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1日,被称之为希特勒左膀右臂的纳粹死党鲍曼下令“最后部队”向各地的堡垒进行疏散转移。大约有不到5000人的“最后部队”经纳粹地下组织营救,实施了逃亡计划。其余245万人的“最后部队”在梵蒂冈的大力支持下,于5月2日从挪威克里斯蒂安桑登舰,由一支庞大的护航舰队运送至各地堡垒。这些堡垒多数在大洋彼岸以南的南美地区。
落合信彦说他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南美地区亲自参观了一座“最后部队”的堡垒。这座堡垒名“埃斯汤加”(西班牙语“农场”的意思)。由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南行350公里,有个叫巴莱尔的小镇。“埃斯汤加”距这个小镇大约还有60公里之遥。这里几乎没有路,放眼望去,满目是苍茫的原野,起伏的丘林,然后是茂密的原始热带雨林。在差不多与世隔绝的热带雨林里,落合信彦竟然见到了一座城市,它的风格就像是从欧洲原样搬来的。在宽阔的马路上,德国制造的汽车穿梭来往。主要街道两旁排列着面包铺、电影院、汽车修理厂等。大街的各个角落里,清一色地装着广播喇叭。“埃斯汤加”占地5000公顷,其中小部分是市街,大部分是种植园或牧场。“埃斯汤加”的孩子们集中在一起生活和学习,因为“埃斯汤加”实行群婚制,孩子们属于公共财产。在“埃斯汤加”,纳粹分子正在研制最新式的声响炮、太阳加农炮、潘朵拉之箱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制造飞碟。
据说希特勒在1941年完成了飞碟的样机,这是纳粹德国的王牌武器。在战争结束前,希特勒即下令将与飞碟有关的人员和资料全部移往堡垒。
在南美,在南极,果真有希特勒的25万“最后部队”吗?果真有制造飞碟的堡垒吗?许多学者、科学家对落合信彦的报导表示否定。
1945年4月30日下午,希特勒在地下室自杀,鲍曼的尸体在攻打柏林的战斗中被发现。整个德国处于盟军的严密包围之中,所谓25万“最后部队”怎么可能在5月2日集体逃亡?即使逃亡出去了,25万“最后部队”如何维系?军饷从何而来?兵员如何补充?在与世隔绝的热带雨林中怎么可能建筑现代化的城市?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人类又怎么可能自我封闭式地长期生存?还有建筑堡垒制造飞碟云云,更是天外奇谈。总之,落合信彦的报导只是一家之言,没有照片,没有实物,没有旁证,不足为信。
珍珠港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
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拂晓前,由包括六艘大型航空母舰、两艘战列舰、两艘重巡洋舰及其他舰只共31艘军舰组成的日本海军机动部队在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率领下,到达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像平常一样,这里播送着早晨音乐。珍珠港内一片安静,大多数官兵都上岸休假去了。
这时,在波涛汹涌的太平洋上,日本机动部队的航空母舰转舵,开始顶风航行,舰桅上,Z旗——作战旗迎风招展。舰载飞机打开了航行灯,马达轰鸣,随着“起飞”命令的下达,作为第一次攻击波的138架轰炸机直扑珍珠港,对停泊在港内的美军重型战列舰、巡洋舰和陆上机场进行猛烈袭击。一小时后,第二次攻击波171架日机又投入战斗,珍珠港内一片火海。战斗结果,美军损失战列舰8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和其他船只8艘受重创。基地内的美国空军飞机大部分被炸毁在机场上,美军还损失了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官兵共3000多人。美国太平洋舰队作战能力损失大半,而日军仅损失了20架飞机。
珍珠港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转折之一。它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了美国正式参战。战后以来,随着二战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珍珠港事件的真相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从珍珠港事件发生以来,全世界有许多人相信它是日本人的一次偷袭。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等许多国家所出版的二战史专著中,都将珍珠港事件说成是日本玩弄外交手腕、违反国际惯例的一次不宣而战的偷袭。我国史学界认为,日军偷袭珠珠港完全出乎罗斯福政府意料之外。当时,美国政府虽然认识到美、日在太平洋地区的冲突不可避免,但是,他们一则想继续玩弄“远东慕尼黑”阴谋,二则认为日本必然首先进攻英国与荷兰的殖民地,不会首先进攻美国,更不可能袭击远离日本6000公里的珍珠港。因此,从美国政府、美军参谋总部直到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对于日军的行动都是没有准备的。
