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严重威胁,逼着他们在一块块“飞地”上拓荒种粮。这些“楼兰遗民”回忆说,那些日子简直不堪回首。开始禾苗常被风沙掩埋,有时天一下雨地上就出现一层白花花的盐碱,且这层“外壳”坚硬无比,庄稼根本无法成活。不过后来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在找水、挖渠、开荒、播种、防沙、治碱等方面,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经验。他们历尽艰辛后,苞谷、小麦等先后试种成功。在这块荒漠上,人们像生命力极强的胡杨一般,历经风雨总算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这些“楼兰遗民”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他们对客人非常热情,日子再艰难也要倾其所有来款待。隆重些的还要从几里外邀来邻人,夜晚燃起篝火,烤上整只肥羊。女主人穿着缀着闪闪发亮的银元扣饰的“葵尔拉克”(有领无衽的连衫裙),不停地周旋在客人之间;男主人弹起用沙枣木和羊肠线制作的热瓦甫,唱着悠扬的民歌向客人祝福。男男女女围火吃喝、跳舞,通宵达旦。
严酷的沙漠生活造就了他们高大强健的体魄、勇猛犷悍的性格和崇尚勇武、富于牺牲的精神。这些来自阿不旦渔村的“楼兰遗民”,年轻人只身敢与大漠上凶猛的野猪搏斗;七八岁的孩子就敢外出放羊;八九十罗的老人依然坚齿满口,须发浓黑,终日劳作不辍。百岁老人,不在少数。他们长于在连绵起伏的沙丘间疾行和长途跋涉,善识足迹。
尽管这里地处极其偏僻的大漠边缘,但如今这里医院、学校、商店等却样样俱全。乌兹曼尼雅子用维吾尔语说,他一生有7个孩子,大儿子已经去世,剩下的6个孩子对老人很好,他生活得很幸福;百岁老人热台曼阿不拉的老伴前些年去世了,最近有人准备给他重新介绍一个老伴,老人已经默许。他说这日子越过越红火了,真是托了共产党的福。
虽然这里极其偏僻,但信息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闭塞。像香港回归、江主席访美、东南亚金融风波等大事,年轻人都侃得头头是道。他们对探险者,更是崇拜异常。在罗布泊神秘失踪的科学家彭加木,以及在此遇难的探险家余纯顺,在村里几乎无人不知。
有关专家认为,散居在各地的阿不旦渔村村民,是本世纪探险史的主人和证人,而他们大多已是百岁,对他们的专题考察迫在眉睫。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一些科学工作者、考古学家和新闻记者等,已赶往该地区考察。也许在楼兰神秘失踪背后,还隐藏着更多的秘密。也许还会有石破天惊的新发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古印度千佛塔之谜
印度是一个宗教色彩极为浓厚的古国,因此,和神秘宗教紧密结合的宇宙观,自有其独特之处。孕育于印度河畔的古印度文明,他们认为世界是由三头象的背部所支撑着。
“三头象站在大如宇宙的龟壳上,支撑着盆状的世界。而世界的中央则耸立着一座高度直逼天际的大山;同时,太阳与月亮以东南西北的顺时钟方向环绕着这座山转动。当太阳位于山的南侧就代表白天,位于山的北侧代表黑夜。”此即古印度人三头象的宇宙观。
另外,古印度人认为字宙是由人间界、夜摩界、化乐天、悲想天等诸天重叠组成。在印度日惹的于佛塔遗迹中,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古印度人把他们的宇宙观反映在那层层组合中。
千佛塔建于公元8世纪,下方是方形,边长1276米,上方是圆形。高31.5米,方形和圆形部分均有数层,各层之间设有回廊;方形的各层障壁有佛龛,圆形部分的各层则有小塔,各佛龛和小塔均供奉一座佛。根据考古学家的看法,千佛塔不单只是一个佛教的遗迹,它似乎指示着宇宙组合的层次。但是,科学上没有更具体的说明,究竟他们所欲表达的是哪种宇宙观?
