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性做人理性做事
18319000000030

第30章 处世集(2)

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第一棵树开始就决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枝树干,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它并没有结果实,这让农夫很恼火。相反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打算早点开花结果,它做到了这一点。这使农夫很欣赏它,并经常浇灌它。

时光飞转,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强体壮,养分充足,终于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却由于还未成熟时,便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任务,所以结出的果实苦涩难吃,并不讨人喜欢,相反却因此而累弯了腰。老农诧异地叹了口气,终于用斧头将它砍倒,用火烧了。

心灵沟通

急于求成的结果只会导致最终的失败,所以我们不妨放远眼光,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水到渠成。为此,我们要懂得"欲速则不达"的真正含义

从哪一头吃香蕉

观念(一)

亚太经合组织在上海开会,中央电视台做了一次访谈节目,一个美国在华的女投资人说了让我记忆很深的一句话:"我们美国人吃香蕉是从尾巴上剥,中国人总是从尖头上剥,差别很大,但没有谁一定要改变谁的必要吧?"她的话给我启发:世界上许多事,元首间的大事,人与人相处的小事,有许多都是与这个"从哪一头吃香蕉"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各持一端,也许都有道理呢?

一个人也很难让自己改变剥香蕉的方式。如果已经是一种习惯,一个戒烟的人,他戒了一天烟,难受极了,他想:"我才戒了一天,就这么难,天呀,假如我还能活l万天的话,就要受9999天的罪,算了吧!"这戒烟者是个失败者。换个想法:我第一天戒烟就成功了,真不错!假如我还要活I万天的话,坚持下去,后面的9999天就从成功开始,多好!"这个戒烟者在成就感中,一天天戒掉烟瘾。

阻碍我们改变剥香蕉方式的原因,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的弱智与近视。遇到难事,先试试换个角度去想。这其实是个最简单的道理:香蕉是可以从两头吃的!

观念(二)

这是一个下岗女工的家,她的家里有三个水瓶。女工很勤劳,也很节俭,平时,只要哪个水瓶没有水了,她总会及时去烧水,把那空着的水瓶注满,女工的家一年四季没有断过开水,可是一家人一年四季都在喝凉开水。原因是什么?家人每次倒开水的时候,女工总是说:"先喝先前烧的,这是自家花了煤气的,在家不比在单位,有公司出钱,凉了就倒掉。"家人便顺从地喝了凉开水。于是,女工家天天烧开水,天天喝凉开水。不改变观念就只有天天喝凉开水,哪怕你再勤劳。

吃香蕉只是习惯,那么对戒烟的看法却不是习惯了,那是悲观者与乐观者的象征。同样是对一个问题的看法,用消极的眼光与积极的眼光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你选择哪种呢?

心灵沟通

在生活中往往就有这样的事情,比如吃桃子,有刚开始烂的一个桃子和一个不烂的桃子,习惯思维是先吃烂的,然后再吃好的,但那个好的桃子也可能第二天会烂呢!所以人们一直在吃烂桃子中度日。如果你换一种角度,先去吃好桃子,那么吃烂桃子只有一次,这恰如"凉开水"的故事。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现有四种人,你最喜欢哪一种人? A.有超凡的能力,从未犯过错误的人;B.有超凡的能力,犯过错误的人,这错误是在做报告时不小心碰翻了咖啡杯;C.能力一般,犯过错误的人;D.能力一般,未犯过错误的人。

结果是,他们受欢迎的顺序为:B、A、D、C。

我家二弟和三弟曾同时去某夜总会应聘,老板要求各自谈谈自己的弱点与短处。二弟十分干脆地说:"我没有短处,正如没有尾巴可以让人抓住。"而三弟说:"我的短处是:平常爱穿拖鞋,喜欢抽烟,与女孩握手太用力,走路声音大,喝饮料速度太快……"他如数家珍,琐碎,甚至有点好玩,但又不严重。那个台湾老板被逗乐了,马上认定三弟为合适人选。

在老板看来,不管是什么人,他首先应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如果这一点都通不过,那其他一切免谈。

