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为了向外国人宣传中国人爱好和平,决定为外国记者举行电影招待会,放映越剧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为此,工作人员专门准备了一份厚达16页的说明书。周总理看了后批评说:“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后来周总理建议说:“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句话果然奏效,赢得了外国朋友的赞赏。
说话办事要看对方身份,这个问题也很重要。无论在哪个国度哪个年代,地位等级观念都是很强的。对方的身份,地位不同,你说话的语气方式以及办事的方法也应有异。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对什么人都是一视同仁,则可能会被对方视为无大无小,无尊无卑,尤其是对方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会认为你没有教养,不懂规矩,因而他不喜欢听你的话,不愿帮你的忙,或者有意为难你,这样就可能阻碍了自己办事的路子,使所办之事一波三折,难以成功。
与人说话、交流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办好事情。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与不同身份的人办事,用不同的说话策略,这样办事的成功率就高。
3.对待不同人要用不同称谓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这不仅是哲人的忠告,也是人们在说话办事的实践中得出的结论。礼是和谐友爱的象征。与同事、上级、部下、父母、妻子等等,这一切都需要适当的礼节。
礼仪是一种极其有趣的文化现象,它要受历史、风俗、宗教及社会思潮的影响,是一个区域内人际交往时所认同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而礼节礼貌则是礼仪的具体化和实际化,礼仪要通过礼节和礼貌来实现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过去,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忽见一位老汉从这儿路过,他便在马上高声喊道:“喂!老头儿,离客店还有多远?”老汉回答:“五里!”年轻人策马飞奔,急忙赶路去了。结果一气跑了十多里,仍不见人烟。他暗想,这老头儿真可恶,说谎话骗人,非得回去教训他一下不可。他一边想着,一边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猛然,他醒悟过来了,这“五里”,不是“无礼”的谐音吗?于是拨转马头往回赶。追上了那位老人,急忙翻身下马,亲热地叫声“老大爷”,话没说完,老人便说:“客店已走过去了,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
这是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它通俗而明白地告诉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讲究礼貌的重要性。“人而无礼,不知其可”,粗俗的言行与得体的礼貌将产生截然不同的交际效果。
和别人打交道总是以称呼开头,它好像是一个见面礼,又好像是进入社交大门的通行证。称呼得体,可使对方感到亲切,交往便有了基础。称呼不得体,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愠怒,双方陷入尴尬境地,致使交往梗阻甚至中断。那么,怎样称呼才算得体呢?
(1)考虑对方的年龄特征。见到长者,一定要呼尊称,特别是当你有求于人的时候。比如:“老爷爷”、“老奶奶”、“大叔”、“大娘”、“老先生”、“老师傅”、“您老”等,不能随便喊:“喂”、“嗨”、“骑车的”、“放牛的”、“干活的”等,否则,会使人讨厌,甚至发生不愉快的口角。另外,还需注意,看年龄称呼人,要力求准确、否则会闹笑话。比如,看到一位二十多岁的妇女就称“大嫂”,可实际上人家还没结婚,这就会使人家不高兴,不如称她“大姐”合适。
(2)考虑对方的职业特征。我们在社会上看到一些青年,不管遇到什么人都口称“师傅”,难免使人反感。可见在称呼上还必须区分不同的职业。对工人、司机、理发师、厨师等称“师傅”,当然是合情合理的,而对农民、军人、医生、售货员、教师,统统称“师傅”就有些不伦不类,让人听着不舒服。对不同职业的人,应该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对农民,应称“大爷”、“大娘”、“老乡”;对医生应称“大夫”;对教师应称“老师”;对国家干部和公职人员、对解放军和民警,最好称“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改革和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渐频繁和复杂,人们相互之间的称呼也就越来越多样化,既不能都叫“师傅”,也不能统称“同志”。比如,对外企的经理,对外商,就不能称“同志”,而应称“先生”、“小姐”、“夫人”等。对刚从海外归来的港台同胞、外籍华人,若用“同志”称呼,有可能使他们感到不习惯,而用“先生”、“太太”、“小姐”称呼倒会使人们感到自然亲切。这种称呼,在开放特区已逐渐为国内的一般工作人员所接受。
