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凤鸣虎啸:市长秘书前传
1854000000027

第27章 吉人天相(3)

这次谈判,一改过去风格,双方均实打实。东州市以现有的亟需改造和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黑水河堤坝路作为存量资产投入,实实在在地向对方交底,以合作建设项目——大坝路的收费收入,按比例提取回报。同时表明此举目的在于拉开城市空间,拓展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这种举世瞩目的大工程,可以说是脸面式、广告式的大工程,对于黄河集团形象无疑是最有影响力的包装。

其实,谈判前,黄河集团就曾多次派员到东州大坝路实地踏勘过,对其现有路况和车流量有了第一手材料,对东州市合作工程的设计方案和财务损益表,也研究了个一清二楚。对方确实打开了天窗,没有什么藏着掖着的事。就这样,百分之二十回报率和政府担保悬而未决。

回到宾馆,张副市长一行连夜测算回报率的准确度,一年一年地算,翻来覆去,一丝不苟,既不夸张,也不缩小。并不时地给东州市方面打电话,发传真,核实情况。一干就是通宵。

第二天再谈时,张副市长十分诚恳地表示:我们该作的承诺,一定不含糊,而不能做到的承诺,也望黄河集团理解和原谅。对方仍有人不解地发问:“为什么南方能政府担保,而北方却不能呢?”这让张副市长一时间不好回答。说开放程度不同?地区情况不同?似乎也说不通。他掂量再三道:“我们按中央指示办事……不允许的事情不能做。我只能说这些。”对方见势,只好咬得不那么紧了。至于回报率,仍僵持着。

深夜,在香港海景万鹏酒店客房里,张国昌、丁仁杰、李凤江、赵奎胜在沙发上一边坐着喝茶,一边商量对策。

“张市长,”李凤江感慨地说,“没想到黄河集团对大坝路的路况和车流量这么清楚,对我们的设计方案和财务损益表也研究得一清二楚。”

因连续谈判,张副市长显得有些疲惫,他摘下近视镜揉了揉眼睛说:“我早就提醒你们这次谈判是一场硬仗,要做好心理准备。”

“张市长,”丁仁杰有些沮丧地说,“我们确实是有备而来,不过,百分之二十的回报率,还要政府担保,怎么才能打破这个僵局呢?”

“凤江,”张副市长果断地说,“你继续组织人测算回报率的准确度,争取找到最佳方案,一定要打破这个僵局。”

“好吧。”李凤江说完出去了。

“大哥,”赵奎胜用商人的口吻说,“百分之二十的回报率并不高,这跟投入银行吃利息差不多,以我看回报率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政府担保。”

张副市长思虑再三说:“奎胜说得有道理,黄河集团因修这条路而获得的国际美誉,远比金钱大得多,甚至无法比拟。黄河集团是个上市公司,有这一包装,今后向世界打投资重工业城这张牌,会陡然增加许多凝聚力的。至少具有远见的股民会立刻跟着走。”

“大哥说得对,”赵奎胜笑眯眯地揣着张副市长的心思说,“林誠昆的投资方向转移,股民也会马上跟着转移。股民常有跟大户的心里。”

丁仁杰感佩地说:“黄河集团投资基建项目经验丰富,今天谈判时合同文本环环相扣,他们要政府担保是想把投资风险降到零啊。”

“很显然,”张副市长眼中火花熠然一闪,洞若观火地说,“这里包含着对东州市的不信任,不托底呀。仁杰,我们要采取灵活机动的方针,要尊重黄河集团合同条款的合理性,不与他们纠缠具体的、非原则性的细节和词句。在重要原则问题上,对不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的条文,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要让对方理解,千万要避免针锋相对的争执。黄河集团不是慈善机构,不要怕人家赚钱,正因为人家有利可图,才想跟咱合作,不然,干脆就说资助你,何必还要谈判呢?问题是要对方把钱赚得合理合法,并在我们承受范围之内。”

“我明白了,”丁仁杰心领神会地说,“我会让谈判小组掌握好度的。”

“好了,”张副市长打着哈欠说,“都抓紧休息,明天的谈判会更艰巨。”

早晨,张副市长正在卫生间洗漱,有人按门铃,张副市长连忙开门,丁仁杰、李凤江和赵奎胜满怀信心地走进房间。

“张市长,”李凤江一进屋就迫不及待地说,“谈判小组又测算了一宿,提出的方案是,既然这条路属于合作经营,那么建设期内就不能谈回报的事,建成以后,头五年回报百分之十五,第二个五年回报百分之十八,再后二十年,按股分红。”

张国昌用毛巾一边搽脸一边说:“看来成败就在今天了。”

这时,丁仁杰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放在手里若有所思地看着……

“丁哥,”赵奎胜嬉笑着问,“你这是要试试运气?”

丁仁杰目光如炬地盯着硬币,用赌徒的口气说:“赌一赌运气,看今天顺利不,花朝上就是有希望,字儿朝上就是没希望。”

丁仁杰看着手里的硬币没动,犹豫一下,并未掷硬币,而是把硬币交给了李凤江,“凤江,你手气好,你来吧。”

李凤江接过硬币迟疑了一下也没掷,而是看着张副市长说:“这一掷责任太大了,我看,还是张市长来吧。”说着把硬币交给张副市长。

张副市长接过硬币颇有城府地笑了笑,毫不迟疑地把硬币高高地抛起,硬币从空中落下,几个人盯着硬币,硬币旋转着……

35、祖宗不足法

魏正隆最近读《宋史.王安石列传》,喜欢上了王安石的一句话:“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句话阐释了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的信心和勇气。他知道李绍光的书法颇有“二王”风范,便请李绍光写成条幅想挂在办公室的墙上勉励自己。