上述心理实验中,为什么"碰翻咖啡杯的人"受人欢迎,与此同理。它使一个"完美的人"多了一个惹人喜爱的"缺点"。这个"缺点"拉近了他与众人的距离,换句话说就是使他从天上来到地面,由神变为人。而人际关系的"邻近性原理"表明,无论是实际距离还是作用距离,人们离得越近,就越易成为朋友。一个杰出人物,若带有一些小毛病,人们与他接近,就不会产生威胁感、恐惧感,甚至嫉妒感。

生活里与其做个超人,不如做个凡人。前者孤独,高处不胜寒;后者自在,左右逢源,

确实,完人并非具有最大的吸引力,再说也没有完人。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戴着面具充当完人,这多虚伪、多荒唐、多累人,而且吃力不讨好。

天下没有一个完美的人,所以天下人对不完美的能人更感兴趣,也更易产生共鸣点。

断臂维纳斯令人遗憾,但也使人感到亲切可人,因为每个人心中都可以为她准备一双美丽的手,那就等于每一颗心都接纳了她。真实呈现自己,实际上就是解放自己:于是,有了个性鲜明的自我,也有了创造性的自我,更有了一个受人欢迎的自我。

不失自我,又赢得了世界。

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心灵沟通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也没有无缺撼酌事物。正如温饱是一种幸福,饥饿才能体会;健康是一种幸福,病痛才能体会;爱情是一种幸福,失恋才能体会;团聚是一种幸福,离别才能体会;宁静是一种幸福,喧噪才能体会;自由是一种幸福,禁锢才能体会;和平是一种幸福,战乱才能体会一样。我们只能在追求完美中不断完善自己,但绝不能把自己装扮成完人,否则将会"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当机立断

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声称,影响他一生的最大教训是发生在他六岁时。

有一天,王安外出玩耍。路经一棵大树的时候,突然有东西掉在他的头上。伸手一抓,原来是个鸟巢,从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王安决定把它带回去喂养,走到门口,他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养小动物。他只好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到门后,急步走进屋内,请求妈妈的允许。妈妈破例答应了儿子的请求。王安兴奋地跑到门后,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一只黑猫正在意犹未尽地擦拭着嘴巴。王安为此伤心了好久。从这件事,王安得到了一个教训,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不能做决定的人,固然没有做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遇。

心灵沟通

王安的教训,也使我想起了两则寓言:

一头毛驴要吃草,毛驴左右两边各放着一堆青草,岂料,毛驴犯了难,先吃这一堆?还是先吃那一堆呢?毛驴在犹豫不决中饿死了。

两个牧童进深山,入狼窝,发现两只小狼崽。他俩各抱一只分别爬上大树,两树相距数十步,片刻,老狼来寻子。一个牧童在树上掐小狼耳朵,弄得小狼嗷叫连天,老狼闻声奔来,气急败坏地在树下乱抓乱咬。此时,另一棵树上的牧童拧小狼的腿,这只小狼也连声嗷叫,老狼又闻声赶去……这样老狼不停地奔波于两树之间,终于累得气绝身亡。

驴饿死,狼累死,其原因是共同的:不能乱中求稳,不能当机立断。

学会弯曲

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惟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柘、柏、女贞等树,而东坡只有雪松。

这一奇异景观是个谜,许多人不知所以,一直没有令人满意的结论。揭开这个谜的,竟是一对夫妇。

那是1983年的冬天,这对夫妇的婚姻正濒于破裂的边沿。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第二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如果不能就友好分手。他们来到这个山谷的时候,天空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来得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的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如那些柘树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西坡由于雪小,总有些树挺了过来,所以西坡除了雪松,还有柘、柏和女贞之类。

帐篷中的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丈夫点头称是。少顷,两人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相互吻着拥抱在一起。人的生活亦如此。在我们几十年的生命里程中,常常受到大的、小的、内部的、外部的等种种压力,对于这些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的确承受不了的时候,学会弯曲一下,像雪松一样让一步,这样就不会被压垮,就为自己创造了生存下去的环境。

心灵沟通

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它是人类生存的一门艺术。但它不像雪松一样生来俱有,而是经过后天生活的反复磨砺,思想的主动修养而形成的。

