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未解之谜全知道
1858500000063

第63章 诸葛亮写过《后出师表》吗

在中国人心目中,诸葛亮能够呼风唤雨、扭转乾坤,简直是神仙的化身。尤其是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大摆“空城计”、三气周瑜的故事更是被世代传颂。所以,诸葛亮在民间被奉为古今第一智慧人物。古往今来,有关诸葛亮的谜题数不胜数。其中,“诸葛亮是否著《后出师表》”的争论最为激烈。

经过多年辩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相信《后出师表》是他人所作,且理由相当充分。

首先,作品中最大的硬伤是“赵云之死”。《三国志·赵云传》和注引《云别传》中明确记载赵云死于建兴七年,但《后出师表》却说赵云死在建兴六年。赵云身为蜀国大将军,其死于哪年,蜀国宰相应比他人更了解。何况诸葛亮一向谨慎行事,他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所以,《后出师表》为他人所作。

其次,通过分析《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判若两人。在《前出师表》里,“先主崩殂,益州疲弊,正值危急存亡之秋”,但他仍相信,只要后主“亲贤臣,远小人”,“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表现出诸葛亮壮志雄心、敢于承担责任的品格。而《后出师表》里却记载:“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亡,孰与伐之?”“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仿佛北伐之事实属无奈之举,对此一战诸葛亮充满担忧,丝毫看不见胜利的曙光。两篇作品时间间隔仅有一年,难道说,原先充满自信、雄心勃勃的诸葛亮在一年里就变得意志消沉、逃避责任了吗?再说此时的蜀国仍有一定实力,并非像文章描写的那么悲观。

再者,刘备死后,虽有刘禅继位,但事实上诸葛亮独揽大权,管理一切国家大事。当他提出再次北伐时,没有人会质疑北伐的前景。而文中却说“议者所谓非计”,不符合蜀国当时的情况。另外,据《吴志·诸葛恪传》记载:“恪遂有轻敌之心,以十二月战克,明年春,复欲出军。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同辞谏恪,恪不听。中散大夫蒋延或以固争,扶出。恪乃著论谕众意。”这段描述与“议者所谓非计”所写相吻合。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后出师表》为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所著。只不过他假托诸葛亮之口,希望说服众人。而且,诸葛亮已死,“死无对证”,不能不令他人信服。

时隔千年,《后出师表》的作者是谁这一疑问仍没有定论,或许某一天的考古挖掘能带来新的论据,揭开这一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