(3)考虑对方的身份。有位大学生一次到老师家里请教问题,不巧老师不在家,他的爱人开门迎接,当时不知称呼什么为好,脱口说了声“师母”。老师爱人感到很难为情,这位学生也意识到似乎有些不妥,因为她也就比这位学生大10多岁左右。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称呼呢?按身份,老师的爱人,当然应称呼“师母”,但这是旧称,人家因年龄关系可能不愿接受。最好的办法就是称呼“老师”,不管她是什么职业(或者不知道她从事什么职业)。称呼别人老师含有尊敬对方和谦逊的意思。
(4)考虑自己与对方之间的亲疏关系。在称呼别人的时候,还要考虑自己与对方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比如,和你的兄弟姐妹、同窗好友、同一车间班组的伙伴见面时,还是直呼其名更显得亲密无间,欢快自然,无拘无束。否则,见面后一本正经地冠以“同志”、“班长”、“小姐”之类的称呼,反倒显得外道、疏远了。当然,为了打趣故作“正经”,开个玩笑,也是可以的。
在与多人同时打招呼时,更要注意亲疏远近和主次关系。一般来说以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女后男、先疏后亲为宜。在外交场合,宴请外宾时,这种称呼先后有序更为重要。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招待会上这样称呼:“总统先生,尼克松夫人,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这种称谓客气、周到而又出言有序的外交家的风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5)考虑说话的场合。称呼上级和领导要区别不同的场合。在日常交往中,对领导、对上级最好要称官衔,不以“老张”、“老李”相称,使人产生不尊重人的感觉。特别是在正式场合,如开会、与外单位接洽、谈工作时,称领导为“王经理”、“张厂长”、“赵校长”、“孙局长”等,更是必要的,因为这能体现工作的严肃性、领导的权威性和法人资格,是顺利开展工作所必需的。
(6)考虑对方的语言习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习俗各异。在重视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各地的语言习惯。违背了当地的语言习惯,就可能碰钉子。
有人在承德避暑山庄碰到这样一件事情。几个年轻人结伴去旅游,这天他们从避暑山庄出来,想去外八庙,为了抄近路,两个小伙子上前去问路,正遇上一个卖鸡蛋的农家姑娘。一个小伙子上前有礼貌叫了声:“小师傅!”开始这姑娘没有答应,小伙子以为她没听见,又高声叫一声,这下可激怒了这位姑娘,她嘴上也不饶人,气呼呼地说:“回家叫你娘小师傅去!”两个小伙子还算有涵养,压了压火气,没有发作。本来是有礼貌地问路,反倒挨了一顿骂。这是为什么?后来才知道,当地的农民管和尚、尼姑才称“师傅”,一个大姑娘怎愿意听你称她“小师傅”呢?两个小伙子遭到痛骂也就不奇怪了。为此,礼仪看起来好像简单,但处理不好会耽误大事。
中国是礼仪之邦,说话办事能否顺利达到目的,礼貌举止有时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据说有这么一件事。一位妇女抱着小孩上火车。车上位子已经坐满,而这位妇女旁边,一位小伙子却躺着睡觉,占了两个人的位子。孩子哭闹着要座位,并指着要他让座。小青年假装没听见。这时,小孩的妈妈说话了:“这位叔叔太累了,等他睡一会儿,他就会让给你。”
不一会,青年人起来客气地让了座。
这位妇女之所以能成功,妙就妙在她顺势制宜,对那位年轻人采取了尊重礼让的方法,给他设计了一个“高尚”的角色: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是由于过度劳累,而无法施善行。趋善心理使小伙子无法拒绝扮演这个善良的角色——确切地说,他也是乐意接受这个角色的。
顺着好吃,横着难咽,这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道理,那么在说话办事时,能否让人满意呢?有礼有节将会给你公正的答案。
4.学会与小人物交朋友
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按察使王士俊被派到河东做官,正要离开京城时,大学士张廷玉把一个很强壮的佣人推荐给他。到任后,此人办事很老练,又谨慎,时间一长,王士俊很看重他,把他当作心腹使用。
王士俊任期满了准备回到京城。这个佣人忽然要求告辞离去。王士俊非常奇怪,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人回答:“我是皇上的侍卫某某。皇上叫我跟着你,你几年来做官,没有什么大差错。我先行一步回京城去禀报皇上,替你先说几句好话。”王士俊听后吓坏了,好多天一想到这件事就两腿直发抖。幸亏自己没有亏待过这人,多吓人哪!要是对他有不善之举,可能命就保不住了。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千万不可轻视身边的那些“小人物”,跟他们搞好关系非常重要。这些人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到了关键时刻,说不定就会成为左右大局、决定生死的“重磅炸弹”。
