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1844300000062

第62章 学生心理与人生观的培养

梅质开

所谓人生观,就是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即是说明人为什么要活着和怎样生活才有意义。一个人人生观的形成,一般说来是在成年以后。人生观是一种心理倾向,它和世界观紧密联系着,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应用。形成世界观的认识前提,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极其重要的知识,以及个人进行抽象的理论思维能力,把那些零散的知识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一个对人生信念的体系。一个人形成这样的信念体系,是在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的教育影响下,通过自身长期实践逐渐树立起来的。

从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看,童年期虽然已经摆脱了幼儿期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进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阶段,但由于他们的思维还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思考问题仍然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对事物的认识具有个别性、零散性;就其个性倾向而言,虽然兴趣、信念、需要、爱好等各方面都与幼儿期有别,但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而且极不稳定。这个时期,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只能是与其生活发生直接联系的部分。有时他们也对“人为什么要活着”之类的问题提出疑问,而且经成人的教导和自己的感受有一定的认识,但总的说来是十分模糊的,仍处于人生观的朦胧期。少年期是人从童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心理水平比童年期有很大的提高。就其思维而言,抽象思维日益占有主要地位。他们不仅能在抽象概括的水平上掌握相当数量的科学概念,而且还能比较全面而深刻地掌握一些复杂的概念。这时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也大大增强,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显著发展。就其个性心理倾向而言,他们已经产生了高于童年期的心理需要,兴趣、爱好已超出日常生活直接发生联系的部分,而进入了探索人生意义的新轨道,世界观、人生观开始萌芽。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所形成的不少观念,有些已转化为信念,但还远远说不上对人生的认识已经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思想体系,因为还不能掌握抽象性很强的哲学概念。

越过半幼稚、半成熟的少年期,进入青年期,情况就大不同了,他们已经开始接受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家庭、学校、社会要求他们学会自觉地从事学习和劳动,学会独立地处理自己的生活问题以及自己和集体、他人的关系,学会像成人一样地生活和工作。这个时期,他们的思维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能力,具有更大的组织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开始形成辩证逻辑思维。如果说少年期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属于经验型的话,那么到青年期抽象逻辑思维已发展到理论型了。就其个性倾向而言,他们的兴趣、爱好、信念等已经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看法已具有很强的哲理性。所以,我们说青年期(这里主要是指青年初期)是人生观的初步形成期。从这三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看,虽然有的人生观处于朦胧阶段,有的处于萌芽阶段,有的在初步形成,但在这三个时期中,都应当抓紧教育与培养。教师能够尽早地做这一工作(尽管是零散的、具体的、有些是非哲理性的),对于使学生逐步形成共产主义人生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教育有个“战机”问题,青少年时期是人的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但又是尚不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很大,易于接受外界的影响。俗话说:“群枝易弯也易直。”如果不抓紧这方面的教育与培养,等到一些腐朽没落的观点去侵蚀了他们的灵魂再作矫正,那就是贻误“战机”,以后将会出现很大的困难。如果抓得及时,而且各个时期都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那么,学生的青少年期就会有可能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一经形成,对人的生活将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决定着人生的方向,成为为伟大事业而奋斗的推动力。

对青少年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教育培养,必须从他们的心理实际出发。青少年有强烈的求知欲与上进心,但不成熟,在对待人生的问题上总避免不了肤浅性、具体性和零散性。在对他们进行教育培养时,教师必须从点点滴滴做起,从具体的方面教起,针对不同层次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

第一,结合各科的教学,充分发掘教材的教育因素。这里所说的各科,包括思想品德课和各种文化课。如小学的思想教育课,初中的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高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等,都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好教材。教师利用有关的内容,既从理论上讲清概念,又注重联系实际,通过一个个小而具体的问题,让他们从认识无数的小道理开始,达到认识大道理的目的,日积月累,逐步提高。在文化课的教学中,既要注重把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起来,用马列主义观点阐发科学知识(学生掌握科学的基础知识是形成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前提),又要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第二,通过各项活动进行教育。如召开主题团队会、读书会,请战斗英雄作报告,看电影,参观,访问等等。在这些活动中读书是很重要的。教师应当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学生不断地推荐一些有关的书,并组织指导学生阅读,以发挥作品教育性的巨大作用。

第三,发挥班主任对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特殊作用。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富有力量。只要班主任善于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善于用正确的观点教育学生,就能不断地克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想的侵蚀,增强抗诱惑力,使学生健康成长。

第四,加强实践的磨炼。一个人正确观点的形成,不能只是有认识,还要有实践。因为思想的转变过程,有个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过程,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形成更是如此。所以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要通过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劳动,通过对人、对事、对物、对劳动态度等等来锻炼他们,引导他们把远大的理想同日常平凡的事情紧密结合起来,去体现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