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0日,国务院同意扩大香港人民币业务范围,内地金融机构经批准可以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这项业务的重要性在于,香港将为此建立一个相关的支付系统,建立一套多元化和多币种的金融基础建设及资金融通平台。这意味着在人民币业务方面,香港可以先行一步。此项业务将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而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香港将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内地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不高,利率市场化刚刚起步,资本市场发展不足,外汇管制等等情况,短期内尚不具备全面开放的条件,因此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需要一个试点,而香港可以成为这一试点,通过香港国际金融平台这个“入手点”,逐步过渡到自由化和国际化的目标。
中国外汇制度变革
一、汇率制度变革
从1994年汇率并轨,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从1994年到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1美元兑换8.2~8.7元人民币左右。银行间外汇市场是汇率形成机制的核心,具有平衡银行头寸的功能,中央银行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通过吞吐外汇影响外汇供求,从而对汇率施加影响,以配合货币政策的实施。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对人民币实施监管。中国人民银行每日公布人民币兑美元、港元和日元这3种货币的中间价,即人民币市场汇价。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这次改革的内容为:一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盯住美元,而是参考若干种主要货币,依据贸易、外贸直接投资、外债来源比重等因素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二是人民币即日兑美元升值2%,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兑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为了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还加大了三大方面的调整力度:完善市场交易、增加外汇交易产品、拓宽外汇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此次汇率改革后,人民币不再单一盯住美元,从而减少我国经济受美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助于减少他国对我国操纵汇率的指控,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央行要参考一篮子货币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调节,有利于增加央行调节、管理汇率的能力。这一系列的改革,增强了人民币的汇率弹性,从而为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二、资本项目开放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对本外币一直实行严格的管理政策,即“宽进严出”。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中国对本外币的管理逐渐放松。1996年,取消了经常项目下其他汇兑限制,并于12月1日起正式接受基金协定第八条款义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人民币可兑换进程明显加快,一方面是进一步完善经常项目可兑换的管理;另一方面是积极稳妥地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如鼓励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允许在境外发行股票、债券,允许外国投资者购买在我国境内发行的外币股票(B股)以及QFII投资A股等。近些年,我国又取消了一些资本项目的管制,逐步开放资本项目内的子项。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7类43个资本项目交易方法的评估结果,截至2004年末,我国资本项目下实现可兑换的已有11项,占25.6%,比2002年提高7个百分点,较少限制的有11项,占25.6%,与2002年持平,较多限制的有15项,占34.9%,比2002年下降7个百分点,严格管制的仅有6项,占13.9%。
2005年,中国又开放了一些资本项目,比如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引入外国投资者,允许国际金融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以及允许中国保险公司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等。其实早在1996年,中国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完全可兑换,与此同时,允许外国银行参股中资银行。从1996年至2005年,汇丰、恒生、巴黎、美洲银行等外资出资购买中资银行(如建行、工行、中国银行等)股权总金额约达200亿美元。
特别是至2006年底,中国对在华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允许外资银行对所有中国客户(含中国公民)提供人民币业务,使在华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范围与中资银行完全一样。目前,已有12家外资银行获准将中国境内分行改制筹建为外资法人银行。除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和花旗银行已经获准开业外,其余8家正在进行改制筹建的外资银行是:恒生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荷兰银行、永亨银行、新加坡华侨银行、美国摩根大通银行。其中,美国摩根大通银行将改制后的外资法人银行总行注册地选择在北京,永亨银行将改制后的外资法人银行总行注册地选择在深圳,其余10家外资法人银行总行注册地选择在上海。
另外,中国还改革人民币现金出入境管理办法,允许人民币走出国境。20世纪90年代初起,中国曾两次大幅度调整人民币出入境限额。2005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将中国公民出入境、外国人入出境每人每次携带的人民币限额由1993年规定的6000元调整为20000元,调整后的金额是调整前的3.3倍,是1987年200元的100倍。
另外,继人民币银联卡2004年1月18日和9月8日分别在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实现受理后,为进一步推动银联标识走出国门,中国银联于2005年1月10日正式开通人民币银联卡在韩国、泰国和新加坡的受理业务,国内银行发行的带有“银联”标识的人民币银行卡均可在这三国贴有“银联”标识的自动柜员机(ATM)和商户销售终端(POS)机上使用。随着中国人出境商旅的日益增多,银联卡境外交易大幅增长。目前,银联标准卡境外发行40.32万张,同比增长180%,截至目前,已经有25家境外银行发行银联标准卡,总发卡量达62.47万张。银联境外网络开通的地区已经达到24个,基本覆盖95%以上中国人经常到达的地区。2006年全年实现交易总额255亿元,同比增长100%。2007年1月,银联的增资计划已经启动,增资主要将用于银联海外市场的建设。此次银联增资规模大约为30~40亿。此次增资对象为86家发起股东和100多家成员机构,其中包括外资银行,主要是在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的主流商业银行,汇丰、恒生等银行都是这次银联增资的对象。这次引进外资银行作为银联的增资对象,主要是为了能够和当地的银行联合开发海外受理市场,扩张银联在海外的业务。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基于市场的自然而然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政府主导并精心规划不断推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人民币遵循一般货币国际化的共同规律,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面临特殊的约束条件,又会表现出它所特有的性质。