历史上许多老奸巨猾的政客都深谙此理,即使在公事公办之际,也不忘了与这样的人拉上关系,一旦交情确立,他就能够从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好处。
戴笠当军统头子时,逢年过节,都要派人出去送礼,这礼并非是送给达官显贵的。他手下的人把汽车停在国府路(今南京长江路)附近,到了黄昏人静的时候,就会有人过来问:“戴局长有东西交给我吗?”然后接过红包悄然离开。
这些人,都是总统府里的听差、门房、女仆或是文书,虽然地位卑微绝不可能参与军国大事,但他们毕竟天天在蒋介石身边。
戴笠并不是时时刻刻可以跟随在蒋身边的人,而这些人的职业就是侍候在蒋身边。蒋的行为情绪的变化,也瞒不过这些人的眼睛。
然而对戴笠而言,这些信息的作用还不是最重要的。公文积压在官场中是常事,有的一搁就是一年半载,有的只要搁上十天半月,即使批下来,也是另一种结局了。军统上报的公文,耽搁在蒋那里,戴笠是不敢催办的。可是清洁女工就有这样的便利,她清扫蒋的办公室时,只要顺手在文件堆里把军统的公文翻出,放在上面就完事大吉。戴笠的部下再有神通,也不敢随意进蒋的办公室,这件事非她莫属。
职业成为一种便利,有时比权位更有用。会用人的人,着眼于“用”,能为我所用的,都是“有用之才”。所以木匠、清扫工、锅炉工等等,都得大加笼络,而对权门的仆役门房,还得动脑筋主动巴结。所以自古就有“宰相家奴七品官”之说。
明代的严嵩父子卖官鬻爵,弄得门庭若市。刑部主事项治元花了12000两银子转到有利可图的吏部;举人潘鸿业以2200两黄金买到一个知县的乌纱帽。但即使有价码,买官也不易。首先得进严家的门。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严家掌管进见大权的是家奴严年,买官行贿的人想见严氏父子,没有严年的通报,也是有路无门,有银子也买不到官。
于是,买官者明白,想见严氏得先买通“门神”。这个“入门费”,约占贿金的1/10。结果家奴严年富过公侯。有一次严嵩过生日,严年这个家奴一次进上的寿礼竟是黄金1.2万两!不但如此,各地来求官的各色人等,都不敢直呼严年的名字,而是毕恭毕敬地称他为“萼山先生。”因而,如果给严年一个主事或是县令,他也未必看得上眼。因为他背靠严门,勒索别人搜刮来的钱财,要比做县令轻松多了。
清代巨贪和砷的门人,也深谙此道。陕西一个巡抚给和坤送20万两银子,竟然无法通报,弄得行贿无门。后来悟通,给了门人5000两银子,这个“传达室”才肯替他“传达”进去。
这也给世人一种启发。当今精通“跑关系”、通关节、深谙办事之道的人,各自都知道关键在何处,主事者的喜怒哀乐固然要放心上,枕边、车上、门口、餐桌,官人所到之处,都有着机会;贴身秘书、打字小姐、汽车司机,都有着常人所没有的便利。
某君曾向人说过他报复局长的故事。某君曾在某局工作过,受尽了局长的气,后来托人调到上级部门做了秘书。按说此时“局长”应该认真反省一下,向此君表示一下歉意,因为,亡羊补牢也许会未为晚也。但该局长并没把他放在眼里,总认为小小泥鳅能掀多大浪头,小河沟子翻不了大船。所以该人怀恨在心,因此,每当局长要找上头的时候,该人总是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回答“无法安排”。相反,每当“上头”关系到某局的情况时,“秘书”又每每“下石头”,说该局长目中无人,久而久之,上下不通,这样用不了多长时间,局长也就失宠了。但直到最后该局长大人也没弄清是咋回事。
所以,平常无论是说话还是办事,一定要记住:把鲜花送给身边所有的人,包括你心目中的“小人物”。不要总是时时处处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样子,要知道,再有能力的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办好,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也不可能一个人赢得整场比赛。在经营管理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有了人才会有事业,有情义,同时也会带来效益。俗话说:“不走的路走三回,不用的人用三次。”说不定,有一天,你心目中的“小人物”会在某个关键时刻成为影响你的前程和命运的“大人物”。
在某一家公司,行政部和财务部两个部门的经理都是大学毕业,年龄、经历相仿,都非常有才华。行政部门经理为人和善,善于走群众路线。在日常工作中,对下属恩威并施,分寸得当;在业务上严格要求,从不放松。但偶尔出了什么差错,他却总能为下属着想,主动承担错误,为下属担保;每当出差,总是不忘带点小礼物、小玩意,给每一个下属一份爱心。
而财务部经理虽然工作成绩也很不凡,但在对下属的管理中,却严厉有余,温情不足。有时甚至很不通情达理,缺少人情味。曾有一位下属的老父亲得了急病,等把老人送到医院,急急忙忙赶到工作单位,迟到了几分钟。虽然这位员工平时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不误事,但这位经理还是对其进行了批评,并处以罚款若干。
不久,公司内部人事调整,行政部经理不但工作颇有业绩,而且口碑甚佳,更符合一个高层领导的素质要求,被提拔为副总经理。而那位财务部经理虽说工作也干得不错,但没料到下属中有一位他从来不放在眼里的“小人物”竟能“通天”。据说本公司总经理的儿子与他竟是同届同学!他有失人情味的管理方式,在领导眼里,其实不利于笼络人心,不利于留住人才,以至于原打算提携他的意图被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