美国历史学家、传记作家舍伍德在其所著的《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二次大战时期白宫实录》一书中分析了美日在珍珠港事件前的外交谈判过程。1941年11月6日,日本东条内阁特派前驻德大使来栖三郎赴美,与驻美大使野村一起和美国谈判。11月20日,日本代表向美国国务卿赫尔递交了日本政府的“和谈新建议”,作出准备同美国达成协议的姿态。然而,在11月22日,日本外相东乡又给野村和来栖发了一份密码电报。这份电报被美方用所谓“魔术”的特殊方法截获和破译了。在这份电报中,东乡指示野村和来栖,日本政府20日的建议是“绝对最后建议”和“防止某种事件发生的最后努力”,这个最后通牒的期限是11月29日,东乡在电报中说,“最后期限绝对不能改变。在这之后,事情将自动地发生。”作为对日本11月20日建议的答复,赫尔国务卿于11月26日向日方代表递交了美国政府拒绝日本建议的照会,即所谓《赫尔备忘录》。由于美国截获和破译了日本的密电,美国方面觉察到日本将有所行动,但并不清楚日本的具体进攻目标,对此,就连日本谈判代表野村和来栖也被蒙在鼓里。舍伍德指出,日本机动部队是在11月25日向珍珠港进发的,这是赫尔向日本递交备忘录的前一天,是东乡密电上指定的“绝对最后期限”的前四天。这就是说,日本根本不需要美国的答复,在一本正经的、无效的外交换文还在继续之际,战争就已经发动了。战后,在美国政府对此事的调查中,以欧文·J·罗伯茨法官为首的调查委员会披露了一份材料,这是1941年11月27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给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海军中将的一份电报,电文预期日本最近将有侵略行动,其目标可能是菲律宾、泰国或克拉地峡,可能还有婆罗洲。并指示太平洋舰队实施防御性部署,准备执行作战任务。舍伍德说,从11月22日美国破译了日本密电开始一直到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发生,美国陷入了“一种可怕的情景:一个大国丧失了一切主动权,从而不得不处在一种软弱无能的状态中,等待着它的敌人来决定,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这种形势使罗斯福政府处于进退维谷的困境。
但是,有些日本人对此事件又是另一种说法。
日本有一个叫渊田美津雄的,他在1941年为海军中性,“赤城号”航空母舰的飞行队长,袭击珍珠港时任飞行部队总指挥官。渊田美津雄于1967年再版了他的《袭击珍珠港》一书,试图说明关于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指责是一个阴谋。他指出,当时罗斯福总统为了使美国人民在参战问题上统一起来,千方百计想找一个类似“路西达尼亚”号邮船惨案的事件作为参战的借口。(1915年5月7日,载有许多美国旅客的32万吨英国邮船“路西达尼亚”号在北大西洋被德国潜艇击沉。美国以此为借口对德宣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先进的无线电监听系统早已破译了日本的密码,得悉日本正在凯觎珍珠港。罗斯福对这件事是完全清楚的,但他愚弄了人民和军队,故意使太平洋舰队处于无准备状态。另一位珍珠港战役的参加者,当时任机动部队第一航空舰队参谋的原田也在日本的《日本经济新闻》上撰文指出,美国政府在事前就得到了情报。至少罗斯福总统在袭击珍珠港之前11小时就知道了日军的动向,他没有通知夏威夷和珍珠港的原因可能是出于深谋远虑,试图让日本先下手,从而一举统一舆论和提高士气。
日本人还有另一种说法,提出袭击珍珠港作战方案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的目的是,想依靠根据一般常识想象不到的突然袭击杀出一条血路,一举歼灭美国海军主力,夺取太平洋的制海权。但是,山本坚持“军事上奇袭不应该成为政治策略上的偷袭,作战应该堂堂正正地进行”的信条。据说,12月3日,山本长官向伊藤军令部次长建议,务必在攻击珍珠港之前向美方递交停止谈判的最后通告。日本军令部和外相共同商议的结果是,决定在开始攻击珍珠港前30分钟在华盛顿把通告递交美国。但是,因为办理事务手续,通告的文本递交美方的时间比预定晚了1小时10分钟,即在第一次攻击波开始攻击珍珠港40分钟后才递到美国人手中。山本长官一直坚持奇袭珍珠港,但他从未考虑过偷袭。因此,当美国广播说“珍珠港遭到卑鄙的偷袭”,山本还认为这是美国的故意宣传。
珍珠港事件已过去半个世纪了。但它的真相还应有更多材料的披露和进一步的研究,以使后人彻底看透日本军国主义的行径和面目。
英国潜水员克拉布是怎样失踪的
