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尔良公爵的支持下,1717年8月,约翰·劳取得了北美路易斯安那的贸易特许权和加拿大的皮货贸易垄断权(当时这两个地方都是法国的殖民地,路易斯安那位于密西西比河流域,1803年拿破仑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将路易斯安那卖给了独立后的美国),并建立了负责北美贸易的密西西比公司。紧接着,约翰·劳加快了在全球扩张的步伐,1718年11月,他改组了负责非洲贸易的塞内加尔公司,1719年他兼并了东印度公司和中国公司。约翰·劳把这些公司全部合并到一起,并命名为印度公司。这样一来,法国同海外殖民地的全部贸易都被约翰·劳收入囊中。
1718年12月4日,劳氏银行被法国政府收编,更名为皇家银行,约翰·劳仍然担任该银行的主管。1719年1月,皇家银行开始发行以里弗尔为单位的纸币。约翰·劳在贸易和金融两条战线上同时出击,节节胜利,声望日隆。
1719年5月,印度公司首次增发5万股股票,每股申购价格500里佛尔(注:由于购买股票款可以用国债券支付,而此时的国债券实际价值只有其面值的20%,因此股票的实际发行价格为100里佛尔)。
1719年6月25日,约翰·劳向法国政府支付5000万里弗尔,取得了皇家造币厂的承包权。为了弥补这部分费用,印度公司再次发行了5万股股票,每股1000利弗尔,由于股票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股价很快上升到1800利弗尔(注:指以国债券衡量的股票价格,按照20%的折算率,其实际价格应为360里佛尔。下同)。
1719年8月,约翰·劳取得法国农田间接税的征收权。约翰·劳认为法国的税收体制弊病很严重,征税成本太高,漏洞太多,直接影响到了法国政府的财政收入。约翰·劳向政府建议,由他来承包法国的农田间接税,实行大包干,每年向政府支付5300万里弗尔。如果征收的税赋收人多于这个数字,则归印度公司所有。由于这个数字大大高于法国政府原来的每年征收额,奥尔良公爵当然乐意接受。在约翰·劳的主持之下,印度公司简化征税机构,降低征税成本,尽力扩大税基,取消了对皇室贵族的免税待遇。一时之间,印度公司在法国声名大噪,其股票价格连连上涨。随后,约翰·劳的印度公司又接管了法国的直接税征收事务,其股票价格突破了3000里弗尔。
1719年9月,为了利用法国人购买印度公司股票的热情,约翰·劳决定以发行股票的形式帮助奥尔良公爵偿还15亿里弗尔的国债。为此印度公司连续三次大规模增发股票:在1719年9月12日、9月28日和10月2日,印度公司共增发了30万股的股票,每股发行价均为5000里弗尔。股票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股票价格直线上升。随着股票价格一涨再涨,到1719年底的时候,达到了每股18000里弗尔。
1720年初,约翰·劳攀上了他一生的顶峰。他一手掌管政府财政和皇家银行的货币发行,另一手控制法国海外贸易与殖民地发展。他的印度公司负责替法国征收税赋,持有大量的国债。随后,印度公司干脆接管皇家银行的经营权。由于印度公司的股票价格持续猛涨,吸引了大量欧洲其他国家的资金流人法国。约翰·劳为了抬高印度公司股市行情,宣布其股票的红利与公司的真实前景无关。他这种深奥莫测的说法进一步鼓励了民间的投机活动。空前盛行的投机活动必然极大地促进了对货币的需求。于是,只要印度公司发行股票,皇家银行就跟着发行货币。每次增发股票都伴随着增发货币。1719年7月25日皇家银行发行了2.4亿里弗尔纸币,用以支持印度公司此前发行的1.75亿里弗尔的股票。1719年9月和10月,皇家银行又发行了2.4亿里弗尔货币。
在大量增发货币之后,经过了一个很短的滞后期,通货膨胀终于光临法国。1719年法国的通货膨胀率仅为4%,到1720年1月迅速上升为23%。如果说在1720年之前只是一些经济人士对约翰·劳的政策表示怀疑,通货膨胀则直接给广大民众敲响了警钟。随着民众信心的动摇,在1720年1月印度公司的股票价格开始暴跌。
为了维持印度公司股票价位,约翰·劳动用了手中所掌握的财政大权。他把股票价格强行固定在9000里弗尔,并且维持在这个价位上两个多月。约翰·劳的政策使得股票货币化,进而迅速推动了通货膨胀。1720年3月25日货币发行扩张3亿里弗尔,1720年4月5日扩张3.9亿里弗尔,1720年5月1日扩张4.38亿里弗尔。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货币流通量增加了一倍。据估算当时流通中的纸币有26亿里弗尔之多,而全国的硬币加起来还不到这个数目的一半。
到了1720年5月,约翰·劳实在支持不下去了。他发布了股票贬值令,计划分7个阶段将股票的价格从9000里弗尔降到5000里弗尔,同时也降低纸币的面值。约翰·劳和他的印度公司制造经济奇迹的神话突然破灭了。约翰·劳的命令马上就导致民众的恐慌,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争先恐后地抛售股票,股价一路下滑,1720年9月跌到2000里弗尔,12月跌到1000里弗尔,1721年9月跌到500里弗尔,重新回到了1719年5月的水平。
