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理健康调适途径的缺乏
在为数不多的公务员行政行为研究中,主要是对有关各级组织如何强化约束机制,加强党性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公务员奉公守法,履行好职务职责等外部环境影响研究较多,而对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与行政行为的关系研究比较少。例如,在任职培训中,一般安排的都是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很少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各级组织对如何为公务员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对个体如何加强自我心理调适和心理训练保持心理健康,提升心理素质,胜任并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当政府公务员在出现心理问题时,缺乏有效的心理调适途径,使心理问题长期困扰着公务员。
公务员心理保健的重要性
根据2006年施行的《国家公务员法》的定义,我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我国的国情和政体决定了公务员群体的特殊性——他们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公务员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水平和国家的管理能力。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措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兴旺、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公共管理部门依据其各自的职能执行公务,在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中分别担负着决策、执行、协调和监督等重要职责。公务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直接决定机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关系到卓有成效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促进社会的改革和进步。
2005年底,一项对黄山市委党校的百余名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不平衡”和“心理疲劳”。另外,2004年12月8日中国人力资源开放网公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显示,在所有接受调查的职业中,“公务员”有54.88%的人出现了工作倦怠,是工作倦怠比例最高的职业。可见,我国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有效开展公务员心理保健工作具有重要性,具体体现在:
1.开展公务员心理保健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行政能力
当今,文明社会都在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个人权力正在受到各种制度的约束和监督。但制度终究是人定的,制度更要靠人来执行,制度执行者心理健康,制度执行的结果就可能是理性的;反之,制度执行者心理不健康,制度执行的结果肯定是非理性的。公务员作为制度的执行者,心理健康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公务员作为政府管理者和社会公共生活的管理者不只是执行制度的问题,他还肩负着管理社会、服务社会、为社会和公民提供公共产品的重任,公务员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行政效率的高低。
2.开展公务员心理保健是公务员自身健康生活的需要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公务员不但要负担日常工作的任务,还要处理好与同事、领导、服务对象等群体的人际关系等,因此他们常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公务员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现实,不但会影响正常工作,还会影响公务员自身是否能够健康地生活。
健康心理的形成并不是孤立的,它同健康的身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健康的身体是健康心理的基础,而健康的心理是形成健康身体的重要条件。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互为条件。一方面,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态影响心理健康。人们常说的健康心理寓于健康身体之中,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都能影响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和谐的人际关系,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心理健康的水平也影响身体健康: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例如,喜爱、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促进身体健康。公务员要通过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促进生理健康,增强体质。如果心理是健康的,即使身体有了疾病,也会较快地治愈。
总之,公务员心理健康不但关系到自身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公务员行政能力,因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文化、制度、工作性质和公务员自身特点等原因,我国公务员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重视和加强公务员心理健康迫在眉睫。
公务员产生亚健康的原因及表现
一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标志就是生活质量显著下降。生活质量包括客观生活质量和主观生活质量。客观生活质量包括收入消费水平、受教育程度、生活设施应用程度等;主观生活质量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对其生活环境的主观感受。亚健康状态人群生活质量的下降主要指主观生活质量的下降,表现在:个体获得社会支持、帮助别人的能力以及主观满意度的下降;人际关系以及主观满意度的下降;工作能力和效率以及主观满意度的下降;婚姻关系和家庭成员关系以及主观满意度的下降等。为此,通过对公务员产生亚健康状态的分析,其原因及表现有如下几点:
一、公务员产生亚健康原因
1、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的进步、人口的增加,人们每天被包围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当中,城市居民更是饱受噪音、光污染和电磁污染的侵害。这些污染对人的心血管和神经系统都有不良的影响。另外,城市的交通拥挤、空间狭小、高层建筑众多,尤其是居住和工作环境中装有空调的房间,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很低,直接影响到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另外,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沙尘暴、臭氧层的破坏导致的强紫外线照射,等等,常使人处于上火、烦躁的状态。而人为营造的恒定环境,如冬暖夏凉的空调房,打破了人体与四时的协调,扰乱了人体的循环规律,室内室外的骤冷骤热,使浊气郁结在体内,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除了恶劣的环境之外,遗传因素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亚健庚状态的产生与否和程度高低。
