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德经(白话全译)
18347700000054

第54章 行于大道

原典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译文假如我确实有所认识,就会顺着大道行进,只是担心会误入歧途。大道十分平坦,可人君却喜好走邪路。朝廷里很是腐败,田地间一片荒芜,仓库中空空如也。而人君还是身着华服,腰悬利剑,酒足饭饱,钱财有余。这就叫做强盗头子,根本就不是正途啊!

名家注解河上公:使我介然有知于政事,我则行于大道,躬无为之化。独畏有所施为,失道意。欲赏善,恐伪善生;欲信忠,恐诈忠起。

王弼:凡物不以其道得之则皆邪也,邪则盗也。夸而不以其道得之,窃位也,故举非道以明非道,则皆盗夸也。

朱元璋:有等非君子者,不知务本,朝扫堂上尘甚勤,其禾苗郊间尽荒。又一等非君子,仓库甚无粮物,却乃遍身衣锦绣。又等非良民者,持刃以食羊羔,多积货财。以上比云无他,皆言人不务大道,而务非理,惜哉!

经典解读在本章中,老子给无道的执政者们画了一幅像。他们凭借权势和武力,对百姓恣意横行,搜刮榨取,终日过着荒淫奢侈、腐朽糜烂的生活,而民间却田地荒芜、仓藏空虚,人民忍饥挨饿。老子称他们是“盗夸”,即强盗头子。

老子警告那些自私的“盗夸”们,永远渴望着财货有余,就会给自己埋下极大的隐患。“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他们这样做是违背“天之道”的,而“不道早已”。

老子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角度,抨击当政的暴君为“盗夸”。这与庄子提出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观点是一致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是从被压迫的劳动者的利益出发而发出的呐喊。

老子还发现,理论常与实际情况脱节。儒家讲仁义道德、仁政、以德治国,可是标榜尊孔的历代执政者,有几个人做到了呢?道家讲清静无为,讲以百姓之心为心,有谁真正做到呢?基督教提倡的宽恕,佛教提倡的慈悲,谁又能切实奉行呢?

大道的效果虽强,但其发挥作用需要时间,而一些邪路、小道、后门的收效却常常立竿见影。因此,人们常常误将小道看做捷径,难以经受住它们的诱惑。何况还有世俗风气上的不足,为各种斜径小道开了方便之门。比如说关系,你学识再好,能力再强,若没有关系,好办事吗?当然不灵光了,这也就难以责备很多人一心忙于搞关系了。

再就是,面对客观世界的千变万化,老子以不变应万变,将大道用之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子追求的,是共同性、一贯性、整体性。

时时保持清醒,有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坚守。时间不断地逝去,历史不断地发展,投机者、搭车者、逢迎之徒、无耻小人,或快或慢,总会暴露自己的面目,成为笑柄,成为反面教材。明朝开国重臣刘伯温曾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名句,说的就是一些堂堂皇皇、张牙舞爪的人物,其实内里非常空虚。这与老子的说法一脉相承,是应当引为教训的。

智慧典例

轻信捷径难免误入歧途

老子说,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意思是,大道虽然平坦,可是人们却喜好走小道。有很多职场人士偏偏就那么怪,明明有一马平川的大“道”在眼前,可他们就是想要抄近路、走捷径,结果一不留神就误入歧途、掉入陷阱。

现在英语对职场人士越来越重要,很多人都将不少业余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可是,效果总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些人在心急火燎之余,不免生了寻找捷径之念。于是纷纷到一些英语“速成班”报名,场面有时还很火爆。然而寻找捷径的过程却充满了各种误区,结果很可能是非但没找到捷径,反倒走了弯路。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周末,一帮同事相约去爬山。下山的时候,前面出现一条羊肠小道。顺这条小道望去,远远地就看见山下的停车场,大家一致认为这应该是一条下山的捷径!于是,他们便沿着这条道往下走。正当大家庆幸时,眼前出现一道断崖,而捷径在此一拐,伸向远方的一个小山村。大家一筹莫展,只得先向山村方向走,中途再踏上另一条小道……曲曲折折的,浪费了许多力气才到达目的地。

贪图走“捷径”,很可能是踏上弯路的前兆。现在,职场中这样的人不少,他们不甘心跟同龄的人一样努力奋斗,希望走捷径。可他们不明白,人生之路是没有捷径可走的,现在走了捷径,将来也许会绕大弯子。如果一定要说职场上有捷径的话,唯一的捷径就是尽量在最短的时间里去面对最多的问题。

2004年,世界500强企业、欧洲排名第一的零售业巨头——英国翠丰集团百安居的中国公司,兼并了另一家世界500强欧倍德,成为中国建材零售业名副其实的“巨无霸”。这一惊动业界的大事件,也将百安居中国区的总裁卫哲从幕后推到了台前。

小径难行卫哲是在2002年出任该要职的,当时他年仅31岁,是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中国区总裁。短短几年时间,由卫哲领导的百安居不仅平稳发展,更是将竞争对手欧倍德一举拿下。

31岁便升迁到如此高的职位,很多人不禁想问,是不是有什么捷径呢?其实,职场金领卫哲,并没有乘坐“直升机”。在他的职场生涯中,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是唯一的捷径。卫哲曾说:“没有捷径、没有秘籍,我能做的是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辛苦地走。看自己每天是不是能付出得比别人更多。刚开始,我每天工作的时间是14~15个小时,现在大概是每天10个小时。但是,走的方法有技巧,是走和跑相结合还是怎么样,将决定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上花费时间的不同。我想说的是,职业生涯中没有跳跃式的发展,即使存在,回过头来你还是一样要补上越级的台阶,我有过这样惨痛的教训,并为之付出过代价。”

卫哲一再强调“需要战略规划”,不管对于自己的人生,还是正在经营的事业。正如《金领》一书中与读者分享的观点,不论是“职业规划的3张财务报表”,还是所谓“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升迁理论等等,都是卫哲个人生涯的实践总结,读来令人颇有所悟。

职场上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唯有靠尝试和积累。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职业生涯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建构起完美的职场人生和丰富经验。

职场的路有很多条,每个人只能走一条。走出去,便再也没法回头。职场的路上布满诱惑,每个诱惑背后都是个岔路口,人很容易被引入歧途。职场之上没有捷径,所谓的捷径只是离失败最近的那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