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1844300000023

第23章 话 重 阳

敬文斌

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在古代的《易经》一书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春秋战国时已被人们重视,但只在帝王宫中进行活动。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日渐流行。传说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姓贾的侍女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把重阳活动带到了民间,并对人们说在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故此重阳节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农历九月是一年的黄金时节。“九九重阳天”,秋高气爽又正值丰收季节。橘红橙黄、栗开榴绽、金桂飘香,遍野盛开的黄花,满山丰硕的果实,阳光明媚,是出外游览的最好季节。历代人们在重阳这一天不约而同地外游玩乐,饮菊花酒,以祛除不祥。因而,家外野餐愈成风气。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古代人们认为是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所以又视为老人节。

敬老是中华民族最值得称道的传统风尚之一。孝敬老人的观念曾是传统社会中维系和谐的根基。新中国传统的敬老文化又借重阳节被弘扬开来,成了传统节日的新风尚。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国家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全社会机关团体社区在此时组织老人们秋游赏景、登山健体,让老人们身心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晚辈们搀扶着老人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了可口的饮食。

我们国家之所以把九九重阳定为老人节,这不仅为了使老年群体能有自己的节日,而更为重要的是借此契机呼唤全社会增强爱老、敬老意识,也是提醒儿女们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责任,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