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被谁所害
上古神话说鲧其实是普罗米修斯式的一个悲剧英雄,他是有先见之明的神,他帮助人类摆脱灾难的困扰,在他就要成为治水英雄的时候,天神嫉妒鲧的伟大而使鲧被杀,但是鲧却没有放弃解救人类苦难的夙愿,他给人类留下了另一个继承治水大业的英雄——禹。
大禹治水,功绩显赫,天下人皆知。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鲧的故事?
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埋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又有《左传·昭公七年》曰:“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
历史上,鲧由于治水不成功而被身为帝王的尧下令处死。据《史记·夏本纪》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原来鲧即是治水功臣禹的父亲,不仅如此,鲧还是黄帝的曾孙。可见,鲧是皇家子弟,是名门之后。只可惜,鲧赶上了一个悲剧的时代。
鲧在生年之时,正值洪水连年泛滥之际,当时尧身为天子,治水之心非常急切。由于鲧平日里才华横滋,很多大臣都推荐他去治水。虽然尧有“鲧为人负命毁族”的想法,但是由于民心所趋,最终还是让鲧上任了。鲧上任领导治水九年,历尽艰辛劳苦,终不得将洪水堵退。最后他想出了偷偷用“息壤”堵水的办法。
关于“息壤”,《山海经》中就有“禹以息壤堙洪水”的记载。另外,《玉堂闲话》中也说:“禹镌石造龙宫填于空中,以塞水眼。”息壤据说是一种可以自己生长的神土,鲧就是治水心切,不得已才偷了天帝的宝物。
屈原在《天问》中疑问道:“顺欲成功,帝何刑焉?”又问道“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绝?伯禹腹鲧,天何以变化?”鲧用息壤治水就要成功的时候却被尧发现了,尧收回息壤,又派人将鲧杀死在羽山之上。传说鲧死后,其尸体三年不见腐烂,在有人用刀将他的尸体解剖之后,大禹出生,而鲧则化作黄能(一种灭迹了的动物)升入天空之中。
鲧由于治水失败而根据问责制度被处死,他可谓是一位蒙受冤屈且一生悲壮的人物,但是,鲧的死却似乎又是历史的必然。正是由于鲧的牺牲,才促使大禹在他的治水生涯中能够殚精竭虑,三过家门而不入,终得治水成功。可见,大禹治水是踩在鲧的肩膀之上,借着鲧用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才最终成功的。
●“丐帮”的前世今生
李渔曾说:“讨饭吃这条路,也还是英雄失足的退步,好汉落魄的后门。”又有旧中国民谣讲:“讨饭三年,给个县官也不换”。
乞丐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它似乎先于文明社会产生。乞丐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
乞丐作为一个职业化的身份大概最早出现于六朝。乞丐结成一伙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因为乞丐要饭受人欺负,被狗咬,不结成一伙怎么能生存下去呢?于是就有了丐帮这个名称以及组织。
武侠中的丐帮是天下第一大帮,他们聚伙为帮,打抱不平,伸张正义,到了宋朝,丐帮竖起来“扶宋抗金”的义旗,他们以民族大义为己任,成为武林泰斗。
但是历史上真的有丐帮吗?丐帮是怎样形成的呢?
中国历史上是有丐帮存在的,但是丐帮没有金庸笔下的打狗棒法和降龙十八掌,但是丐帮作为一个严密的组织其势力不可小觑。
从有关记载丐帮活动的史料上看,宋代确实有丐帮活动的踪迹,在当时的大城市中,丐帮帮主的名称“团头”已经出现,在很多宋元时期的文献及小说中就有乞丐“团头”的故事。宋元话本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讲的是在杭州城里的一个乞丐头金老大,拿着手中象征领袖标示的棒子,统领全城的乞丐,他向乞丐们收取例钱,并为乞丐服务。书中有这样的记述:“这般丐户,小心低气,服着团头,与奴一般,不敢触犯”。这说明在宋元时期,丐帮已然发展成一个组织严谨的社会团体了。
既然有丐帮的团头即丐帮帮主,那么丐帮自然存在。史料表明丐帮形成于两宋时期,但学者发现丐帮的形成发展和古代的秘密会社的发展史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宋代丐帮的规模还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丐帮大量涌现,组织更为严密大概出现在清末民初,当时的丐帮遍布每个地方,只要是稍微大一点的城市都有相应的乞丐组织。比如北京的丐帮分为“蓝杆子”、“黄杆子”。“黄杆子”是由落魄的八旗子弟组成的,是比较高级的丐帮。“蓝杆子”则是普通乞丐组成的乞丐组织。按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是落魄的白领,一个是穷苦的蓝领。当时各地的丐帮名称不一,湖北有“箩筐会”、江西有“边钱会”,江西、福建、浙江交接的地方有“花子会”、“食巴会”等。
丐帮的形成和发展与各个时期的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情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封建社会,百姓没有土地就有沦落为乞丐的可能。乞丐的规模可想而知,如不建立一个自律与保护的组织,那么日久真成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因此丐帮规模的每一次壮大和发展必然是当时政治社会状况的反映。
