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一生的健康计划书
18583900000024

第24章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并重(3)

另据有关调查显示,在说谎时,有95%的孩子都会心情紧张,进而变得焦虑。在“捏造事实”时,不是要绞尽脑汁,自圆其说,就是要损人利己。他们千方百计不想把实情讲出来,但又怕会被人戳穿,还有那么点愧疚和自责,心里矛盾不已,如何能不焦虑呢?这就容易形成焦躁的不良心态。

撒谎也容易使孩子内心产生对别人的不信任,缺少安全感。孩子也会以己度人,自己在撒谎的同时,也会认为别人也如此。他们会认为自己生活的环境不够安全,谁都不能相信,殊不知,这会严重危害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这类孩子会刻意和周围人保持距离,别人也会认为他们不合群而远离。

当撒谎成为一种习惯

撒谎让孩子变得没有责任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犯了错,因为怕受罚,就会撒谎推卸责任。长此以往,这样的孩子怎么会有责任心呢?当成为习惯后,他们会觉得绞尽脑汁的“计谋”实施成功,非常有成就感。

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常撒谎就是病,在心理学上称为“谎语癖”。这和偶尔或有意撒谎者最大的区别就是,谎语癖者遇到事会不由自主地捏造或歪曲事实,而且他们对所说的谎言绝对忠诚,已经意识不到自己总在习惯性说谎了。对此,有专家称,这不仅会消耗大脑更多的能量,影响记忆力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还容易让人产生妄想,造成心灵扭曲。

有没有说实话又可以不受惩罚的方法呢?事实上,孩子可以在说实话前多做些暗示,让父母有个接受某种事实的心理准备。如孩子成绩没有考好,可以先跟妈妈说,这次全班测验成绩都很不理想,然后说老师说因为这次测验比较难,这样妈妈心里对你的成绩就有点预期了,再告诉她成绩。很多孩子这样说了,效果都很好。当然,前提是你所说的都是实情。

健康小贴士

心理学上有一种被称为“说谎癖”的心理疾病。每个人都可能说谎,但有些谎言是善意的,比如对危重病人隐瞒病情;有些谎言是迫不得已的,如为了保守某种秘密。但如果无缘无故地去欺骗别人,说谎的时间过长或次数过频,以至于对那些被谎言蛊惑的人甚至是自身造成某种危害时,这样的说谎就是一种病态了。

努力克服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症”多发生在青年人身上,它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在生理上,紧张者表现为面部肌肉僵直、不自然,身体的某些部位不由自主地发抖、心跳加快、手心冒汗等症状。

在心理上,紧张者主观上感到别人都在盯着自己,看到了自己的紧张表现,甚至别人还在心里嘲笑自己,同时,他们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逃避心理,在公共场合,尽量逃到不会被人注意到的角落,而且尽量不发言,来减轻自己的紧张状况。但只要正确地认识了它,并下决心改变,运用科学的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技巧,一定能使自己走出这个心理怪圈的。

1.树立自信心

很多社交紧张者,就是因为对自己不自信造成的。所以,要改变首先就得在心里接受和悦纳自己,树立起对自我的信心。

2.不要过于追求完美

过于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过高,就容易患得患失,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心想要得到别人的承认,从而迷失自己。接受自己的现况,不要去管别人怎么看,你越害怕出错,就越会感到手足无措。

3.不要太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

紧张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上的不适,根据“强化理论”,如果紧张时我们太注意自己的身体某些部位的紧张反应,就相当于是在强化自己的紧张行为,使其一步一步地加重。而当我们不去管自己的紧张反应后,由于紧张得不到注意和强化,紧张反应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4.勇敢地去面对

有紧张现象的人,在社交场合下,往往会表现出逃避心理,害怕自己会出丑而不去面对。其实,逃避并不能消除紧张,相反,它会使你感到自己的懦弱,使你责备自己,以致下一次会更加紧张。而且,我们也不可能逃避一辈子的,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是必须要与人交往的。

克服紧张的最好办法就是勇敢地去面对紧张!就像一位心理学专家指出的那样:“我们害怕的其实并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关键就是看你能不能战胜自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了解了以上的这些认识后,再结合一些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技巧,把改变付诸行动:

1.积极的自我暗示。每天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后,对自己说20遍“我接纳自己,我相信自己”!通过这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逐步改变我们心里以前对自己的否定观念,学会悦纳自己,培养自己的信心。

2.系统脱敏训练。改变是不大可能一步就到位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来战胜自己的紧张心理。

先为自己设立一系列的行为目标,比如说10个自己以往紧张的交际场景,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将其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来排列。这样由易到难地去进行一项一项的社交实践训练,每一项练到很轻松自如了,就可以进入下一项的练习。要相信,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经过锻炼而逐渐培养发展起来的,社交能力也是如此。

3.镜子技巧。每天拿10分钟左右的时间,站到镜子前面,看着镜中自己的眼睛,对自己大声说:“我相信自己可以轻松自如地与别人交往!”、“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地改变!”如此反复多遍,要细细地体验自己内心所发生的变化,感觉一下自己是否相信这句话。

4.放松入静训练。找一个安静没有人打扰的地方,舒适地坐下来,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来到一个青山环绕、绿树成荫的幽静地方,心境变得平和起来。

5.阅读伟人传记。尝试着看一些名人伟人的传记,用他们的成长和成功经历来激励自己,使自己树立起愿意改变的勇气和信心,同时,看过这些伟人的事迹后,还能起到偶像的作用,我们可能会潜在地模仿他们的一些积极的思想和行为(如海伦·凯勒、林肯、福特、诺贝尔、拿破仑等的传记)。

6.学习人际交往技巧。查看一些关于人际交往和口才技巧方面的杂志和书籍,多学习别人的人际交往的经验,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这样,有助于帮助我们树立起与他人交往的信心。

健康小贴士

卡耐基说,克服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停去做所害怕的事,直到成功为止。恐惧多缘于不知道事情的内情,受到表面现象的蒙蔽,故宋朝程颐《二程集·拾遗》提出“明理可以治惧”,以通晓事理来克服恐惧;正如弘一大师在《格言别录》中说:“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战胜这种恐惧的最好办法,是使自己的兴趣更为广泛,眼界更为开阔,人生犹如一条河,起初是微小的,在狭窄的河床里流淌,跃过山岩,形成欢乐的瀑布,河面逐渐地加宽了,河岸加阔了,水流也就流得顺畅了。

掌握几个“解压”小技巧

“只有死亡才能完全摆脱心理压力的困扰。”心理学家说。其实,原本就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人总会有感到压力降临的时刻,误会、争执和矛盾都可能增加心理负担。只有适时减压,才能保持良好的心境。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极力推崇这样的观点: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抛开心烦的事情不去想它。而为了“烯烧”多余的肾上腺激素,不妨多运动一下:跑步、打理花园、改变室内陈设等。当然,这些都是有益的,但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专家经过深入研究得出结论,试图通过自身的情绪调整,迅速摆脱压力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进行许多有意识的心理调节。于是,一门研究如何摆脱压力困扰的科学,应运而生。

在这里,美国专家提供了几个减轻心理压力的建议:

1.必须思考清楚,对于你和家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并尽一切努力去实现它。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最微不足道的成绩,也会令你心情舒畅。

2.如果面对困难,你感到孤立无援,那你应该寻求朋友和亲人的安慰。与朋友的一次很短的电话交谈远胜于服用一剂镇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