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现代人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干预以预防和缓解甚至消除个体亚健康状况。
首先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中油脂、糖类、淀粉等高热量食物摄入量高,蛋白质摄入量低,且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缺乏,容易引起“酸性体质”。食品中添加剂过多、人工养殖的动物成熟期短、营养成分不足等会导致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素缺乏、肥胖、代谢紊乱等问题出现。还有很多人不吃早餐,或过分节食,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导致营养和热量不足,大脑长期缺氧,进而影响内分泌,出现心慌、乏力、情绪低落、低血糖甚至晕厥的现象。
其次是不良嗜好。过量饮酒和吸烟都是导致亚健康的罪魁祸首。适当饮酒可驱散风寒、疏通经脉、解除疲劳,但是过量饮酒导致头晕、口干、舌苔厚、胃口不佳等湿热症状。众所周知,吸烟危害身体健康,损伤肺功能,痰湿内生。可见,过量饮酒和吸烟都容易导致湿热体质。
再次是不健康的运动方式。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但是只有在正确适当的运动与静养协调的情况下,肌体才能保持健康的活力。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需要的锻炼方式和练习量各不相同,并处于动态变化中。不恰当的练习万式、不足量或过量的运动同样会诱发亚健康状态。
作息不规律也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一个因素。人体的生物钟维持着肌体运行和新陈代谢的规律,作息时间不固定,使得生物钟被打乱,直接影响到肌体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长期下去,就会处于肌体的亚健康状态。
3、个体的自我感受也对健康状况产生着一定影响。所谓自我感受就是指外界客观刺激要经过个体的主观评价才能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不同人的价值观、认知体系、情绪倾向都不一样,所以同样的刺激会被不同的人放大或缩小,而后产生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感觉过敏的人往往容易放大刺激,使自己经常处于焦虑之中。比如稍有不适就以为自己病了,要去医院检查,等等,极端的例子就是疑病症。相反,感觉迟钝的人心理比较容易平衡,但是也会错过很多对自己有意义的信息。
自我感受的另一个方面是自我防御。个体借助于自我防御机制对环境挑战,对自己或自己的应对效果作出新的解释,以减轻应激所引起的紧张和内心痛苦,称作自我防御反应。适当的自我防御可以使人在重大刺激面前保持心理平衡,但是过分的自我防御,会扭曲事实的真相,导致心理的退化和不成熟。
4、现代社会变迁速度明显加快,竞争激烈,信息膨胀,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各种利益分化交错。工作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下的人们处于长期精神紧张、身心疲惫的状态。公务员肩上的责任比较重,承受的工作压力也大:统管着各部门的工作,更容易思虑过度。尤其是中年公务员,不仅是单位的骨干还是家庭的支柱,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同时,往往不能及时地宣泄心中的不满,长时间地压抑自己,更容易导致亚健康状态。加之中年人正经历着从成熟走向衰老的过程,更容易诱发亚健康的各种症状。
还有一个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社会支持。对社会支持的理解大致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客观存在的、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援助和社会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另一类是主观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包括个体体验到的在社会中受支持、被理解、被尊重的程度。良好的社会支持有益健康,缺乏或劣性的社会关系损害健康。
我国现阶段处于转型期,原有的社会支持系统逐渐瓦解,先前主要的社会支持来自工作单位,而体制的转变使得很多失业者、退休人员得到的社会援助不足,公务员更多面对的是下岗、退休带来的社会支持缺乏,从而引发健康危机。家庭是原有社会支持的另一主导方式,现代社会离婚率的升高,婚姻质量越来越差,使得来自家庭成员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越来越少。有相当一部分的公务员在外有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在内饱受家庭问题的困扰,这些成为亚健康的隐患。对于公务员,职业的激烈竞争导致人际关系的淡漠,甚至猜忌,来自同事的支持削减了不少,尤其是不公平的竞争更使得同事之间关系冷淡,官场如战场使得领导们身心疲惫。还有一个越来越引起关注的社会支持缺乏方面,就是现行的医疗卫生模式难以给人们提供有效的帮助。传统医学模式只关注躯体的健康,甚至于很多躯体疾病也无法确诊,而对于心理、社会层面的支持却亟待发展,有些地区甚至仍是空白。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医学模式正在兴起,但在我国还是生物模式占主导地位,并且着重治疗、忽视预防,使得亚健康人群没有得到及时的援助。
二、亚健康的表现
1、生理指标反映和临床表现。亚健康状态下的人体各器官功能稳定性失调,但尚未引起器质性病变。医学检查所得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异常,无法作出明确诊断。亚健康状态在生理上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麻木及紧张性、暗示性、抑郁性和焦虑性疼痛、疲劳、乏力、失眠、活动时气短、出汗、腰酸腿痛、心悸、心律不齐等;腹胀、吸收不良、菌群失调;严重的可能导致猝死。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活力降低,躯体功能减退,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疾病诊断,仍可以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2、心理与行为表现。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心理行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抑郁心理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也称“心理感冒”。多表现为情绪低落、苦闷、行动迟缓、反应迟钝、语速缓慢并少语或整日沉默不语;感到力不从心,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自卑甚至绝望、厌世。
焦虑心理是应激状态下最容易产生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或威肋的存在,产生的紧张、忧虑、害怕等。
强迫心理多见于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明知道没有太大必要性,仍要反复多次进行同一件事,表现为强迫怀疑、强迫联想、强迫回忆、强迫检查、强迫购买,等等。
还有恐惧、偏执、敌对、疑病、孤独、自卑、轻生、嫉妒、犹豫、失落、无聊、无助、被岐视和排斥、心理疲劳、社交困难、性生活不和谐等心理行为表现,就不一一赘述了。
3、社会表现。角色紧张与角色冲突是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社会表现之一。公务员面临的角色冲突主要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矛盾,国家干部与家庭成员两个角色之间激烈的冲突,由于无法胜任新工作引起的职业角色转行的冲突。尤其是女性领导,面对的角色冲突可能更严重一些。当公务员自身处于亚健康状态时,躯体状况和心理状况均不佳,社会角色功能部分丧失,不仅角色冲突更容易出现,甚至于有些角色扮演根本无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