印度人对时间具有独特的概念。而且很符合近代天文学观念。在印度,代表时间观念的语言是“劫”。而所谓“一劫”,听说是仙女从天降下时,用她的羽毛裙摆摩擦体积16000立方米的巨大岩石,从摩擦之始至岩石完全消失所需要的时间。另一个说法是,在一座体积16000立方米的巨樽之中,装满着芥子粒,把这些芥子粒一颗一颗地取出来,全部取完所花费的时间。而根据计算,一劫大约相当于一百亿年,此数字也近于宇宙的年龄。
而印度人信仰的印度教,崇拜象征光明的太阳神。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完成的吠陀圣典,也一再歌颂着光明之神——太阳。这些事实说明了古印度人十分注意太阳的动态。同时,他们也发现太阳每隔180日就南北移动一次,月亮则以15日为盈缺周期。而且已知一年为360日,一个月为30日的时间观念。
皮特拉遗迹之谜
距约旦首都安曼西南262千米的皮特拉原是个繁荣的大城市,但却被那干燥不毛的沙漠掩埋了许多世纪。古代学者在文献中曾记载过这个城市,但就如许多荒城一样,后人再也记不起它在什么地方了,1812年,瑞士青年探险家伯克哈特在当地向导带领下,穿越一条狭窄的峡谷,找到了一个范围很大的废墟。那里的玫瑰色悬崖经人工雕刻成古希腊式的宫殿或庙宇的正门。每个正门都有条走廊通往岩石上凿穿的露天房间——从前的祭坛:伯克哈特所发现的就是古代的皮特拉城。英国诗人约翰·伯根牧师曾用一句诗来描写它:玫瑰红的城市。
公元前4世纪,纳巴田人曾在皮特拉居住。因该城受周围悬崖保护,易守难攻,又位于沙漠商队必经要道之上,纳巴田人便据此向路过的商人征收税款,并逐渐富有。皮特拉城内有剧场、集市、温水浴室、人工供水系统及宫殿。纳巴田人的圣地设在山巅,一条在岩石上凿出来的甬道直通那里。圣殿至今依然完整无缺,殿前有一务长125米、宽6米的平台,据载当时这里铺满了黄金。台上有块砂岩,由第四级台阶向上凸出,献祭仪式即在此举行。
罗马人征服了纳巴田人,但皮特拉城却继续保持其繁荣,直到商队改用其他路线才见衰落,自此该城开始萧条,再经几次强敌人侵,终于湮没无闻。直到伯克哈特发现后,才再度闻名于世。然而,令考古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假如从岩石中凿出来的那个房间是坟墓,那么为什么从来没有发现任何尸骨?由此看来,它的真正用途仍然是个谜。
纳马托岛之谜
位于西太平洋赤道北缘的加罗林群岛,其所属930余个大小岛屿,散布在广达340万平方公里的浩瀚海域,陆地总面积仅有1165平方公里,这当中最大的岛屿为波纳佩岛。在波纳佩岛外,新几内亚东北2000余公里有一座有名的小岛——纳马托岛。
纳马托岛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该岛最为偏僻的地区,有个石器时代的神秘小城的废墟。小城的城墙用雕凿整齐的玄武岩柱交互堆砌而成,高达3至10米。城中有运河(确切地说应是水道)系统纵横其间,把这个神秘的小城分隔成许多有高墙围绕的小岛。向海的一面,运河都设有闸门,可以开闭。大概是为了保护港口的安全,建筑者在海上也筑起了一道城墙。
今日生活在这里的密克罗尼亚人,定然没有能力完成如此艰巨而浩大的工程。没有人知道是什么人,为什么而建的,又为什么仅留下一部分城墙尚未完工,便突然放弃。另一个问题是:如此重要的城池为什么要建造在像纳马托这么偏远的小岛之上呢?会不会与传说中沉没于太平洋的母大陆有关呢?
考古学家经测定之后,知道这一切都是大约8000年前的建造物。而当地的密克罗尼亚人仅感觉到自己脚下的岛屿仿佛正在很缓慢的逐年下沉。其余的便不得而知了,谜一般的纳马托岛静静躺在西太平洋上,等待着探访者的光临。
纳斯卡巨图之谜
考古学上难解之谜很多,其中之一便是纳斯卡地区干旱平原上的巨图。那些由许多奇怪线条组成的一眼难以望尽的鸟兽与几何图形,好像是巨人之手勾画出来似的,只能从300多米的高空才能俯视全貌。有人很自然地会想到此图必是来历不明的外星人所作,觉得特别神秘。然而纳斯卡的图形用不着如此离奇就已足够引发人们的幻想了。其规模之巨大,设计之奇异,再加是用卵石砌在否无人烟的荒野之上,这一切简直就像是科学幻想小说里的东西。
