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100位中国名人改变命运的故事
18436600000002

第2章 老子 三问其师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春秋·《老子》)

俗话说:“奇人有怪相。”老子(老聃)小时候,体弱而头大,眉毛离得很宽而且耳朵也很大。但他很聪明,喜欢思考,也很好学。他经常请别人给他讲与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有关的事。老子的母亲望子成龙,就请了商容老先生来教他。商容通晓天文地理、古今礼仪,深受老子一家敬重。

一天,商容为老子讲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老子问道:“天为何物?”

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

老子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

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

老子问:“太空之上,又是何物?”

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

老子追问:“之上又是何物?”

先生道:“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

老子又问:“清者穷尽处为何物?”

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夜晚,老子又向母亲提出疑问,希望能得到答案,可是母亲没办法回答他的问题。老子仰望星辰,思考天上面是什么事物,一整夜都没有睡觉。

又一天,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

老子问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

先生道:“皆神所为也。”

老子问道:“神何以可为也?”

先生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为也。”

老子问:“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

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晚上,老子再以同样的问题去询问母亲,依然没有得到答案。

从此老子看见什么事物都要思考一阵,有时候想得太投入,甚至不吃不喝。

又一天,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则废,民不顺君牧则罪,此乃治国之道也。”

老子问道:“民生非为君也,不顺君牧则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

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则如将在外也;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

老子问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

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老子又把自己的不解告诉了母亲,母亲依然不能回答他,于是老子就去求教相邑的名士。他几乎走遍了相邑,拜访了所有名士。

商老先生教了老子三年,来向老子的母亲辞行道:“老夫识浅,聃儿思敏,今来辞行,非老夫教授无终也,非聃儿学之不勤也,实乃老夫之学有限,聃儿求之无穷。以有限供无穷,不亦困乎?聃儿,志远图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闭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为玉,须至周都求学。”

于是三天后,年仅十三岁的老子辞别母亲前往周都求学。老子在周的三年无所不学,无所不览。后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老子的博学和他从小就善于观察、喜欢思考是分不开的,正因为有了这种好学的精神才有了他后来的巨大成就。老子的学说和著作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他的思想到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深受推崇。

微阅读

老子(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主张无为而治。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道教奉其为教主,称“太上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