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成功推销心法
18318200000027

第27章 利用推销心法抓住客户(6)

中介商介绍过不同的办公室之后,判断成交时机成熟了。她先带顾客到一临时的办公室,说:“喜欢这间办公室吗?这里可以眺望河景。”顾客回答喜欢。这位沉稳的高手再带顾客到大厦的另一边,问他喜不喜欢眺望天际的办公室。“非常喜欢。”这位企管顾问回答。“你比较中意哪一间?”顾客想了一下,回答:“还是河景好。”“那就决定河景办公室了。”推销员说。顾客完全没有机会拒绝。

你可以发展各种方法,来运用“认定成交”推销心法。这项推销心法有两个特点,一、可以在各种不同情境发挥效果,二、一点都不冒险。你只是温和地认定顾客会买,不会引起顾客任何不满。你没有给顾客压力。你只是不动声色,温和地引导顾客,做出你心中早有准备的决定。等什么呢?你早知道顾客一定会买的!

要求顾客购买

假设你与顾客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地点,一切都没有问题。但是,当你到达时,你的顾客塔格特却匆匆往外走,一面说:“对不起,突然有急事,我现在要赶飞机。”你怎么办呢?首先,表达谅解之意,说:“我再和您约时间,一路顺风。”边说边跟着她走,问顾客往哪里去(当然这要先看你和顾客的关系如何)。这时候如果顾客有所回应,试试成交如何?“反正不会有任何损失,就试试吧!”

“塔格特女士,我现在就把系统安装起来如何?细节总是等你回来我们再谈。当然,我们绝对不会先收费,等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我们再收费。”这对你有什么损失呢?顾客可能会答应。如果顾客拒绝,你至少约了下次见面的时间。

不管你习惯使用哪些技巧,别忘了要求顾客购买。

婉转建义说服顾客多买

美国《科学文摘》发行人曼道不但采用提高目标法,还加以发扬光大,不但提高目标,还要达到目标。“如果有人想登一页广告,我的工作就是说服他登两页。”曼道说:“推销员的工作是把顾客的购买数量提到最高。”他告诉手下的推销人员,当顾客说“可能买”,让他“一定”买;顾客说买两页广告让他买四页;顾客说买四页广告,让他买十二页。

“最近,我的推销员谈成了十二页广告。”曼道说:“他说这是个好顾客,非常喜欢我们的杂志。我说:‘很好,我们再去拜访他。’这位推销员听了非常紧张,生怕我破坏了这笔交易。我问顾客为什么买十二页广告。原来顾客有一笔预算,必须在圣诞节之前消化掉。我接着说:‘那你不如登三十六页广告。’结果顾客买下三十六页广告。”

“其实,当顾客表示要登十二页广告时,推销员的工作才刚开始。他的工作就是说服顾客多买几页,毕竟十二页是顾客自愿购买的,推销员的工作才刚开始。”曼道认为,这一案例的成功,关键在于探索顾客的购买原因。

最有效的人际沟通方式,就是向他人提出建议。许多推销员借着这个婉转的方式,完成不少交易。例如,你问:“你希望穿这套衣服,参加星期五的会议,对不对?”顾客答:“对”;“这个颜色比较能搭配你的窗帘,对不对?”“应该没错”……如此这般,你提建议,顾客点头。婉转建议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容易遭受拒绝。

巧用“免费赠送”的推销技巧

天下没有亏本的生意,顾客绝对占不了便宜。这一点顾客都知道,但是他们仍然希望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降临。因此,推销员应该熟悉“免费赠送”技巧,并灵活运用这个技巧可以消除成交的最大阻碍。

人们总是痴心妄想不劳而获,其实很少人能够如愿。但是,纵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人们依然不会放弃。

人们有不劳而获的心态,因为我们天性喜欢获利,每个人都不例外。某一天,有个人碰到这样一个机会。有位推销大师向他推销特价的象肉三明治。这是罕见的特惠惊喜,突然之间,他可以获得一整车的特级像肉三明治。

“可是我吃素,”这个人告诉推销员“我不吃肉。就算我吃肉,我也不忍心吃濒临绝种的动物。最重要的是医生说了,我只能摄取流质食物。我不可能买你的象肉三明治。”

“我忘了说明,”推销员说:“每个三明治只要两毛五。”

“真的?我买了。”顾客说。

价钱太吸引人了,几乎是免费赠送!这是顾客无法抵挡的诱惑。虽然天下没有亏本的生意,顾客绝对占不了便宜,这一点顾客都知道,但是他们仍希望有不劳而获的好事降临。因此,推销大师一般都应该熟悉“免费赠送”技巧,并灵活加以运用。这个技巧可以消除最大的阻碍,也就是顾客的拖延战术。例如:推销员答应顾客,额外赠送点可能价值不高的小东西。这时候除了特别精明的顾客之外,几乎每个人都会自愿上钩。

你可能经常发现一种状况,顾客听着你的介绍,很快产生兴趣。你有十足把握,顾客相信你所说的一切,也需要你的产品。但是,到了决定成交的紧要关头,顾客不愿意成交!推销陷入困境。你一再回想,刚才并没有说错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这是因为顾客采取拖延战术,当你遇到这类问题时,采用“免费赠送”推销心法,就可以轻易化解这类战术。“免费赠送”的推销心法在于提供特殊的诱惑因素,促使顾客当场购买。这个推销心法也针对顾客的另一个弱点——害怕损失:现在不行动,将损失赠品。

推销大师往往将“免费赠送”当作最后诱因,能够产生最大的效果。推销员应该保留这个诱因,作为最后的制胜手段。这个购买诱因之所以吸引顾客,是因为人们总希望获得一些特殊、个人独享的待遇。推销员提供的赠品可能有价值、也可能没有价值;可能是实物、也可能不是实物。这个技巧告诉顾客,现在不行动,就得不到这个赠品。顾客为了避免可能的损失,因此,决定成交。举例来说:有位女士询问培根蛋三明治的价钱。

“两块四毛。”餐厅侍者说。

“里面几个蛋?”

