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优秀孩子的十大方法
18322200000007

第7章 兴趣教育法(3)

现代心理学对记忆是这样定义的:记忆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并在一定条件下提取的过程。记忆不仅是人的心理发展基础,而且是人类社会进行正常活动的必要前提。依靠记忆,人得以有效地适应并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

通常认为,记忆一般出现在婴儿时期,条件反射的形成标志着婴儿具有了记忆力。例如当母亲抱起婴儿,如果此时抱的姿势恰恰和喂奶的姿势相同,婴儿就会出现吮奶的反应——吮吸动作。这就是婴儿记忆的萌芽。3~4个月的婴儿往往会出现“认生”现象,这表明他们已初步具备了辨认能力,能把陌生人和熟人区别开来。

在整个的幼儿期,他们的记忆特点是无意识记忆占优势,有意识记忆正在逐步发展。幼儿的记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记忆对象本身是否具有鲜明、生动、新奇的特征。比如幼儿对红色、黄色、或者色彩对比强烈的事物感兴趣,另外对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会运动的东西也很感兴趣。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当孩子掌握了语言这一工具后,他们的有意识记忆便逐步发展了。若想培养你的孩子,有意识记忆,就得重视发展孩子的兴趣开始,这一点很重要。

歌德小时候,母亲每天给他讲一个故事,但总是留了故事的结尾。第二天,小歌德向母亲复述故事,还被要求编一个故事结尾,这样他才能从母亲那里再听一个新的故事。在歌德复述故事中,已强调了有意识记忆,也加上了他的理解和想象。也许正是由于童年时期的这种兴趣游戏,孕育了一代文豪。

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詹姆斯?穆勒对他的儿子的教育方法很值得借鉴:

每天早晨,他经常带着儿子一起外出散步,在路上让儿子讲昨天读过的书。父亲听后,提出疑问,不对的地方加以纠正,不足的地方给予补充。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向小穆勒提出了学习目的,而且还锻炼了他的记忆能力。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兴趣影响颇大,小穆勒3岁开始学习希腊语,8岁学拉丁语,12岁开始学习代数、几何、微积分等高等数学。

纵观古今中外知名的神童,他们的成功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有一个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人们常常羡慕神童的超人记忆,其实与其说他们的记忆力强,还不如说他们记忆是从兴趣开始的。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大量的科学实验也证明儿童记忆效果的好坏和他的情绪状态有很大的关系。而真正的兴趣教育的关键应该是助长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般地,只要孩子智力正常,就容易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

我们在抱怨孩子记忆力差,并因此而否定他们、打击他们时候,其实更应该先认识记忆的一些特点,从而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首先,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入手。一个人有了强烈的兴趣,自然就会入迷,入了迷就是一种深刻的记忆,最终达到一种良好的勤奋努力、不懈追求的状态。

其次,还要让孩子明确记忆的目的性,有计划地培养孩子的有意识记忆。记忆的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记忆的效果跟兴趣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是教给孩子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比如:重复记忆法,即让孩子反复重复来巩固记忆;联想记忆法,即利用联想促进记忆;另外还有直观形象记忆法、归类记忆法、歌诀记忆法、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等。不管采用那种记忆方法,先培养其兴趣,就能达到记忆的目的了。

只要从孩子的心理、生理的特点出发,从培养兴趣入手,结合一些恰当的记忆方法,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有兴趣孩子才有创造力

斯宾塞说:“孩子若是对一件事情感兴趣的话,自然就不会敌视它。孩子只有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兴趣才能十分广泛,创造力也特别强。”兴趣是最好的创造。父母培养子女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可能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使人主动,积极上进,从而能开发孩子的创造力。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科学家。他推算的圆周率比欧洲早一千多年。他编制的《大明历》首先考虑到岁差问题的计算,对于日月运行周期的数据比当时的其他历法更为准确。然而,有谁能想到,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常常挨打,曾被斥责为“笨蛋”呢?

