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击证人的记忆:证人真的陈述了事实的真相了吗
在刑侦电视剧中,我们常会看到证人在法庭上这样起誓:“我以我的人格及良知担保,我将忠实履行法律规定的作证义务,保证如实陈述,毫无隐瞒。如违誓言,愿接受法律的处罚和道德的谴责。”因此,对于“证人”这个字眼,我们便把其解读为提供客观证据的人,当然被利益集团和个人所收买的作伪证的人除外。然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准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着个人的观点和意识。
心理学家洛夫特斯和同事对目击证人的记忆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目击证人对于所看到信息的记忆很容易被事后信息所歪曲。在一项研究中,他们给被试看一个关于车祸的电影,然后让被试估计车的行驶速度。对于第一组被试,实验者进行如下提问:“当两辆车相撞时,它们开得有多快?”当这样提问后,这一组被试估计车速超过了40公里/小时;对于另外一组被试,实验者这样问被试:“两辆车接触时,它们开得有多快?”结果,这一组的被试给出的答案为“30公里/小时”。大约一个星期后,实验者分别问两组被试:“你是否看到了玻璃碎片?”事实上,影片中根本没有玻璃碎片出现,然而,结果却很让人诧异——第一组的被试有三分之一的人声称他们看到了碎片,第二组被试只有14%的人说他们看到了玻璃碎片。这项实验证明,看到事件后的信息对于目击证人的报告有潜在影响。
此外,另有心理学家研究证明,证人对他们的证词的信心并不能决定他们证词的准确性。心理学家珀费可特和豪林斯让被试看一个简短的录象,是关于一个女孩被绑架的案件。第二天,让被试回答一些有关录像里内容的问题,并要求他们说出对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后做再认记忆测验。接下来,使用同样的方法,让被试回答一些一般知识问题,这些问题来自百科全书和通俗读物。
珀费可特和豪林斯发现,在证人回忆的精确性上,那些对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实际上并不比那些没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对于一般知识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信心高的人回忆成绩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对于上述实验,心理学家给出了如下解释:通常来说,人们对于自己在一般知识上的优势与劣势有自知之明,这是因为一般知识是一个数据库,在个体之间是共享的,它有公认的正确答案,因此被试可以自己去衡量。比如,人们会知道自己在体育问题上是否比别人更好或更差一点。但是,目击的事件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比如,从总体上讲,人们不太可能确切知道自己比记忆事件中的某个人的头发颜色更好还是更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即使证人在法庭上主观上认为他们已经提供了事实的真相,但是某些时候,这种真相已经是被证人的记忆所加工过的“伪真相”。
◆月曜效应:为什么会出现“假期综合症”?
很多人都曾经遭遇过“假期综合症”,当尽情尽兴地享受了一个周末后,本以为经过两天的休息能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当中,然而再次开始工作时,反而感觉萎靡不振、无精打采,身与心都无法投入工作当中。在心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月曜效应”——由于周末的休息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起居和工作秩序,导致人们工作意志下降、注意分散、精神不振,从而影响了工作的效果。在古代,“月曜”是星期一的另一个称谓,所以“月曜效应”又叫“星期一效应”。除了周末能带来月曜效应外,这种效应还体现在人们每天早晨开始工作时,当新的工作日来临时,人们总是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才能完全进入状态。
一般而言,当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人们本应该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然而月曜效应却颠覆了这一逻辑,为什么会出现月曜效应呢?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当休息日来临时,人们常会利用这段时间从事了很多悠闲轻松的活动,比如与朋友通宵达旦地聚会、进行短期旅游、彻夜投身电脑游戏等。当周一开始工作时,人们便需要从悠闲状态转换为紧张状态,然而人在重新开始工作或学习时,往往存在一个预热期或启动期,这便导致人们一时之间难以适应,无法实现状态的成功转换。
2、根据Yerkes-Dodson法则,唤醒与操作之间呈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过高的唤醒水平与过低的唤醒水平都不利于人们开展工作。一般而言,每当星期一时,人们大多会接到较多的工作任务,这便要求人们需要具备较高的唤醒水平,然而事实上,人们主观上并没有达到这一标准,以致产生月曜效应。
3、虽然名为“休息日”,但是人们并没有真正地让自己休息下来,反而从事了很多耗费体力与精力的活动,导致周一的工作细胞受到了抑制,出现了精神不振的状态。
◆个人空间:为什么人们乘电梯时常爱向上看
有一天,一个妈妈带着一个不到10岁的小女孩和往常一样乘电梯。乘电梯的人很多,妈妈仰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突然小女孩问道:“妈妈,为什么乘电梯的时候人们都会仰着头往上看呢?”