●鲁班就是公输班吗
鲁班之名耳熟能详,俗语经常说“班门弄斧”,“班”就是指鲁班,他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出身于工匠世家,从小就参加社会劳动逐渐掌握了许多土木建筑工程方面的方法和经验。
他还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土木建筑工匠、著名的发明家,长期以来受到劳动人民的尊敬,就连现在从事工匠的人都把鲁班尊为“匠师之祖”。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之<古今人表>中的人物排位:孔子—鲁班—墨子,从这个排位足见人们对鲁班的尊崇之情。另外我国设的“鲁班奖”就是国内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方面的最高荣誉奖。
从文献资料里我们找不到在鲁班生活的那个年代对他有“鲁班”这个称谓,而历史记载的只有公输般,鲁班的称谓是后来人对公输般事迹的探索研究而得出的称谓。从纵向时间的对比上我们可以发现,大多史料都有公输子、公输般、公输盘等称谓,而我们经常用的鲁班的称谓却是在先秦以后的文献中才能找到的。因此就关于鲁班和公输班是否是同一个人产生了两种相异的看法:
第一种说法也是我们今天沿用的说法,即鲁班和公输班是同一个人。
东汉经济学家赵岐在其《孟子章句》中有这样的注解:“公输子鲁班,鲁之巧人也”。东汉高诱的《孝经注》《战国策注》《淮南子注》《吕氏春秋注》等认为公输班是鲁班的号。清代刘献廷笔记《广阳杂记》中这样写道“世尽以公输、鲁班为一人”。《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有这个的注解:公输盘,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工匠,另一个名字叫鲁班。盘在古代的有“般”的写法,也就是说在古代“盘”和“般”是通用的,古人有同音字假借的习惯因此后世称鲁班也不足为奇。另外《鲁班经》记载:“师讳班,姓公输”。
《辞源》对鲁班的解释也是鲁班即鲁般;鲁般见公输般;《辞海》对鲁班的解释是:鲁班,春秋之巧匠。班,亦作般。以上都可以说明鲁班和公输般其实是一个人的不同称谓而已。
第二种说法:公输般和督班不是同一个人。从《礼记·檀弓》中记载,“季康子之母死,公输若方小。敛,般请以机封……”其中提到的季康子和孔子都是生活在春秋年代,那么公输般自然也应是同一个年代的人。如果这个推论成立,那么《墨子·公输》及《战国策·宋卫》所提到的公输般在时间上不符。这样很多学者认为公输般和鲁班其实是两个不同的人。
我们从鲁班的成就可以看出鲁班是一个优秀劳动人民的代表,他一生涉足多个行业、不同学科,并在这些行业都有很多重要的发明和创造,最早并未有鲁班这个称呼,而真实的称谓其实是公输般,之所以出现鲁班这个称呼,其实来源于民间百姓流传演义,却是同一个人的不同称谓。
●为什么说墨子是古代黑帮头目
墨子,鲁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的活动概括起来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为了宣传他的思想和主张,墨子广招学徒,并建立了一个组织称作墨家。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纪律和组织的团体,最高领袖即老大的称作“巨子”,所有的墨家成员都是“墨者”,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指挥。为了达到目的完全可以舍身成仁。按照当时的说法就是“赴汤蹈火,死不旋踵”。从墨家的这些纪律可以看出其完全有黑社会组织的特征,但是墨子的“黑社会组织”干的不是杀人越货的勾当,相反他们提倡爱,不光是爱还要兼爱。而且墨子最初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战争。
墨家这个社会组织具备这样的特征:一是墨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组织,而且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巨子),骨干成员基本固定(亲信弟子达到数百人之多)。二是墨家有组织地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持该组织的运行。墨子将所有的垂者培养成技术精湛的工人,他们小到做家具,大到搞建筑,都是专业人士,而且收费便宜,童叟无欺,于是墨者成为当时受百姓欢迎的手工业者。他们还制造武器,但是这些武器不卖给侵略的一方,只卖给防守的一方。这与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极为符合。上述墨者自力更生的社会劳动活动获得了大笔经费,使得里家的活动在经济上得到了保障。
