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战争之谜总集
18436200000014

第14章 古代世界战争悬案译(11)

弗里德里克的观点当然仍有不少人不能赞同,但是令人感兴趣的是近年来,一些可以佐证弗里德里克观点的证据屡屡发现。考古学家在发生史前战争的战场恒河上游发现了众多已成焦土的废墟。这些废墟大块大块的岩石粘合在一起,表面凹凸不平,物理常识告诉人们,要使岩石熔化,所需温度最低为1800℃,森林,大火或火山爆发出来的热量,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能达到这个温度的,只有原子弹爆炸所释放的热量。

在德肯原始森林中,人们还发现了更多的焦化废墟。废墟城墙被晶化,光滑如同玻璃,不仅建筑物表面晶化,连建筑物内的石制家具表层也被玻璃化了。

前苏联学者A·戈尔波夫斯基也来到过恒河上游作过考察,有过惊人的发现,他在上述地区意外地发现了一具人体残骸,其体内放射性比常态高出50倍,他把这个发现载人了自己的著作《古代之谜》中。

人们还发现,古印度人在时间上使用两种奇怪的概念——“卡尔帕”和“卡希达”。“卡尔帕”相当于42亿3200万年,“卡希达”相当于1亿分之3秒,这两种时间概念曾使众多研究者摸不着头脑。

但是核物理学家明白,在自然界里,要用亿年或百万之几秒的时间来量度的只有放射性同位索的分解率。例如铀↑238的一半寿命为45亿1000万年,而K介子的半寿命只有百万分之一秒,这与“卡尔帕”、“卡希达”的概念较为相近。

那么,是不是可以从这个古印度人使用的时间概念上来推测,古印度人已经拥有了量度核物质和次核物质的技术。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已经掌握制造核武器的技术。生产出原子弹来。

令人更饶有趣味的是,类似核战争的废墟,不仅在印度被人发现,在巴比伦、撒哈拉沙漠和蒙古的戈壁滩上都被人发现有史前核战的废墟,废墟中的“玻璃石”与今天核试验场合中的“玻璃石”十分相象。

《摩诃婆罗多》这部古印度史诗,据考证,成书约在公元前1500年,书中所记载的史实则比成书时间还要早2000年,它所记载的事件至少距离今天5000多年。那么在距离5000多年前的史前究竟是否爆发过核大战?尽管已有少学者从文献记载或考古发掘上作了许多推测,至今仍然还是个谜。

特洛伊战争的面纱揭开了吗

脍灸人口的荷马史诗早已为人们熟知。史诗《伊利亚特》和其他一些零碎材料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希腊人(诗中称阿开亚人)对特洛伊的一次远征。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率1188条船和几千阿开亚人,为替其兄弟墨涅拉俄斯抢回妻子海伦而兵临特洛伊城下,经10年的围困,终于用森马计攻陷了该城,凯旋希腊。

古代希腊史家几乎都把特洛伊战争当作历史事实,甚至当作一件具有民族意义的大事,引以为荣。参加战争的英雄们被视为实有其人。希罗多德多次提到特洛伊战争的原因、特洛伊城的所在。修昔的底斯也认为没有理由怀疑特洛伊之战事是过去发生过的一次最大规模的远征,那场战争持续了10年。

激动人心的荷马史诗一直牵动着历史学家的思绪。到底有没有特洛伊战争?一些学者认为,荷马史诗不过是传说,没有真实基础,要寻找现实的特洛伊。城,不是傻瓜便是徒劳。特洛伊战争不应占据青铜时代晚期史上的重要地位。另一些富于浪漫情趣的学者却力主特洛伊城确实存在。1822年,查尔斯*麦克拉伦在爱丁堡出版了《特洛伊平原地势论》。他提出,希腊时期及其后的伊利翁同普里阿姆的城,与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城同址。格罗特赞成这个提法,不少英国、德国的学者也以此说为是。差不多半个世纪以后,卡沃特在土耳其希萨利克山丘的发掘工作也得出同样结论。1865年,他公布了发掘的一些成果,尽管不多,但震动很大。1868年谢里曼来到希萨利克,卡沃特接待了他。他们都认为冯哈在1864年提出的巴利达格山是特洛伊城址所在的认识不妥。谢里曼是荷马史诗的狂热信徒。凭着对荷马史诗的绝对相信,从187O年到1890年,谢里曼在希萨利克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谢里曼之后,德普费尔得继续在此进行发掘工作。德普费尔得对这里的文化层进行了分析,分为九个层次。前五层属于公元前3000~2000年。其中被谢里曼当作“荷马的特洛伊”的第二层,最为富庶,它的实际年代是在公元前2500年~2200(年间,早于特洛伊战争发生时间1000年左右。德普费尔得认为第六层(公元前1800~前1300年)是阿开亚人攻陷的特洛伊城。这一层的居民与前五层显然不同。他们会养马,善纺织,懂得希腊大陆上曾风靡一时的米尼亚陶制作工艺,后来还输入迈锡尼ⅢB风格的陶器。当时,城中可能有王宫,王宫外有大量房屋。1932年到1938年,美国考古队在布莱根领导下再度发掘特洛伊。他们认为,该址第六层毁于地震,有炎山喷发的迹象为证,地震造成的裂缝、建筑物移位等清晰可见。特洛伊遗址第七层a(公元前1300~前1260年)才是荷马史诗中的普里阿姆的城。这个城是在第六层的基础上建起来的,文化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此城是突然毁灭的,但不是由于地震,很可能毁于战火,城中房屋密集,屋中有大量可以储备食品和水的器皿,说明曾有许多人在城里避难。一些房中和街道上有众多骸骨,可能是该城被困日久、最后沦陷的证明。当时的刀光剑影兵火混乱是如何震慑人心,可想而知。若真的有过特洛伊战争,只能发生在这里。

