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说:“若忽视孩子良好个性的塑造,将会养成其自私、争强好胜、不懂谦让等以我为中心的不良个性。”父母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然后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决定教育的方法。当前,父母对孩子娇惯放纵,出现了较多的行为问题,如娇气、任性、自私、独立性差、怕困难;有的孩子则表现个性孤独、内向、缺乏社交能力等。因此,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性格是个性的特征。性格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优良的性格可以通过个性教育逐步培养,不良的性格也可以在个性教育中改造。
纠正孩子任性的行为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小组成员霍华德说:“那些期待十几岁的孩子会出现不听话的任性行为的父母们,实际上是在煽动此种行为的产生,最后只能成为一种自我完成的预言。”
孩子任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固执已见、一意孤行的个性。有这种习惯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以为自己是一切的主宰,周围所有的人和事都是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存在,都要听任自己的支配。想获得什么东西,不管客观条件是否允许,非得到不可;想做什么事情,不管是否合理、正确、有益、可行,而非做不行、越是劝阻,他们就越坚持。这样的坏习惯当然要及早纠正,否则这种个性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对孩子与人交往、处事都是不益的。
常常听到许多父母说,“我的孩子很任性,气死我了”;还有的父母说,“现在的孩子一个比一个任性,真拿他们没办法”。其实,多数孩子只是有点任性,真正很任性、养成了任性习惯的孩子还是少数。任性作为一种不良的性格,除孩子自身的问题外,多半由于父母抚育心态上的偏颇而造成。一是父母平时对孩子迁就、放任、姑息、纵容、百依百顺,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事都由着他们的性子来。久而久之,便形成遇事就放任自己的心理定势。二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欲望,不管是否合理,就凭借自己的权威,断然拒绝。父母的无理、顽固、粗暴,会无形中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凡事只要坚持,就是胜利。三是父母在抚育态度上不一致,常有矛盾,父母在教育上缺乏耐心和一致性,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也会使他感到父母是可利用的,进而放纵自己。
那么,该如何纠正孩子的任性、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性格呢?
一、保持主导作用。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朋友,彼此互相信任,但这并不等于双方处于同样的地位。心理学家认为,做父母的人应该是家庭这艘航船的船长,他们应该经常倾听“船员”的呼声,但这是为了引导航向。
例如,一个13岁的孩子提出星期六要去参加同学的生日晚会,宽容的父母会爽快地说:“好,但不要太晚回家。”心理学家评论这类父母,要么对他们的孩子抱毫不在乎的态度,要么为了取悦他们,而采取这种放任态度。专制的父母往往一口回绝孩子:“不,单独参加晚会你还太小,我们不许你再提这件事。”这类父母习惯用命令的方式阻止孩子。而权威的父母此时会在考虑孩子提出的要求之后,告诉他:“你知道我们家里有个规矩,周末晚上l0点钟就寝,如果你能在晚上10点钟前回家,你就去参加晚会吧。”
其实,孩子们对父母这种权威性的作用很喜欢,因为那样既给了他们活动的余地,又有严格的限止。允许孩子享有自我负责的自由并加以纪律限止的父母,对孩子个性的养成具有更大的影响性。因为他们不是事事处处对子女加以指责或加以责备,而是在节骨眼上加以指导,并避免另外啰啰嗦嗦说上一大套。
孩子出现任性同父母不能正确运用自身的权威作用有很大关系。父母平时如果能够真诚地关心孩子、平等地和他谈心、严肃地批评他的过错,就能在孩子心目中树立权威,取得孩子的敬佩和信任,父母的劝说就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任性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如果父母以为自己是老子,自己供养了孩子,就一定要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根本不考虑孩子的需要和愿望,就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出现任性的情况。当然,有的父母总是像保姆一样对待孩子,什么都顺着孩子的意愿办,对孩子的无理行为也不能严肃批评,这必然助长孩子的无恐心理,强化孩子的任性。因此,父母一定要正确地运用权威,过于严厉、过于慈悲都不可取。
二、保持不娇不惯。从孩子的任性的形成来看,多数是由父母无意或有意的娇惯和迁就造成的,父母越是迁就退让,孩子就越是骄横。认识到这一点,父母对任性的孩子就不能手软了。