电梯里的人听到了以后,四周看了一下,发现别人果然和自己一样,也都仰着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难道显示的楼层数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吗?还是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心理效应在背后起作用呢?
不只在电梯里面,在地铁里,经常可以看到乘客们选择座位的情景。这时,如果这是一节较空的地铁车厢,有很多座位可以选择,不难发现以下规则:最先上车的人会坐在长椅的两端,随后上车的人会选择中间的座位,接下来的人会坐在前两者之间的座位上。而且,当所有的人都坐好后,乘客之间的间隔是等距离的。这种现象表明,我们总是在尽可能地避免与他人的接触。
我们在自己的身体周围,划分了一个无形的领域,以此来确保自己的私人领域。这个领域就是“个人空间”,人们借此来保持彼此的距离。而且这个领域会随着人的移动放大或者缩小。当这个领域被固定下来时(比如自己的房间等),就形成了“地盘”。我们不会侵入别人的地盘,而且总是维护着先到先得的优先权。
当个人空间或地盘被侵犯时,我们就会产生压力,并会想方设法采取行动消除这种压力。逃避—退避行为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地盘受到侵犯,我们一般会躲到个人空间里。比如,我们在拥挤不堪、不能保证个人空间的情况下,也会尽量不和他人发生接触——在拥挤的电梯里,不看他人,而是看显示的楼层数。在这种逃避行为中,我们把他人当做无生命的物体,借此来缓解压力。但有时我们在个人空间被侵犯、无法躲避时,会转为攻击——拥挤车厢内发生的乘客吵架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乘电梯时往上看的行为与我们的“个人空间”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旦有人闯入我们的个人空间,我们就会感觉不舒服、不自在。
个人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但大体上是前后0.6~1.5米,左右1米左右。据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个人空间比男性的大,具有攻击性格的人的个人空间更大。在拥挤的地铁中我们会感觉不自在,就是因为有人进入了自己的个人空间。
电梯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在电梯中,人与人的个人空间出现了交集,也就是说互相感觉到对方进入了自己的个人空间,所以会感到不舒服,都想尽早离开电梯这个狭窄的空间,向上看正是想尽快“逃离”这个狭小空间的心理的表现。
此外,盯着显示楼层的数字看,不只是为了确认是否到了自己要去的楼层。当我们急于离开这个狭小空间时,不停变换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在向“解放”前进,从而缓解焦急的心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下班后,你感到特别疲倦。在公交车站等车时,你特别盼望上车后能有个位子坐一坐。车来了,幸运的你一上车就看到有空位子,只是都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而且,在第一和第五个位子上已经有两个陌生人坐好了。那么,通常情况下,你会选择坐在哪个位子上呢?是的,你会选择坐在第三个位子上。
你正在图书馆里看书,周围没有什么人,这时突然有一个陌生人坐在了紧靠你身边的位子,你会觉得这个人有点奇怪,明明有那么多的空位子,干吗非要坐在我的身边呢?你一下子觉得别扭起来,不能再像刚才那样专心地看书了,甚至你的防御系统也不由自主地启动了,干脆你就换了一个座位。
当然,对个人空间的需要没有绝对的意义,需要的个人空间大小和我们对侵犯的反应取决于特殊的环境。在马路上,即使行人很多,空间很小,你仍不会在乎别人是否离你太近,觉得这是合情合理的事。相反如果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别人都给你留有很大的空间像是在躲着你,你反而会觉得不安,你希望与人能够亲密地交谈,友好地接触。这样看来,人们确实需要个人空间,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对这个空间那么敏感。
◆社会促进:为什么与朋友一起减肥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减肥是一件苦差事,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毅力与惰性之战,对于那些意欲减肥的肥胖人士,减肥忠告常包含这样一条:与你的朋友一起减肥,你会获得更好的减肥效果。其实这句忠告并不是泛泛而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具有很大的科学性。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导致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他人在场”有三种形式:实际在场、隐含在场以及想像在场。19世纪末,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对社会促进现象进行了研究,他通过对三种条件下自行车竞赛成绩的测量,发现个人单独骑自行车的速度要比一群人一起骑自行车的速度慢20%。后来,他又以一群10~12岁的儿童作为实验对象,让他们进行卷线操作,发现团体卷线比单独工作的效率高10%。他根据这两个实验得出结论:团体工作效率远比个人工作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