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100位中国名人改变命运的故事
18436600000067

第67章 汉高祖刘邦 得人者得天下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西汉·刘邦)

刘邦出身在一个平民家庭。他年少时很贪玩,但是为人宽厚,性格豪爽,喜欢结交朋友。成年后,刘邦更是广交天下朋友。秦朝末年,陈胜起义。刘邦起兵响应,跟随他的人非常多。在谋士张良等人的辅佐下,刘邦率先攻占咸阳,推翻了秦朝。

紧接着,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这与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有很大关系。刘邦不仅不拘一格用人才,而且对待投降的人才也能给予最大的信任。陈平是刘邦麾下第二大谋臣。陈平原先是楚霸王项羽的谋士,因为得不到项羽的重用,就逃出了项羽的军营,投靠了刘邦。陈平的到来让刘邦很高兴,他亲自到帐外迎接,拉着陈平的手就问:“先生在项羽那里担任什么职位?”陈平答道:“都尉。”刘邦说:“好!那先生在我这里也担任都尉吧。”于是马上就任命陈平为都尉。

刘邦的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他们都认为陈平是个降将,对刘邦没有一点功劳,仅凭一句话就获得了这样高的一个职位,一些有功的大臣对陈平就更为不满。他们纷纷向刘邦上书举报陈平,说陈平是个道德败坏、反复无常的小人,说陈平刚开始是魏王的人,后来投奔了项羽,现在又来投奔沛公(指刘邦),说不定以后他还会去投奔别人。

刘邦听到这样的举报很生气,就找来了陈平的引荐人魏无知。刘邦责备魏无知说:“我让你推荐人才,你怎么给我推荐这样一个不道德的小人呢?”魏无知说:“我推荐陈平是因为他的才能,现在陛下责备我是因为他的德行。像陈平这样有才能的人,正是在目前这样的局势下沛公所需要的。况且,沛公应有办法使其提高德行。”

魏无知的说辞并没有打消刘邦的疑虑。刘邦召来陈平,问他:

“你先是跟随魏王,后又跟随项羽,现在又跟随我。先生的心思是不是太多了点?你这样反复让人怎么相信你的信义呢?”陈平回答道:“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是不同的。

是的,我刚开始是追随魏王,但是我的计谋魏王都不接受,我只好去投奔项王;项王同样是这样,从不重视我的计谋。我听说大王你广纳人才,我这才来投奔大王。大王相信我,我就留下来;如果怀疑我,我就辞职回家,老死故乡。”

刘邦听了陈平的话,疑虑顿消,连忙向陈平道歉:“是我错了,先生继续留在我的军中吧,从此再不会怠慢先生了。”随后又提升陈平为护军中尉。

从此,陈平一心一意为刘邦出谋划策,他“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瑟·汤恩比曾这样评价刘邦:“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

微阅读

汉高祖刘邦(前256或前257—前195),西汉王朝的建立者。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朝末年曾担任泗水亭长,后来在沛县起兵反秦,称沛公。秦亡后与西楚霸王项羽开始了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前202年项羽兵败自杀,刘邦建立汉朝(西汉),史称汉高祖。刘邦是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