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常见病饮食疗法小处方
1858600000023

第23章 日常常见病症食疗(4)

[制法]将白糖、生姜末、丁香入锅,加水熬成糊状,每次取10克,开水冲服。

[用法]每日2次。

[主治]慢性胃炎。

2.韭菜生姜方

[原料]韭菜、生姜、牛奶各适量。

[制法]将韭菜、生姜洗净切碎,捣烂取汁,加入牛奶煮沸,早晚各服1次。

[用法]每日2次。

[主治]慢性胃炎。

3.冬瓜子方

[原料]冬瓜子20克。

[制法]冬瓜子洗净入锅,加水煎服。

[用法]每日1次,连服15~20天。

[主治]慢性胃炎。

4.银耳方

[原料]银耳30克,冰糖20克。

[制法]银耳洗净去根,同冰糖一起放人壶中。加水适量,煮沸后冲泡银耳、冰糖,代茶饮用。

[用法]每日1次。

[主治]慢性胃炎。

5.马齿苋方

[原料]马齿苋120克,蜂蜜适量。

[制法]将马齿苋洗净入锅,加水煮沸,用蜂蜜调服。

[用法]每日3次。

[主治]急性胃肠炎。

6.法半夏方

[原料]法半夏8克,香砂仁6克,生姜7克。

[制法]将生姜洗净切丝,与洗净后之法半夏、香砂仁同入锅,加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每剂煎2次,10~15剂为1个疗程。

[主治]慢性胃炎。

7.白扁豆方

[原料]白扁豆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白扁豆洗净入锅,加水煎取浓汁,兑人适量白糖调服。

[用法]每日1次。

[主治]慢性胃肠炎。

8.绿茶生姜丝方

[原料]绿茶、生姜丝各5克。

[制法]将绿茶、生姜丝洗净,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用法]每日3剂。

[主治]急性胃肠炎。

9.鲫鱼糯米方

[原料]鲫鱼1条,糯米50克。

[制法]将鲫鱼洗净切块,与糯米同入锅,加水煮粥服食。

[用法]每日1次。

[主治]慢性胃炎。

10。老柚皮茶叶方

[原料]老柚皮15克,细茶叶10克,生姜2片。

[制法]老柚皮、细茶叶、生姜洗净入锅,加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

[主治]急性胃肠炎。

11。嫩藕方

[原料]新鲜嫩藕1000克。

[制法]将藕洗净,捣烂取汁,用开水冲服。

[用法]每日2剂。

[主治]急性胃肠炎。

12。猪肚苏梗方

[原料]猪肚1个,苏梗10克,生姜4片,花椒15克,陈皮10克。

[制法]将猪肚、苏梗、生姜、花椒、陈皮洗净入锅,加水共煮至猪肚酥烂即可喝汤食用。

[用法]每日1次,分2次服完。

[主治]慢性胃炎。

13。大米姜汁方

[原料]大米100克,姜汁适量。

[制法]先将大米用水浸泡后,用麻纸5~6层包好,烧成灰,研细末,饭前用姜水冲服,服药后1周以内以流食为主,勿食生冷油腻之物。本方对治疗有较好疗效,尤其对病情轻、病程短者疗效更佳。

[用法]早晚2次服完,轻者1剂,重者连服3剂。

[主治]慢性胃炎。

14。山楂方

[原料]山楂、白糖适量。

[制法]山楂洗净后去核煮烂,加白糖少许拌匀,待冷,置电冰箱内贮存。

[用法]每日服用3~4匙。

[主治]慢性胃炎之食欲不振、食积不化。

15。黄酒赤糖方

[原料]黄酒250毫升,赤砂糖50克,老姜数片,醋适量。

[制法]将黄酒、赤砂糖、老姜、醋(少许),同锅煮沸后温服。

[用法]每日1剂。

[主治]慢性肠炎。

16。牛奶鹌鹑蛋方

[原料]牛奶250毫升,鹌鹑蛋1只。

[制法]牛奶煮沸后打人鹌鹑蛋,再煮一沸即成。

[用法]每日清晨空腹服下,连续服用。

[主治]慢性胃炎。

17.地蛋云豆方

【原料】地蛋1000克,云豆750克,猪肉75克,酱油5克,精盐1克,味精0.5克,葱10克。

【制法】地蛋洗净切成方块约桃核大小,云豆去筋洗净,猪肉切成片状,将锅烧热加入植物油,烧热人猪肉,翻炒至八成熟入酱油、精盐、葱花,再加入云豆、水750毫升,炖煮10分钟后再将地蛋人内,炖煮熟时放入味精,起锅备用。

