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者,恢宏壮丽,金碧辉煌。岳阳楼为纯木结构,飞檐、盔顶,共三层。整体高25.35米,宽17.2米,占地251平方米。这样一座恢弘的楼阁,远望似鲲鹏展翅,近观如仙宫飘临人间。
这座名楼建于何时、出自何人之手,史家众说纷纭,难以确定。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由此可见,此楼在北宋前就已修建完成,滕子京所做的是文物保护工作。南宋人祝穆写过一本较为翔实的记载名胜古迹的书籍《方舆胜览》,他在书中写道:“岳阳楼在郡治西南,西面洞庭湖,左顾君山,不知创始为谁。”岳阳楼在唐时美名远播,可到了宋朝就已无从查找来历。
那么,我们只能沿着时间轴向前追溯。朱自清、叶圣陶等人编著的《文言读本》称岳阳楼为“唐张说始建”。这种说法得到其他文史书籍的认同,喻朝刚、王大博等人编著的《宋代文学作品选》给出了更为确切的信息,说岳阳楼是“唐开元张说做岳州知州时建的”。
但是,对于岳阳楼的建造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认为三国时的阅兵台是岳阳楼的前身。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是这样介绍岳阳楼的:“相传楼始三国吴将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岳阳市文物管理部门显然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岳阳市文物管理所编印了《岳阳楼简介》,其中介绍说:“岳阳楼的前身相传为中国三国时期吴国大将鲁肃在洞庭湖训练水军时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西门城楼上建一楼阁,初名南楼,后名岳阳楼。”
岳阳楼到底是鲁肃所建,还是唐人张说所建,结论难下。天津师专古典文学教研组在编撰《中学古代作品评注》时又提出一个观点,说岳阳楼“相传建于周代,自唐代以来闻名于世”。这就把岳阳楼的建造时间又提前了三四百年,而且建造者是谁更无从查考。三种说法究竟哪种最接近真相,一时难以定夺,有待发现更明确的史料记载来解开这个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