墨家在鼎盛的时候就有墨者达千余人之多,其在战国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墨家要求每位墨者都要有一技之长,他们平时要是有买卖就去做,如果没有他们就聚在一起搞一些技能训练,以备不时之需。墨者大都来自社会下层,他们“串足胼胝,面目黎黑”,如果有弱国遭遇攻打,百姓有难,他们就前往救苦救难,当时的墨家成为弱国和弱者的保护神。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天下有利的事情,墨家是支持发扬的;对天下有害的事情,墨家是坚决反对的,而且是一定要消灭的。这就说明墨子建立的这个组织是以拯救黎民苍生为己任的。他们理想人人兼爱,人人非攻,只有这样才能换来和平。也就是“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我们从墨子的思想中还可以看到其朴素的江湖道义,“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意思是说,没有什么话不答应,没有什么思德不报答,你投我桃子,我用李子回报。
墨子在战国那样一个乱世宣扬兼爱、非攻的思想,还创立了宣扬和维护这种理想的组织,我们从他的思想里可以看出其类似于“黑社会”的组织机构和江湖道义。也许旦子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黑社会”老大。
●陈胜、吴广并非贫农出身
在我们所接受的历史知识中,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揭竿而起,点燃了人们心中抗秦的怒火,一时间“云集响应”,最终推倒了秦王朝的“大厦”。
他们是率先举起反秦大旗的功臣,至于他们的身份,自然也是处于秦王朝最底层的贫苦农民了。
原因在于司马迁在《史记》中写的两句话:一是“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还发出了“苟富贵,毋相忘”的自我宽慰与愁叹。二是“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秦时的闾左住的是贫民,闾右住的是富人。古时有“凡层以富为右,贫弱为左”的说法。“屯长”一词很关键,从此词可以推侧出陈胜与吴广当时的身份和地位。
《正韵》说:“勒兵而守曰屯。”《陈胜传》注:“人所聚日屯,其为长,帅也。”即一屯之主将或统帅,是秦代军队中的下级军官,属于秦二十级爵位中的第五级爵位大夫,职棒是二百石,是仅次于县尉的带兵干部,这样看来,这个“屯长”绝不是一般贫苦农民可以担任的。在秦代,当官为吏必须有爵位,秦律法,基层官吏是由豪帅担任的,不会随随便便从间左贫民中随意挑出充任,一般贫民也没有资格任任何官职。陈胜、吴广被任命为屯长,说明他们要么是地方豪强,要么是有爵位的人。
在《史记》的一些细微之处,也透露出了陈胜、吴广与普通农民间巨大的身份差别,起义前,陈胜的第一句话是“公等遇雨……”这个“公”字,在古文中对自己来说是一个谦词,表示对别人的敬重,“等”字则点明了人数较多。同时它还表明了陈胜与他的对话者的身份是根本不同的。接下来“藉弟令毋斩……”中的“藉”字的含义,应与今天我们常用的“即使”、“即令”相通,有表示退让的意思;而“弟”字则更是在众人面前对自己的谦称,从而说明陈胜的身份与戍边农民是有区别的。这段话的完整的意思应该是:诸位遇到天降大雨,戍边已经失期,按法律都得杀头,即使兄弟我下令不斩,你们的前途也十分悲惨,因为戍边的死者占十分之六七……“藉弟令毋斩”中的“令”字,没有一定权势是说不出来的,更何况还是“令毋斩”!
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他们的人生轨迹:城邑平民出身,有冠还有字(刘邦当时便没有字),有特殊背景,掌握着九百名戍边农民的命运,绝非无地、无宅、无地位的贫苦农民这样简单。
●华佗国籍之谜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人。史载他生于公元108年,卒于公元208年,享年近一百岁。他是古代著名的医学家,精通内科、针灸和外科手术,并发明了一种麻醉药剂“麻沸散”。还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创造了健身操——五禽戏。
因为他医术高超,所以千百年来,他一直深受人们的崇敬和爱戴。
然而,国学大师陈寅恪宣称:华佗并不是中国人!陈寅恪一生以“治学严谨”著称,他的证据主要为以下两点。
第一,他认为,天竺语(即印度梵语)“agada”是药的意思,旧译为“阿伽陀”或“阿羯陀”,为内典中常见之语。“华佗”二字古音与“gada”相适应。“阿伽陀”省去“阿”字者,就好比“阿罗汉”可以省略仅称“罗汉”一样。华佗的本名为“敷”而非“佗”,当时民间把华佗比附印度神话故事,因称他为“华佗”,实以“药神”视之。他的意思很明显,“华佗”这个字和音的来源来自印度神话,是当时中国的好事者将印度神话在民间传播,以致最后被陈寿等拿到了中国的历史之中。其实,华佗的真名应该叫“元化”和“敷”。
第二,他认为,华佗的原型可能曾在中国存在,也可能真是沛国谯县一带人,甚至也有可能“通晓”一些养生之术。但此人后来变成了“华佗”则完全是将印度之“佗”(药王神)强加给了这位中国人。这位中国人搭上了顺风车,成了人们敬仰的神秘人物。
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华佗治病时,会对不同的病症施以不同的治疗,比如病人必须动手术的,便让他服下麻沸散,然后再破腹取出患结。病患如果是在肠子里,就切开肠子进行治疗,再把腹部缝合,在伤口敷上药膏,四五天后伤口便痊愈了,不再疼痛,病人自己也没有感觉,一个月左右,伤口就会完全长好。这个故事其实来自于香域治拘闪弥长者儿子的病。
又如,华佗治广陵太守陈登的病时,他让陈登服了两升汤药,吐出了大约三升虫,虫被吐出体外时,它们红色的头还在蠕动,半截身子像是生鱼片。这个故事其实和神医香域的故事也有类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