【用法】食用。

【主治】便秘、胃炎。

18.马铃薯黄瓜方

【原料】马铃薯300克,嫩黄瓜300克,番茄汁15克,火腿末50克,精盐1克。

【制法】马铃薯去皮切薄片,再切细丝,人沸水中焯过,捞出晾凉后入碗,撒精盐拌匀。黄瓜切细丝,放马铃薯丝上,浇番茄汁15克,拌匀后扣盘中,将火腿末均匀地撒在盘内马铃薯丝上即成。

【用法】食用。

【主治】慢性胃炎、吸收不良综合征。

19.凉拌莼菜香菇

【原料】莼菜250克,水发香菇50克,精盐1克,味精0.3克,姜末10克,香油10克。

【制法】先将水发香菇切成细丝蒸熟;再将莼菜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共盛人盘内,然后加入精盐、味精、姜末,淋上香油,拌匀即成。

【用法】食用。

【主治】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

20.石榴生姜麦芽方

【原料】鲜石榴300克,生姜15克,麦芽30克,冰糖30克。

【制法】将石榴洗净,连皮带肉一起捣碎取汁;生姜洗净,切薄片与麦芽一起人锅,加800毫升水煮沸,文火煮30分钟,然后倒人石榴汁,略煮一下离火,装入茶杯,略凉后备用。

【用法】饮用。

【主治】消化不良、肠炎、呕吐、胃炎。

21.李子薏米方

【原料】成熟鲜李子300克,薏米100克。

【制法】成熟鲜李子洗净去核,绞汁,薏米洗净去杂,人锅加水500毫升,文火煎煮30分钟,米熟时兑人李子汁,再煮10分钟即成。

【用法】食用。

【主治】胃炎。

22.鲈鱼陈皮白术方

【原料】鲈鱼肉150克,陈皮15克,白术20克。

【制法】上三昧药入锅,加水1000毫升,煎煮,去药渣留药液即可。

【用法】一日一剂,早、晚各服150毫升。

【主治】肠炎、胃炎、消化不良。

23.香海螺火鸡肉

【原料】鲜香海螺750克,鸡肉250克,蘑菇150克,精盐2克,味精1克,葱10克,生姜10克,料酒10克,湿淀粉15克,植物油30克,胡椒粉1克,酱油10克。

【制法】海螺取出肉,螺壳洗擦干净,下开水锅汆透,捞出待用。螺肉与鸡腿分别切成片,将鸡片盛人碗内,蘑菇切片,姜、葱切丝。锅烧热人油,油八成热时人姜、葱、鸡肉,煸炒至变色后加人酱油、精盐、料酒,人高汤300克,入蘑菇炖15分钟,再人海螺、味精、胡椒粉,翻炒1分钟,待汤将尽时用湿淀粉勾芡即成。

【用法】食用,用量随意。

【主治】胃炎、目赤肿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

23.葫芦冬瓜西瓜方

【原料】葫芦壳50克,冬瓜皮、西瓜皮各30克,红枣10克。

【制法】上药人锅加水4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服汤。

【用法】每日一剂,口服。

【主治】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初起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一般是在验血或体检时才被发现,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任何年龄都能得病,并可通过病人的排泄物或血液,污染食品、水、食具和手而经口传染。一般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和瘀胆型肝炎等。

急性肝炎,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腹胀、肝脾肿大等,出现黄疽者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多由急性肝炎转变而来,其中尤以慢性迁延性肝炎为多见,其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肝区疼痛,腹胀,食欲不佳,乏力,肝脏可轻度肿大,有压痛,质软,脾脏多无肿大。

[药膳方剂]

