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明·戚继光)
戚继光的祖上是明朝开国功臣,他的父亲戚景通文武双全,在当时很有名望。戚景通一直没有儿子,直到五十多岁时才生了一个儿子。戚景通虽然老来得子,对孩子十分疼爱,但他并没有一味地溺爱,他希望孩子将来能继承自己的事业,就给孩子起名叫“戚继光”。
戚继光深受父亲的影响,喜欢和伙伴们玩军事游戏,用泥做“城墙”,用木棍当“旗帜”,煞有介事地排兵布阵。戚景通看到儿子这么喜欢军事游戏,就常常给予指点。
戚继光七岁的时候被父亲送进了私塾。父亲在开学的第一天问戚继光:
“你长大了想要干什么?”小继光想都没想就回答说:“读书。”父亲摇摇头,语重心长地对戚继光说:“读书只是为了让你明白道理,让你知道忠孝廉洁是什么,让你明白以后该怎么做人,怎样对得起你的良心。”
戚继光小小年纪哪能懂这么多,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父亲摸摸戚继光的头,捋着胡子离开了。他不指望只有七岁的儿子能对这句话领悟多深,只要他记住这句话,在日后读书时能慢慢渗透就够了。
父亲离开之后,戚继光绞尽脑汁琢磨着父亲说的每个字。突然,他拉过一张椅子,来到靠墙的位置。他踩到椅子上,在墙壁上写下了四个大字:忠孝廉洁。
看着墙上这四个出自儿子之手的大字,戚景通感慨万分,他命令下人不得脏了这墙上的任何一个字,并让人搬来书案,就放在这面墙前面,让儿子每日在学习的时候都能望着这四个字,好好体会其中的道理,坚定自己的信念。
戚景通对儿子寄予重望,他从不放松对儿子的要求,以免戚继光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不良影响。一次,戚继光的外婆用绸缎给他缝制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戚继光穿上后特别高兴,就走到戚景通的面前让他看。戚景通严肃地说:“小小年纪就穿这么好的鞋子,长大了很难保证不贪图享受;如果当了军官,谁能保证不贪污军饷呢?”说完,非要戚继光把鞋子立即脱下。戚继光说是外婆送的,戚景通才通融了,并要求戚继光以后不许穿这么好的东西。
戚继光在父亲的教育下,养成了不慕虚荣、奋发向上的品质。
后来,他创建“戚家军”,抗击屡屡侵犯我国沿海的倭寇,成为令世代传颂的民族英雄。
微阅读
戚继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人。他率领军队在浙、闽、粤沿海等地抗击来犯倭寇(当时劫掠中国沿海的日本海商及海盗集团),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