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殷墟是借甲骨文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考古工作者对殷墟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考古与发掘。1976年殷墟妇好墓的发现,把殷墟考古工作推向高潮。
妇好墓在宫殿区的西边,墓深7.5米。在这里,出土了大批随葬品,共计1928件。有青铜器400多件,玉器750多件,骨器560多件,以及石器、象牙制品、陶器、蚌器、海螺、海贝等。其中大量的青铜器是祭祀用的酒具和煮肉器皿,器皿前大多刻有饕餮纹,后面刻有螺旋图案。有人认为,饕餮纹发源于良渚文化,象征着从死亡到阴间生活的转化过程。所有物品制作极其精美,展现出商代所达到的最高工艺水平。该墓中出土的青铜礼器和乐器上,大部分铸有铭文。考古人员根据铭文上出现最多的“妇好”字样,将这座墓称为“妇好墓”。
妇好是谁?为什么她的墓葬不在皇家陵区,而是建造在宫殿区?为什么她的墓葬如此奢华?幸好有甲骨文的记载可供查询。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能文能武,深受武丁宠爱,多次参与国家大事,为武丁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
妇好文化修养较高,武丁任命她为卜官,主持各种祭祀活动。在尊崇神灵的商朝,主持祭祀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妇好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文字可查的女将军,甲骨文中关于她的记录有200条之多。
据甲骨文记载,某年夏天,北方边境燃起战火,敌人实力强劲,战事呈胶着状态。此时,妇好主动提出去边境战斗。商王经过占卜,得到吉相,于是同意妇好的请求。那次战斗,妇好带兵大破敌军,威名大振,从此后一发不可收,接连与20多个小国战斗都取得了胜利,成为远近闻名的骁勇战将。在妇好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一柄大铜钺,长39.5厘米,刃宽37.5厘米,重9千克。钺上饰有双虎扑噬人头纹,并铸有“妇好”铭文。能挥舞着如此沉重的兵器在战阵中拼杀,妇好的勇武可见一斑。
妇好在商王的六十几位妻子中格外受宠爱。当时的战斗规模普遍不大,不过上千人。可据记载,妇好在攻打羌方的时候动用了13000人的兵力,相当于全国兵力的一半,可见商王对她的信任。
甲骨文上称妇好为“大元帅”,不仅记载了她的彪炳战功,也记载了她与商王武丁的绵绵情意。武丁信任她、宠爱她。当妇好怀孕生子时,武丁为她担心忧虑,虔诚地向神灵祈福。由于连年征战,妇好终因积劳成疾,先于武丁而亡。武丁很悲痛,破例将她厚葬于宫殿区内,并在墓坑上精筑享堂,以作纪念。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妇好墓会如此奢华,而且为什么会出现在宫殿区,而没有按常规送入墓地埋葬。
但是,曾有学者指出,妇好并不是武丁的妻子。因为有的甲骨文记载了一些卜辞:
“妇好嫁了么?”
“大甲已经娶了妇好。”
“妇好嫁了么?”
“成汤已经娶了妇好。”
“妇好嫁了么?”
“祖乙已经娶了妇好。”
妇好竟然曾先后嫁过大甲、成汤、祖乙三位商王朝先王,从时间上讲,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另有研究人员指出,商代也有“冥婚”一说。与后世民间的冥婚不同的是,那时的冥婚似乎并不在意双方的年龄差距。武丁为了让妇好在另一个世界不孤独,先后将她嫁给三位前朝贤明的帝王,并且还向巫师求问,妇好是否已经得到先王的照顾。作为一名痴心的爱人,武丁对妇好的爱让人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