“一个。”

“几片培根?”

“两片。”

该女士想了一下,摇了摇头,准备离去。就在她走出餐厅之前,侍者大声说:“小姐,面包是免费的。”于是该女士买了三明治,因为免费的面包太吸引人了。

“免费赠送”推销心法的应用重点,在于“时机”以及“方法”。有时候“免费赠送”推销心法是唯一的成交策略,然而也可以备而不用。聪明的推销员总是保留“免费赠送”推销心法,作为最后的救济手段。

用激将法让客户购买

著名推销专家布卢尔用“激将法”(很冒险的手法),成功地将激光打印机推销出去。

“某一家航空公司的经理想买激光打印机,”这位推销员说:“但是他怕上司批评他浪费,所以,交易一直谈不成。我不断打电话告诉他,点阵式印表机早就过时了。但是,任凭我口沫横飞,他一样不为所动。”

“我想到可以用激将法,好好刺激他一下。或许他会为了保全面子,把害怕上司批评这回事抛到脑后。于是,我走进他的办公室,用力拍他的点阵式印表机,大声说(让全办公室都听得到):‘T型福特!这叫T型福特!’”

“什么叫T型福特?”这位经理说。

“T型福特轿车!就是福特公司当年风靡一时的名车,不过早就过时了,就像这台点阵式印表机。现在还有这种古董,实在太落伍了。”布卢尔说。“激将法”果然产生效果,这位经理开始认真考虑。两天后他打电话给布卢尔,要他把点阵式印表机换成激光打印机。

“顾客怕花钱,但更丢不起面子。办公室用过时的旧机器,确实令他尴尬。”布卢尔说:“我不会对所有顾客采取激将法,这太冒险了。因为我了解这个顾客,知道他会有什么反应,才敢这么做。”

每个问题中都可以蕴藏着机会

产品介绍是推销的手段,不是目的。可惜有些推销员忘了这一点。

罗格特女士一直希望购买(大美百科全书)。有一天,她打电话给出版社,希望洽购这套书。她告诉推销代表史卡尔,自己一直想买这套书。但史卡尔仍然花了一个小时介绍这套书。或许他认为,这样才算提供完善的服务,然而,在这个状况下,史卡尔只是浪费时间,如果面对其他顾客,他恐怕会失去这笔交易!

假如你的推销中,采用“直接成交”推销心法就可以成交的案例占百分之十,那么,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让你进行更多交易。如果你发现顾客已经决定购买,直接要求成交!推销员应该一开始就要求成交,过程中也要不断要求成交,并且在离开前,再次要求成交。以下是其他要求成交的说法:

(1)一见面就提出成交:“您想不想拥有这套音响设备?”

(2)建议顾客试用:“先试用一下吧!”

(3)提出第三人的见证:“米勒公司用了这种机型,能源成本节省了百分之十。”

(4)“回马枪”战术。做出战败状,准备离开。再回头,提出各项事实、数据及案例,继续进行推销。

(5)打一通电话,请顾客和对产品满意的客户谈谈。需要别的产品吗?

美国著名的保险推销员法卡萨德,将“直接成交”推销心法进一步发扬光大。面对推销困境,他不要求顾客成交,而是问:“您还想买什么产品?”

有一次,法卡萨德和一位棘手的顾客洽谈二十五万美元的保险。他努力了好几个星期,双方的拉锯战似乎永无休止。最后,顾客终于进行健康检查。但是,核保部门的回音却是:“拒保,资格不符。”花了这么多工夫,换来一场空,法卡萨德一定十分沮丧?不!法卡萨德可不这么想。一向相信面对面沟通的法卡萨德。亲自去见顾客,解释核保部门拒保的各项细节,并诚挚表达遗憾。接着他开始探询顾客的动机。“我了解你为什么需要这个保险,”他说:“这些理由绝对站得住脚。但是,您还有没有其他需求?”这位贸易公司总裁说:“有,我想给女儿女婿提供一些保障,可惜现在做不到了。”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法卡萨德说:“我可以提供一个计划(他总是说计划,而不是保险),万一您的女儿或女婿身亡时,可以获得节税,我相信这个计划您会同意的。”顾客产生了兴趣。接着,法卡萨德开始分析顾客女儿女婿的资产。很快地,法卡萨德向顾客提供了两套保险计划,保额共计五十五万美金。这位父亲签了支票。法卡萨德的业绩,通常是公司规定额的两倍,他总是将问题视为机会。

你也可以运用相同原则。分析每一个问题,每个问题都蕴藏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