在漫长的“冷战”年代,下要说的这则与一名英国潜水员有关的故事,只能算“小菜一碟”。但是,它当初也曾轰动一时,而今仍是谜团一个。
1956年4月,前苏联共产党第一书记尼’谢·赫鲁晓夫由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陪同,出访英国。18日早晨,赫鲁晓夫乘坐的轻型巡洋舰“奥尔忠尼启则”号在两艘苏联驱逐舰的护卫下,驶进了朴次茅斯港。第二天早晨七点半左右,一个穿着闪闪发光的橡皮潜水衣的潜水员在两艘苏联驱逐舰之间冒出了水面,他脸朝上,在水面上像软木塞那样漂浮了大约一分钟,然后他把脚上长长的橡皮蛙蹼用力一蹬,就像一只墨鱼那样消失在水中。
这一切都没有逃过苏联军舰上监视哨警惕的目光。第二天,苏联舰队司令V·F·科特夫大将在军官俱乐部会晤英国朴次茅斯军港司令菲力普·W·伯内特少将,就苏联军舰附近水域出现潜水员一事提出了非正式抗议。伯内特少将否认当时在苏联军舰附近有英国海军潜水员活动。他甚至告诉科特夫,设在距离“奥尔忠尼启则”号450米处的英国海军船只“弗农”号上的潜水学校那时正放假。那时,伯内特似乎确实不知道这件事。
不久,莫斯科和伦敦之间频繁地就这一事件交换措辞微妙的外交函件。世界舆论为此哗然,西方报刊竞相报道,纷纷揣测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英国政府对此感到十分沮丧,严令知情者遵守《政府机密保护法》,保持缄默。尽管如此,有关这一事件的细节还是通过各种渠道泄露出来了。
这个出现在苏联军舰附近的潜水员名叫昂内尔·克拉布,是位英国海军退役中校。
克拉布自幼向往加入海军,1940年,大战爆发后的第二年,年已30的他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预备役海军志愿兵。1942年,他不顾一只眼睛失明,还是在直布罗陀的工兵班服役,主要任务是排除水雷和臭弹。克拉布身高只有1.67米,而且身材臃肿,本不适宜潜水。然而,他凭着如醉如痴的热忱,居然克服了生理上的不利因素,成了一名出色的潜水员。
战后,克拉布一度担任“弗农”号上的潜水队队长,被授予中校军衔。1955年,克拉布因大大超龄不得不离开海军。当赫鲁晓夫抵英访问时,他的职业是家俱推销员。
4月初的一天,克拉布同几个朋友闲谈时得意洋洋地说:“我要潜水去看看苏联军舰的底部。如果干得好,可以拿到60枚金币哩!”
原来,几天前克拉布在推销家俱时,遇到了一个自称叫巴纳德·S·密斯的中年男子,这个看上去颇有教养的史密斯先生对他说,在朴次茅斯有一件“非同寻常的差事”很适合他去干,酬金可观。这时酷爱潜水事业而目前经济上相当站据的克拉布来说,确实挺有吸引力。可是,史密斯没有想到肥头大耳的克拉布一喝酒说话就口没遮拦。
4月15日,克拉布给他唯一的亲人母亲写了封信。信上说:“我要去干一件事。是件简单的差事,我想两天后就可以回来……此信看完后请立即毁掉。”
4月17日,克拉布到到朴次茅斯。他和那个史密斯一起住进了沙利波特饭店,各占一间房。次日,也就是“奥尔忠尼启则”号驶进朴次茅斯那天早晨八点半左右,克拉布和史密斯离开了饭店,一整天都没有回去。据克拉布的几位曾一起在海军当过潜水员的朋友后来说,17日深夜,他们和克拉布欢聚过,游逛了好几个酒吧。
第二天早晨,按照苏联人的说法,克拉布在苏联驱逐舰附近浮出了水面。当天晚些时候有人曾在凯帕鲁斯·海德饭店的酒吧里看见过克拉布。这也许是他最后一次在公众场合露面,从此他就无影无踪了。
不久,克拉布的老板彭德克因他迟迟不归而担心起来。彭德克打电话给正在写克拉布传记的马歇尔·皮尔说,克拉布似乎出什么事了。可皮尔却不以为然,他与克拉布有深交知道这个人经常在承担秘密使命后就隐蔽起来。好多天过去了,仍不见克拉布回来,皮尔也沉不住气了。两人合计后,设法与18日那天在朴次茅斯与克拉布一起喝酒的一个人取得了联系。此人在海军供职,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告诉海军部说,克拉布去向不明令人担忧。海军部的回答却是:“有关克拉布的任何情况都绝对不能泄漏!”
4月29日,海军部发表声明称:“海军退役中校克拉布在试验水下仪器时失踪,据认为已经死亡。”官方提到克拉布的死亡,这还是第一次。。一周以后,苏联政府就这一事件向英国外交部提出正式抗议。抗议书指出,朴次茅斯军港司令伯内特少将向苏联海军科特夫大将所作的说明,同连日来英国报纸刊登的报道相去太远。后者的结论是,克拉布是在为获取“奥尔忠尼启则”号的秘密而进行间谍活动时死去的。苏联政府要求英国外交部予以澄清,抗议书措词十分强硬。英国首相艾登在接到抗议文件5天后向莫斯科作了简短的答复,承认苏方人员亲眼看到的那人大概就是正在进行“潜水试验”的克拉布。首相的答复最后说:“英国政府对此事表示遗憾。”
这样的外交辞讼实际上包裹着道歉之意,文登政府为此遭到反对派的激烈批评。同一天,即5月9日·艾登出席下院会议时,场内一片喧嚣声。但首相十分镇定,他冷冰冰地说:“发表推测克拉布中校死亡的声明是不符合公众利益的。”议员们的责询被顶了回去一受谴责的应该是海军部。最后,艾登还意味深长地补充道:“我们正在采取适当的惩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