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100位中国名人改变命运的故事
18436600000060

第60章 苏轼 乌台诗案

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北宋·苏轼)

苏轼自小聪颖过人,善读诗书,二十岁就中了进士。苏轼虽然才华横溢,但是仕途却经历了几起几落,其中最坎坷的便是“乌台诗案”。

1079年,苏轼因为对王安石的新法存有偏见,就上书皇帝反对王安石变法。这样他就遭到了一些赞成新法的官员的排挤,于是被贬调湖州。在奉命调任后,苏轼依照惯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本来只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做了手脚,因此按捺不住心中的不平,不由得在上表的文章中写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

一句。也就是这一句抱怨的话,让苏轼当时在朝廷中的政敌章惇、蔡确等人抓到了把柄,他们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讥讽朝廷,妄自尊大,发泄对新法的不满。

于是朝廷的御史台(旧称乌台)在当年七月就派人将苏轼逮捕,从湖州押送到当时的京城汴京。中国古代的文人很多都有一股傲气,喜欢在自己的文章中抱怨和发泄对社会的不满。苏轼也不例外,所以当他被关进御史台的大牢时,就有很多人拿他的文章挑刺,指控苏轼“大逆不道”,应该从重处罚。

苏轼在狱中每天都被逼着交代那些被指不敬的诗词的出处,前途险恶,生死未卜。在等待判决的日子里,苏轼与儿子苏迈约定:

每天给他送的饭里都要有菜有肉,如果一旦有了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

一日,苏迈因为银子用完了,需出城去借,便把给苏轼送饭的事委托给了一个朋友,但是他却忘记告诉朋友他和父亲暗中约定之事。偏巧朋友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极度悲伤之心为弟弟苏辙写下两首诀别诗: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

桐乡应在浙江西。

苏轼把写好的诗交给狱吏,让他们转交给苏辙。按照规矩,这两首诗必须先呈交给宋神宗过目。宋神宗读到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后,感动之余,也不禁为他的才华所折服,再加上朝廷中还有不少人为苏轼求情,就给苏轼定了个“讥讽政事”的罪名,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因而侥幸逃过一劫。

微阅读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今四川眉山)人。苏东坡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还擅长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公认的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