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100位中国名人改变命运的故事
18436600000052

第52章 章太炎 三次入狱的狂人

人须有自信之能力,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章太炎)

在中国近代史上,章太炎是革命先驱,也是国学泰斗。他张扬国粹,却坚决反对一切束缚,主张个性的绝对自由。他一生曾经三次入狱,但每次面对灾难他都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从不改变。

章太炎第一次入狱是因为1903年的“苏报案”。章太炎应蔡元培的邀请到上海推进教育会活动,并主持《苏报》。为驳斥康有为的保皇论,章太炎在《苏报》上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的《革命军》一书作序。在文章中,他直呼光绪皇帝的名字,还骂道“载湉小丑,不辨菽麦”。虽然这番言论发表在上海的租界内,但还是引起了清廷的震怒。租界工部局(警察局)到报社抓人,别的人都闻风躲了起来,只有章太炎不肯躲避。他还器宇轩昂地大声对抓捕他的人说道:“余人俱不在,要拿章炳麟,就是我!”这一次他被关押了整整三年。

第二次入狱是因为1908年的“民报案”。1906年章太炎出狱后被孙中山邀请到日本,加入了同盟会,主编《民报》。在章太炎的主持下,《民报》成为揭露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抨击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阵地。这引起了清政府的恐慌和仇视。清政府派人与日本政府交涉,日本政府于1908年10月查封了《民报》,将章太炎传入警署。11月26日,东京地方法院裁判厅开庭审讯此案,章太炎据理辩驳,无懈可击,裁判长张口结舌、理屈词穷。但是,东京地方法院还是对章太炎做出罚金一百五十元或服役一百五十天的判决。在鲁迅、许寿裳等人代交罚金后,章太炎才获释。

第三次入狱是指章太炎被袁世凯禁锢在北京的三年。1913年3月,袁世凯指使人在上海刺杀了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章太炎知道后怒不可遏,先在上海发表反袁文章,后又只身赴北京当面讨伐袁世凯。章太炎到北京后,摇着挂有用勋章做成扇坠的折扇,径直闯入总统府,以表示对袁世凯的反对和蔑视。袁世凯知道章太炎的为人,怕他再给自己制造麻烦,就先将他囚禁在共和党本部,然后又把他囚禁在龙泉寺,最后软禁在钱粮胡同。1916年3月,袁世凯忧惧而死,章太炎才重获自由。

章太炎的英雄本色,古往今来也没有几个人能比,他的气魄使人敬佩。鲁迅曾经评论他说:“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举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微阅读

章太炎(1869—1936),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名炳麟,字枚叔,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章太炎是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重要领袖之一,晚年赞助过抗日救亡运动。

他首先是一个革命者,其次才是一个大学问家。他一生研究范围很广,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都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