约翰·劳使出了全身解数希望能够恢复民众的信心,但是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民众的怒骂中。在股票崩盘中倾家荡产的法国人认定约翰·劳是欧洲的头号骗子。约翰·劳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四面楚歌声中,他只好出走比利时。法国的货币流通手段又恢复到以硬币为基础的旧笋制。密西西比泡沫的破灭连累“银行”这个名字在法国被诅咒了一个世纪。
南海投资泡沫
1720年2月2日,这一天,当英国下议院通过支持南海公司对南美洲贸易垄断权的议案时,南海公司的股价立即从129英镑跳升到160英镑;而上议院也通过时,股价涨到了390英镑。全英迅疾掀起投机狂潮,就连英国国王与大科学家牛顿也不能免俗。如同一场梦魇,南海事件吹起了证券市场的第一个大泡泡。此后,“熊市”一词被广泛使用。
如今,一提到“牛市”(bullmarket)和“熊市”(bearmarket),没有人会把它们与买卖牛或熊的市场联系起来。因为“牛市”和“熊市”是用来表示股市行情的涨落。那么,为什么是熊和牛(Bearsandbulls)而不是猪和马与股市行情相连?
早在16世纪,英格兰曾流行这样一句谚语:“Tosellthebear'sskinbeforeonehascaughtthebear”,直译为“还没捕到熊就开始叫卖熊皮”,寓意是“小心上当受骗”。而卖熊皮的“Bearskinjobber”是指那些还没捕到熊就把熊皮卖出去的投机商人。这些投机商人承诺,在未来某一天以约定的价格交货,根据他的预测,到约定交货的日期,商品的价格一定会下降。届时,投机商会以较低的价格从别处买来指定商品,进行交割,从而赚取其中的差价。换句话说,投机商在赌约定商品的价格会下跌,bearskin很快就简化成了bear,起先是指投机商进行投机的商品,后来演变为投机商本身。Bearsandbulls的用法最早出现于18世纪早期的英格兰,而Bear一词被广泛使用,是在“南海泡沫事件”之后。
南海泡沫是英国经济和金融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充分暴露了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投机与舞弊问题,导致了英国金融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停滞阶段,可以说,南海事件延缓了英国走向世界金融中心的步伐,但是也对其后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教训。
“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如此疯狂。”这是牛顿在南海泡沫破灭后得感慨。南海泡沫事件是世界证券市场首例由过度投机引起的经济事件。英文中的“经济泡沫”(EconomicBubbles)和“泡沫经济”(BubbleEconomy)就源于这一事件。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英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兴盛时期。长期的经济繁荣使得私人资本不断集聚,社会储蓄不断膨胀,投资机会却相应不足,大量暂时闲置的资金有待寻找出路,而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在这种情形下,一家名为“南海”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711年宣告成立。
南海公司是一家与政府、王室和贵族有密切联系的特权公司。1711年,罗伯特·哈利首相接受投机家约翰·布朗特和威廉·巴特森的建议,向国会提出并得到特许而创建。它的对外宣传的目的,是开发以南美洲为中心,包括南太平洋广大地区的所属殖民地。公司宣称在这一地区有诸多开发项目和广阔的开发前景,包括发现未知的岛屿、开采庞大的金银矿、捕捞水产资源、以及殖民地贸易和贩奴等。但事实上,公司的建立与政府的国债危机有关。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权战争中,政府发行了9471324镑的公债,对财政形成沉重的压力。公司企图通过发行公司股票以换取公债,使公债持有人变成公司股东,借以整理国债。1720年,约翰·布朗特向财政部提出所谓“南海计划”,内容是由南海公司接受王国的全部负债,估计为30981712镑,代价是到1727年政府付息5%,以后付息4%。同时由公司付给政府350万镑(后提高到750万镑)。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各种债务单一化减轻国债负担。这一计划经议会讨论并通过,4月7日又为国王批准。
