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葬地称陵完全是有资格的。但为何却称为“孔林”呢?这要追溯到原始的葬人制度。
在原始社会初期,并不存在丧葬事宜。人自然而然地生,自然而然地死。有的随意掩埋,有的只是听之自朽,既不封土,也不植树。直到春秋时代晚期,才出现了坟丘形式的墓葬。据《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母亲颜徵在去世后,孔子将父母合葬在防(今山东曲阜县城东7.5公里防山之北)的时候,曾对弟子们说:“古也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由于孔子常年率弟子周游列国,为了回到故乡拜祭父母时能找到墓地,孔子“封之,崇四尺”(筑了四尺高的坟丘)。据现有文献来看,孔子是有明确记载的封土为坟的第一人。
孔子死后,弟子们为为他选择什么样的墓式煞费苦心。子夏回忆,从前孔子讲过,看到几种不同式样的坟墓:有的四方而高,像建筑的高堂一样;有的狭长而高,像“坊”一样;还有的四方广阔而两旁向上尖削,如同斧的刃部一样,这种形式又像马鬣(马颈上的一排刚毛),叫做“马鬣封”。孔子赞成后一种。于是,孔子墓的“马鬣封”的制式得以确立,成为封建社会一种特别尊贵的筑墓形式,影响很广。
也许弟子们出于对老师的尊敬,或是担心日后找不到老师的墓地,故不约而同地带着树种来到孔子葬地,围绕着墓地种植树木,作为老师墓地的标志。与此同时,不少弟子还为老师守墓。比如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是春秋时期了不起的外交家和富商,他在老师墓前盖了一座茅屋,为老师守墓六年。
东汉桓帝时,朝廷以官方名义修了孔子墓。此后,历代帝王不断赐给祭田、墓田,重修和扩建,才形成现在的古木参天、遮天蔽日的孔林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