上午,魏书记正在阅读反映煤气不能按时开栓的群众来信,李绍光拿着一幅裱在紫檀色木框里的条幅兴冲冲地推门进来了。

“老魏,王安石的‘三不足’论断振聋发聩呀!完全可以成为改革者的座右铭啊!”李绍光把条幅放在沙发区的茶几上,然后自己亲自在饮水机前用一次性杯子接了一杯水,一边呷一边说。

魏正隆离开办公桌,走到茶几前一边欣赏书法一边说:“绍光,你的字正在脱离‘二王’的遗风,完全可以自成一家了。”

李绍光自我欣赏地笑道:“老魏,这就叫‘祖宗不足法’,在传统的儒家观念中,继承是第一位的,只要变更祖宗法度就是罪名,根本不考虑当变不当变,其实‘祖宗之法不足守’,不光是为了变法大开绿灯,也是思想观念上的革命。历史不是永远不变的,更不是向后倒退的,一定是向前发展的。”

魏正隆欣慰地点上一支烟一边吸一边说:“为了说明‘祖宗不足法’,王安石特别举了保守派推崇的仁宗为例,提出仁宗也曾‘数次修敕’,多有更张。变革祖宗之法中不合理的一面不仅是完全合理的,也是后辈应当承担的责任。只可惜我们这个民族背负的包袱太重了!”

“是啊,”李绍光颇有同感地感慨道,“我们的民族在精神上犹如背着沉重驼峰的骆驼,艰难地行走在沙漠中,精神负担犹如牢笼,我们都是牢笼中的囚徒,是改革使我们的民族在精神上变成了狮子,狮子是向往自由的,但是狮子在沙漠中是无法获得自由的,搞不好还要渴死、干死。”

魏正隆被李绍光的情绪所感染,他赞同地说:“改革就是要不断地引领狮子从沙漠走向草原,走向森林,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魂才有可能升华为‘赤子’,与世界意志相融合。”

李绍光大手一挥说:“什么叫‘祖宗不足法’?就是推翻被尊敬的,赞同被禁绝的,否则思想怎么可能解放?其实牢笼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为什么就没有勇气拆除呢?”

魏正隆捋了捋稀疏花白的头发说:“改革就是不断拆除牢笼的过程,我赞成尼采的观点重估一切价值,重新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谈何容易呢?”李绍光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惆怅地说,“骆驼背着重负走在沙漠上,狮子向往自由也走在沙漠上,老魏,你说沙漠是什么?不就是官本位、权力崇拜吗?”

魏正隆紧锁眉头若有所思地说:“我时常想,中国人为什么如此崇拜权力,其实道理很简单,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我一直很重视两句话,”李绍光凝眉说,“一句话来自《诗经》,一句话来自《诗品》,就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其实古人早就为我们指明了路。”

魏正隆点了点头,“绍光,这两句诗道出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号召人们进一步增强解放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但是我认为要想在解放思想上有大作为,非杀出一条血路不可。”

李绍光被魏正隆最后一句话感染得有些激动,“老魏,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什么是快乐?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话: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在社会上推进公平与正义。”

“绍光,”魏正隆笑着问,“你话里的意思我听出来了,你是不是也在为全市十五万户居民煤气至今没有开栓恼火呀?”

李绍光苦笑着说:“老魏,我一直在想造成大量居民煤气不能开栓的原因。”

“看样子你想明白了?”魏正隆笑着问。

“说一千道一万都是由于我们的市场经济是不完善的市场经济造成的,改革就是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过程。”李绍光深思熟虑地说。

“绍光,”魏正隆目光炯炯地问,“你知道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为什么这么难吗?因为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斗争得很激烈,为什么斗争?因为看不见的手剥夺了看得见手的利益,看得见的手怎么肯轻易撒手呢?这就造成了我们的经济体制是半行政半市场的局面。”

“让我说都是占山为王的思想在作怪,”李绍光深恶痛绝地说,“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搞市场经济,只能搞成封建市场经济,专制市场经济!老魏,煤气拖期开栓已经成为长期困扰群众生活的老大难问题,再不解决老百姓就要人心向背了!”

魏正隆颇有同感地说:“我们天天讲‘三个有利于’,可是老百姓的生活困难就在眼前,却视而不见,这种恶劣的官僚习气不抓不行啊!”

“老魏,”李绍光坚决地说,“我建议成立一个追缴拖欠煤气开栓费领导小组,一定要为这十五万户居民讨个说法。”

“绍光,”魏正隆迟疑了一下说,“煤气开栓问题时间久,背景复杂,这是个实打实、硬碰硬的事啊,操作起来一定会触碰一些人的利益,你看要不要等国昌从香港回来后商量商量?”

李绍光不容置疑地摆了摆手,“老魏,我们可以等,老百姓等不了,国昌为银环路筹资也是大事,就让他集中精力筹钱吧。”

魏正隆担心地说:“绍光,这是个得罪人的事,人言可畏,还是与国昌商量商量为好!”

李绍光顿时大笑起来,“老魏,‘人言不足恤’,你可是要挂到墙上的!”

魏正隆也自嘲地笑了,“那好,我的意思是先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在全市召开一个清理煤气拖期开栓资金工作会议,敲山震虎,让那些拿了老百姓的钱不干事的人都暴露出来。”

李绍光情绪亢奋地说:“好,我这就去准备。”

魏正隆关切地问:“绍光,最近身体怎么样?”

李绍光敷衍地说:“还好,还过得去。”

“绍光,”魏正隆发自内心地说,“你别忘了你可是做过结肠癌手术的人,虽然手术很成功,也不能大意呀。”

李绍光感动地点了点头。其实,每天不停地超负荷运转,李绍光的身体已经不断地向他抗议了,然而他吃点药就又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