1.西红柿方

[原料]西红柿250克,牛肉100克,食油、精盐、酱油、白糖各适量。

[制法]西红柿洗净切块,牛肉切成薄片,放入食油、精盐、酱油、白糖,入锅烹制菜肴。

[用法]每日1次。

[主治]慢性肝炎。

2.猪瘦肉方

[原料]猪瘦肉100克,鸡骨草30克,鸡蛋2个,山栀子根30克。

[制法]猪瘦肉洗净切片,鸡骨草、山栀子根洗净切碎,加水煎煮,放入鸡蛋,水煎服食。

[用法]当日分2次服完,隔日1剂。

[主治]慢性肝炎。

3.茭白方

[原料]茭白60克,田基黄30克。

[制法]茭白、田基黄洗净入锅,加水煎服。

[用法]每日1次,连服7~10天。

[主治]湿热黄疸。

4.大头菜菜籽方

[原料]大头菜菜籽适量。

[制法]将大头菜菜籽研成细末,米汤水送服。

[用法]每次10克,每日2次。

[主治]急性黄疽型肝炎。

5.大白菜心方

[原料]大白菜心300克,精盐、味精、白糖、米醋、香油各适量。

[制法]将菜心在沸水中烫3分钟,取出,沥干水分,切细丝,加上述调料拌匀,腌10分钟后可以食用。

[用法]每日1次

[主治]急性肝炎、胸胁胀满。

6.芹菜大枣方

[原料]新鲜芹菜300克,大枣9枚,车前草20克。

[制法]芹菜、大枣、车前草洗净入锅,加水煎服。

[用法]每日1次。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以及膀胱炎。

7.蘑菇方

[原料]新鲜蘑菇50克,猪瘦肉50克,精盐、味精、姜丝、葱末各适量。

[制法]将蘑菇洗净,猪瘦肉切碎,放入精盐、味精、姜丝、葱末加水煮汤,趁热温服。

[用法]每日1次。

[主治]慢性肝炎。

8.海带方

[原料]海带适量。

[制法]海带洗净泡发后晒干,研末,温开水冲服。

[用法]每次5克,每日3次,连服2~3个月。

[主治]急、慢性肝炎。

9.米醋方

[原料]米醋10毫升。

[制法]将适量米醋入入容器中,用温开水冲服,同时配合口服复合维生素B。

[用法]每日3次,连服15~20天。

[主治]急性肝炎。

10.枸杞子方

[原料]枸杞子30克,南枣10克,鸡蛋2个。

[制法]将枸杞子、南枣洗净入锅,打入鸡蛋,煮汤服食。

[用法]每日1剂,经常食用。

[主治]肝炎。

11.猪肝方

[原料]猪肝60克,珍珠草30克。

[制法]猪肝洗净切片,珍珠草洗净切断,加水煎煮,食肝饮汤。

[用法]每日2剂。

[主治]急性病毒性肝炎。

12.黄鳝方

[原料]黄鳝3条,芦根30克,桑寄生60克,油、盐适量。

[制法]黄鳝去肠脏,切段,洗净,与芦根、桑寄生加水同煮汤,以油、盐调味。吃鱼饮汤。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完。

[主治]慢性肝炎。

13.醋梨方

[原料]梨、醋适量。

[制法]将梨削去皮,浸于醋罐中,2~3天后可食。

[用法]常食有效。

[主治]慢性肝炎。

14.红茶方

[原料]红茶10~15克,葡萄糖50克,白砂糖150克。

[制法]将上三味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用法]每日1剂,上午服完。7日为1个疗程,一般用2个疗程。儿童用量减半。

[主治]黄疸型肝炎。

15.醋方

[原料]醋适量。

[制法]食醋,每服10毫升,每次配合服复合维生素B2片。

[用法]每日3次,连服2周。

[主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16.生姜红糖方

[原料]生姜、红糖各120克,花椒15克。

[制法]将姜捣烂,加红糖、花椒焙干研末,开水冲服,连服3剂。

[用法]每日1次。

[主治]慢性肝炎。

17.糯稻杆方

[原料]糯稻杆适量。

[制法]将糯稻杆切段,每次用100~150克,水煎服。

[用法]每日2剂,连服3天。

[主治]肝炎。

18.苦菜汤

【原料】鲜苦菜150克。

【制法】将上药味入锅,加水500毫升,煎煮15分钟即成。

【用法】吃菜喝汤,一日两次,连服15天,为一个疗程。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19.蕺菜白糖方

【原料】蕺菜180克,白糖30克。

【制法】将蕺菜人锅内加水800毫升煎煮10分钟,去渣,加白糖与药液拌匀备用。

【用法】一日一剂,一次150毫升,一日2~3次口服,连10剂为一疗程。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20.蘑菇胎盘方

【原料】蘑菇300克,胎盘500克。

【制法】将新鲜胎盘洗净,去掉胎盘内血液,蘑菇洗净去杂质,上两味切片、烘干、共研细粉,装入空心胶囊(每粒重0.25克)。备用。

【用法】每次8粒,一日三次,口服。

【主治】慢性肝炎、白细胞减少症、免疫功能低下。

21.鲜金针菇方

【原料】鲜金针菇200克,土豆淀粉25克。

【制法】将金针菇洗净切3厘米段,人开水锅氽一下,捞出,挤干水,与淀粉拌匀,人油锅炸至将熟,起锅备用。

【用法】作辅配食。

【主治】肝炎。

22.椰子地黄方

【原料】椰子汁150克,鲜生地黄200克,冰糖30克。

【制法】椰子汁,鲜生地黄绞汁去渣,取液与椰子汁一起人锅,加水200毫升,煎煮10分钟兑人冰糖,溶化后即成。

【用法】一日一剂,早、晚分服,一次200毫升。

【主治】肝炎、充血性心力衰竭恢复期。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各种贫血疾患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原因为机体对铁的需要量增加、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等导致体内铁元素的明显缺乏,从而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而造成的贫血。其特点为骨髓、肝、脾及其它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饱和度降低,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一般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易倦、心悸、气促、眼花、耳鸣、食欲减退和腹胀等。儿童和青少年可见体格发育迟缓、体重降低、体力下降、智力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波动、烦躁、易怒或淡漠,少数患者可有异食癖。