但是,谁毁了特洛伊?

布莱很认为是阿开亚人及其同盟者。芬利却指出,布莱根没有拿出什么证据或提示什么迹象说明有过那样的阿开亚人联盟或特洛伊同盟。他认为修昔的底斯的话也不足以证明特洛伊战争的实在性。他说,修昔的底斯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坐下来,想一想怎么看待传说,而我们倒比他强,可以靠考古材料,靠埃及、北叙利亚和赫梯文献来丰富我们的知识。芬利问道,当时的希腊大陆上,曾经繁荣昌盛的迈锡尼文明已到了最后阶段,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怎么能抽出兵力大举远征呢?所以,特洛伊战争发生的年代应再考虑。芬利认为特洛伊遗址第七层a之陷发生在公元前1200~前1190年。若有过特洛伊之战也应在第七层b,但这层的情形与荷马的描写差距太大。这层初期没什么大变化,有一些迈锡尼皿C风格的陶器,随后有新人来、新人来自色雷斯或多瑙河流域。希腊人没有在特洛伊立足,战后也没有开辟新商路。所以,芬利主张是北方来的人或加上部分阿开亚人的帮助毁了特洛伊。有人认为芬利证据不足,走得太远了。另一种意见是,在公元前1200年前后,阿开亚人趁赫梯衰弱之机,企图通过一场规模巨大、旷日持久的远征,取得以前想占而未能占的小亚沿海地区。远征以攻陷或掠劫一些城镇而告终,没有实现初衷。阿开亚人此行的最重要之举是包围井攻陷了特洛伊城,从而构成荷马史诗的主题。阿开亚人因无力征服更大地区而回师。还有人认为是阿齐杰瓦与阿苏瓦的政治斗争,导致了特洛伊的陷落;还有人设想是一场大风毁了特洛伊。

说到此,都是以大体肯定希萨利克的遗址是特洛伊城为前提的。近年有人对特洛伊城的所在提出了怀疑。有人设想,若特洛伊第七层没毁,也可能不会把它当成特洛伊了。他们把眼光从东转向西,自伊奥尼亚海岸到亚得里亚海岸,去寻找特洛伊故地,有人已宣称找到了……

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争论远未结束。有人期待考古新发现,有人去钻研文字,翘首盼望发现埃及、赫梯、北叙利亚和古代文献。谁还准备加人探谜之旅?

汉尼拔为何没能征服罗马

汉尼拔(公元前247~前183年)迦太基著名的军事统帅、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公元前221年,汉尼拔担任迦太基驻西班牙军队的最高统帅,着手进行征服罗马的战争准备。

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汉尼拔率领迦太基军队开始对意大利的大规模军事远征。当汉尼拔越过阿尔卑斯山,突然出现在北意大利时,犹如神兵从天而降,大出罗马人意料之外,整个罗马被恐慌不安所笼罩。尔后,汉尼拔率军直捣意大利中南部,在特拉西美诺湖、坎尼等会战中,多次大败罗马军队,尤其是坎尼战役后,罗马可谓已陷入绝境,汉尼拔几乎就要实现其征服罗马的梦想了。然而好景不长,不久罗马人就扭转了战局,汉尼拔最终未能完成其征服罗马的宿愿。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史家有各种解说,孰是孰非?一时难以肯定。

有人认为:汉尼拔之所以未能征服罗马,是因为共和制罗马当时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尽管它是一个贵族共和国,作为统治阶级不同阶层的平民和贵族之间存在着矛盾,但是在平民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斗争废除了债奴制度,获得了一定的政治权益之后,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得到调整,平民在国家生活中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国家政治生活暂时比较安定,这些为罗马战胜汉尼拔的进攻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前提。同时,在与迦大基作战的问题上,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内部是比较一致的,罗马进行战争的主要工具是组织严密的军团,这些军团由罗马公民组成,平民特别是农民是罗马军团的中坚力量。由于他们希望从战争中获得一份土地,因此作战特别尽力,这就是罗马在对外扩张中具有强大的力量,它在布匿战争过程中虽屡遭失败,但在每次失败之后又可以迅速得到人力、物力的补充,直到最后取得胜利。