同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人民币国际化之初,应立足于大中华经济圈整合“一国三币”,即在大陆和港澳地区组建共同货币区,实现货币一体化。经过整合的人民币无疑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参与国际货币的角逐。其次,在现有的中国和东盟“10+1”经济合作框架内谋求货币合作,在中国和东盟地区内人民币实现自由流通和兑换,最先实现人民币的区域化。接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进一步发展,货币合作的范围从“10+1”拓展到“10+3”,即中、日、韩和东盟整个东亚及东南亚地区,人民币区域化发展进一步加深,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取得重大成果。再次,已经取得区域化成就的人民币开始更大地域范围内的区域化,区域范围由东亚扩展到整个亚洲及亚太地区,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最后,在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人民币不仅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通和兑换,而且真正担当起国际货币的职能,与美元和欧元一样主导世界货币格局,成为世界货币的一极。
金融中心——香港VS上海
上海作为大陆地区着力发展的重点,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的战略决策,而这对“长三角”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也十分明显,因此,扶植上海无论从政策意义还是现实意义都不同寻常。但是,香港特殊的政治地位(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和过往的金融中心地位都使得继续扶持香港也成为中央政府的不二选择,毕竟保持香港的稳定繁荣特别是保持香港的金融繁荣对大陆地区也有着不凡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但是,中国日渐庞大的经济实力不仅仅需要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无论上海还是香港,在短时间内都无法单独承担辐射中国大陆经济的重任,因此,同时扶植上海和香港两个金融中心,并且坚持错落发展是中国经济在21世纪继续深入稳定发展的应有选择。
黄浦江上的金融中心
其实上海在20世纪30年代就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但是随着战乱的爆发以及新中国建立后封闭局面的出现,上海金融中心地位逐渐衰落乃至完全丧失;而附近的东京和香港及新加坡却乘机崛起,因此,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全国金融首脑机关和著名大银行的总行所在地;上海集中了巨额社会货币资本,银行吸收的存款占全国银行存款总额的30%~40%;是金银外汇的总汇,货币发行的枢纽;全国利率和多种金融行市都以上海为转移;具有投资市场的功能,容纳来自全国各地的资金;大型银行于这一时期完成在全国各地金融网络的铺设;经营近代银行所必须的人才、信息和设备逐步建立和齐全。这时的上海,金融的辐射作用和枢纽地位十分显著,已成为完全的金融中心。
但是日本的侵华战争和中国国内的战争,埋葬了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认为外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是西方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因此外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一一被迫结束在华业务。此外,当时中国在“金融业是非生产性的行业”的教条,以及偏重重工业的斯大林经济发展模式影响下,对金融业采取漠视、甚至敌视的态度。在这种政策下,本国的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也在“公私合营”的形式下,变相国有化。所有金融市场,如证券市场、银行同业市场、外汇市场等,全部关闭。上海非但丧失了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丧失了本国金融中心地位。
20世纪末的上海
改革开放之后,整个中国的经济实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龙头,更是在经济、金融、商贸等领域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长三角”和整个中国经济的辐射力度逐年加大,具备了成为金融中心的条件。
经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先行先试,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其市场框架已基本确立。上海已经形成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以及上海黄金交易所在内的多层次市场体系,成为我国中外资金融机构最大集聚地。
根据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上海金融稳定报告》统计,2005年末,上海金融市场的交易总额为35万亿元,其中证券交易额为5万亿元,占全国的79%;期货交易额为6万5千亿元,占全国的49%;银行间市场成交23亿7千万元,黄金市场成交1168亿元,外汇市场的成交额也稳步上升,成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主要定价市场。另外,上海拥有各类金融机构610家,其中银行类机构231家,证券类机构110家,保险类机构269家,金融资产达到32000亿元,约占全国的9%。
上海是中国外资金融机构聚集程度最高的城市,有三百多家外资金融机构相继在上海设立中国区总部和分支机构,而且上海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在全国处于龙头地位,其2004年GDP为7450亿元,人均达到6600元。上海的黄金出口总值为2826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600亿美元。从以上的统计数据反映,上海正在吸引金融资源的快速集聚,而且又有“长三角”广阔经济腹地的支持,上海成为中国金融中心相对于国内的其他城市,有很优越的条件,甚至相对于区内同是金融中心的香港,上海在某些金融指标上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优势
(1)历史底蕴深厚
从历史的因素来说,上海有从事金融交易的传统习惯,导致该地区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会比其他没有这种底蕴的区域更具优势。因为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已经是远东著名的金融中心,其银行、钱庄和外汇市场、黄金市场都有相当规模,当时国内的银行1/3都集中在上海。虽然后来因为政治因素和日军侵华而衰落,但它曾有的金融方面创造的环境和传统,依然会对后来的金融中心产生深远的影响。
(2)地理区位优势
上海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和世界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2006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239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大港,全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455.4万国际标准箱。上海港拥有19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通达世界12大航区,与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建立了业务联系。上海目前的金融信息网络已实现全国联网,并与国际金融网络连接。证券交易的电子化水平在世界居领先地位,并且建立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建立了票据支付信用信息咨询系统。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进出口业务的发展,导致了大量的资金需求,吸引金融机构在上海的集聚。而且上海城市化、工业化的水平比较高,形成齐全的工业体系,城市综合效益高于全国两倍。
上海现在位置地处太平洋的西部,是连接我国与国际间的重要通道。从世界时区的角度来看,与世界金融中心纽约、东京、苏黎世和伦敦连成一线,在国际金融中心网络中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
(3)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