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1850200000039

第39章 军事篇——金戈铁马,气吞山河(1)

●中国文官武将何时分开

一个国家的体制完善,与其政治、军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政治、军事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国家体制也在逐渐地变革之中,其中最重要的变革就是文官武将的分离。就是国家文武官员分开任责,专职指挥军事作战的将领从文官之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文官也只负责政治事务,不再领兵作战。

研究中国历史,史学家们对于中国文官武将的分离时间,也有不同的观点。目前为止,主要有两种观点,史学界普遍认为,战国时期是中国文武官的分开时间。但是也有人认为是春秋时期。

最早有关军事官职的记载是在《史记》、《淮南子》中,记载表明在黄帝之时已经出现了专职的军事官职名称“司马”。但是对于文武分工,并没有明确的说明。

夏商周三代,也出现了文武官职的分离。《今文通典·尧典》、《古文通典·舜典》记载:夏王朝设立了“司徒、司马、司空”等文武官职。《尚书·洪范》称:商王朝有“司徒、司空、司寇”和“马、亚、射、戎、卫”等文武百官。同样的,也是没确实的证据说明文武已经分工明确。到了周代,一直沿用夏商制度,在文武官职分离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此时,文武官职分门别类,虽然职责已有所分离,但是卿、大夫既执掌政务,又受王命率兵出征,司马只主管平时军事行政,战时统帅由天子临时任命,征战结束即解除统兵之权。《周礼》记载,周公旦多次率兵平定武庚管蔡及东夷叛乱,然而周公旦却是西周最著名的政治家;从周宣王派秦仲统兵伐西戎等来看,西周并没有做到文武分工,此时虽然已经有专职武官,但是文官依然会领兵作战,这种情况还十分普遍。

随着周王朝日渐衰退,王权下移,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争霸,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力量,但是,国君才是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常亲自率兵出征。例如,桑楚泓水之战,宋军由襄公统帅,太宰子鱼和大司马公孙固辅助;周襄公十八年,城濮之战中,楚成王令尹子玉率楚军攻宋,晋文公亲自出征,派先轸、狐毛、栾枝、狐偃等军将和大夫领兵作战;春秋末期,吴楚柏举之战,吴王率文臣武将伍员、伯、孙武,击败了楚将尹子常、沈尹戎和武城大夫黑及大夫皇率领的楚军。同时也有不少文官率兵出征。例如,楚成王派成得臣、斗勃等军将统帅楚军;楚昭王元年,吴军包围潜城,楚王派王麇、王尹寿,统帅救兵增援。

即使如此,还是有人认为,中国文武分离是在春秋时期,因为春秋末期,随着世袭制度的废除,国家开始从军将之中按军功选拔将领,而且多数诸侯大国的军事力量,也主要是由三军统师领导,他们平日主管军事行政事务,战时负责指挥军队作战,文官率兵出征者日益减少。这在《国语》、《左传》之中就有所记载。

史学界认为中国文武分离是在战国时期,主要依据如下:

《尉缭子·王霸篇》、《吕氏春秋·举难篇》的记载表明,战国时期,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权力上的扩大化,他们也看到了以前国家文武不分,共同执政作战,政治军事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君权旁落的现象。于是,为了收回政权,采取了文武分职,政治上以相为首,主管国家政事;军事上以将为长,主管军事力量。

同时,对于战争频繁的战国时期,军事指挥、管理、作战趋于复杂化、专业化,文官已经不适合如此复杂的专业战争,因此国家也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的军事人才来应对如此复杂的战争。

另外,战国分封制取消,作战成果成为封爵的主要标准,一批在战争中表现优秀的将领被选拔出来成为军事统帅,比如吴起、孙膑、乐毅、白起、廉颇等。此时,朝廷之中文官不再出战,而只主管政事。

以此为依据,史学界认为战国才出现了专职军将和独立的军事系统,中国文武分离是在战国时期。

●秦始皇“一统天下”为何独留卫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战国时期的各国都相继覆灭,但是唯独日渐势微的卫国存留了下来,在淮阳城这个弹丸之地苟延残喘,直到公元前200年才被秦二世胡亥所废。史料记载,“君角九年,秦并天下,立为始皇帝”,君角是卫国最后一个国君。“君角二十一年,废君角为庶人”。此时的卫国才真正的寿终正寝。

秦灭六国,独留卫国,原因在何?主要原因大致如下:

一、秦始皇统一天下,其实并不是独留卫国。史学界所说的独留卫国,只是在中原地区只留下了卫国。在其他边远地区,秦始皇也没有涉及。比如苗裔滇王。《西南夷列传》记载:“秦灭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另外,还有越王勾践的后人所领导的闽中郡地区。《东越列传》记载:“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闽中郡虽然按秦始皇的原则采用了君长制度,但是秦始皇并没有派守尉来闽中,而是仅仅废去了越人的王位,行政长官实际上仍然是勾践的后代。这里所实施的君长制与其他被秦统一的中原地区的制度大不相同。闽中郡也就是国中之国,相当于现在的“一国两制”。