相比之下,越太基在许多方面远不如罗马。迦大基在征服北非由地之后统治阶级内部明显分为两派:一派代表大土地所有者的利益,一主张主要维护和巩固在非注重的利益;另一派为商业集团,主张继续进行海外扩张,扩大部外的利益。两派之间一直进行着尖锐的斗争,时常此起彼伏,影响和左右了迦太基的对外政策。汉尼拔代表的主要是后一派的利益,主要活动基地和据点是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而在迦太基国内和政府内部,往往是地主派占上风。汉尼拔转战意大利期间一直没有得到过迦太基政府的支援,原因就在这里。汉尼拔虽然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但是统率的是一支孤立无援、与本国几乎断绝关系、主要由雇佣军组成的军队,而且是在他国领土上作战,处境是十分困难的。加之汉尼拔为把一切反罗马力量团结起来的伟大计划又由于东方各国君本间的矛盾和相互妒嫉而失败。

也有人认为,汉尼拔之所以未能征服罗马,其致命错误就是在战略上没有适时地将打击重点放在攻占罗马城上。当汉尼拔取得一系列胜利,特别是在坎尼会战之后。罗马军的主力已不复存在,整个半岛的大部地区已摆脱了罗马的控制,罗马城几乎成了孤城,而汉尼拔军却正是兵威极盛之时。如果汉尼拔能抓住这个时机给予罗马城一击,攻占罗马城的可能性极大。因为罗马城是罗马人的“心脏”,它的存在是罗马复兴的希望,在基本不受战火摧残的情况下,罗马人没有必要向汉尼拔投降,更不会自行崩溃。由于罗马城的存在,罗马人有了重建军备的基地,而其它尚在坚持的罗马城堡也有了精神寄托。汉尼拔在战略上犯的这一错误是无法弥补的,因为在以后的岁月中,类似坎尼战役以后所出现的那种良机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说得夸张一点,罗马人保住了一个罗马城便赢得了整个战争,而迦太基人忽视了一个罗马城便输掉了一场战争。这是汉尼拔的悲剧所在。此外,汉尼拔的极端复仇思想与盲目自信情绪禁锢了迦太基军的行动。坐视罗马军队由弱变强,从而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汉尼拔之所以失败关键的一点在于他兵力太少和罗马军事指挥艺术的改进。法国的孟德斯鸠说:只要汉尼拔”和他的军队留在一起,他就能击败罗马人,但是当他不得不把卫戎部队留在各个城市的时候,当他要保卫他的同盟者的时候,当他要围攻要塞或者当他使自己的要塞不受罗马人围攻的时候,他的兵力就太少了;而他的一部分军队就是这样零敲碎打地消耗掉的。历次出征之所以容易取胜,是因为在出征时都是全力以赴;出征成果之所以难于保持,是因为要保持它们时只能使用自己一部分的兵力。”同时在战争后期罗马人握有主动权却不与汉尼拔进行大规模会战,这恰恰是罗马军事指挥艺术改进的表现。罗马人虽拥有绝对优势,依靠这个优势也许能直接打败汉尼拔,但毫无疑义,面对汉尼拔这样一位天才统帅,这种胜利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才能换来的,也很可能出现得不偿失的局面。相反,在确保取得境内战场主动权的前提下,将这个优势转到境外去,转用到没有汉尼拔的地方去。那么用同样的优势同样的代价,必然会取得更大的胜利。这无疑是正确的决策,此后罗马军队入侵迦太基本土,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总之,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使人完全接受的观点。汉尼拔为何没能征服罗马?仍是个未解之谜,有必要进一步探究。

古罗马战士为什么会驻守在我国甘肃河西地区

这是古代世界发生的一场有记载的历史争斗:刀光剑影,喊声震天,全副武装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一路杀来。罗马统帅克拉苏气宇轩昂,出言不凡,策马飞奔,正指挥大军沿幼发拉底河而上,追击安息帝国的骑兵。

克拉苏是罗马“前三头”之一,公元前71年镇压了国内的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后,谋求战功心切,在执政官任期未满的情况下,便全力投入了入侵东方安息帝国的战斗中。墓地,克拉苏向前方四下眺望:只见眼前是一片草地,满目荒凉,渺无人烟;尘埃尽头,已不见敌方骑兵的踪影。“不好,我们要中安息人的奸计了!”克拉苏勒住马鞍,不由大声惊呼起来。

是的,克拉苏果真中了安息人所布下的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计谋了。公元前53年5月,克拉苏率罗马远征军7个兵团,4万余人,渡过幼发拉底河,乘胜追击安息骑兵。是月6日,两军在幼发拉底河上游卡雷城郊交战,没几个回合,安息骑兵便佯作退却,渐渐地把罗马大军引入荒无人烟的草原深处,陷进安息人巧妙设计的包围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