉,对于每一个细节都感到似曾相识,甚至对于接下来的所要发生的一幕,你也了若指掌,恍若昨日重现一般。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便是“既视感”,指的是人类在现实环境中突然感到自己曾于某处亲历某个画面或者经历一些事情的感觉,就是没见过的场景、事物却仿佛见过的一种错觉。
根据目前心理学界的定义,既视感包括如下三种类型:
1、某种场景好像在何时经历过。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既视感,特点是感觉强烈,细节清晰,不仅仅是视觉,连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以及周围的一切一切,都好像是过去某个时刻的全部复制,就如同过去某个事件被你遗忘,现在突然想起来一样。不过,事实上,这并不是你所恢复的记忆,因为这种场景一般很短,只有几秒至几十秒。
2、某种感觉好像在何时有过。
这种感觉与场景经历不同的是,你所经历的不再是某个场景,而是某种感觉,无论这种感觉是愉悦还是郁闷,你都会感到好像与这种感觉重逢一样。
3、某个地方好像在何时去过。
这种感觉的经历者是最少的,具体表现为一个人到达某个从未去过的地方时,感觉周围的环境是如此熟悉,对周围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仿佛曾经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很长时间。
据科学调查显示,大约7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经历过1次既视感。人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在某些时候,人们无意识接受了某些信息,但自己却浑然不知,当人们再次接触无意识所接受的信息时,就会感到好像似曾相识一样。比如说,你去朋友家做客,你忽略了朋友家墙上的一副油画,虽然主观上你不认为自己看到过这幅画,但是实际上这幅画的信息已经被你的记忆库所记录、所存储。经过一段时间后,当你再次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你的大脑所记录和存储的相关信息就会被调出来,你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已经看过这幅画了,于是,既视感便产生了。
尽管很多的人都会出现这种“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但是每个人所发生的频率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人们更容易对一些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情记忆深刻,因此当人们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时,“似曾相识”发生的概率就比较大。
◆心理定势:都是思维惯性惹的祸
关于什么是“心理定势”,在介绍之前,先请你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1.一个桌子有4只角,砍去1只角,还有几只角?
“心理定势”告诉你:3只。正确答案:5只。
2.树上有3只鸟,用枪打下来1只,树上还有几只鸟?
“心理定势”告诉你:2只。正确答案:0只,全吓走了。
3.不许用任何数学符号,把三个1组成尽可能大的数,这个数是什么?
答案很明显,是“111”。
4.不许用任何数学符号,把三个2组成尽可能大的数,这个数是什么?
“心理定势”告诉你:大概是222。然而,错了!正确答案是2的22次幂。
5.不许用任何数学符号,把三个3组成尽可能大的数,这个数是什么?
经过前两个题目,这时“心理定势”也许会告诉你:看来绝不是3的33次幂。事实上,你又错了!正确答案恰好是3的33次幂。
如果在回答上述题目的时候,你给出了错误的答案,便说明你出现了“心理定势”。心理定势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是指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热练,甚至达到自动化程度,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会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在了解“心理定势”之前,不妨先看这样一则笑话:
一个人走进商店,对胖老板说:“请给我一品脱蓖麻子油。”
胖老板从里头搬出一个铝梯,架好后爬到上面的储藏间,打开门,拿起一大桶子油将玻璃瓶倒满,关上门,然后爬下铝梯将瓶子交给顾客。
这时,另一个顾客走进商店,说:“老板,给我一品脱蓖麻子油。”
胖老板望了望上头,又爬上铝梯,倒好油,正在这时候,第三名顾客走进了商店,胖老板在梯子上问:“你也要一品脱蓖麻子油吗?”
顾客摇头,胖老板说:“那,请你稍等一下!”
胖老板爬爬下梯子,把梯子收进□头,然后对第三名顾客说:“您想买点什么?”
第三名顾客说:“老板,请给我半品脱蓖麻子油。”
无疑,笑话中的胖老板就是受到心理定势的影响,根据惯性心理对顾客的购买要求做出判断,结果被现实小小地耍了一下。在现实中,关于心理定势的故事时有发生。
阿西莫夫是一名有着俄国血统的美国人,一生中撰写了400部书,算得上世界知名度最高的科普作家。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汽车修理工,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出题:“有一位既聋双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所致拳头做出敲击状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看样做?”阿西莫夫心想,这还不简单吗?便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阿西莫夫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汽车修理工一听,开心地笑起来:“哈哈,你这笨蛋,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吗要做手势呀?”
阿西莫十分聪明,年轻时曾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者”,但是对于修理工所提出的问题,阿西莫夫却给出了错误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阿西莫夫就因为受限于心理定势,无端地被汽车修理工取笑了一番。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同样,除了消极意义,心理定势也有积极意义。1930年,心理学家迈尔研究过定势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在他的实验里,对部分参加试验者利用指导语给以指向性暗示,对另一些参加者则不给指向性暗示。结果,前者绝大多数被试能解决问题,而后者则几乎没有一个能解决问题。再比如说,很多演奏家5岁练钢琴,练到15岁才能登台演出,就是为了形成一种强烈的定势。在这个意义上,定势是主体对一定活动的一种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不仅是人的局部的心理活动,而且是主体的完善的个性状态。只有形成最完备、最全面定势的人,才幸运地成为演奏家。
◆鸡尾酒会效应:为什么你能在嘈杂场所听到自己的名字
在人声嘈杂的鸡尾酒会上,人们隔着几个人仍然能与某个人聊天,清楚地听到对方在说什么,但是对于身边的人的交谈内容却常常听不清楚,尤其是,如果一个人与你隔着很远的人正在叫你的名字,不论现场多么喧闹,你也能分辨出来,向声音的发出方望去。在鸡尾酒会上,人们总是听到了自己想听的,这种现象被称为“鸡尾酒会效应”。
对于鸡尾酒会上的这一独特现象,可用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Treisman)的衰减模型来解释——当人的听觉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意识将一些无关声音刺激排除在外,而无意识却监察外界的刺激,一旦一些特殊的刺激与自己有关,就能立即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一效应也有心理学实验为证,实验者让被试戴上耳机,让他的两个耳朵听不同内容的东西,在听的过程中,让被试说出其中一个耳朵(追随耳)听到的内容。当摘下耳机后,则要求被试说出另一个耳朵(非追随耳)听到的内容。结果发现,被试一般都没听清楚非追随耳的内容,即使当原来使用的英文材料改用法文或德文呈现时,或者将材料内容颠倒时,受试者也很少能够发现。
实验表明,从追随耳进入的信息,受到了被试的注意,而从非追随耳进入的信息,被试则没有注意到。不过,如果在非追随耳的内容中加入受试者的名字,受试者则能清楚地听到——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鸡尾酒会上对自己的名字非常敏感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