缺铁对人体有着广泛的影响,缺铁性贫血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各民族当中。但由于一些程度较轻的缺铁性贫血缺乏症状和体征,所以不易察觉,常被忽视。本病可见于各年龄组,尤以育龄妇女为多见。

[药膳方剂]

1.绿豆红枣方

[原料]绿豆、红枣各50克。

[制法]绿豆、红枣洗净,加水煎至绿豆开花,再放入适量红糖调服。

[用法]每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

[主治]缺铁性贫血。

2.猪肝方

[原料]猪肝150克,绿豆100克。

[制法]猪肝洗净切片,与绿豆同煮,水煎后放入适量调味品,温服。

[用法]每日1剂。

[主治]缺铁性贫血。

3.鹌鹑蛋方

[原料]鹌鹑蛋2只,牛奶300毫升。

[制法]将鹌鹑蛋打入煮沸的牛奶中,再煮二三沸,趁热服下,每日清晨空腹食用。

[用法]连用2~3个月。

[主治]缺铁性贫血。

4.菠菜方

[原料]连根菠菜150克,大米100克。

[制法]先将菠菜洗净,用沸水焯一下,捞出切碎备用。大米淘洗干净,加水煮粥,快熟时放人菠菜末,再煮二三沸,用精盐、味精调服。

[用法]每日1剂。

[主治]缺铁性贫血。

5.樱桃方

[原料]鲜樱桃12个,鸡蛋1个,米酒、红糖各适量。

[制法]樱桃洗净入锅,加水,水煎后打入鸡蛋,再放入适量米酒、红糖,煎服。

[用法]每日2剂。

[主治]缺铁性贫血。

6.黑木耳方

[原料]黑木耳30克,大枣20克。

[制法]黑木耳泡发洗净,加水与大枣同煎,用适量红糖调服。

[用法]每日1剂。

[主治]缺铁性贫血。

7.黑豆糯米方

[原料]黑豆30克,糯米100克,大枣30克。

[制法]黑豆、糯米、大枣洗净入锅,加水煎煮,用红糖调服。

[用法]每日1剂,连服20—30天。

[主治]缺铁性贫血。

8.桂圆方

[原料]桂圆肉10克,桑椹20克。

[制法]桂圆肉、桑椹洗净入锅,水煎盛出,凉后用适量蜂蜜调服。

[用法]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

[主治]缺铁性贫血。

9.鸭血方

[原料]鸭血300克,黄酒25毫升。

[制法]鸭血加水、食盐各适量,隔水蒸熟,再加入黄酒,稍蒸片刻,饭后服用。

[用法]每日1剂,8天为1个疗程。

[主治]缺铁性贫血。

10.桑椹方

[原料]鲜桑椹500克,蜂蜜150克。

[制法]鲜桑椹绞碎取汁,煎成膏状,加入蜂蜜,煎至粘稠,每取20克,用沸水冲服。

[用法]每日2次,连服10天。

[主治]缺铁性贫血。

11.荔枝干方

[原料]荔枝干10克,大枣20克。

[制法]将荔枝干、大枣洗净入锅,加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连服10天。

[主治]缺铁性贫血。

12.红枣鸡蛋方

[原料]鸡蛋1只,红枣30枚,龙眼肉50克。

[制法]红枣、龙眼肉洗净,打入鸡蛋,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经常食用。

[主治]缺铁性贫血。

13.羊肝鸡蛋方

[原料]羊肝100克,鸡蛋1只,菠菜200克。

[制法]羊肝洗净切片,与菠菜同煮,水煎后打入鸡蛋,温服。

[用法]每日1次。

[主治]缺铁性贫血。

14.红糯米鸡蛋方

[原料]红糯米50克,鸡蛋1只,油、盐、味精适量。

[制法]红糯米洗净入锅,加水煮粥,打入鸡蛋,并加入少许油、盐、味精调味。趁热服食。常服有效。

[用法]每日1次。

[主治]缺铁性贫血。

15.樱桃龙眼枸杞

【原料】樱桃75克,龙眼肉75克,枸杞30克,白糖30克。

【制法】将龙眼肉、枸杞洗净,人锅加水1000克,煎煮30分钟,再入樱桃、白糖,煎煮5分钟即成。

【用法】食用,用量随意。

【主治】贫血、月经不调、咳喘、虚劳。

16.樱桃白糖饮

【原料】成熟鲜樱桃1000克,白糖100克。

【制法】将樱桃洗净人锅,加水1000克,煎煮30分钟,用纱布过滤出汁,去渣,再将樱桃汁入锅,煮沸时加入白糖,溶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