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研究
18262800000001

第1章 序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研究》这本书,是我的博士生胡文芝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该书是国内第一部关于心理治疗话语分析的专著。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个体间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个人的健康,而且影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在过去的十年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使得心理咨询与治疗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职业。

心理治疗是“以言治病”的实践活动。心理治疗话语作为职业话语,在心理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心理治疗话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机构话语,虽然与其他社会活动语言有着一定的共性,但在长期的实践中也形成了自身的特征。因此,一直以来,心理治疗话语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心理学者以及社会语言学者的广泛重视。

国外的咨询心理学始于20世纪初,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心理咨询与治疗话语研究的蓬勃发展,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上看,国外的研究具有多元化特征,研究角度比较多样化,既有心理学视角的研究,也有社会学和语言学角度的研究。研究内容也十分广泛,既涉及心理治疗话语技术和策略,也涉及心理治疗会谈中的角色、权力等,还涉及会谈的互动过程和互动规律以及具体言语行为的研究。近年来,基于真实语料的会话分析已成为国外心理治疗话语研究的主流。相比较而言,国内心理咨询与话语的研究比较薄弱,这是由于国情以及国内心理咨询学发展的相对滞后所造成的。纵观国内心理咨询与治疗话语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心理治疗话语研究的角度比较单一,主要以心理学视角谈话技术的研究为主,而语言学视角的研究凤毛麟角。国内最早有高一虹(1995;1998;2001)对电话心理咨询的话语结构等的会话分析研究,以及近年来晏小萍(2008a;2008b)对电视脱口秀心理治疗的话语体裁等的研究。此外,国内陆续有一些学者(杨莉萍,2007;薛灿灿、叶浩生,2011)提出了心理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主张心理学与话语分析相结合的跨学科视角研究,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提出具体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也没有开展任何实证研究。因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在语言学视角下的心理治疗话语研究方面的成果仍然屈指可数。

在此研究背景下,胡文芝博士在本书中从心理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视角,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合话语分析、目的与合作原则以及治疗关系理论等理论方法,对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治疗会谈中的问答互动结构、对应结构、解述话语、问话的预设机制与语用功能等。通过对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的研究,作者揭示了心理治疗会话交际中治疗双方的互动合作性以及不平等的话语权力关系,丰富并深化了人们对心理治疗以及治疗关系的认识,同时为语言学研究以及心理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该书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作者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基于真实的心理治疗门诊语料的研究。以往国内学界尚没有人利用真实语料从语用话语分析的视角对心理治疗话语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因此本书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心理咨询与治疗话语研究的不足。本书使用的语料均来自医院的心理治疗门诊,实证基础扎实。而且,在研究中作者能够很好地将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运用了大量的实例,制作了大量的图表,为结论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根据,这体现了本书作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也促进了国内心理治疗话语研究在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发展。

第二,作者基于“话语的权力本质”的理论,对如何改善心理治疗中起关键作用的治疗关系提出了创新性的观点。作者强调,治疗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治疗双方的话语权力关系,因此治疗双方要致力于改善两者之间不平等的话语权力关系,从而最终建立平等、互动、合作的治疗关系。这是全书的着眼点,是贯穿全书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区别于心理学视角的治疗关系研究的地方。治疗双方的话语权力关系是否对称,主要通过心理治疗会话交际过程中的语用特征体现出来,这些语用特征涉及治疗双方的互动、具体的话语行为等等。

第三,在研究内容方面,作者在本书中不仅分析了治疗双方的互动结构以及治疗师的问话、解述等话语行为,而且对来访者的话语行为也进行了具体研究。心理治疗是治疗双方的互动交际过程,仅仅关注治疗师的话语行为而忽视来访者的话语行为,这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本书在来访者的话语行为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第四,作者在全书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心理治疗话语的整体分析框架,主张将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研究置入一个包括目的关系、话语权力关系、治疗关系、合作与干预、会话交际以及语言学研究和心理咨询业实践在内的多视角、多维度、多功能的复杂的关系网络中。这对心理学研究者、语言学研究者以及心理咨询业从业人员具有重要的启示。

本书结合语言学和心理学视角,运用真实的心理治疗门诊语料,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心理治疗话语这一特殊的机构话语的语用特征,进一步论证了话语的目的原则在心理治疗话语研究领域的适用性,论证了话语的权力本质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国内外心理治疗话语的研究,同时为国内心理治疗话语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也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通过对心理治疗话语语用特征的研究,作者总结了对心理咨询实践的启示,这有助于治疗双方了解自身在会话中的角色、地位和权力,更有助于治疗师认真审视治疗关系的现状,做到针对不同的治疗对象,在治疗过程的不同阶段,有意识地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以改善话语权力关系的不对称,从而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书涉及学科交叉,覆盖面广,疏漏在所难免。本书对话语分析研究者、心理咨询研究者、心理咨询业的从业人员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是为序。

廖美珍

2014年3月22日于抑扬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