祖冲之的父亲祖朔之,是位小官员。他望子成龙心切。祖冲之不到9岁,父亲就逼迫冲之去背诵深奥难懂的《论语》,读一段,就叫他背一段。两个月过去了,祖冲之只能背诵十多行,气得父亲把书摔在地上不教了,并且怒气冲冲地骂道:“你真是一个大笨蛋啊!”过了几天,父亲又把冲之叫来,教训他说:“你要用心读经书,将来就可以做大官。不然,就没有出息。现在,我再教你,你再不努力,就决不饶你。”可是父亲越教越生气,祖冲之也是越读越厌烦。他皱着眉头,愤愤地说:“这经书我是说什么也不读了。”气得父亲额头上的青筋都迸出来了,忍不住伸手打了祖冲之几巴掌,打得儿子号啕大哭起来。父亲口里还不断骂“笨蛋”、“没出息”。正在这时,冲之的祖父来了,问明原因。就对祖朔之说:“如果祖家真是出了笨蛋,你狠狠打他一顿,就会变聪明吗?孩子是打不聪明的,只会越打越笨。”冲之的祖父对朔之还严厉地批评说:“经常打孩子,不仅不能起到任何好的作用,而且,还会使孩子变得粗野无礼。”祖朔之说:“我也是为他好啊!他不读经书,这样下去,有什么出息。”“经书读得多就有出息,读得少就没有出息?我看不一定吧。有人满肚子经书,只会之乎者也,却什么事也不会做!”冲之的祖父批评说,“他不读经书怎么办?不能硬赶鸭子上架。他读经书笨,说不定干别的事灵巧呢。做大人的,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加以诱导。”

有一次,祖冲之问爷爷:“为什么每月十五的月亮一定会圆呢?”爷爷解释说:“月亮运行有它自己的规律,所以有缺有圆!”祖冲之越听越有趣,从此,经常缠住爷爷问个不停。爷爷便对冲之说:“孩子,看来你对经书不感兴趣,对天文却是用心钻研,正好,咱们家里的天文历书多得很,我找几本你先看一看,不懂的地方问我。”祖朔之这时也改变了对儿子的看法,每天,教孩子读天文方面的书,有时祖孙三代一起研究天文知识。这样,祖冲之对天文历法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一天,爷爷带冲之去拜见一个名叫何承天的在天文方面很有成就的官员。何承天问冲之:“小兄弟,天文这东西研究起来很辛苦,既不能靠它发财,更不会靠它升官,你为什么要钻研它?”祖冲之说:“我不求升官发财,只想弄清天地的秘密。”何承天笑道:“小兄弟,有出息。”从此,十多岁的祖冲之经常找何承天去研究天文历法。后来,祖冲之终于成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

祖父对孙子冲之的教育,是从兴趣选择为突破口的,去启发、引导孩子,获得了惊人的成功。这对我们今天的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是有很好的帮助的。下面我们给父母的建议是:

一、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从婴幼儿开始,父母就可通过讲故事、教儿歌等方式,教给孩子各种知识。告诉孩子,只有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才能有创造,为国为民做贡献,也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样将逐步使孩子认识到学习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因而从心里形成一种学习兴趣。

二、培养和保护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对周围环境和自然界有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刻苦钻研,发挥创造。如常常带孩子去参观各种展览会、博物馆,使孩子了解:生命是怎样起源的?恐龙为什么绝迹?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观察:鸟为什么会飞?火车为什么会跑?孩子认识事物越多,想象的基础就越宽广,就越有可能触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那种只想把孩子关在家里,只想让孩子写字、画画、背诗的方法,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绝不可能培养成有创造能力的人。对孩子已有的兴趣,父母应积极支持,多为他们开辟一些培养兴趣的阵地,启发他们去思考探索,提高创造的自觉性。

三、从多角度启发孩子思考问题的兴趣。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经常引导孩子多角度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的兴趣,逐渐养成换一条思路想问题的思维。家里买了一条鱼,可问孩子:除了蒸以外还有什么吃法?茶杯除了喝茶的用途外,你还能说出别的用途吗?突然下了一场大暴雨,树倒了,菜淹了,这些害处是明摆着的,那么,这场暴雨就没有一点儿益处吗?等等。其实,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每一个事物,都可以作为启发孩子多角度思维的内容。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兴趣,实际上就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前提。因此,为了孩子今后的发展,父母要注意从小引导和培养。

四、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想象是创造之母,没有想象能力就没有创造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识地思路训练孩子的想象能力。训练的方法一般有:多给孩子提供一些富有幻想色彩的书籍,比如童话、科幻作品、神话、寓言等;许多父母平时都给孩子讲故事,不妨在讲到一半时,戛然而止,让孩子根据前面的情节续接故事;看文字画画。可提供一些文字(或口语),让孩子把文字的内容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来;进行概念的联结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