纳斯卡地区介于秘鲁南部太平洋海岸与安第斯山脉丘陵地带之间。海上吹来的季风,从事波达海流的冷水上带来的水分少而又少,也许千百年来,这里就几乎没有下过雨。在这件特别干燥的荒原上勾画出的巨图,其线条实际上是两条平行排列的含有铁质及氧化铁的卵石组成的。由于千百年来雨水太少,所以卵石未因冲刷而零乱。早在16世纪中叶,西班牙史学家谢萨·达莱昂就曾对“纳斯卡邻近沙漠一些地区的奇怪记号发生过兴趣。”但是,直到1941年,这些古怪的图形才引起美国人保罗·科索克的重视。他曾从空中细察过这片枯干的平原,自称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天文书籍”。其后德国数学家玛丽亚·赖歇展开了长达30年之久的研究工作,她在荒原上纵横簇来,认出了数百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梯形“跑道”,以及一百多个巨大的鸟兽及植物等图形,这一切至今仍保持完整,清晰可见。这些巨大图形分布在辽阔平坦的荒原上,或是连续不断地直贯一个狭长高地或是跨越干涸河床环绕着的“陆岛”深沟,占地面积约200平方千米。而每砌一条线都势必搬运数以吨计的小石头。位置的确定也必须依照精心计算的设计图来进行。在砌线时则借助椿桩拉绳,以保持线条的笔直,有些椿柱的残存部分已被发现,并用碳14测定其年代约在公元500年。为了响应玛丽亚·赖歇的呼吁,秘鲁政府现时已禁止游人步行或驾车通过该地,观光客可从路旁的一座GFBA11望塔府视部分图形。科学家们希望能借此把哥伦布前的美洲历史中极其引人入胜的一章保存下来。尽管这一奥秘,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揭开。
古格王国的失落
古格壁画中的迦陵频迦鸟。迦陵频迦鸟是鸟中之神,据说她把美丽的歌喉献给佛作为供养。图案为人面鸟身,尾部卷成花卉形,极具艺术想象力。
位于西藏冈底斯山脉主峰冈仁波钦的西北坡,有一泉口,形如大象卷水,人们把从这里流出的河称为象泉河,象泉河南岸的扎达县扎布让区有一座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土山,现存着古格王国的主要遗址。由地面至山顶依山势而建的建筑物高约300余米,计有房屋300余间,洞穴300余孔。碉堡、佛塔林立,工事、地道遍布,山腰寺庙尚好,峰顶白宫嵯峨。遗址外围遗城墙,庙殿内堂存壁画。还有一条水渠故道,至今留有许多用石块垒成的残墙。水渠全长2000米,从遗址直通象泉河,这不仅给古格王国提供了饮水之源,也给当时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
咸格早期佛塔中的度母像。古格王国约始建于公元10世纪前后,是吐蕃王朝第九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GFBA2在吐蕃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时建立起来的。其时,他让长子居湖泊环绕的地方;次子居雪山环绕的地方;三子居岩山环绕的地方。今天阿里一环之说:即日土、噶尔县环水,普兰、扎达县环山,借青、改则、革吉县环草原,也可能就是古格王国延续至今的名称。公元1635年,拉达克人进犯扎达,王国臣民曾旷日持久地与之对峙,终因难克强敌,国王人头落地,古格国被侵略。然而,兵刀果能使规模如此宏伟、面积如此浩大的高原古国从此衰败,使如此辉煌的文明从此失落吗?古格国会不会因地理变迁、高山突起、雪山崩溃、洪水泛滥而毁于天灾?会不会因遭瘟疫袭击,幸存者无力承担繁衍后代,而使文明为之失落呢?打开这千古之谜的钥匙可能就在这遗址之中。
大津巴布韦之谜
古格壁画中的天龙力士图,天龙是佛的护法。画面中的团龙形象源自汉地文化,而力士是西亚风格的再现,这是因为古格积极吸纳并影响了周边文化。
津巴布韦南部灌木丛生的地区,一座被遗弃的神秘莫测的石头古城,早已倾圯而变为废墟。这座废城与周围简陋的原始泥屋极不协调,使人觉得像个海市蜃楼的幻景。其名起源不详,在当地马绍纳人的班图语中是“石屋”的意思。津巴布韦共和国即得名于此,这座废城亦称大津巴布韦。大泽巴布韦的椭圆形建筑包括一个周长约256米、高9米的大椭圆墙,其顶部已破落。花岗岩排列整齐,其间无粘接剂。6个精美入口打破了废墟的连续性,而展现通道和整个阶梯的迂回曲折。这个壮观的圈地内,有一颇具特色的第二道墙,长91米,其中有09-12米与一道较高的圆弧形墙平行,形成一条长长的险恶通道。后渐变宽,最后进入一个半封闭的地方——即所谓的圣圈。这里耸立着锥形塔,这座9米高的圆锥形石造建筑底部直径55米,1992年被挖掘,但至今仍不明白其用途。
1871年9月3日,德国地质学家卡尔·莫赫发现这一奇特的废墟时,以为他们发现了传说中的所罗门王宝藏。其实这一处和其他几处废墟,是历史上已经湮没的一个帝国仅存的全部遗迹。由一个黑人民族于中世纪建立起来的津巴布韦,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铁器时代文明发展到全盛期的一项极高的成就。然而,人们究竟为什么要兴建这一神奇的建筑呢?大津巴布韦究竟深藏着什么奥秘,至今仍无人知晓。
科西加岛石像之谜
地中海上的科西加岛,阳光普照,芳草青青,一派田原牧歌景象,这里的一切显得那样的恬静、悠然,惟有竖着的一块块大石像奇特地兀立一旁,向人们诉说着科西加的一段久远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