比如,父母带孩子出去游玩,孩子缠住爸爸要背他,爸爸不背他就哭,妈妈劝孩子不要哭,他就在地上打滚,死也不肯走。在此情况下,爸爸妈妈态度要一致,明确告诉孩子不能背他,也可以向前走一段等待孩子,直到孩子起来赶路为止。俗话说得好,“胳膊扭不过大腿”,只要父母坚持不背,孩子一会儿自觉没趣,就会收场。像这样的做法,对孩子任性是个打击,次数多了他就会悟出一点道理——任性是没有好处的,从而改变对别人的态度,不再任性。
孩子有时故意考验父母的耐心,看你是否真心爱他,无条件帮助他。有时他故意制造出一些难题,看你是否翻脸,是否迁就、纵容他。父母要识破孩子的这些“小把戏”,始终坚持原则,真心地爱他。
三、保持耐心。有的孩子任性并非有意对抗大人,而是事出有因,孩子有他自己的“道理”。对此,父母要仔细地了解孩子固执己见的原因,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不能任性的道理。比如,有的孩子三番五次地要求父母给他买名牌球鞋,父母不答应他就以不去上学相威胁。经过了解,父母知道孩子班里的几个要好同学都买了这种名牌球鞋,孩子觉得自己不穿这种鞋太没面子。于是,父母告诉孩子小学生并不需要都穿这种鞋子,自己家里经济条件不适合买昂贵的鞋子,讲清同学之间攀比没意思之类的道理,以此来说服孩子。
四、保持口径一致。父母教育孩子要口径一致,有时父亲因为女儿对他亲密而一时高兴,允许她享有某种违反母亲意愿的特权。类似这种情况,母亲也许会在父亲限止孩子的某种行为时,原谅起孩子,替他说情。父母常会为教育孩子的问题发生争执,这会使孩子有机可钻。
虽然父母们不必对每一个问题都抱有一致的看法,但在教育孩子时,确实需要保持一种“灵活的配合”。因此,父母们在处理一个有关教育孩子的个性问题时,应该先私下里商量好,决定对什么可以让步,对什么应当坚持,然后一起开始行动。
五、预防发作。孩子的任性发作一般是有规律的,他总是在某种情况下才出现固执行为的,对此父母一定要心中有数。当可能诱发孩子任性的条件将要出现时,预先做好“防范”工作,不让孩子的任性发作起来。比如,有的孩子“客来欢,人来疯”,总是缠住到家来的客人不放,对此父母可以在客人来到之前告诉孩子要有礼貌,不要妨碍大人和客人之间的交谈,否则大人和客人就不会喜欢他,也不愿带他到客人家去玩。当客人来家时,要根据孩子的表现,或表扬他表现好,或暗示他该走了,或批评他不该缠客人。这样,不给孩子的任性发作的机会,也会使他的任性逐渐淡化。
纠正孩子自私的行为
现在父母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孩子什么也不缺,可是却越来越小气,越来越自私,不和别人一起分享,别人的是自己的,自己的就不是别人的。在别人有好玩具的时候,就和别人一起玩,而当自己有了玩具的时候就一个人玩,不给别人玩。说来这与父母对孩子的个性教育是有关系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亮亮平时在家总是吃独食,让他分一点给爸爸、妈妈都不肯,一次爸爸下班回来吃了他喜爱吃的糕点,尽管爸爸表示明天立刻给他买,可他仍然哭闹打滚,不依不饶。他的玩具更是不让别人碰。记得邻居孩子阳阳来家玩儿,看见亮亮正在玩小火车便用手摸摸并说:“好神气的小火车呀!”亮亮小气地将小火车收藏起来,并说:“这是我爸爸买给我玩的,你回家让你爸爸给你买呀!” 才3岁的孩子,“我”字在他脑海里竟如此膨胀,将来长大,这个以“我”为中心的小气的孩子岂不是要自尝苦果?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亮亮这孩子自私的问题是相当严重了,这是父母娇纵、放任的结果。如果亮亮的父母能够及早纠正孩子的这种不足,是不会出现这一连串的自私个性的。现实生活中,小气的孩子并不少见。“小气”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如果不及时地进行纠正,早晚就会变成大毛病的。如果孩子是一个什么都不愿与他人分享、独占意识很强的人,那么他是很难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和别人进行合作的。
没有谁会和一个自私自利、只想着自己不管别人的人去合作的,而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单靠一个人的努力几乎是做不出什么来的,毕竟一个人的力量太微弱,太渺小,没有合作的竞争是苍白无力、注定以失败而告终的,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合作”作为了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而与别人的合作,并不是说想合作就能够合作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大度,不要因为小小的一点失去就斤斤计较,看不到它所带来的比失去的要多得多的回报。所以,从小培养孩子与他人分享的个性意识很重要。为此,父母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一、不要娇惯孩子。孩子吃独食,不愿与他人分享的个性,是与父母的娇惯密切相关的。很多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把好吃的好玩的全让给孩子,孩子偶尔想让父母分享,父母却在感动之余,常说:“我们不吃,你自己吃吧。”长此下去就强化了孩子的独享个性意识,他们理所当然地把好吃的、好玩的据为己有。