二、关于卫国,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公元前254年,魏攻秦陶郡,依附于秦的卫国也在这场战役之中被灭,从此卫君只相当于是名义的国君,实则也只能算得上是魏国的一个小小的封君。卫国至此时最多是“名存”罢了。秦二世胡亥废卫之时,卫国也只是一个名义的国。所以,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也并不把卫放在眼里,卫国根本就不会对秦始皇的天下造成任何威胁,卫君地位也很低,秦始皇没有灭卫的需要。

三、卫国从战国时期开始就长期依附于秦国,等于是秦的属国,两国关系也一直不错。

四、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热心于巡游,立碑记功,宣扬自己统一天下的功劳,而且痴迷于长生不死之药。对于卫国这个不能够给他造成影响的弹丸小国,消灭他们只是举手之劳,也没有必要去浪费时间。

五、秦始皇打败六国之后,卫国还在濮阳这个小城,然而公元前242年,秦始皇为了设置辽东郡,浪阳也被纳入东郡范围。因此公元前241年,秦始皇就占领了濮阳,卫君角被迫迁往野王。秦始皇也并非没有攻打卫,而是在卫迁走之后,没有继续追击罢了。

秦始皇统一天下,独留卫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卫国已经不可能对秦造成威胁。

●秦赵渑池会的真相

战国争霸的硝烟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经过太史公的妙笔渲染,早已经脍炙人口。秦赵渑池会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千古流传。渑池会树立了蔺相如不畏强秦、力挽狂澜的高大形象。但是,仅凭蔺相如一人之力、口舌机智就能如此简单地战胜秦国吗?事情并非这样简单。渑池会也只是秦赵之间共同利益的双赢结果,这与战国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密不可分。

公元前279年,战国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东西双方的强国赵国和秦国相争,死伤无数。楚齐趁机崛起。为了遏制楚齐的力量,秦昭王约赵惠文王在渑池相会。秦国君臣曾欲欺辱赵王,赵方以蔺相如为首毫不示弱,处处反击。最后双方达成共识,秦赵之间停止战争。

在渑池会5年之前,即公元前284年,战国形势又是另一片情景。东方强国齐国与西方强国秦国争霸,实力不相上下。秦国联合六国共抗齐国,齐国在六国的合攻之下一败涂地。秦国唯一的对手消失之后,成为战国七雄之首。秦国灭齐的目的达到之后,他与其他五国之间的盟约也正式结束,双方又站在了敌对的位置之上。秦国攻占了魏国之东的一大块地盘,并长驱直下,阻断了燕赵与楚、魏、韩之间的联系。这是为秦国统一天下作出的第一步。

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成为东方继齐之后的第二强国。在东方强国齐国衰败之后,处于东方的第二个强国赵国逐渐强大起来。赵国在东方取得本属于齐的富庶之地——河间之地,经济实力大增。加上赵惠文王的经营,任用一代名将廉颇,名相蔺相如,使得赵国的政治实力更为增加。强大的军事实力、政治实力、经济实力,使赵国成长为东方大国,也是秦国最强劲的对手。

公元前283年,秦国为了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望,作出了第二步措施:攻打魏国,直取魏都大梁。燕赵两国出兵二十万援救魏国。秦国无奈之下只能放弃攻打魏国。这一事件,让秦赵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秦赵敌对的形势逐渐形成。

秦国为了攻打赵国,与楚、魏、韩、魏联盟,对赵国形成了包围之势。孤立的赵国只剩下燕国一个盟友。然而赵国并没有意识到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依然连年伐魏,这给了秦国攻打赵国西境一个可乘之机,秦大将白起攻取了蔺、祈、石和光狼等城。面对如此形势,赵国被迫停止对魏的进攻。并集中兵力对付秦国。直到公元前279年,四年内,秦赵之间连连征战,双方势均力敌,一直并未分出胜负。

在这四年之间,衰退的齐国又奇迹般地复活。以田单为首的齐军打败了燕军主力,收复了齐国的大量失地,齐国席卷之势给赵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同时,与秦有盟约的楚国也趁着秦赵交战之际逐渐壮大,率军反攻秦国,打入秦的巴郡地区,攻取了旧巴国的都城枳,秦国的后方基地巴蜀地区面临着丧失的危险。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秦赵之间如果开战,势均力敌,加上楚齐的威胁,对秦赵双方来讲毫无益处。秦赵两国基于实力基本平衡、共同利益的前提之下,于公元前279年在绳池相会,秦赵罢战讲和。随后,赵军集中力量攻打齐国,秦军集中主力攻打楚国,齐楚两国的复兴美梦在赵秦铁拳痛击下破灭了。

