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所使用的身份证,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种证件,多由各国或地区政府发行于公民。
我国在1984年4月6日开始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到2004年3月29日,中国大陆开始正式为居民换发内藏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第二代身份证采用了数字防伪措施,存有个人图像和信息,可以用于机器读取。
身份证是到现代社会才有的?其实不然,在我国身份证古已有之,但它的起源却是官员的识别符号。
隋唐时期,我国出现了最早的“身份证”。当时的朝廷发给官员一种类似身份证的“鱼符”,它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的。其形状就像鱼,分左右两片,上凿小孔,以方便系佩。“鱼符”上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及官居品级等。那时,凡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所用“鱼符”都是用黄金铸制的,以显示其品位身份之高;五品以上四品以下官员的“鱼符”为银质;六品以下官员的“鱼符”则为铜质。五品以上的官员,还备有存放“鱼符”的专用袋子,称之为“鱼袋”。
当时,“鱼符”的主要用途是证明官员的身份,便于应召出入宫门验证时所用。品级不一样,“鱼符”的材质也不一样。所以,它也是当时官员身份高低的象征,有“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之说。
到武则天时,“鱼符”被改成形状像龟的“龟符”,但用途与“鱼符”一样。到宋代,“鱼符”被废除,但仍佩带“鱼袋”。至明代,改用“牙牌”。这是用象牙、兽骨、木材、金属等制成的版片,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职务、履历以及所在的衙门,它与现代意义上的卡片式身份证已经非常接近了。明人陆容《菽园杂记》中有记载,牙牌不但官员要悬带,“凡在内府出入者,无论贵贱皆悬牌,以避嫌疑”。由此可知,明代身份证的用处已不仅局限于在朝官员,并开始向中下阶层发展了。
到清代,这种身份制度有了大的改变,各阶层的身份以帽子上的顶子(帽珠)来证明,其帽珠用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如果是秀才,可佩铜顶;若为一品大员,则佩大红顶子。一般百姓帽上无顶,只能用绸缎打成一个帽结。一些富商、地主为求得高身份,常用数目可观的白银捐得一个顶子,由此而出现了“红顶商人”、“红顶乡绅”一类怪事。
中国最早的身份证制度,应该是1936年,民国宁夏省政府所制定的“居民证制度”。1933年,马鸿逵被中央政府任命为宁夏省政府主席。为了加强统治,他建立保甲制,开始在全省清查户口。1936年,为了抵御红军,宁夏制定出各种反共防共之策,发收“居民证”便是其中一种。居民凡15岁以上的男女,一律要佩带居民证。
这个“居民证”上面写有姓名、年龄、籍贯、职业、身长、面貌、特征以及手纹箕斗形状等项,虽与后来的国民身份证尚有不同,但已具备身份证的各项要素,应当是中国身份证最早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