二、不让孩子搞特殊化。在家庭生活中要形成一定的“公平”环境,这无疑对防止孩子滋长“独享”意识有积极的意义。父母还要教育孩子既看到自己也要想到别人,知道自己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关系,自己有愿望,别人也一样有愿望,好东西应该大家分享,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三、让孩子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孩子之所以不愿与人分享,是因为他觉得,分享就是失去,父母应该理解孩子这种难以割舍的“痛苦”,让孩子明白,分享其实不是失去,分享是一种互利。分享体现了自己对别人的关心与帮助,自己与别人分享了,别人也会回报自己同样的关心与帮助,这样彼此关心、爱护、体贴,大家都会觉得温暖和快乐。
四、对孩子进行分享行为的训练。这可以从婴儿期就开始。如孩子拿着镜子,父母拿着茶匙,父母温柔而愉快地递给孩子茶匙,然后从他手中拿走镜子,通过这样反复地交换,孩子便学会了互惠和信任。
五、给孩子分享的实践机会。经常组织孩子与小朋友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与小朋友们共同活动,共同分享活动的快乐。常提供孩子为父母服务的机会,如在家里买了水果、糕点时,让孩子进行分配,如果孩子分配得合理,就及时表扬强化。
六、自己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要做与人分享的模范,经常主动地关心帮助他人,如给孤寡老人问寒送暖、给灾区人民捐衣送物等。
七、不要矫枉过正。父母要注意掌握分寸,要知道孩子毕竟是孩子,不要勉强孩子什么东西都与人分享,更不要因孩子拒绝分享而惩罚他。
克服孩子狭隘的心理
子女形成狭隘的心理是个性发展的障碍,排除这种障碍就为子女个性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子女成长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狭隘心理,已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交往,成为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心胸狭隘之人由于气量小,在学习和交往中极易出现矛盾和冲突。因此,在子女个性教育方面,培养子女克服狭隘心理,从小养成宽宏大度、善解人意的性格是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请看下面一个真实的例子:
一个年仅10岁的小姑娘叫张丽。她平时很争气,很要强,从二年级就担任了班干部,三年级做了少先队大队长,平时门门功课名列前茅,活泼、开朗,能唱歌能跳舞,亲友邻居、老师同学都很喜欢她。“六?一”学校组织节日旅游,每个同学要交l00元费用。她向父亲要钱。父亲对她说:“我们厂子不景气,一个月才收入几个钱?你能不能和老师说说:能不去咱就不去。”张丽立即掉泪了:“那多没有面子呀。”心烦的老爸回了她一句:“你说是面子重要还是命重要?100元,够咱一个星期的生活费。”然而,仅仅这一句话,她趁父亲午睡,竟悄悄走到后阳台,从六楼纵身而下……
一个优秀的孩子就这么被“狭隘”摧残掉了!
所谓狭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气量小,心胸狭隘。狭隘心理是许多不良个性的根源,嫉妒、猜疑、孤僻、神经质等不良表现都源于狭隘心理。目前,子女中普遍存在着心理素质脆弱的现象,究其根源也是心眼小——心胸狭隘。他们只听得好而听不得坏,只能接受成功而不能接受失败,稍遇挫折、坎坷和不如意,就出现过激行为,导致对自己、对他人的伤害,给家庭、社会带来损失。
子女的狭隘心理具体表现为:
一、思想狭隘,认识偏激。心胸狭隘和见识少密切相连,子女由于年龄小,阅历浅,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头脑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少,很容易出现认识上的片面性,看问题的绝对化和极端化。偏激认识一旦产生,就固执己见,容不下有悖于自己观点的人和事。稍不如意就生气,导致情绪上的冲动性和行为上的莽撞性。有的把攻击对象指向自己,出现自卑、自伤行为;有的把攻击对象指向别人,导致伤人的过激行为。子女在校拉帮结伙、打架斗殴、离家出走等行为都有这方面的原因。
二、行为狭隘,交往面窄。狭隘和自私类似“孪生姐妹”。狭隘的人把目光投向自己,他们唯我独尊,固执己见,时时处处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交往中更是极力排斥“异己”,其结果落得了门庭冷落。心胸狭隘之人容不下别人比自己强,嫉妒超过自己的人,他们只愿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其结果导致自负心理的增强和交际圈的大大缩小,必然带来孤独、寂寞和空虚的困扰。而孤僻、猜疑等不良心态是形成心胸狭隘者的主要因素。
由于缺乏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与欢乐,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内心苦闷、压抑、沮丧,感受不到人世间温暖,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导致消沉、颓废;由于对周围人产生厌烦、鄙视或戒备心理,容易导致无中生有、无事生非、疑心重重。长此以往,自负、嫉妒、孤僻、猜疑等不良心态的消极积累,使原本狭隘的心胸更为狭隘,偏激的认识更为偏激,个性缺陷恶性膨胀,容易导致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产生。
那么,子女狭隘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呢?产生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