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如何沟通领导才放心怎么做事领导才信任大全集
1831400000068

第68章 睿智变通,创新工作让领导对你刮目相看(3)

王强对自己在文学创作方面的能力,一直非常自信,认为自己是这方面的天才。读高中时,他就开始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是,虽然他对文学很感兴趣,但在文学上却一直没有取得多大的成绩。步入社会后,王强除了写作,其他的事情都不屑一顾,结果一直是一副落魄的样子。他周围的亲朋好友,劝诫了不下一百次,但他那到处碰壁的文学梦一直都未醒。

像王强这样的做法,就是忽视了自己的能力与现实需要的矛盾,钻了牛角尖。这种人不会灵活变通,只会按照自己的意志一意孤行,最终往往是费尽了工夫,却收效甚微,甚至是得不偿失。像王强这种情况,他可以请教一下文学前辈,看看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是否可以成就自己的文学梦,如果自己不适合从事文学创作,不如换个角度,了解一下自己的能力,换一种从业方式。

如果你在工作中做事钻牛角尖时,你应该自问:做得对吗?方法行吗?为什么事情越做越糟?此时,你要换个角度来考虑,变换一种方法来做,看看前面的路是不是越来越明亮了。

当人们给你提建议时,如果你一时听不进去,那么不妨找个地方睡一觉,然后再去认识你所做的是否值得去做,有没有错误与缺陷。

曾国藩就喜欢在繁忙之中,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思考。这样做他可以以一个局外人的位置去观察与审视事情,也可以使自己杂乱的头脑安静下来,从而有助于自己想到更灵活变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积极动脑、善于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利器

有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这个世界不缺能干活的人,缺的是会思考的人。”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也曾指出:“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的确,所有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思考的产物。为什么有的人成就了伟业,有的人却碌碌无为地平庸了一辈子?其实,成功的机会无处不在,只是她更青睐于善于思考的人。别人成功了,我们却没有,并不是别人运气好,而是他们善于思考,对这个世界多了份观察,对自己的生活多了份思考。

善于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利器。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人都特别善于思考。思考是成长的唯一方法,思考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的特征。卓越的人经常思考,在思考中得到成长,在思考中找到工作的方法,在思考中领悟工作的快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思考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善于思考的人都容易成为优胜者。

美国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记录显示,前10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20%,令董事部雀跃万分。

不过,随后的几年里,业绩却停滞下来。董事部对业绩表现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

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对董事部说:“我手中有张纸,纸里有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元!”总裁听了很生气,说:“我每个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分红、奖励。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要另外要求5万元。是不是过分了?”

“总裁先生,请别误会。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一分钱也不必付。”年轻的经理解释说。“好!”总裁接过那张纸后,看完,就允诺说会后会签一张5万元的支票给这位年轻经理。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管口的直径扩大1毫米。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

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挤出比原来粗1毫米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呢?这个决定,使该公司随后一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0%。

在试图增加产品销量的时候,绝大多数人总是在大力开发市场、笼络更多的顾客方面做文章,如果你转换一下脑筋,增加老顾客的消费量,也能够达到同样的目的。

许多人都能够有所发现,但是要让这种发现产生价值和被别人承认,便需要深厚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能力支持了。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见人之所不见,善于突破常规,这就是创造。一流的员工往往深谙此道,二流的员工则时常忽略此道。

值得一提的是,成功不是唾手可得的,也不是胡思乱想就能得到的。真正的思考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要知道,思考的果实虽甘甜,但是思考的过程却很苦涩。苦就苦在它往往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需要坚持不懈地总结积累经验,需要博览群书不断“充电”……而要做到这些,无不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闹”中守静,放弃安逸的念头,牺牲许多娱乐,有时还要精简交往,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应酬。另外,思考也贵在坚持,贵在于“勤”,要多思考,常思考,养成勤思考的习惯。一番“痛苦”过后,一天天的领悟,终会在一天顿悟,品尝到甜美的果实。