南海公司接受整理公债的消息一经传开,股票价格有如脱鞍之马,狂升不已。5月23日,原为每股126镑(1719年)的股票,一下子涨到500镑,6月2日又涨到890镑,到6月底竟狂涨到2000镑。对股票价格狂涨现象,国王沾沾自喜,认为此举可以使国债在巩固的基础上整理,而国家信用则得以维护。由此,公司的一些董事被捧为有功之臣,并封为男爵。
在股票价格狂涨的形势下,出现全民炒股的狂潮。贵族、市民、商人、乡绅、法官、教士以及任何阶级的妇女们,都争购股票,甚至物理学家牛顿都卷入了漩涡。投资者趋之若鹜,其中包括半数以上的参众议员,就连国王也禁不住诱惑,认购了价值10万英镑的股票。
当时英国的股票交易,只在唯一的一家股票交易所和两家咖啡馆中进行。在这条不大的胡同里,每日万头攒动,甚嚣尘上,各种耸人听闻的消息在这里传播,各种阴谋在这里施行,发财的、赔本的、笑的、哭的,好像天下百姓都拥到这里了。当时,社会上兴起一股“南海热”,涌现出“南海服饰”、“南海马车”、“南海钻石”,甚至“南海仆役”,各种时髦货无不以“南海”为名,否则滞销无疑。民众的这种狂热,达到近乎癫狂的地步。
南海公司股票价格的狂涨,导致各种股票价格的上涨和创办公司的热潮,各种莫名其妙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公司大多数是子虚乌有的“泡沫”公司,其公开业务往往荒诞不经,例如,以铅炼金、发明永动机、捞取珊瑚、输入体躯庞大的西班牙驴马、建立私生子养育院、以及镇压海盗、承揽葬仪等,无所不有。一小撮投机家通过创办抱沫公司,靠股票价格上涨获取暴利。但不可思议的是,从只有几便士的穷汉,到百万富翁,无不上当受骗。人们见股票就买,而不问其余。有一家公司甚至说以后再公布自己的经营对象,也能诱骗一些轻信的人。这样,股市就在这些盲目的股民的支持下,日日看涨。另外,一小撮投机家散布谣言,哄抬股市,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众多“泡沫公司”在股票价格狂涨过程中获取暴利,引起南海公司的不安,担心公众的钱会被截走。根据当时的规定,只有国王才能创造“法人”企业,创办公司应经国王特许。但当时这些“泡沫公司”大多没有特许状,南海公司以此为借口检举这些公司,要求它们说出“根据什么权利这样做”,并通过贿赂议员等手段,鼓动政府于7月间颁布了“禁止泡沫公司条令”(乔治一世六年法令第18章),8月间,命令这些公司解散。消息传出,股票市场大乱,股民们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于是股市狂落。公众的怀疑也扩展到南海公司,它的股票价格也一落千丈,到9月2日已降至700镑,13日跌至500镑,29日175镑。为了维持股价,公司的董事会宣布提高股息,先是3000,后增到5000。但公司已不足信任,股票价格仍继续下降,到12月12日又降到128镑。许多过去高价买入股票的人,现在赔得倾家荡产,随后便出现“倒风”和“自杀”风,整个英格兰的经济也濒于崩溃。
愤怒的公众强烈要求惩治这些交易所豺狼。于是,政府成立了调查委员会,南海公司的总裁、董事及重要职员都被传到下院法庭。结果揭露了公司的不少丑恶行为,查出不少政府官员参与投机的事实,这些人都受到严厉的惩处。例如,财政部长伊斯拉比(Eisrabi)被议会除名,财产没收,并囚于伦敦塔;公司发起人之一约翰·布朗特被没收财产;公司的董事们则被处以总计达200万镑的罚款;不少人还坐了班房。这就是震惊西欧的南海泡沫事件。
1720年底,政府对南海公司的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已所剩无几,那些高价买进南海股票的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许多财主、富商损失惨重,有的竟一贫如洗。此后较长一段时间,民众对于新兴股份公司闻之色变,对股票交易也心存疑虑。历经长达一个世纪,英国的股份公司和股票市场才走出“南海泡沫”的阴影。
1929年美国股灾
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既是全民投资发热时代,也是资本市场内幕交易泛滥的时代;既是让人无奈的垄断时代,也是令人欣慰的经济大发展时代。由于这一时代烙刻在各种历史记载中,使我们得以详尽了解20年代疯狂繁荣之后的长期萧条,看到萧条时期罗斯福新政以及经济结构的急剧转变。
美国人的投机活动可谓历史悠久,早在殖民地时代就进行土地投机。独立战争之后,美国人除了土地外,又进行政府债券的投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银行、收税公路、运河和制造业公司的股票都开始流通,并成为了人们的投机对象。1792年,建立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内战结束后至19世纪末的“镀金时代”、兴建铁路的热潮以及各种制造业的兴旺,带来了股票市场的兴旺,出现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投机高潮。