大将气度

公元200年1O月的一天,官渡之战刚刚打完,曹军正在清点战果的时候,一位官员抱着一大捆信件,急匆匆地来向曹操汇报:袁绍仓惶逃走,扔下不少东西,其中有一批书信是京城许都和曹营中的一些人暗地里写给袁绍的。曹操接过信,翻了一下,让人一封一封念出来。这些信大都是吹捧袁绍的,有的干脆表示要离开曹营,投奔袁绍而去。

曹操的亲信听了这些信件的内容,都很生气,有的说:"吃里扒外,这还了得!应该把他们抓起来。"

曹操微微一笑,开口说:"把这些信统统烧了。"

这个命令,使在场人都愣了。

"不查了?"有人轻声地问道。

"是的,请你们想想:当时袁绍力量那么强大,连我都感到不能自保,何况大家呢?"

经曹操这么一说,在场的人都觉得在理。

这件事传出去,那些暗通袁绍的人才把心里一块大石头放下,其他人也觉得曹操度量大,体恤部下,能够容人,愿意在他的麾下效力。曹军的军心更振奋了。

心灵沟通

"宰相肚里能撑船",曹操果然有大将气度,当然,这也是收买人心的伎俩。不管怎样,能宽容待人的人必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与爱戴。

古 井

有一类人,像古井。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圈死水,静静的,不管风来不来,它都不起波澜。路人走过,都不会多看它一眼。

可是,有一天,你渴了,你站在那儿掏水来喝。这才惊异地发现,那口古井,竟是那么的深,深不可测。掏上来的水,竟是那么的清,清可见底。而那井水的味道,甜美得让你魂儿出窍。

才美不外露,已属难能可贵;大智若愚,更是难上加难。

世人都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所拥有的抖出来让别人看。肚里有一分的,说他有两分;有二分的呢,说他有三分……

"有麝自然香"已变成了令人发噱的"天方夜谭","无麝放假香",才是处世真理。

正因为如此,一旦发现了古井,便好似掘到了金山银库,有难以置信的惊喜--以它平而浅,实则它深又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知,知无不言。你掏了又掏,依然掏之不尽。每回掏出来的话语,却闪着智慧的亮光,你从中得到了宝贵的启示,你对人生有了更坚定的信念。

这口古井不肯、也不会居功,它静静伫立,看你变化、看你成长。你若有成就,它乐在其中而不形之于外。

古井,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遇上,是你的造化。

心灵沟通

此文以井喻人采用对比手法,尖锐讽刺了那种"醉心名利、夸大不实"的社会现象,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学会宽容

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长老搬走了椅子,凭感觉在这儿等侯。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定睛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原来他跳在长老的身上,后者是用脊梁来承接他的。小和尚仓皇离去,这以后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等侯长老的发落。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压根儿没提及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通过刻苦的修炼,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若干年后,成为这儿的长老。

无独有偶,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呲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道,要学生课后再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都学得不错,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通过上面的例子,设想一下除去其他因素,归结到一点:主人公后来有所作为,与当初长老、老师的宽容不无关系,可以说是宽容唤起的潜意识,纠正了他们的人生之舵。

宽容不仅需要"海量",更是一种修养促成的智慧。事实上只有那些胸襟开阔的人才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宽容。反之,长老若搬去椅子对小和尚"杀一儆百"也没什么说不过的,小和尚可能从此收敛但绝不会真正反省也就没以后的故事。同样,老师对学生的恶作剧通常是大发雷霆继而是狠狠批评,但也因为方式太"通常"了,就很难取得"不通常"的效果。其实这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即管理,所谓管理说到底就是理顺人与人的对应关系,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达到和谐的统一,真正上档次的管理是一门艺术。你可以把对方"管"得规规矩矩,"理"得笔笔直直,但如果你不会运用宽容,就可能把人的可塑性和创造力给泯灭,焉又有"艺术"而言?

宽容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她给宽容的发出者也带来好心情。也许她的效应不在眼下却在将来,不管怎样都是美好的。

心灵沟通

学会宽容,意味着成长,秀木出林可吸纳更多的日月风华,舒展茁壮而更具成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