因此,秦赵两国渑池会,实质上是一场强国与强国之间的外交会晤,是两大强国在实力基本平衡之下的一次战略妥协。两国共同面对的国际形势,使得两国能够达成共同的默契,也只有建立起彼此间较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才能够转移主力粉碎齐楚的复兴企图。所以,形势已经决定了秦赵两强必须化干戈为玉帛。

秦赵破楚齐之后,秦赵双方又开始了敌对的状态,两国争霸重新开始。这也从反面证明了渑池会只是秦赵两国基于外交形势所做的暂时妥协。

●庞涓指挥过马陵之战吗

战国时期,齐国和魏国是东方的两个强国,两国之间为了东方霸主的地位不断发生冲突和战争。齐魏之间先后进行了两次战争,即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次大战之后,魏国国力大伤,齐国崛起成为唯一能与秦国抗横的东方强国。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次战争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交战双方都是齐魏以外,二是两次战争之中,齐国都是以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而魏国迎战齐国的将军都是庞涓。但是随着近年来出土的《孙膑兵法》来看,人们对庞涓是否参与了马陵之战产生了疑问。

1972年,随着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汉简《孙膑兵法》,关于庞涓是否参加马陵之战的疑问就随之出现。因为根据此汉简记载,公元前353年,魏国派将军庞涓带八万兵马攻打赵国。齐国以将军田忌、军师孙膑也出兵八万援救赵国。战争之中孙膑以计迷惑庞涓,为麻痹敌军,孙膑首先攻打的是魏国守备森严、“人众甲兵盛”的平陵,而攻打平陵的主要负责人是“不识事”的齐城、高唐二大人。结果可想而知,齐军大败。魏军更是不把齐军放在眼里。接着,孙膑派遣轻快的战车到魏都大梁之郊,“以怒其气”,并分散少量的士卒跟在战车后面,以“示之寡”,显现出齐军的弱小。以庞涓为首的魏国完全被这种表象所蒙蔽,庞涓只率领了精兵强将日夜兼程回到大梁与齐军进行决战。孙膑再次故意施计,追击到桂陵,生擒庞涓。“孙子(膑)弗息而击之桂陵,而擒庞涓”。这就是著名的桂陵之战。

这段记载清清楚楚地表明,在公元前353年,庞涓即被齐国所擒获。

时间辗转到了公元前343年末,魏赵联合攻打韩国,第二年,齐国率兵救韩,马陵之战爆发。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此次战役,齐国依然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魏国的将领则还是庞涓。齐魏之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较量。孙膑施出了行军减灶之计,让魏军以为“我固知齐军怯,人吾地三日,士卒逃亡过半矣!”庞涓再一次率其轻骑锐卒追逐不断后退的齐军,终于在马陵之地中了齐军的埋伏,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拔剑自刎,齐军大败魏军。

看到两次战役的情况,疑问也就产生了。

首先,既然庞涓在桂陵之战已经被齐军所擒,他又如何能在十一年之后指挥魏军参加马陵之战?其次,庞涓在桂陵之战已经中了孙膑伏兵狙击之计,他怎么会不吸取教训,在马陵之战时再次受骗呢?

对于此问题,台湾学者徐培根、魏汝霖引经据典作出了解释。《战国策·魏二·齐魏战于马陵》记载,“今战胜魏,覆十万之军,而禽(擒)太子申。”再据《战国策·宋卫·魏太子自将过宋外黄》记载,“魏太子自将,过宋外黄……今太子自将攻齐,大胜并莒,则富不过有魏,而贵不益为王;若战不胜,则万世无魏。……与齐人战而死,卒不得魏。”这两段有关马陵之战的记载,都没有提到魏国以庞涓为将。真正指挥马陵之战是太子申,而不是庞涓。

司马迁《史记》中多次提到马陵之战时庞涓为魏将。“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因此也有学者推测认为,庞涓在桂陵之战被擒属实,参加马陵之战也属实。庞涓在桂陵之战被擒之后不久即被释放回魏,然后再参加了马陵之战。此种观点的依据在于《水经·淮水注》引《竹书纪年》记载,公元前352年,也就是桂陵之战后一年,魏韩联合,在襄陵击败了齐、宋、卫的联军,齐向魏求和,庞涓有可能就是在此时被释放回魏。

但《水经注》的真实性备受学术界怀疑,庞涓是否参加了马陵之战至今仍无法确定。

●为什么说汉武帝不经意间改写了欧洲史

西汉年间,汉朝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直到汉武帝时期,三次对匈奴发动战争,才彻底改变了汉匈关系。三次对匈奴的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是公元前119年,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共同出兵攻打匈奴,汉军深入匈奴帝国的中心,迫使匈奴溃逃漠北,西汉对匈奴的战争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溃逃的匈奴人在汉朝不断的军事打击之下,又不断地分裂、西迁。直至公元91年,“北(匈奴)单于复为右校尉耿夔所破,逃亡不知所在”。在以后的400年之间,再也没有有关匈奴人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