因此,要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得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遇到事情要勤于思考,特别是一些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去解决;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我们要鼓起勇气去做;别人想不到的事情,我们要努力想到并实现。这个世界上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关键看你如何走。这个世界上没有解不开的结,关键是看你以何种方式解决。善于思考的人是永远不会被问题吓倒的,即使前面荆棘丛生,他们也能披荆斩棘;即使前面泥泞满路,他们也能风雨兼程,毅然地朝着卓越的方向进军。

一流员工解决问题,末流员工逃避问题

在老板眼中,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比一个员工处理和解决问题,更能表现出他的责任感、主动性和独当一面的能力。

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老板愿意把自己安排的任务被人当成皮球似的踢来踢去,你不能把问题解决,领导花钱聘你来做什么呢?事实上,在不少企业里,领导不得不亲历亲为,去做属下处理不好的事情,甚至还要给下属收拾烂摊子。这是身为老板的不幸,更是企业的悲哀。

1999年,美国第一大零售商的凯玛特开始显露出走下坡路的迹象,这时有一个关于凯玛特的故事在广泛流传。

在1990年的凯玛特总结会上,一位高级经理认为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向坐在他身边的上司请示如何更正。这位上司不知道如何回答,便向上级请示:“我不知道,您看怎么办。”而上司的上司又转过身来,向他的上司请示。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一直推到总经理帕金那里。帕金后来回忆说:“真是可笑,没有人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宁愿将问题一直推到最高领导那里。”

2002年1月22日,凯玛特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与竭力寻找借口的员工不同,有些员工没有做好工作时会直接对老板说:“您看怎么办?”也许这种坦诚似乎比找借口好一些,但事实上,在老板听来,“您看怎么办”的潜台词就是“这是件麻烦的事情,还是您亲自介入并帮助我们解决吧”。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各种问题的困扰。它们的发生就像太阳东升西落那般自然。所以,公司的领导们迫切需要的是那种能及时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人才。

一个经常为领导解决问题的人,当然能得到领导的垂青和重用。首先,他没有让问题蔓延,酿成大患;其次,他让领导省心省力,让领导能够把精力集中到更重大的问题上。有了这样的员工,领导就少了很多的后顾之忧。

一个人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总不能妥善解决和处理,那么问题和困难就会成为他工作的负累。这不只是你本人的不幸,也是你领导的不幸,更是你所在公司的不幸。

领导花费金钱招聘一个人,给他一个职位,甚至是给他与这个职位相应的权力,目的是为了让他完成与这个职位相应的工作,而不是让他在这个职位上无所事事地度日,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成足球一样,踢到上级的脚边。如果你想要抓住晋升和加薪的机遇,就要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机会总是乔装打扮成“问题”的模样出现。

在企业中,那些在工作中不尽职尽责的员工,不仅没有创造价值,反倒留下一大堆问题。他们的想法是:我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反正公司是领导的,他不可能不管,我做不好,他自然会来替我做。更有甚者,他们在接受任务时,就采取拒绝的态度,说“我做不了”。抱有这样的消极态度,就注定了他们只能是二流员工。如果你不尽力而为,反而让领导亲自来解决你工作中的问题时,那么,你离被炒鱿鱼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所以,工作中遇到或大或小的问题时,不要幻想逃避,也不要犹豫不决,更不要依赖他人,除非你甘心在二流员工的行列晃悠。一流的员工总是勇敢地面对和迎接困难和问题,并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给出判断和解决方法。

总之,你要想步入卓越者之列,就得对于那些自己能够判断,而又是本职范围内的事情,大胆地去拿主意,让问题解决在自己手中。解决了问题,你才能迎向新的契机。而当周围的人们都喜欢找你解决问题时,你无形中就会树立起善于解决问题的好名声,有着高人一等的竞争优势。如此一来,在老板心目中,自然会把你列入一流员工的队伍,并视你为公司的中流砥柱。如果有升职加薪的好事,肯定有你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